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部位装入/卸下型停车 系统的转盘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间部位装入/卸下型停车系统的转盘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将停在转盘上的车辆旋转180度的改进的中间部位装入/卸下型停车系统的转盘装置,因此车辆前部面对停车系统出口,利用它,车辆驾驶员更加容易地从停车系统中驶入和驶出车辆,而不需反方向倒车,因此大大地节省了停车时间。
如图1A和1B所示,传统的停车系统的提升和卸下装置包括形成在提升和降低室T左右侧的多层停车室P。
一提升和降低的提升杆1位于提升和降低室T与一停车室P之间。
许多多叉型支承杆1以一定间隔置于提升和降低的提升杆1内,支承杆1a延伸到提升和降低室T内。
另外,在形成于车辆装入和车辆驶出第一层的停车室P上,一提升和降低板2置于多叉型支承杆1a的每一部位上,车辆置于其上。
通过能水平地驱动提升和降低的提升杆1的水平运动部件9,提升和降低板2连到提升和降低的提升杆1上,按照水平运动部件9的水平运动,提升和降低板2移入如图1B所示地提升和降低室T内,并且向上向下运动,从而装入或卸下车辆。
同时,由于形成在提升和降低室T内的叉型支承杆1a与形成在提升和降低板2上的叉型支承杆2a在装置运动过程中不发生相互干扰,因此当提升和降低板2在提升和降低室T内上下运动时,支承杆1a与支承杆2a不发生相互干扰。
然而,在传统的停车系统的提升和装入装置中,由于在提升和降低板完全水平地移进提升和降低室后,提升和降低板才能在提升和降低室内上下运动,装入和卸下车辆需花费许多时间,因此增加了一行程时间。
另外,在另一传统停车系统的提升和装入装置中,对一用于将车辆从上部装入和卸下的传统的中间部位装入/卸下型停车系统的提升和装入装置结构,或塔型结构的中间部位的提升和装入装置结构,将予以说明。
上述传统装置公开在韩国专利申请1996-1519上,与本发明为同一发明人。
按照上述传统装置,如图2A和2B所示,塔型结构1包括一形成在结构1中间的提升和降低通道T,和形成在提升和降低通道T的左右侧的多层型停车室P。
垂直导向杆2,2置于提升和降低通道T与停车室P之间。相应地,前和后提升装置3(后提升装置未示出)沿垂直导向杆2,2导引,并且由提升和降低部件(该元件在后说明)提升和降低。
另外,在装入/卸下车辆所穿过部件上,设置有一进口/出口部位10,在两垂直导向杆2,2之间,首先放置车辆的车辆装入停车系统进口/出口部位10的高度与地面相齐。
一颜色板4(palette)设置在前和后提升装置3的表面上,并在停车室内,一水平驱动部件(未示出)置于前和后提升装置3的中间用来水平移动颜色板4。
在颜色板下,许多叉型支承杆以一定间隔连到车轮停放的部位上。
另外,提升和降低部件包括一用于提升和降低提升装置3的提升和降低部分5,和一可沿着垂直导向杆运动并支承提升装置3的导向部分6。
如图2B所示,有滚轮16的可运动体14,位于形成在进口/出口部位10的底部上的一进口/出口凹槽11的两侧,一导向杆15以与可运动体14等高并以90度的方向置于可运动体14的两端,滚轮16由导向杆15导引且可在导向杆15内运动。
另外,在面对可运动体14的进口/出口凹槽11的部位上,设置有许多车辆支承杆12和车辆运动导向板13。
因此当车辆在提升和降低室T内上下运动时,为了防止与放置车辆的颜色板相接触,可运动体14和滚轮16由导向杆15导引从进口/出口凹槽11侧表面向外移动,因此车辆支承杆12和车辆运动导向板13从进口/出口凹槽11侧表面向外运动。
即在传统的中间部位装入/卸下型停车系统中,由于进口/出口部位10置于塔型结构1的中间部位或其上部,停车室P可形成在进口/出口部位10以下的部位上,因此为了将附带放置车辆的颜色板的提升装置3向下运动,提升装置3的提升和降低过程不应与任何部件发生干涉。
然而,在传统的中间部位装入/卸下型停车系统中,需花费很多时间在停车系统中来装入/卸下车辆。另外,需要额外的预定空间来安装导向杆和滚轮,因此装置可能会变得笨重。
另外,由于车辆支承杆和车辆运动导向板不能在左右方向上旋转,不可能在预定方向上转动车辆来使驾驶员更容易地在停车系统中装入/卸下车辆。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克服在已有技术中遇到的上述问题的中间部位装入/卸下型停车系统的转盘装置。
