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性高的链式开窗器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用开窗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性高的链式开窗器。
背景技术
随着家居水平的提高,窗户的种类及形状越来越多,随着人日的增加和城市建筑面积的减少,现在的楼房大多为高层,而楼距也很近,导致低层的居民采光困难。目前的建筑房窗特别是一些高级的楼宇,大型建筑物的窗型如机场、体育中心、工业化厂房等,基于采光、换气、通风、环保及充分利用绿色源的需要,窗扇一般做的比较大而且比较高,以令更多的阳光透过窗户射进屋内。因此,为了更好的满足对窗户开启和关闭的需要,及开窗的安全,市场上普遍采用开窗器。
但是,现有的开窗器沿窗框滑动不便,位置不方便移动,而且开窗器在窗框上固定不牢固,容易从窗框上掉下,安全性不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性高的链式开窗器,与窗户连接牢固,可沿窗框滑动,调整开窗器的位置,然后再紧固,方便移动,保证了周围的安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安全性高的链式开窗器,包括壳体、电机,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壳体外,所述电机的输入端与控制电路板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链轮连接,所述链轮通过齿轮与所述链条啮合而使所述链条伸出或收回所述壳体,所述壳体的两端与接口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的输入端通过所述接口与外部接线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链条端部连接,所述固定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的方向为水平方向,所述第二连接部、第四连接部的方向为竖直方向,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四连接部,所述第四连接部与所述壳体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壳体的距离,所述壳体上设有凹槽,所述壳体两端设有固定卡扣。
所述壳体上设有Ω形凹槽。
所述固定卡扣包括两个固定板,所述两个固定板通过转轴连接,所述一个固定板上设有固定凸棱。
所述第四连接板为活动板,所述第四连接板与所述第三连接板之间通过转轴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当链条将窗框支撑起来后,用固定件卡住窗户边框,再将第四固定板扳上去,使开窗器与窗框的连接牢固,安全性高;固定卡扣和凹槽用于开窗器沿窗框滑动,改变对窗户的支撑位置,同时用固定卡扣卡紧,进一步保证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Ω形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链条与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电机,3、链轮,4、齿轮,5、链条,6、接口,7、外部接线,8、固定件,9、第一连接部,10、第二连接部,11、第三连接部,12、第四连接部,13、转轴A,14、Ω形凹槽,15、固定板,16、转轴B,17、固定凸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性高的链式开窗器,包括壳体1、电机2,所述电机2设置于所述壳体1外,所述电机2的输入端与控制电路板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机2的输出端与链轮3连接,所述链轮3通过齿轮4与所述链条5啮合而使所述链条5伸出或收回所述壳体1,所述壳体1的两端与接口6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的输入端通过所述接口6与外部接线7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件8,所述固定件8与所述链条5端部连接,所述固定件8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9、第二连接部10、第三连接部11和第四连接部12,所述第一连接部9、所述第三连接部11的方向为水平方向,所述第二连接部10、第四连接部12的方向为竖直方向,所述第一连接部9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三连接部11,所述第二连接部10的长度大于所述第四连接部12,所述第四连接板为活动板,所述第四连接板与所述第三连接板之间通过转轴A13连接,第四连接板可以通过转轴A13转动,所述第四连接部12与所述壳体1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连接部10与所述壳体1的距离,所述壳体1上设有Ω形凹槽14,卡进窗框后由于出口小,所以卡紧效果好,所述壳体1两端设有固定卡扣,所述固定卡扣包括两个固定板15,所述两个固定板15通过转轴B16连接,所述一个固定板15上设有固定凸棱17。
使用时,通过链轮3、齿轮4等传动机构将链条5伸出或缩回,链条5伸出后,链条5端部的固定件8与窗户的边框固定,固定前将第四连接部12放置在水平位置,固定好后将第四连接部12变为垂直位置,起到相应的固定作用;壳体1上的凹槽与窗框连接,壳体1可以沿窗框滑动,至所需位置后,将固定卡扣通过固定凸棱17卡在窗框上。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