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用户进行资源控制的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用户进行资源控制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家用基站是一种小型、低功率的基站,部署在家庭及办公室等室内场所,主要作用是为了给用户提供更高的业务速率并降低使用高速率服务所需要的费用,同时弥补已有分布式蜂窝无线通信系统覆盖的不足。家用基站的优点是实惠、便捷、低功率输出、即插即用等。
家用基站可以通过家用基站网关这个逻辑网元接入到核心网络,如图1所示,其中,家用基站网关主要功能为:验证家用基站的安全性,处理家用基站的注册,对家用基站进行运行维护管理,根据运营商要求配置和控制家用基站,负责交换核心网和家用基站的数据。图1中家用基站网关可以与接入网关合设、也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有不存在家用基站网关的情况,此时家用基站直接与接入网关进行连接。其中,锚定SFA(锚定业务流授权,Anchor Service Flow Authorization)、锚定PCEF(锚定策略和计费执行功能,Anchor PCEF)、服务SFA都是AGW(接入网关,Access Service NetworkGateway)的功能实体。SFM(业务流管理,Service Flow Management)是家用基站的功能实体。家用基站和接入网关均属于ASN(接入服务网络,Access Service Network)中的网络实体。PCRF(策略和计费控制功能,Policyand Charging Rules Function)是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实体,负责发起业务流的建立,保证业务数据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并进行计费控制。
在家用基站系统中存在闭合用户组(CSG,Closed Subscriber Group)的概念,允许用户接入一个或多个访问受限的CSG cell。家用基站的使用模式可分为闭合模式、混合模式和开放模式。当家用基站是闭合模式的时候,只有该家用基站所属CSG用户可以接入该基站并享受基站提供的业务。当家用基站是开放模式的时候,任何用户都可以接入该基站,此时的家用基站等同于宏基站使用。当家用基站是混合模式的时候,既允许CSG用户接入,同时也允许其他用户接入使用,不过会根据用户是否属于CSG列表来区分不同用户类型、实现差异化的服务质量处理,也就是说CSG的用户在使用混合型家用基站的时候具有更高的业务优先级,拥有更好的服务质量和业务类别。同时,对于同一类别的用户(如非CSG用户)也存在高优先级和低优先级之分,在执行业务流资源分配时也需要进行差异化对待。
在高优先级用户(如CSG用户)接入闭合模式或者混合模式的家用基站时,如果无线资源不足,则家用基站将不允许该用户接入系统,或者释放某些低优先级用户(如低优先级的非CSG用户),这样会导致低优先级用户无法正常运行已建立的业务,从而降低用户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用户进行资源控制的系统及方法,以解决当用户接入家用基站系统时,保障高优先级用户成功接入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障低优先级用户的业务流能够继续运行,增强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用户进行资源控制的方法,包括:当为高优先级用户建立或修改业务流时,若当前资源不够则家用基站对低优先级用户的业务流进行修改。
进一步地,所述对低优先级用户的业务流进行修改包括:
将所述低优先级用户的服务质量QoS类型为非尽力而为BE类型的业务流修改为BE类型的业务流;或
保持所述低优先级用户业务流的QoS类型不变,但降低其QoS参数。
进一步地,家用基站通过以下方式获知是否允许对用户业务流进行修改的指示信息:
用户接入系统触发接入网关建立或修改业务流、鉴权授权服务器触发接入网关建立或修改业务流、策略控制和计费PCC触发接入网关建立或修改业务流时,服务业务流授权SFA向家用基站发送隧道注册请求时携带是否允许进行业务流修改的指示信息;
该指示信息是,明确表示允许对业务流进行修改的指示;或者是一参数,当该参数为一指定值时表示允许对业务流进行修改,当该参数为其他值时表示不允许对业务流进行修改。
进一步地,家用基站通过以下方式获知是否允许对用户业务流进行修改的指示信息:
终端向家用基站发起业务流建立或修改时携带是否允许进行业务流修改的指示信息;
该指示信息是,明确表示允许对业务流进行修改的指示;或者是一参数,当该参数为一指定值时表示允许对业务流进行修改,当该参数为其他值时表示不允许对业务流进行修改。
进一步地,接入网关通过以下方式获知是否允许对用户业务流进行修改的指示信息:
终端向家用基站发起业务流建立或修改时携带是否允许进行业务流修改的指示信息,家用基站向接入网关发送隧道注册请求时携带所述是否允许进行业务流修改的指示信息,所述接入网关保存是否允许进行业务流修改的指示信息;