本发明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将停放在转盘上车辆旋转180度的改进的中间部位装入/卸下型停车系统的转盘装置。因此车辆前部朝向停车系统的出口,利用它,车辆驾驶员更加容易地从停车系统中驶入和卸下车辆,而不需反方向倒车,因此大大地节省了停车时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提供一中间部位装入/卸下型停车系统的转盘装置,它包括置于提升和降低室中的一钢架,多个与钢架进口/出口部位上表面相接合的滚轮,一转盘,其上包括有与滚轮相接触的车辆支承架,构成在车辆装入的延长方向上且向下运动,一转动架,置于车辆支架外表面上,在转动架与滚轮滑动接触的情形下向左向右运动,和一转盘组件,置于车辆支承架与转动架之间,一转动轴,置于转动架内部向左和向右中心部位上并固定在车辆支承架上,一支承座,固定在转动架内部,以及一连在支承座和转动轴之间的车辆支承架转动装置。
从下述说明中更清楚地了解本发明另外的优点、目的、特点。
从以下给出的详细说明及附图,可更加充分地理解本发明,上述仅是为了说明,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其中:
图1A是一传统停车系统的结构平面图;
图1B是说明为了将车辆装入一传统停车系统中,一个提升和降低板被移进提升室时的情形的平面图;
图2A是另一传统停车系统结构的剖视图;
图2B是一传统停车系统的进口/出部位的透视图;
图3A是一依照本发明的中间部位装入/卸下型停车系统的转盘的平面图;
图3B是一依照本发明置于中间部位装入/卸下型停车系统的进口/出口部位之中的转盘与一钢架相结合的情形的平面图;
图3C是一依照本发明置于中间部位装入/卸下型停车系统的进口/出口部位之中带有一支承滚轮总成和一驱动滚轮的转盘情形的平面图;
图3D是沿图3C线C-C的剖视图;
图3E是沿图3C线D-D的剖视图;
图4A是沿图3A线IVa-IVa的剖视图;
图4B是一依照本发明置于中间部位装入/卸下型停车系统的车辆支承架从图4A所示部位旋转90度的情形的剖视图;
图5A是沿图3A线Va-Va的剖视图;
图5B是说明一依照本发明置于中间部位装入/卸下型停车系统的车辆支承架从图5A所示部位旋转90度的情形的剖视图;
图6是说明图3A中的“VI”部分的放大图;和
图7是说明图3A中的“VII”部分的放大图、
由于中间部位装入/卸下型停车系统的一转盘装置的结构类似于如图2A所示的传统的中间部位装入/卸下型停车系统的结构,两者结构不同的仅是,即一转盘结构和一进口/出口部位,下面将结合附图予以说明。
图3A是说明一依照本发明的中间部位装入/卸下型停车系统的转盘的平面图。
如图3B所示,依照本发明置于中间部位装入/卸下型停车系统的进口/出口部位之中的转盘100布置在钢架200的上部。
即垂直的四根主柱201置于矩形钢架200拐角部位上,工字梁(H-beam)202连接相邻的两主柱201。
在工字梁202内,一连杆203从钢架200内部延伸,一滚轮支承梁205与连杆203的内延伸部位相接,以分别支承导向杆204和多个滚轮300。
在从工字梁202到导向杆204之间的区域内,形成左和右停车室400。
即如图3B所示,多个滚轮300与钢架200的滚轮支承梁205上表面相接触。
如图3A所示,转盘100由滚轮300可旋转地支承。
每一滚轮300包括多个支承转盘100的支承滚轮组件301和一驱动转盘100的驱动滚轮302。
转盘100支承滚轮组件301和驱动滚轮302的结构将在下面更加详细地予以说明。
如图3A所示,转盘100包括一可向下旋转90度的车辆支承架20,一通过驱动滚轮302转动而在左右方向上可旋转180度的旋转架30,和一置于车辆支承架20与旋转架30之间的转盘组件35。
另外,如图3C所示,置于转盘100之下而支承转盘100的支承滚轮组件301和转动转盘100的驱动滚轮302相对于转盘100的中心对称地布置着。
从转盘100的一侧来看,五个支承滚轮组件301以一定的间隔布置着。在五个支承滚轮组件301每一个中,一个驱动滚轮302置于位于中心部位的三个支承滚轮组件301中的每一个的一侧。
下面将对支承滚轮组件301,驱动滚轮302及转盘100予以说明。
每一支承滚轮组件301包括一上支承滚轮310a,一下支承滚轮301b,一外支承滚轮301c,一内支承滚轮301d。如图3C和3D所示,上述的滚轮由钢架200可滑动地支承且安置在转盘100的上,下,左,右部位。
由于当转盘100旋转时离心力的作用,安置下支承滚轮301b和内支承滚轮301d用来防止转盘100脱离,而且当转盘100旋转时,安置上支承滚轮301a和外支承滚轮301c以防止转盘100向内运动。
