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久型抗菌除臭纤维织物的加工方法.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105800 上传时间:2018-01-2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90.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310116863.7

申请日:

2003.12.01

公开号:

CN1546755A

公开日:

2004.11.17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D01F 1/10申请日:20031201授权公告日:20060208终止日期:20121201|||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D01F1/10; D06M13/46

主分类号:

D01F1/10; D06M13/46

申请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 上海新特纺织材料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建春; 郝新敏; 郭玉海; 王锋

地址:

100084北京市西直门北大街2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刁玉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久型抗菌除臭纤维织物的加工方法,该方法是将纳米级无机抗菌剂以3%-30%重量比加入到高聚物粉中,混合均匀,通过螺杆造粒技术形成抗菌母粒。将抗菌母粒以0.3%-10%的比例与高聚物混合、纺丝,经过纺纱织造后形成织物,再经过抗菌剂后整理,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加工的纤维织物具有抗菌效果好、持久性强的优点。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加工的纤维织物可广泛用于鞋靴、服装、被褥等。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耐久型抗菌除臭纤维织物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a、通过以液氮为冷媒的冷冻设备对纺丝级高聚物材料进行深冷处理,处 理温度为-30℃~-100℃,然后使用粉碎设备进行粉碎处理,得到80-500 目的纺丝级高聚物粉; b、按3%-30%的重量比将纳米级无机抗菌剂加入到所述的纺丝级高聚物 粉中,使用常规方式混合均匀形成复合粉,将该复合粉通过造粒设备制成抗菌 母粒; c、按0.3%-10%的重量比将所述抗菌母粒与高聚物材料混合,然后通过 成丝设备制成抗菌纤维; d、将所述的抗菌纤维经过纺纱织造制成抗菌织物,最后使用抗菌剂对所 述抗菌织物进行后整理加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除臭纤维织物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纺丝级高聚物材料为纺丝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 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酰胺、聚丙烯腈、聚丙烯材料中的一种。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除臭纤维织物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纳米级无机抗菌剂为结晶性硅酸铝、铜化合物、抗菌性沸石、磷酸锆、 氧化银、氧化锌、银沸石、金属铜、氯化银、磷酸钛、氧化锌、氧化钛的胶体 混合物、载银的二氧化硅载体、铜氨络合物、二氧化硅、抗菌性陶土、含有亲 水性氨基有机硅材料中的一种。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除臭纤维织物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抗菌剂为有机系抗菌剂酚类、季铵盐类、两性表面活性剂、对称二苯脲 类、醇类、酯类、硫酰胺类、双胍类、氨基酸类、天然物系中的氨基甙糖、1, 8-桉油精、壳聚糖、羟基丙基壳聚糖,含铜纤维素、聚乙酰氨基葡萄糖、托酚 酮材料中的一种。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除臭纤维织物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抗菌织物进行后整理加工的方式为浸渍方式、喷雾方式、涂层方式、浸 扎方式中的一种。

说明书


一种耐久型抗菌除臭纤维织物的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久型抗菌除臭纤维织物的加工方法,该方法是将纳米级无机抗菌剂加入到高聚物粉中,混合均匀制成抗菌母粒,经过纺纱织造后形成织物,再经过抗菌剂整理加工后制成抗菌效果好、持久性强的抗菌除臭纤维织物。

    背景技术

    在已有技术中,抗菌剂有无机、有机和天然三大类之分。抗菌技术分为后整理加工和原丝改良加工法。后整理技术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以反应性树脂为媒介将抗菌剂热固定到纤维表面,抗菌剂从纤维表面溶出起抗菌作用。

    2、将抗菌剂吸附固定到纤维表面,抗菌剂从纤维表面溶出起抗菌作用。

    3、利用有机硅系季铵盐中的甲氧基和纤维表面上的羟基进行脱醇反应,将抗菌剂固定到纤维上,抗菌剂的活性部分与纤维表面牢固的结合的状态下显示抗菌作用。

    4、用喷镀机将金属喷到纤维表面并使之固定到纤维上,抗菌剂从纤维表面溶出起抗菌作用。

    原丝改良加工法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尼龙或丙烯腈聚合体和抗菌剂混合的纺丝原液在有机溶剂中纺丝,然后热蒸处理,纤维表面上的抗菌剂和部分溶出的抗菌剂成分显示抗菌作用。