该指示信息是,明确表示允许对业务流进行修改的指示;或者是一参数,当该参数为一指定值时表示允许对业务流进行修改,当该参数为其他值时表示不允许对业务流进行修改。
进一步地,所述对低优先级用户的业务流进行修改的具体操作为:
若家用基站发现当前资源不足,并存在低优先级用户的非BE业务流、且保存有允许对该业务流进行修改的指示信息,则选择进行业务流修改的低优先级用户的非BE业务流,并向接入网关发送隧道修改请求,携带所述低优先级用户的信息、低优先级用户非BE业务流信息、修改业务流的方式,以及请求修改后的QOS参数;
所述接入网关根据PCC策略、本地策略或签约信息判断是否接受按照所述修改业务流的方式对业务流进行修改,若接受则向家用基站发送隧道修改响应,家用基站收到所述响应后完成为所述低优先级用户业务流地资源分配。
进一步地,所述对低优先级用户的业务流进行修改的具体操作为:
若家用基站发现当前资源不足,并存在低优先级用户的非BE业务流,则选择进行业务流修改的低优先级用户的非BE业务流,并向接入网关发送隧道修改请求,其中携带所述低优先级用户信息、低优先级用户非BE业务流的信息、修改业务流的方式、进行业务流修改的原因以及请求修改后的QoS参数;
所述接入网关根据PCC策略、本地策略或签约信息、进行业务流修改的原因、以及是否保存允许对该业务流进行修改的指示信息判断是否接受按照所述修改业务流的方式对业务流进行修改,若接受则向家用基站发送隧道修改响应,家用基站收到所述响应后完成为所述低优先级业务流的资源分配。
进一步地,所述对低优先级用户的业务流进行修改的具体操作为:
若家用基站发现当前资源不足,并存在低优先级用户的非BE业务流、且保存有允许对该业务流进行修改的指示信息,则选择进行业务流修改的低优先级用户的非BE业务流,并向接入网关发送隧道修改通知,携带所述低优先级用户的信息、低优先级用户非BE业务流信息、修改业务流的方式,或/和进行业务流修改的原因;
所述接入网关根据进行业务流修改的原因判断是否接受按照所述修改业务流的方式对业务流进行修改,若接受接入网关完成对所述低优先级用户非BE业务流的修改,或接入网关直接按照所述修改业务流的方式对低优先级用户非BE业务流进行修改。
进一步地,所述对低优先级用户的业务流进行修改的具体操作为:
若家用基站发现当前资源不足,并存在低优先级用户的非BE业务流,则选择进行业务流修改的低优先级用户的非BE业务流,并向接入网关发送隧道修改通知,携带所述低优先级用户的信息、低优先级用户非BE业务流信息、修改业务流的方式,或/和进行业务流修改的原因;
所述接入网关判断是否接受按照所述修改业务流的方式对业务流进行修改,若接受接入网关完成所述低优先级用户非BE业务流的流修改;
判断是否接受按照所述修改业务流的方式对业务流进行修改是指,根据是否保存有允许对该业务流进行修改的指示信息和进行业务流修改的原因判断,或仅根据是否保存有允许对该业务流进行修改的指示信息判断。
进一步地,若家用基站发现当前资源不足,并存在低优先级用户,则将低优先级用户切换至其他接入服务网络,若切换失败,则对存在允许对该业务流进行修改的指示信息的所述低优先级用户的非BE业务流修改为BE业务流,对不存在允许对该业务流进行修改的指示信息的所述低优先级用户的非BE业务流进行释放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为高优先级用户建立或修改业务流,且当前资源不够选择对低优先级的非BE业务进行修改的情形包括:
用户接入系统触发接入网关建立或修改业务流;鉴权授权服务器触发接入网关建立或修改业务流;PCC触发接入网关建立或修改业务流;终端发起业务流建立或修改。
进一步地,所述高优先级用户包括接入闭合用户组用户、家庭用户、闭合用户、高优先级别的许可非家庭用户或者高优先级别的非家庭用户、紧急业务用户,低优先级用户包括低优先级别的非家庭用户、低优先级别的许可非家庭用户;
所述家用基站为闭合模式或混合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家用基站按照以下方式中的一种选择进行业务流修改的低优先级用户的非BE业务流:
从低优先级用户的非BE业务流中随机选择,直到当前资源足够为高优先级用户创建或修改业务流;或从优先级最低的低优先级用户开始选择非BE业务流,直到当前资源足够为高优先级用户创建或修改业务流。
进一步地,家用基站选择进行切换的低优先级用户时,随机选择进行切换的低优先级用户,或者从优先级最低的低优先级用户开始选择。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对用户进行资源控制的系统,包括:终端及家用基站;
所述家用基站用于为高优先级用户建立或修改业务流,但当前资源不够时对低优先级用户的业务流进行修改。
进一步地,所述家用基站对低优先级用户的业务流进行修改包括:
将所述低优先级用户的服务质量QoS类型为非尽力而为BE类型的业务流修改为BE类型的业务流;或
保持所述低优先级用户业务流的QoS类型不变,但降低其QoS参数。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接入网关;
所述家用基站对低优先级用户的业务流进行修改的具体是指:
若家用基站发现当前资源不足,并存在低优先级用户的非BE业务流、且保存有允许对该业务流进行修改的指示信息,选择进行业务流修改的低优先级用户的非BE业务流,并向接入网关发送隧道修改请求,携带所述低优先级用户的信息、低优先级用户非BE业务流信息、修改业务流的方式,以及请求修改后的QOS参数;家用基站还用于收到所述响应后完成为所述低优先级用户业务流的资源分配;
