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吸收制冷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通过吸收制冷的方法和装置,并具体地说,涉及加快冷却过程开始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通过吸收的冷却系统概括性地包括发生器、蒸发器和冷凝器。发生器填充有至少两种可混合物质的混合物,以下称做双元混合物(制冷剂和吸收剂)。这种混合物在吸收器中结合,在吸收器中制冷剂被吸收剂吸收。制冷剂和吸收剂的蒸发压力必须差别足够大,以便当发生器被加热时,二者中挥发性最强的制冷剂蒸发并在冷凝器中将其本身变换为液态。
吸收系统一般包括将吸收器的双元混合物返回到发生器中的泵。蒸汽穿过将它们冷凝成液态的冷凝器,该液体被朝向蒸发器的膨胀阀传送以获得理想的冷却效果。
这个原理基于双元混合物的加热,该过程的开始较慢。实际上,在成为蒸汽之前,双元混合物的温度必须被提高到几十度。不产生蒸汽时,冷却功能就没有效果。
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这种装置在文献DE 28 56 767 A中有所描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使这种系统在制冷系统起动时就产生制冷效果。
这个目地是通过一容器内处于压力下的制冷剂的存储装置并通过借助于两个阀控制对所述容器的接近而实现的,其中所述容器可以提供使制冷剂处于压力之下的功能。
根据本发明,处于压力之下的混合物在制冷系统的正常运行过程中在容器内累积。一旦该系统停止,处于压力下的这种制冷剂借助于容器上游和下游阀的关闭而存放在容器中。容器然后与制冷回路隔离并于是将制冷剂保持在压力之下。
从制冷系统起动起,这种压力被用于将压力之下的制冷剂液体提供到制冷回路中并于是立即产生制冷。为此目的,通向蒸发器的下游阀将开启,而同时冷凝器侧上游阀保持关闭。后者一直保持关闭,直到冷凝器出口处的压力低于容器中的为止。
一旦蒸汽产生的过程运作,上游阀将允许压力下的制冷剂通过,这一方面将供给蒸发器,另一方面将填充容器以供下次使用。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借助于下文参照作为非限定性示例给出的附图的详细描述而得以更好的理解,图中:
图1示出处于压力下的制冷剂的存储装置;
图2示出整体式的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发生器1为用作能量源的电阻。混合物制冷剂-吸收剂被加热,且两种成分中最易挥发的制冷剂被转变成为蒸汽。这些蒸汽在冷凝器2中被冷凝成液体。处于压力之下的液体然后到达容器4的上游阀3,该阀允许进入容器4。这个上游阀3例如可以是由测量压差的装置电驱动的。其也可以是一种差动阀,当上游压力超过下游压力时开启,其作用为一个单向阀。
在容器4的下游,第二阀5对于组件的功能来说是必需的。这个阀一般通过系统的供给而驱动。当制冷系统中断时,该阀将立即关闭,以便保持容器4内的压力。以相同的方式,当系统闭锁时,该阀开启,从而压力下的制冷剂可以通过膨胀阀6而供给蒸发器7。
然后,制冷剂被送入吸收器8中,吸收器8将制冷剂与吸收剂混合,以再次喷入发生器1中。
在发生器1中产生的热量来源可以有所不同。根据图1所示出的,其可以为电产生的,或其也可以来自其他热源,例如来自内燃机的废气。
根据一个实施例,为了在容器空的情况下不减慢该过程的开始,可以增加一附加阀以接近容器。该阀只在系统产生足够的处于压力之下的液体时才开启,以便能够将部分液体存储在所述容器中。
根据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在制冷系统停止过程中,有可能在蒸汽产生停止之前关闭下游阀5。以这种方式,在冷凝器2中会产生余压,该余压被存储在容器4中。当达到理想的压力时,发生器1起动。在容器4内累积的余压将能够产生较长时间的制冷,直到下一次系统重新起动为止。
为了满足安全标准,如图2所示提出该组件的整体式实施例。这个组件由壁未焊接的容器4构成,容器以耐氨水的材料模制成一件。此外,其尺寸定为能够抵抗50个大气压的压力。
如上所述,这个组件配置有上游单向阀3、下游电阀5、以及标定为40个大气压的安全阀9。这三个元件:单向阀、电阀和安全阀为组件的各部分并且不能单独替换。
由上述事实可知,容器组件可以在无危险情况下替换,即使容器内的氨水保持在压力之下。只有电阀5的线圈5a可以单独替换。
管10的两端或是焊接,或是借助于两个带有可变形关节11的锥形接头连接。
所提出的组件形状可以有所不同,并且组件的尺寸根据其要组装的车辆或机器而定。
在某些情况下,单向阀3可以由电阀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