    (2)在再生纤维的制造过程中抑制铜的脱出并使之在纤维中分散,纤维表面上的抗菌剂和部分溶出的抗菌剂成分显示抗菌作用。

    以上方法加工的材料均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但共同的缺点是抗菌性能不持久,织物经多次洗涤后抗菌效果下降或完全损失。鉴于此,需要提出一种耐久型抗菌除臭纤维织物的加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久型抗菌除臭纤维织物地加工方法,该方法是将纳米级无机抗菌剂加入到高聚物粉中,混合均匀制成抗菌母粒,经过纺纱织造后形成织物,再经过抗菌剂整理加工后制成抗菌效果好、持久性强的抗菌除臭纤维织物。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耐久型抗菌除臭纤维织物的加工方法,其加工步骤是:

    a、通过以液氮为冷媒的冷冻设备对纺丝级高聚物材料进行深冷处理,处理温度为-30℃~-100℃,然后使用粉碎设备进行粉碎处理,得到80-500目的纺丝级高聚物粉;

    b、按3%-30%的重量比将纳米级无机抗菌剂加入到所述的纺丝级高聚物粉中,使用常规方式混合均匀形成复合粉,将该复合粉通过造粒设备制成抗菌母粒;

    c、按0.3%-10%的重量比将所述抗菌母粒与高聚物材料混合,然后通过成丝设备制成抗菌纤维;

    d、将所述的抗菌纤维经过纺纱织造制成抗菌织物,最后使用抗菌剂对所述抗菌织物进行后整理加工。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所加工的纤维织物具有持久的抗菌除臭效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耐久型抗菌除臭纤维织物的加工方法,其加工步骤是:

    a、通过以液氮为冷媒的冷冻设备对纺丝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切片进行深冷处理,处理温度为-30℃~-60℃,然后使用粉碎设备进行粉碎处理,得到80-100目的纺丝级高聚物粉;

    b、按15%的重量比将纳米级无机抗菌剂氧化银加入到所述的纺丝级高聚物粉中,使用常规方式混合均匀形成复合粉,将该复合粉通过造粒设备制成抗菌母粒;

    c、按1%的重量比将所述抗菌母粒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切片混合,然后通过成丝设备制成抗菌纤维;

    d、将所述的抗菌纤维经过纺纱织造制成抗菌织物,最后使用季铵盐类抗菌剂对所述抗菌织物进行后整理加工。所加工的织物抗菌效果见表1。

                          表1  涤纶织物抗菌效果          编号菌类试验菌种抑菌率,%    持久型抗菌织物ATCC26085金黄色葡萄球菌≥98%ATCC44113大肠杆菌≥97%ATCC10211绿脓杆菌≥98%ATCC90028白色念珠菌≥98%持久型抗菌织物洗涤50次ATCC26085金黄色葡萄球菌≥95%ATCC44113大肠杆菌≥95%ATCC10211绿脓杆菌≥96%ATCC90028白色念珠菌≥95%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纺丝级高聚物材料可以选用纺丝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酰胺、聚丙烯腈聚丙烯材料中的一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纳米级无机抗菌剂可以选用结晶性硅酸铝、铜化合物、抗菌性沸石、磷酸锆、氧化银、氧化锌、银沸石、金属铜、氯化银、磷酸钛、氧化锌、氧化钛的胶体混合物、载银的二氧化硅载体、铜氨络合物、二氧化硅、抗菌性陶土、含有亲水性氨基有机硅材料中的一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抗菌剂可以选用有机系抗菌剂酚类、季铵盐类、两性表面活性剂、对称二苯脲类、醇类、酯类、硫酰胺类、双胍类、氨基酸类、天然物系中的氨基甙糖、1,8-桉油精、壳聚糖、羟基丙基壳聚糖,含铜纤维素、聚乙酰氨基葡萄糖、托酚酮材料中的一种。

    在本实施例中,对所述抗菌织物进行后整理加工的方式为浸渍方式、喷雾方式、涂层方式、浸扎方式中的一种。

    实施例二:

    一种耐久型抗菌除臭纤维织物的加工方法,其加工步骤是:

    a、通过以液氮为冷媒的冷冻设备对纺丝级聚酰胺6切片进行深冷处理,处理温度为-60℃~-100℃,然后使用粉碎设备进行粉碎处理,得到100-300目的纺丝级高聚物粉;

    b、按25%的重量比将纳米级无机抗菌剂氧化银加入到所述的纺丝级高聚物粉中,使用常规方式混合均匀形成复合粉,将该复合粉通过造粒设备制成抗菌母粒;

    c、按2%的重量比将所述抗菌母粒与聚酰胺6切片混合,然后通过成丝设备制成抗菌纤维;

    d、将所述的抗菌纤维经过纺纱织造制成抗菌织物,最后使用季铵盐类抗菌剂对所述抗菌织物进行后整理加工。所加工的织物抗菌效果见表2。

                          表2  涤纶织物抗菌效果           编号菌类试验菌种抑菌率,%      持久型抗菌织物ATCC26085金黄色葡萄球菌≥97%ATCC44113大肠杆菌≥97%ATCC10211绿脓杆菌≥96%ATCC90028白色念珠菌≥98%  持久型抗菌织物洗涤50次ATCC26085金黄色葡萄球菌≥95%ATCC44113大肠杆菌≥94%ATCC10211绿脓杆菌≥96%ATCC90028白色念珠菌≥96%

    实施例三:

    一种耐久型抗菌除臭纤维织物的加工方法,其加工步骤是:

    a、通过以液氮为冷媒的冷冻设备对纺丝级高聚物材料进行深冷处理,处理温度为-30℃~-100℃,然后使用粉碎设备进行粉碎处理,得到80-500目的纺丝级高聚物粉;

    b、按3%-30%的重量比将纳米级无机抗菌剂加入到所述的纺丝级高聚物粉中,使用常规方式混合均匀形成复合粉,将该复合粉通过造粒设备制成抗菌母粒;

    c、按0.3%-10%的重量比将所述抗菌母粒与高聚物材料混合,然后通过成丝设备制成抗菌纤维;

    d、将所述的抗菌纤维经过纺纱织造制成抗菌织物,最后使用抗菌剂对所述抗菌织物进行后整理加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纺丝级高聚物材料可以选用纺丝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酰胺、聚丙烯腈、聚丙烯材料中的一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纳米级无机抗菌剂可以选用结晶性硅酸铝、铜化合物、抗菌性沸石、磷酸锆、氧化银、氧化锌、银沸石、金属铜、氯化银、磷酸钛、氧化锌、氧化钛的胶体混合物、载银的二氧化硅载体、铜氨络合物、二氧化硅、抗菌性陶土、含有亲水性氨基有机硅材料中的一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抗菌剂可以选用有机系抗菌剂酚类、季铵盐类、两性表面活性剂、对称二苯脲类、醇类、酯类、硫酰胺类、双胍类、氨基酸类、天然物系中的氨基甙糖、1,8-桉油精、壳聚糖、羟基丙基壳聚糖,含铜纤维素、聚乙酰氨基葡萄糖、托酚酮材料中的一种。

    在本实施例中,对所述抗菌织物进行后整理加工的方式为浸渍方式、喷雾方式、涂层方式、浸扎方式中的一种。

一种耐久型抗菌除臭纤维织物的加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耐久型抗菌除臭纤维织物的加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耐久型抗菌除臭纤维织物的加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耐久型抗菌除臭纤维织物的加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耐久型抗菌除臭纤维织物的加工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久型抗菌除臭纤维织物的加工方法,该方法是将纳米级无机抗菌剂以330重量比加入到高聚物粉中,混合均匀,通过螺杆造粒技术形成抗菌母粒。将抗菌母粒以0.310的比例与高聚物混合、纺丝,经过纺纱织造后形成织物,再经过抗菌剂后整理,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加工的纤维织物具有抗菌效果好、持久性强的优点。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加工的纤维织物可广泛用于鞋靴、服装、被褥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天然或人造的线或纤维;纺纱或纺丝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