如图3C和3E所示,驱动滚轮302分别与马达310驱动相连,并与转盘100下表面驱动相接触。
由于转盘100为单独的两部分,所以马达置于安置在转盘100左右侧的每一个驱动滚轮302上,驱动滚轮302即转盘100中心部位彼此不相连。因此转盘100的每部分单独驱动。
因此,由于转盘100的每一部分分别是由马达310和驱动滚轮302所转动,装入和卸下方向可以变得不同,因此,车辆驾驶员能容易地装入和卸下车辆,可以大大地节省车辆装入时间和车辆卸下时间。
下面将对可转动的90度的车辆支承架20的结构予以说明。
由于转盘100的两部分沿其中心线对称地安置着,仅只需说明其中一部分。
如图4A所示,车辆支承架20的一端连到置于转盘组件35内部中心的转动轴21上。
另外,车辆支承架20和转动轴21连到支承座23上,可绕转动销22向下旋转90度。
另一端加工有一细长孔24a的固定连杆24的一端可转动地连到转动销22上,用于将车辆支承架20和转动轴21旋转90度。
另外,连到可运动连杆25一端上的导向滚轮26可活动地插入固定连杆24的细长孔24a中。
可运动连杆25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一固定座27上,该固定座通过销28连在基座50上表面。
连接座29固定地连到可运动连杆25的一侧,连接座29另一端与连在第二固定座44上的液压缸41和活塞42相连,如图4B所示,第二固定座44连在转盘组件35的基座50上表面上。
与一马达相连用于驱动液压缸41的马达液压缸40,可转动地连到第二固定座44上。
转动销22,固定连杆24,可运动连杆25,活塞42,液压缸41,马达43,和马达液压缸40组合成车辆构架转动部件。
结合附图,将对依照本发明的装入/卸下型停车系统中间部位的转盘装置予以说明。
首先,当一车辆放在车辆支承架20上表面时,由于活塞42以如图4A所示的向左方向推可运动连杆25,可运动连杆25以一设定角度保持倾斜着。
这时,由于可运动连杆25的导向滚轮26停在固定连杆24的细长孔24a的下位上,固定连杆24向右倾斜着,因此车辆支承架20被水平地支承着。
因此当位于转盘100中间的车辆支承架20被水平支承着,安置在转盘组件35左右内侧的转动轴21′(另一转动轴图中未示出)被水平地支承着。
在此情形下,为了从系统进口/出口部位上提升或降低车辆,将对车辆支承架20向下转动90度的过程予以说明。
活塞42由马达43和液压缸41驱动,以如图4A所示的向右方向缩入液压缸41内,可转动连杆25以如图4B所示顺时针方向旋转。
固定连杆24通过可转动连杆25以逆时针方向旋转。
因此,由于转动轴21顶从固定连杆24运动以逆时针方向旋转,连到转动轴21上的车辆支承架20向下旋转90度。
上述的过程很容易地由下述操作完成。即,当可转动连杆25以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固定在可运动连杆25一端上的导向滚轮26在固定连杆24的细长孔24a中可滑动地移动。
另外,马达液压缸40以与固定连杆24同旋转方向顺时针倾斜。
因此,当车辆支承架20向下旋转90度时,如图5B所示,置于转盘组件35左右内侧的转动轴21′(另一转动轴图中未示出)相对于铰链销22′(另一铰链销图中未示出)旋转90度。
即如图3A所示,车辆支承架20的水平状态由四个支承和安装在转盘内部左、右、上、下的从动部件60来保持,车辆支承架20的转动可容易地和稳定地保持着。
在上述过程完成后,通过各支承滚轮组件301和在系统进口/出口部位的各驱动滚轮302,使转盘100可以旋转180度,因此车辆驾驶员很容易地装入和卸下车辆。
图6是说明图3A中的“VI”部分的放大图;而图7是说明图3A中的“VII”部分的放大图。
在图中,标号23′表示支承和从动部件60的支承座。
如上所述,在依照本发明的装入/卸下型停车系统中间部位的转盘装置中,由于将车辆前边转到面朝停车系统的出口,车辆驾驶员更加容易地将车辆装入/开出停车系统。
另外,由于可以一次驱动马达液压缸而将车辆支承架旋转90度,可以节省装置操作时间和减小在系统进口/出口部位的车辆支承架的运动空间。
尽管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为说明目的而公开,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能有的各种修改,添加和替换均未超出权利要求所列举的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