所述接入网关用于根据PCC策略、本地策略或签约信息判断是否接受按照所述修改业务流的方式对低优先级用户的非BE业务流进行修改,以及用于接受时向家用基站发送隧道修改响应。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接入网关;
所述家用基站对低优先级用户的业务流进行修改的具体是指:
若家用基站发现当前资源不足,并存在低优先级用户的非BE业务流,选择进行业务流修改的低优先级用户的非BE业务流,并向接入网关发送隧道修改请求,其中携带所述低优先级用户信息、低优先级用户非BE业务流的信息、修改业务流的方式、进行业务流修改的原因以及请求修改后的QoS参数;家用基站收到所述响应后完成为所述低优先级业务流的资源分配;
所述接入网关用于根据PCC策略、本地策略或签约信息、进行业务流修改的原因、以及是否保存允许对该业务流进行修改的指示信息判断是否接受按照所述修改业务流的方式对业务流进行修改,以及用于接受时向家用基站发送隧道修改响应。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接入网关;
所述家用基站对低优先级用户的业务流进行修改的具体是指:
若家用基站发现当前资源不足,并存在低优先级用户的非BE业务流、且保存有允许对该业务流进行修改的指示信息,选择进行业务流修改的低优先级用户的非BE业务流,并向接入网关发送隧道修改通知,携带所述低优先级用户的信息、低优先级用户非BE业务流信息、修改业务流的方式,或/和进行业务流修改的原因;
所述接入网关用于根据进行业务流修改的原因判断是否接受按照所述修改业务流的方式对业务流进行修改,以及用于接受时完成对所述低优先级用户非BE业务流的修改;或所述接入网关用于直接按照所述修改业务流的方式对低优先级用户非BE业务流进行修改。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接入网关;
所述家用基站对低优先级用户的业务流进行修改的具体是指:
若家用基站发现当前资源不足,并存在低优先级用户的非BE业务流,选择进行业务流修改的低优先级用户的非BE业务流,并向接入网关发送隧道修改通知,携带所述低优先级用户的信息、低优先级用户非BE业务流信息、修改业务流的方式,或/和进行业务流修改的原因;
所述接入网关用于判断是否接受按照所述修改业务流的方式对业务流进行修改,以及用于接受时完成对所述低优先级用户非BE业务流的修改;
所述接入网关判断是否接受按照所述修改业务流的方式对业务流进行修改是指:接入网关根据是否保存有允许对该业务流进行修改的指示信息和进行业务流修改的原因判断,或接入网关仅根据是否保存有允许对该业务流进行修改的指示信息判断。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用户进行资源控制的系统及方法,允许用户在运营商许可的条件下,对低优先级用户进行业务流的资源修改,既保障高优先级用户的成功接入,同时又对低优先级用户的业务使用提供最大程度的保障,有效地增强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家用基站用户接入过程流程图一;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终端发起业务流建立的流程图二;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家用基站用户接入过程流程图三;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家用基站用户接入过程流程图四;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终端发起业务流建立的流程图五;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家用基站用户接入过程流程图六;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家用基站用户接入过程流程图七。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对用户进行资源控制的系统及方法,以解决当用户接入家用基站系统时,实施资源控制的过程。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用户进行资源控制的系统及方法,该方法包括:当为高优先级用户建立或修改业务流时,若当前资源不够则家用基站对低优先级用户的业务流进行修改,减少其占用的资源。
本发明中,高优先级用户可以包括接入CSG用户、家庭用户、闭合(Close)用户、高优先级别的许可非家庭用户、高优先级别的非家庭用户及紧急业务用户,低优先级用户可以包括低优先级别的非家庭用户及低优先级别的非许可家庭用户。
在不同的场景名称可以不一样,如在闭合模式下,CSG用户可包括家庭用户、高优先级别的许可非家庭用户及紧急业务用户等高优先级用户,还可以包括低优先级别的许可非家庭用户等低优先级用户。混合模式下,高优先级用户可以包括接入CSG用户,低优先级用户可以是非CSG用户;混合模式下,高优先级用户也可以包括家庭用户、高优先级别的许可非家庭用户、高优先级别的非家庭用户及紧急业务用户等高优先级用户,低优先级用户可以包括低优先级别的非家庭用户、低优先级别的许可非家庭用户等。高优先级及低优先级用户的具体划分方式本发明不作限制。
