一种双转轴旋转无线网卡.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1090721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456.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58576.X

申请日:

2009.07.16

公开号:

CN101609954A

公开日:

2009.12.2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H01R35/04; H01R13/46; H04L12/00; G06F3/00; G06F1/16

主分类号:

H01R35/04

申请人: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丁 磊

地址:

210012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区紫荆花路6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吴 艳;龙 洪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双转轴旋转无线网卡,包括无线网卡机身、超薄USB接口及第一转轴,无线网卡机身顶部开设有供超薄USB接口收回的缺口,超薄USB接口通过绕第一转轴旋转伸出或回到缺口,其中,无线网卡机身内侧设置有转轴支架,转轴支架上可转动地连接有位于缺口中的第二转轴,第二转轴包容于超薄USB接口的外部并与其相连接;第二转轴在缺口中转动时,连同超薄USB接口及第一转轴在缺口中转动。本发明USB接口的无线网卡采用双转轴旋转设计,使用户可随意操作超薄网卡接入笔记本后的位置和状态,从而避开笔记本上其他接口;并且旋转USB接口可通过转轴闭合自行进行保护,以免无线网卡在受外力时导致与笔记本接触不良或断裂。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双转轴旋转无线网卡,包括无线网卡机身、超薄USB接口及第一转轴,所述无线网卡机身顶部开设有供所述超薄USB接口收回的缺口,所述超薄USB接口通过绕所述第一转轴旋转伸出或回到所述缺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网卡机身内侧设置有转轴支架,所述转轴支架上可转动地连接有位于所述缺口中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包容于所述超薄USB接口的外部并与其相连接;
所述第二转轴在所述缺口中转动时,连同所述超薄USB接口及所述第一转轴在所述缺口中转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网卡,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网卡机身的内侧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转轴相配合的滑轨;
当所述第二转轴沿所述滑轨滑动时,带动所述超薄USB接口滑入所述无线网卡机身的缺口内。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网卡,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网卡机身的缺口处设置有伸出部分,防止所述第二转轴沿所述滑轨滑出所述无线网卡机身。

4、
  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无线网卡,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轴支架上设置有收线器,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收线器之间设有内置延长线,当所述超薄USB接口通过所述第二转轴旋转至一定角度时,通过拉伸所述内置延长线将所述第二转轴及所述超薄USB接口从所述转轴支架上取下。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网卡,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定角度是指:90度至270度之间的任意角度。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网卡,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置延长线通过所述收线器上的转轴的转动进行拉伸或收缩时,使所述超薄USB接口脱离或缩回所述无线网卡机身中。

7、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网卡,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线器上设置有挡位结构,用于所述内置延长线拉出后对其进行定位。

