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亮度及色温动态补偿功能的电视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CRT(Cathode Radial Tube阴极射线管)电视接收机,更具体来说,涉及实现CRT电视接收机对CRT的老化及VG2(CRT正常显示所需的电压)变化进行亮度及色温动态补偿的电视机。
背景技术
模拟电视信号接收机必须具有接收模拟电视信号,并能在屏幕上显示正确及稳定的图像信息的功能。但是,由于CRT电视特定的工作原理,当CRT长时间使用及VG2电压随图像内容改变时,会造成屏幕上显示图像的亮度及色温变化,偏离出厂时的最佳显示效果。
AKB(Auto Kinetic Biasing)功能,即自动动态偏置功能,它可以自动的补偿因老化及VG2变化造成画面的亮度和色温的变化,使之总能维持正常及稳定的状态,即出厂时的最佳显示效果.是CRT电视接收机所要具有的一项基本功能。
现有电视系统中AKB功能的构成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视频放大及反馈电流采集电路和主控制部分,即Main IC部分,主控制部分的主要作用是首先把测试脉冲插入RGB(红,绿,蓝信号,即使能在CRT上显示图像的三路信号)信号中,然后对从经过视频放大电路采集的反馈电流与目标电路进行分析及对比,从而补偿因CRT老化及VG2变化造成的电流变化.以达到预期的最佳效果。
现有技术实现AKB功能,对反馈电流的分析对比及动态补偿,需要MainIC内部提供相应的硬件自动补偿电路;甚至更复杂的系统,则需要专门的处理IC,这样就增加了产品的成本和复杂程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降低成本并且结构简单的具有亮度及色温动态补偿功能的电视机。
本发明具有亮度及色温动态补偿功能的电视机,包括视频放大及反馈电流采集电路,其特征是,所述视频放大及反馈电流采集电路的反馈电流通过采样电路与主控制模块的A/DC转换接口连接,所述主控制模块包括分别与微处理器连接的测试脉冲发生器和A/DC转换接口;所述测试脉冲发生器依次连接亮度寄存器和对比度寄存器,微处理器分别连接亮度寄存器和对比度寄存器。
本发明微处理器通过下述步骤对电视机进行亮度及色温动态补偿:
(1)微处理器读取从视频放大电路反馈回来的电压经ADC转换的数字量并赋值于变量X;
(2)然后与目标值Y进行比较,Y是在画面显示最佳效果时保存的反馈值;
(3)判断X值是否进入值域区间[Y(1-Z%),Y(1+Z%)],Z%在5%-10%之间;若X区间内,则不做补偿;若X不在区间内,微处理器进行相应通道的亮度及对比度寄存器值的调整;
(4)上述寄存器的调整使开始时ADC读取值变化,然后返回步骤(1),给读取值变量X重新赋值,再次与目标值区间进行比较,直到满足区间为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电视收看者可以获得,亮度及色温不会因CRT的老化而变化,相对稳定的电视图像,同时,电视制造商可以省去硬件完成AKB功能的所需相关成本,获得更多的利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用于接收和利用模拟电视信号的系统框图;
图2是本发明AKB功能的系统框图;
图3是本发明中实现AKB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在此示意了一个模拟电视信号接收系统简化功能方框图。模拟电视射频信号通过天线1送到调谐器2。天线1涵括了包括空中模拟电视广播和有线电视Cable在内的连接方式,可以接收模拟电视信号。天线1是可以进行手动调节的,信号送到调谐器2后用于识别和调谐各种模拟电视信号频道,如本领域所共知的。
调谐器2在微处理器7的控制下,将特定频率的模拟电视信号转换到中频载波上,经过声表滤波器3滤波后,然后进入中频处理芯片4进行中频处理;中频处理芯片4再将此中频信号转换到基带视频进入基带视频处理芯片5进行基带处理;最后信号转换为RGB格式进入显示控制芯片6,由显示控制芯片6对显示器件10进行控制,最后形成图像。除了现有技术中共知的其他功能,按照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微处理器7提供各种软件程序/例程的控制和实现,并与其他各种组件进行通信。
其中微处理器利用比较后的判断对亮度及色温进行自动补偿,将补偿后的数据送给中频处理芯片和基带视频处理芯片,最后由显示控制芯片输出亮度及色温经过自动补偿的图像,微处理器7,中频处理芯片4,基带视频处理芯片5,显示控制芯片6一同组成能够实现本发明地模块。该模块可以是完全独立的,或者与其他各种模块组成不同的整机实体。
下面将叙述从系统上电到屏幕上显示正确稳定的图像画面的整个流程。
首先,描述一下构成本发明所需的硬件组成框图。
参见图2,虚线右侧是视频放大及反馈电流采集电路,这一部分与现有技术基本一致。虚线左侧为本发明的主要完成部分,视频放大及反馈电流采集电路的反馈电流通过采样电路与主控制模块的A/DC转换接口连接,所述主控制模块包括分别与微处理器连接的测试脉冲发生器和A/DC转换接口;所述测试脉冲发生器依次连接亮度寄存器和对比度寄存器,微处理器分别连接亮度寄存器和对比度寄存器;测试脉冲发生器,产生测试脉冲,插入RGB信号中。其中反馈电流通过采样电路转换成相应的电压信号,并送给主控制模块的A/DC转换接口,将反馈的电压信号转换成IC能处理的数字量信号,然后IC将此数字信号通过信号比较模块与目标值比较,经过自动补偿模块进行亮度及色温的自动补偿。
参见图3,为本发明的详细流程图,AKB的自动补偿功能是对R,G,B三路都进行的,由于三路的动作原理一致,下面只对一路(R)进行说明。
系统上电后,进行各种功能控制寄存器值和状态的初始化及检测,为业内所共知的;然后进入软件工作的主循环,软件的其他功能操作省略,这里重点对本发明的流程进行描述。首先,作为核心的微处理器读取从视频放大电路反馈回来的电压经ADC转换的数字量(R通道值),并赋值于变量X,然后与目标值Y进行比较;其中,目标值Y也是从ADC读取的数字量,他是在画面显示最佳效果时保存的反馈值(最佳显示效果的定义,可根据各使用者自行选择测试画面进行),当X值进入一个软件定义的值域区间[Y(1-Z%),Y(1+Z%)],这里要设定一个区间的意义是:1)ADC的转换是有一定的精度的,所以让X和Y的值完全相同的几率偏低,这样会降低系统的稳定性.2)区间范围的大小要设置合理,主要通过对Z值的控制来实现,如果区间过大,会造成补偿结束的画面亮度及色温与最佳效果有偏差,一样,如果区间过小,则会造成画面的不稳定,返回值反复进出区间,画面出现闪烁或色温变化现象.因此Z%一般控制在5%-10%之间(Z值的选取可由使用者自行评价)。
当X进入区间,说明无老化或VG2变化发生,不做补偿作用,退出此流程,返回主循环;相反,当X没有进入区间,我们可以先判断X是否小于区间的下限Y(1-Z%),如果判断为真,则微处理器进行相应寄存器的调整,参见图2,调整此通道的Bright和Contrast(亮度及对比度)寄存器值(可调整的寄存器会因各系统的不同有所差异,但他的变化要能影响到返回值)。同理,如果判断为假,则X值大于区间上限Y(1+Z%),则微处理器也进行相同寄存器的调整.两种情况下,寄存器的调整都会起到相应的改变ADC读取值的变化,然后都返回到本算法的开始位置,给读取值变量X重新赋值,与目标值区间进行比较,直到满足区间为止。从而完成对CRT老化及VG2电压变化造成亮度和色温改变进行动态的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