家用基站可以是闭合模式,也可以是混合模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对用户进行资源控制的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终端、家用基站及接入网关;
家用基站用于为高优先级用户建立或修改业务流,但当前资源不够时对低优先级用户的业务流进行修改。
家用基站对低优先级用户的业务流进行修改的可以是以下方式中的任一种:
(a)若家用基站发现当前资源不足,并存在低优先级用户的非BE业务流、且保存有允许对该业务流进行修改的指示信息,选择进行业务流修改的低优先级用户的非BE业务流,并向接入网关发送隧道修改请求,携带所述低优先级用户的信息、低优先级用户非BE业务流信息、修改业务流的方式,以及请求修改后的QOS参数;家用基站还用于收到所述响应后完成为所述低优先级用户业务流的资源分配;
接入网关用于根据PCC策略、本地策略或签约信息判断是否接受按照所述修改业务流的方式对低优先级用户的非BE业务流进行修改,以及用于接受时向家用基站发送隧道修改响应。
(b)若家用基站发现当前资源不足,并存在低优先级用户的非BE业务流,选择进行业务流修改的低优先级用户的非BE业务流,并向接入网关发送隧道修改请求,其中携带所述低优先级用户信息、低优先级用户非BE业务流的信息、修改业务流的方式、进行业务流修改的原因以及请求修改后的QoS参数;家用基站收到所述响应后完成为所述低优先级业务流的资源分配;
接入网关用于根据PCC策略、本地策略或签约信息、进行业务流修改的原因、以及是否保存允许对该业务流进行修改的指示信息判断是否接受按照所述修改业务流的方式对业务流进行修改,以及用于接受时向家用基站发送隧道修改响应。
(c)若家用基站发现当前资源不足,并存在低优先级用户的非BE业务流、且保存有允许对该业务流进行修改的指示信息,选择进行业务流修改的低优先级用户的非BE业务流,并向接入网关发送隧道修改通知,携带低优先级用户的信息、低优先级用户非BE业务流信息、修改业务流的方式,或/和进行业务流修改的原因;
接入网关用于根据进行业务流修改的原因判断是否接受按照修改业务流的方式对业务流进行修改,以及用于接受时完成对低优先级用户非BE业务流的修改;或接入网关用于直接按照修改业务流的方式对低优先级用户非BE业务流进行修改。
(d)若家用基站发现当前资源不足,并存在低优先级用户的非BE业务流,选择进行业务流修改的低优先级用户的非BE业务流,并向接入网关发送隧道修改通知,携带低优先级用户的信息、低优先级用户非BE业务流信息、修改业务流的方式,或/和进行业务流修改的原因;
接入网关用于判断是否接受按照所述修改业务流的方式对业务流进行修改,以及用于接受时完成对低优先级用户非BE业务流的修改;
接入网关判断是否接受按照所述修改业务流的方式对业务流进行修改是指:接入网关根据是否保存有允许对该业务流进行修改的指示信息和进行业务流修改的原因判断,或接入网关仅根据是否保存有允许对该业务流进行修改的指示信息判断。
以下结合图2至图8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方法实施例。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用户接入、网络侧发起业务流建立的流程图。具体步骤描述如下:
步骤201,用户接入系统,与基站、接入网关完成认证能力协商,并进行鉴权授权操作。用户与基站、接入网关完成用户面能力协商。
步骤202,锚定SFA向服务SFA发起业务流创建请求,携带是否允许对业务流进行修改的指示信息;
该指示信息可以是明确表示允许对业务流进行修改的指示,如ReducedResource Code(可减少资源的指示)或该业务流的QoS类型修改为BE(BestEffort,尽力而为)的指示;也可以是一参数,当该参数为某一指定值时表示允许对业务流进行修改,当该参数为其他值时表示不允许对业务流进行修改。
步骤203,服务SFA检查需要创建数据隧道,则向SFM发起隧道注册请求,携带该业务流的QoS参数、是否允许对业务流进行修改的指示信息。
步骤204,家用基站保存Reduced Resource Code或/和允许修改为BE的指示,并检查无线资源,进行接纳控制。
步骤205,家用基站与终端之间进行动态业务建立。
步骤206,SFM向服务SFA返回隧道注册响应。
步骤207,服务SFA向锚定SFA返回资源预留响应。
步骤208,继续执行高优先级用户业务流建立流程。
为了简化描述,上述实施例以用户接入时的应用场景为例来说明家用基站获取是否允许对业务流进行修改的指示信息的方式,其他实现场景,如在鉴权授权服务器触发接入网关建立或修改业务流、PCC触发接入网关建立或修改业务流的场景下,将Reduced Resource Code或/和允许修改为BE的指示传递给家用基站的方式与上述实施例的处理流程极为相似,不会对阐述本发明造成影响,故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终端发起业务流建立的流程图。具体步骤描述如下:
步骤301,终端进行动态业务请求,请求建立的业务流和QoS参数以及是否允许对业务流进行修改的指示信息;
该指示信息可以是明确表示允许对业务流进行修改的指示,如ReducedResource Code(可减少资源的指示)或该业务流的QoS类型修改为BE(BestEffort,尽力而为)的指示,也可以是一参数,当该参数为某一指定值时表示允许对业务流进行修改,当该参数为其他值时表示不允许对业务流进行修改。