说明书

一种双转轴旋转无线网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终端产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双转轴旋转无线网卡。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无线网卡作为无线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用户立即接入无线网络,支持移动用户、临时工作站、共享网络设备及无线多媒体。多功能无线网卡能使用户进行资金管理投资等,享受自由上网以及听音乐看电子书的乐趣。用户使用无线网卡产品已成为主流。但无线网卡产品接入笔记本电脑时,由于笔记本电脑接口的位置和无线网卡的造型尺寸易造成无线网卡和笔记本电脑使用的相互干涉,从而造成笔记本电脑使用不便。
目前存在一种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网卡,其采用盖帽式设计,避免USB接口暴露在外边造成损坏。但盖帽容易丢失,即使在有连接线的情况下,长时间使用也易造成断裂。
还存在一种旋转轴的无线网卡,但由于转轴体积较大,使得产品外形体积增大宽度加宽,接入笔记本之后易遮挡相邻接口的使用。使用USB延长线的无线网卡需增加USB延长线,多增加了附件也增高了成本,携带也不方便。无线网卡不仅要造型时尚美观,而且最主要的是造型不能造成用户对笔记本电脑使用不便。笔记本的无线或有线接口较多,跟USB接口比较近的接口类型也较多,如:1394、音频口、网口、电话口、电源接口以及其并排或者相邻的USB接口等等。
中国专利CN200720156339.6公开了一种无线上网卡,其具有主机部、设置在主机部的一端的USB接头部,其中设置在主机部的一端的USB接头部通过第一轴与主机部可转动地连接,此外,无线上网卡还包括保护罩,该保护罩通过第二轴与主机部可转动地连接。该专利在USB无线网卡插入插口后,可以防止USB无线网卡过长而折断,并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调整其位置。此外,在不使用的时候,通过自身具有的保护罩对USB接口进行保护,并确保外观的完整性。
但该专利设计的USB旋转头过厚旋转轴过大,宽度较宽,容易影响笔记本其他接口的使用。此外,较大的转轴也会影响USB网卡散热性能。目前市场上USB接口的无线网卡都存在着与这些接口相互干涉的现象,或者由于USB无线网卡的尺寸大和造型较宽较长容易影响用户正常使用笔记本电脑。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转轴旋转无线网卡,双转轴设计使得无线网卡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其位置,避开相邻的各种接口避免影响其他接口使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转轴旋转无线网卡,包括无线网卡机身、超薄USB接口及第一转轴,所述无线网卡机身顶部开设有供所述超薄USB接口收回的缺口,所述超薄USB接口通过绕所述第一转轴旋转伸出或回到所述缺口,其中,
所述无线网卡机身内侧设置有转轴支架,所述转轴支架上可转动地连接有位于所述缺口中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包容于所述超薄USB接口的外部并与其相连接;
所述第二转轴在所述缺口中转动时,连同所述超薄USB接口及所述第一转轴在所述缺口中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网卡机身的内侧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转轴相配合的滑轨;
当所述第二转轴沿所述滑轨滑动时,带动所述超薄USB接口滑入所述无线网卡机身的缺口内。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网卡机身的缺口处设置有伸出部分,防止所述第二转轴沿所述滑轨滑出所述无线网卡机身。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支架上设置有收线器,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收线器之间设有内置延长线,当所述超薄USB接口通过所述第二转轴旋转至一定角度时,通过拉伸所述内置延长线将所述第二转轴及所述超薄USB接口从所述转轴支架上取下。
进一步地,所述一定角度是指:90度至270度之间的任意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内置延长线通过所述收线器上的转轴的转动进行拉伸或收缩时,使所述超薄USB接口脱离或缩回所述无线网卡机身中。
进一步地,所述收线器上设置有挡位结构,用于所述内置延长线拉出后对其进行定位。
本发明采用旋转头设计避免USB外接盖帽或者其他易丢失断裂物件,并且旋转USB接口避免外接盖帽可通过转轴闭合自行进行保护,以免无线网卡在受外力时导致与笔记本接触不良和断裂;另外,超薄USB接口转轴较普通转轴更小,使得整个无线网卡机身长度和宽度缩小很多,不干涉相邻接口的使用。
此外,USB接口的双转轴旋转设计,使得用户可随意操作超薄网卡接入笔记本后的位置和状态,从而避开了笔记本很多其他接口,使用户使用时不干涉用户操作笔记本,不遮挡显示屏不影响键盘操作;且USB转头闭合后产品外观无分离、无附件、一致性较好;内置连接延长线可使USB插头脱离网卡机身使用,可起到USB延长线作用。
采用本发明所述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小了无线网卡机身体积从外观上使无线网卡造型更时尚美观,方便携带并可作为装饰物;内置延长线可当USB延长线使用,方便携带方便转接;并采用双转轴旋转设计,可避开笔记本其他的接口,不影响用户对笔记本其他接口的使用;内置连接延长线可使USB插头脱离网卡机身使用,可起到USB延长线作用。体积小转轴灵活接口超薄,方便携带悬挂装饰美观。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双转轴旋转无线网卡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双转轴旋转无线网卡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图1a所示的实施例中,超薄USB接口绕第一转轴旋转90度的状态示意图;
图2b为图1a所示的实施例中,超薄USB接口绕第一转轴旋转180度的状态示意图;
图2c为图1a所示的实施例中,超薄USB接口绕第一转轴旋转270度的状态示意图;
图3a为图1a所示的实施例中,超薄USB接口绕第二转轴旋转90度的状态示意图;