步骤302,家用基站发送接收确认消息。
步骤303,家用基站可以保存是否允许对业务流进行修改的指示信息,并检查无线资源,进行接纳控制。
步骤304,家用基站向服务SFA发送隧道注册请求,携带是否允许对业务流进行修改的指示信息。
步骤305,服务SFA向锚定SFA发送资源预留请求,携带是否允许对业务流进行修改的指示信息。
步骤306,锚定SFA或锚定PCEF根据PCC策略、本地策略或签约信息判断如果接受资源预留请求,则回应服务SFA资源预留响应消息,携带QoS信息。
网络侧的接入网关,如锚定SFA或锚定PCEF可以保存是否允许对业务流进行修改的指示信息。
步骤307,锚定SFA向服务SFA返回资源预留响应。
步骤308,服务SFA向SFM返回隧道注册响应。
步骤309,SFM进行资源分配操作。
步骤310,家用基站向终端发送动态业务响应消息。
步骤311,终端向SFM回送动态业务确认消息。
步骤312,继续执行用户业务流建立流程。
为了简化描述,上述实施例以终端发起业务流建立时的应用场景为例来说明家用基站获取是否允许对业务流进行修改的指示信息的方式,其他实现场景,如终端发起业务流修改的场景下,将是否允许对业务流进行修改的指示信息传递至家用基站和/或接入网关的方式与上述实施例的处理流程极为相似,不会对阐述本发明造成影响,故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图4是本发明在图1家用基站系统的基础上,提供的高优先级用户接入过程中进行资源控制的流程图。对于本实施例,在该高优先级用户接入之前,家用基站系统中已经存在一个或多个低优先级用户业务流运作。家用基站可以根据是否允许对业务流进行修改的指示信息来判断是否允许对低优先级用户的非BE业务流进行修改。具体步骤描述如下:
步骤401,低优先级用户已经接入家用基站系统,并且建立了相应的业务流。
步骤402,高优先级用户接入系统,与基站、接入网关完成认证能力协商,并进行鉴权授权操作。高优先级用户与基站、接入网关完成用户面能力协商。
步骤403,锚定SFA向服务SFA发起业务流创建请求。
步骤404,服务SFA检查需要创建数据隧道,则向SFM发起隧道注册请求,携带QoS参数。
步骤405,SFM检查无线资源,并根据QoS参数和可用的资源情况来判断是否接受隧道注册请求。如果发现资源不足且该用户为高优先级用户,则根据高优先级用户所需资源、当前低优先级用户占用资源、是否存在是否允许对业务流进行修改的指示信息、业务流优先级、用户优先级来判断对哪些低优先级用户的哪些非BE业务流进行修改。
如果SFM发现存在低优先级用户的非BE业务流,并且保存有允许对该低优先级用户非BE业务流的进行修改的指示信息,则SFM选择进行业务流修改的非BE业务流,然后执行步骤406及410;
选择进行业务流修改的低优先级用户非BE业务流的方式可以是,从低优先级用户的非BE业务流中随机选择,直到当前资源足够为高优先级用户创建或修改业务流;或从优先级最低的低优先级用户开始选择非BE业务流,直到当前资源足够为高优先级用户创建或修改业务流。
步骤406,家用基站与终端之间进行动态业务建立。
步骤407,SFM向服务SFA返回隧道注册响应。
步骤408,服务SFA向锚定SFA返回资源预留响应。
步骤409,继续执行高优先级用户业务流建立流程。
步骤410,该步在步骤405之后执行,可与步骤406并行处理。SFM向服务SFA发送低优先级用户的隧道修改请求,携带用户信息、用户业务流信息、请求修改后的QoS参数以及修改业务流的方式;
修改业务流的方式指出是将业务流的QoS类型修改为BE类型,还是保持业务流的QoS类型不变,而降低其QoS参数;如可以但不限于是在隧道修改请求中携带业务流的QoS类型为BE类型以表示修改方式为将业务流的QoS类型修改为BE类型,而在隧道修改请求中仅携带修改后的目标QoS参数以表示修改方式为保持业务流的QoS类型不变,而降低其QoS参数;
步骤411,服务SFA向锚定SFA发送低优先级用户的资源预留请求,携带用户信息、用户业务流信息、请求修改后的QoS参数以及修改业务流的方式。
步骤412,锚定SFA或锚定PCEF根据PCC策略、本地策略或签约信息判断如果接受资源预留请求,则回应服务SFA资源预留响应消息,可以携带QoS参数。
步骤413,锚定SFA向服务SFA发送资源预留响应。
步骤414,服务SFA向SFM发送隧道修改响应。
步骤415,SFM进行资源分配操作,即重新对上述低优先级用户的业务流进行资源分配。
步骤416,SFM向低优先级用户的终端发送动态业务请求消息。
步骤417,低优先级用户的终端向SFM回送动态业务响应消息。
步骤418,SFM进行动态业务确认操作。
步骤419,SFM向服务SFA确认隧道修改。
步骤420,服务SFA向锚定SFA确认资源预留。
为了简化描述,上述实施例以高优先级用户接入时的应用场景为例来说明家用基站执行资源控制的方式,其他实现场景,如在鉴权授权服务器触发接入网关建立或修改业务流、PCC触发接入网关建立或修改业务流的场景下,如果家用基站没有足够的资源提供给高优先级用户,则与上述实施例对低优先级用户的资源控制处理流程极为相似,不会对阐述本发明造成影响,故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图5是本发明在图1家用基站系统的基础上,提供的高优先级用户接入过程中进行资源控制的流程图。对于本实施例,在该高优先级用户接入之前,家用基站系统中已经存在一个或多个低优先级用户业务流运作。家用基站不根据是否允许对业务流进行修改的指示信息,而直接决定修改承载,此时,需要家用基站发起的修改请求中携带将业务流进行修改的原因或者指示(原因或指示指出是抢占还是保证高优先级用户的接入),网络侧网元(如接入网关、PCRF)根据该原因或者指示判断是否接受承载修改请求。具体步骤描述如下:
步骤501,低优先级用户已经接入家用基站系统,并且建立了相应的业务流。
步骤502,高优先级用户接入系统,与基站、接入网关完成认证能力协商,并进行鉴权授权操作。高优先级用户与基站、接入网关完成用户面能力协商。
步骤503,锚定SFA向服务SFA发起业务流创建请求,携带用户信息及请求创建的业务流的QoS参数。
步骤504,服务SFA检查需要创建数据隧道,则向SFM发起隧道注册请求,携带业务流的QoS参数。
步骤505,SFM检查无线资源,并根据该高优先级用户业务流的QoS参数和可用的资源情况来判断是否接受隧道注册请求。如果发现资源不足且该用户为高优先级用户,则根据高优先级用户所需资源、当前低优先级用户占用资源、业务流优先级、用户优先级来判断选择哪些低优先级用户的哪些非BE业务流进行修改。
如果SFM发现存在低优先级用户的非BE业务流,则SFM选择进行业务流修改的非BE业务流,然后执行步骤506及510;
选择进行业务流修改的低优先级用户非BE业务流的方式可以是,从低优先级用户的非BE业务流中随机选择,直到当前资源足够为高优先级用户创建或修改业务流;或从优先级最低的低优先级用户开始选择非BE业务流,直到当前资源足够为高优先级用户创建或修改业务流。
步骤506,家用基站与终端之间进行动态业务建立。
步骤507,SFM向服务SFA返回隧道注册响应。
步骤508,服务SFA向锚定SFA返回资源预留响应。
步骤509,继续执行高优先级用户业务流建立流程。
步骤510,该步在步骤505之后执行,可与步骤506并行处理。SFM向服务SFA发送低优先级用户的隧道修改请求,携带用户信息、用户业务流信息、修改业务流的方式、进行业务流修改的原因以及请求修改后的QoS参数;进行业务流修改的原因可以是一原因值或者指示原因值的指示值,修改业务流的方式指出是将业务流的QoS类型修改为BE类型还是保持业务流的QoS类型不变,而降低QoS参数。
步骤511,服务SFA向锚定SFA发送低优先级用户的资源预留请求,携带上述进行业务流修改的原因及修改业务流的方式。
步骤512,锚定SFA或锚定PCEF根据PCC策略、本地策略或签约信息、将进行业务流修改的原因或者指示、以及是否保存有允许对业务流进行修改的指示信息判断是否接受资源预留请求,如果需要接受则回应服务SFA资源预留响应消息,可以携带QoS信息。
步骤513,锚定SFA向服务SFA发送资源预留响应。
步骤514,服务SFA向SFM发送隧道修改响应。
步骤515,SFM进行资源分配操作,即为该低优先级用户的业务流重新分配资源。
步骤516,SFM向低优先级用户终端发送动态业务请求消息。
步骤517,终端向SFM回送动态业务响应消息。
步骤518,SFM进行动态业务确认操作。
步骤519,SFM向服务SFA确认隧道修改。
步骤520,服务SFA向锚定SFA确认资源预留。
为了简化描述,上述实施例以高优先级用户接入时的应用场景为例来说明家用基站执行资源控制的方式,其他实现场景,如在鉴权授权服务器触发接入网关建立或修改业务流、PCC触发接入网关建立或修改业务流的场景下,如果家用基站没有足够的资源提供给高优先级用户,也可以按上述实施例对低优先级用户的资源控制处理的方式进行低优先级用户业务流的修改,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终端发起高优先级用户业务流建立过程中进行资源控制的流程图。对于本实施例,在该高优先级用户接入之前,家用基站系统中已经存在一个或多个低优先级用户业务流运作。家用基站可以根据是否允许对业务流进行修改的指示信息来判断是否允许对低优先级用户的非BE业务流进行修改。具体步骤描述如下:
步骤601,终端进行动态业务请求,携带请求建立的业务流及该业务流的QoS参数。
步骤602,家用基站发送接收确认消息。
步骤603,家用基站检查无线资源,并根据QoS参数和可用的资源情况来判断是否接受隧道注册请求。如果发现资源不足且该用户为高优先级用户,则根据高优先级用户所需资源、当前低优先级用户占用资源、是否允许对业务流进行修改的指示信息、业务流优先级、用户优先级来判断哪些低优先级用户的哪些非BE业务流进行修改。
如果SFM发现存在低优先级用户的非BE业务流,并且保存有允许对该低优先级用户非BE业务流的进行修改的指示信息,则SFM选择进行业务流修改的非BE业务流,然后执行步骤604及613;
选择进行业务流修改的低优先级用户非BE业务流的方式可以是,从低优先级用户的非BE业务流中随机选择,直到当前资源足够为高优先级用户创建或修改业务流;或从优先级最低的低优先级用户开始选择非BE业务流,直到当前资源足够为高优先级用户创建或修改业务流。
步骤604,家用基站向服务SFA发送隧道注册请求。
步骤605,服务SFA向锚定SFA发送资源预留请求。
步骤606,锚定SFA或锚定PCEF根据PCC策略、本地策略或签约信息判断如果接受资源预留请求,则回应服务SFA资源预留响应消息,可以携带QoS信息。
步骤607,锚定SFA向服务SFA返回资源预留响应。
步骤608,服务SFA向SFM返回隧道注册响应。
步骤609,SFM进行资源分配操作。
步骤610,家用基站向终端发送动态业务响应消息。
步骤611,终端向SFM回送动态业务确认消息。
步骤612,继续执行用户业务流建立流程。
步骤613,该步在步骤603之后执行,可与步骤604并行处理。SFM向服务SFA发送低优先级用户的隧道修改请求,携带用户信息、用户业务流信息、修改业务流的方式、进行业务流修改的原因以及请求修改后的QoS参数;该原因可以是一原因值或者指示原因值的指示值,修改业务流的方式指出是将业务流的QoS类型修改为BE类型还是保持业务流的QoS类型不变,而降低QoS参数。
步骤614,服务SFA向锚定SFA发送低优先级用户的资源预留请求,携带用户信息、用户业务流信息、修改业务流的方式、进行业务流修改的原因以及请求修改后的QoS参数。
步骤615,锚定SFA或锚定PCEF根据PCC策略、本地策略或签约信息判断如果接受资源预留请求,则回应服务SFA资源预留响应消息,可以携带QoS信息。
步骤616,锚定SFA向服务SFA发送资源预留响应。
步骤617,服务SFA向SFM发送隧道修改响应。
步骤618,SFM进行资源分配操作。
步骤619,SFM向终端发送动态业务请求消息。
步骤620,终端向SFM回送动态业务响应消息。
步骤621,SFM进行动态业务确认操作。
步骤622,SFM向服务SFA确认隧道修改。
步骤623,服务SFA向锚定SFA确认资源预留。
为了简化描述,上述实施例以终端发起高优先级用户业务流建立时的应用场景为例来说明家用基站执行资源控制的方式,其他实现场景,如终端发起高优先级用户业务流修改的场景下,如果家用基站没有足够的资源提供给高优先级用户,则与上述实施例对低优先级用户的资源控制处理流程极为相似。故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终端发起高优先级用户业务流建立或修改过程中,SFM也可以如图5中所述的方式选择进行业务流修改的对象,以及如何完成业务流的修改,即SFM不根据是否保存有可进行业务流修改的指示来选择低优先级用户的业务流,但向服务SFA发送低优先级用户的隧道修改请求时携带进行业务流修改的原因,具体操作与图5所述的实施例类似,故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图7是本发明在图1家用基站系统的基础上,提供的高优先级用户接入过程中进行资源控制的流程图。对于本实施例,在该高优先级用户接入之前,家用基站系统中已经存在一个或多个低优先级用户业务流运作。家用基站可以根据是否允许对业务流进行修改的指示信息判断是否允许将进行业务流修改。家用基站通知网络侧需要对某业务流进行修改,但是通知消息中不携带QoS参数,由网络侧发起业务流修改的操作。具体步骤描述如下:
步骤701,低优先级用户已经接入家用基站系统,并且建立了相应的业务流。
步骤702,高优先级用户接入系统,与基站、接入网关完成认证能力协商,并进行鉴权授权操作。高优先级用户与基站、接入网关完成用户面能力协商。
步骤703,锚定SFA向服务SFA发起业务流创建请求。
步骤704,服务SFA检查需要创建数据隧道,则向SFM发起隧道注册请求,携带QoS参数。
步骤705,SFM检查无线资源,并根据QoS参数和可用的资源情况来判断是否接受隧道注册请求。如果发现资源不足且该用户为高优先级用户,则根据高优先级用户所需资源、当前低优先级用户占用资源、是否允许对业务流进行修改的指示信息、业务流优先级、用户优先级来判断降级哪些低优先级用户的哪些非BE业务流。
如果SFM发现存在低优先级用户的非BE业务流,并且保存有允许对该低优先级用户非BE业务流的进行修改的指示信息,则SFM选择进行业务流修改的非BE业务流,然后执行步骤706及710;
选择进行业务流修改的低优先级用户非BE业务流的方式可以是,从低优先级用户的非BE业务流中随机选择,直到当前资源足够为高优先级用户创建或修改业务流;或从优先级最低的低优先级用户开始选择非BE业务流,直到当前资源足够为高优先级用户创建或修改业务流。
步骤706,家用基站与终端之间进行动态业务建立。
步骤707,SFM向服务SFA返回隧道注册响应。
步骤708,服务SFA向锚定SFA返回资源预留响应。
步骤709,继续执行高优先级用户业务流建立流程。
步骤710,该步在步骤705之后执行,可与步骤706并行处理。SFM向服务SFA发送低优先级用户的隧道修改通知,携带用户信息(如用户标识)和用户业务流信息(如业务流标识)、修改业务流的方式,或/和进行业务流修改的原因;该实施例中SFM向服务SFA发送隧道修改通知时不携带修改后的QoS参数,而由网络侧决定修改后的QoS参数。
步骤711,服务SFA向锚定SFA发送低优先级用户的资源预留通知,携带用户标识、业务流标识、修改业务流的方式或/和进行业务流修改的原因。
步骤712,如果存在PCC,则锚定SFA转发通知消息给锚定PCEF,锚定PCEF与PCRF之间进行会话更新,若资源预留通知中携带进行业务流修改的原因,则PCRF根据进行业务流修改的原因及是否保存有允许进行业务流修改的指示信息判断是否接受按照该通知指出的方式进行修改,若接受则向锚定PCEF发送BE类型的PCC规则;若资源预留通知中没有携带进行业务流修改的原因,则PCRF仅根据是否保存有允许进行业务流修改的指示信息判断是否接受按照该通知指出的方式进行修改,若接受则向锚定PCEF发送BE类型的PCC规则。
步骤713,锚定SFA或锚定PCEF根据PCC规则、本地策略或签约信息,以及修改原因发起按照资源预留通知指出的方式进行业务流修改的流程。