图3b为图1a所示的实施例中,超薄USB接口绕第二转轴旋转180度的状态示意图;
图3c为图1a所示的实施例中,超薄USB接口绕第二转轴旋转270度的状态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超薄USB接口旋转至一定角度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4b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内置延长线拉出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4c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内置延长线继续拉出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4d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内置延长线收回时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双转轴旋转无线网卡,包括:无线网卡机身1、超薄USB接口12及第一转轴13,超薄USB接口12通过第一转轴13与无线网卡机身1可转动地连接,无线网卡机身1顶部开设有供超薄USB接口12收回的缺口,超薄USB接口12通过绕第一转轴13旋转可伸出或回到该缺口。其中,无线网卡机身1包括现有的USB头、机身体、信号灯、测试孔、装饰片等部件。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无线网卡机身1呈U字型,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该U字型机身顶部的缺口处具有向内(即合拢方向)的伸出部分;无线网卡机身1的内侧缺口内设置有第二转轴11,该第二转轴11包容于超薄USB接口12的外侧并与其相连接。在U字型机身1的内侧设置有与该第二转轴11相配合的滑轨14。
参见图1a,在使用时,可将超薄USB接口12绕第一转轴13旋转打开,且可旋转至任意方便使用的角度。参见图1b,使用完毕后,可再将超薄USB接口12连同第二转轴11一起嵌入在该U字型机身1内部,此时,超薄USB接口12即处于闭合状态,避免了USB帽盖设计。缺口处的伸出部分用于避免超薄USB接口12在不使用的状态下沿滑轨14滑出无线网卡机身1;且该滑轨14可避免用户无意碰触时造成超薄USB接口12松动脱落,受到碰触后无线网卡机身1可随着第二转轴11通过滑轨14进行滑动,从而避开受力点。
参见图2,第一转轴13可在无线网卡机身1的顶部控制超薄USB接口12绕其旋转,可进行如图2a、2b、2c所示的90、180、270度旋转,也可进行任意角度自行旋转,以便于接入笔记本的USB接口进行使用。
如图3所示,第二转轴11可连接第一转轴13及超薄USB接口12共同随其在缺口中旋转,可进行如图3a、3b、3c所示的90、180、270度旋转,也可进行任意角度的旋转,结合图2中绕第一转轴13的旋转,可使超薄USB接口12与无线网卡机身1实现任意角度旋转,从而可有效避开笔记本电脑的各种接口,不干涉用户同时使用笔记本电脑的多种功能的需求。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带有内置延长线的无线网卡,如图4所示,无线网卡机身1上设置有转轴支架15,转轴支架15起到连接第二转轴11与无线网卡机身1的作用。第二转轴11与转轴支架15之间设有内置延长线16,可使超薄USB接口12通过内置延长线16脱离无线网卡机身1使用。
参见图4,内置延长线缠绕在收线器17上,通过收线器17上的转轴旋转进行拉伸和收缩。收线器17通过转轴支架15固定于无线网卡机身1内,当超薄USB接口12通过第二转轴11旋转到90度到270度之间时(在该角度范围内超薄USB接口12才可脱离U字型无线网卡机身1),可将第二转轴11及超薄USB接口12从转轴支架15上取下,通过向外拉动的力使收线器内的转轴随之旋转,将内置延长线16拉出并进行定位后使用。在本发明的应用实例中,可在收线器17上设置一挡位结构,当拉力大于该挡位结构产生的挡力时,可将内置延长线16拉出,拉出后该挡位结构可起到定位内置延长线16的作用。使用完毕后,在收回内置延长线16时,再次外拉内置延长线16后再松开,使固定线长的卡位松动,收线器17内部的转轴反向转动,使内置延长线16回到收线器17内。下次使用再重复以上操作即可。
通过上述内置延长线的设置,用户将内置的延长线拉出后,可将无线网卡机身1寻找最佳信号位置进行放置,超薄USB接口12插入笔记本电脑的USB接口进行使用。由于超薄USB接口12通过连接线连接无线网卡机身1进行使用,所以超薄USB接口12接入PC电脑后不会干涉相邻近的各个接口的正常插拔和使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USB超薄接口的旋转设计避免了盖帽设计易丢失问题,并且可有效保护USB不受损坏。双转轴旋转设计可使USB转轴与机身再次进行旋转,有效避开了USB网卡宽度带来的与其它接口干涉问题。内置USB延长线可在双转轴旋转到90度到270度之间时将USB接口转轴从双转轴支架上取下进行使用。内置延长线降低成本,避免增加USB延长线附件,也避免了附件USB延长线丢失等问题,方便携带使用,且内置延长线可通过外力拉出拉长并可自动收线进行使用,用户可将无线网卡随意放置找寻最佳信号点进行使用,此外,内置延长线可使无线网卡远离人体使用,也可减少对人体的辐射的危害性。

一种双转轴旋转无线网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种双转轴旋转无线网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种双转轴旋转无线网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双转轴旋转无线网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双转轴旋转无线网卡.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双转轴旋转无线网卡,包括无线网卡机身、超薄USB接口及第一转轴,无线网卡机身顶部开设有供超薄USB接口收回的缺口,超薄USB接口通过绕第一转轴旋转伸出或回到缺口,其中,无线网卡机身内侧设置有转轴支架,转轴支架上可转动地连接有位于缺口中的第二转轴,第二转轴包容于超薄USB接口的外部并与其相连接;第二转轴在缺口中转动时,连同超薄USB接口及第一转轴在缺口中转动。本发明USB接口的无线网卡采用双转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