为了简化描述,上述实施例以高优先级用户接入时的应用场景为例来说明家用基站执行资源控制的方式,其他实现场景,如在鉴权授权服务器触发接入网关建立或修改业务流、PCC触发接入网关建立或修改业务流、终端发起业务流建立或修改,如果家用基站没有足够的资源提供给高优先级用户,也可以不根据是否允许进行业务流修改的指示信息,而直接决定修改业务流的场景下,此时SFM向服务SFA发送低优先级用户的隧道修改通知,携带用户信息(如用户标识)和用户业务流信息(如业务流标识)、修改业务流的方式,或/和进行业务流修改的原因;PCRF判断是否可以按照通知指出的方式进行修改,除需要考虑修改原因外还应查询是否保存有运行进行业务流修改的指示,即是否保存有允许进行业务流修改的指示信息,若有才接受按照该通知指出的方式进行修改,若无指示则不接受按照该通知指出的方式进行修改。
图8是本发明在图1家用基站系统的基础上,提供的高优先级用户接入过程中进行资源控制的流程图。对于本实施例,在该高优先级用户接入之前,家用基站系统中已经存在一个或多个低优先级用户业务流运作。家用基站可以根据是否允许对业务流进行修改的指示信息判断是否允许将业务流修改为BE类型。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家用基站首先将低优先级用户执行切换操作,如果切换失败,则发起低优先级用户业务流修改的处理。具体步骤描述如下:
步骤801,低优先级用户已经接入家用基站系统,并且建立了相应的业务流。
步骤802,高优先级用户接入系统,与基站、接入网关完成认证能力协商,并进行鉴权授权操作。高优先级用户与基站、接入网关完成用户面能力协商。
步骤803,锚定SFA向服务SFA发起业务流创建请求。
步骤804,服务SFA检查需要创建数据隧道,则向SFM发起隧道注册请求,携带QoS参数。
步骤805,SFM检查无线资源,并根据QoS参数和可用的资源情况来判断是否接受隧道注册请求。如果发现资源不足且该用户为高优先级用户,则根据高优先级用户所需资源、当前低优先级用户占用资源、用户优先级来判断对哪些低优先级用户进行切换,如可以是从优先级别最低的用户进行选择,也可以是随机选择。
如果需要切换低优先级用户(用户1和用户2),则执行步骤807发起切换请求。
步骤806,继续执行高优先级用户业务流建立流程。
步骤807,该步在步骤805之后执行,可与步骤806并行处理。家用基站向目标ASN1发送切换请求,携带用户1和用户2的信息,如用户1和用户2的标识。
步骤808,家用基站同时向目标ASN2发送切换请求,携带用户1和用户2的信息,如用户1和用户2的标识。
步骤809,目标ASN1向家用基站回应切换响应。
步骤810,目标ASN2向家用基站回应切换响应。
步骤811,如果切换用户1失败(例如目标ASN1回应的切换响应指示失败),则服务家用基站会根据高优先级用户所需资源、当前低优先级用户占用资源、是否允许对业务流进行修改的指示信息、业务流优先级来判断将用户1的哪些非BE业务流修改为BE类型。家用基站将用户1允许修改的非BE业务流进行修改处理,将不允许修改的非BE业务流进行释放处理。
此处服务家用基站即用户切换前所在家用基站;
如果SFM发现存在低优先级用户的非BE业务流,并且保存有允许对业务流进行修改的指示信息,则SFM会对用户1允许修改的非BE业务流进行修改处理,向服务SFA发出低优先级用户的隧道修改请求,请求将业务流的QoS类型修改为BE类型,并携带请求修改后的QoS参数。
步骤812,服务SFA向锚定SFA发送低优先级用户的资源预留请求,请求将业务流的QoS类型修改为BE类型,并携带请求修改后的QoS参数。
步骤813,锚定SFA或锚定PCEF根据PCC策略、本地策略或签约信息判断如果接受资源预留请求,则回应服务SFA资源预留响应消息,可以携带QoS信息。
步骤814,锚定SFA向服务SFA发送资源预留响应。
步骤815,服务SFA向SFM发送隧道修改响应。
步骤816,SFM进行资源分配操作。
步骤817,SFM向终端发送动态业务请求消息。
步骤818,终端向SFM回送动态业务响应消息。
步骤819,SFM进行动态业务确认操作。
步骤820,SFM向服务SFA确认隧道修改。
步骤821,服务SFA向锚定SFA确认资源预留。
为了简化描述,上述实施例以高优先级用户接入时的应用场景为例来说明家用基站执行资源控制的方式,其他实现场景,如终端执行切换过程中出现的切换失败、在鉴权授权服务器触发接入网关建立或修改业务流、PCC触发接入网关建立或修改业务流、终端发起业务流建立或修改、家用基站不根据是否允许对业务流进行修改的指示信息,而直接决定修改承载的场景下,如果家用基站没有足够的资源提供给高优先级用户,则与上述实施例对低优先级用户的资源控制处理流程极为相似,不会对阐述本发明造成影响,故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以上实施例中,允许修改为BE的指示可以在家用基站设备中进行配置。
家用基站对低优先级用户的非BE业务流修改方式可以是将非BE业务流的QoS类型修改为BE类型,也可以是保持业务流的QoS类型不变,而降低QoS参数(如最大的传输速率)。
家用基站按照以下方式中的一种选择进行业务流修改的低优先级用户的非BE业务流:从低优先级用户的非BE业务流中随机选择,或从优先级最低的低优先级用户开始选择非BE业务流,直到当前资源足够为高优先级用户创建或修改业务流。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