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式致冷剂压缩机所用的吸入消声器.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1043907 上传时间:2018-03-28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55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45744.1

申请日:

2004.05.24

公开号:

CN1573098A

公开日:

2005.02.0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F04B 39/10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丹福斯压缩器有限公司变更后:丹福斯弗伦斯堡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联邦德国弗伦斯堡变更后:联邦德国弗伦斯堡|||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F04B 39/10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丹福斯家用压缩器有限责任公司变更后:思科普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德国弗伦斯堡变更后:德国弗伦斯堡|||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F04B 39/10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丹福斯弗伦斯堡有限责任公司变更后:丹福斯家用压缩器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联邦德国弗伦斯堡变更后:德国弗伦斯堡|||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F04B39/10; F04B39/00

主分类号:

F04B39/10; F04B39/00

申请人:

丹福斯压缩器有限公司

发明人:

J·汤姆森; P·比耶雷; C·斯文森; M·斯文森; K·赖因旺德

地址:

联邦德国弗伦斯堡

优先权:

2003.05.24 DE 10323526.4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原绍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密封式致冷剂压缩机所用的吸入消声器(1),其带有一壳体(3、4)和一供气通道(23),壳体(3、4)具有一入口(5)和一出口(39)并且限定了至少一个消声室(18),供气通道(23)位于消声室(18)中入口(5)与出口(39)之间。尽力防止过多的油保留于致冷剂气体流中。为此目的,供气通道(23)形成一节流路径并且末端位于消声室(18)中,并且有一抽油孔(36、36’)位于供气通道(23)的入口(33)的区域处,其末端位于消声室(18)中。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密封式致冷剂压缩机所用的吸入消声器,其带有一壳体和一供气通道,壳体具有一入口和一出口并且限定了至少一个消声室,供气通道位于消声室中入口与出口之间,其特征在于,供气通道(23)形成一节流路径并且末端位于消声室(18)中,并且有一抽油孔(36、36’)位于供气通道(23)的入口(33)的区域处,其末端位于消声室(18)中。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入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抽油孔(36)由位于壳体(2)与供气通道(23)的入口(33)之间的间隙形成。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入消声器,其特征在于,一出口喷嘴(10)位于与供气通道(23)的末端(34)相对的位置,所述出口喷嘴(10)形成了离开壳体(2)的气体路径。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入消声器,其特征在于,出口喷嘴(10)具有一扩大入口(35)。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入消声器,其特征在于,供气通道(23)具有至少一次方向改变。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入消声器,其特征在于,供气通道(23)位于一封闭管(24)中。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入消声器,其特征在于,管(24)具有外伸的凸耳(27、29、30),管利用这些凸耳悬挂于壳体(2)中。

8.
  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吸入消声器,其特征在于,管(24)具有一伸出的滴油边缘(37),其位于离其入口(33)一定距离处。

9.
  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入消声器,其特征在于,管(24)的入口(33)的区域承放于一支承面(38)上,该支承面在其入口(5)的区域处形成于壳体(2)中。

10.
  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入消声器,其特征在于,管(24)由至少两个管壳(25、26)形成。

11.
  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入消声器,其特征在于,壳体(2)的外部设置有一平的承放表面(6),其环绕着入口(5)。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吸入消声器,其特征在于,一防油罩(9)位于承放表面(6)上方。

说明书

密封式致冷剂压缩机所用的吸入消声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密封式致冷剂压缩机所用的吸入消声器,其带有一壳体和一供气通道,壳体具有一入口和一出口并且限定了至少一个消声室,供气通道位于消声室中入口与出口之间。
背景技术
这种吸入消声器见于例如专利DE 195 22 383 A1中。供气通道被引导于两壁之间,该两壁并未完全充满位于两内壳体壁之间的间隙。相应地,供气通道在几乎其整个长度上都与消声室相连接。
专利DE 199 23 734 C2示出了密封式压缩机所用的另一种吸入消声器,其中消声室被分成两个子室。从一个子室向另一个子室的转换通过一管来进行。该管沿入口喷嘴的出口孔的伸长部分延伸。
专利US 4,370,104示出了一种具有一漏斗形入口喷嘴的直立、圆柱形吸入消声室,利用它吸入气体可从封闭着致冷剂压缩机的外壳的内部吸取。一入口线穿过外壳的壁导入并且其朝向漏斗形入口喷嘴。
在密封式致冷剂压缩机中,彼此相对运动的部件通常利用油来润滑。在一活塞在一气缸中往复运动的实际压缩阶段,油通常还具有改善内缸室的密封情况的附加功能。这样,就不能避免致冷剂气体与油接触并且至少部分地一起带走油。然而,要尽力避免被致冷剂气体流一起带走的油量太大。首先,这些油随后就失去了润滑压缩机的作用。其次,位于热交换器表面上的油妨碍了这些位置上的热传递。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所基于的任务是防止过多的油保留于致冷剂气体流中。
利用在引言中提到的吸入消声器,这个任务得以解决,因为供气通道形成一节流路径并且末端位于消声室中,并且因为有一抽油孔位于供气通道的入口区域处,其末端位于消声室中。
利用这个实施例,据认为当致冷剂气体流过供气通道时,在供气通道的起点与供气通道的末端之间存在一压差。这样,位于供气通道起点处的压力就高于位于供气通道末端处的压力。位于供气通道末端处的压力还占据着消声室内,因为在供气通道的末端与消声室之间实际上已不再存在节流。换而言之,在供气通道的末端与消声室内部之间,可有一足够大的横截面,通过它可以实现压力均衡。一抽油孔位于供气通道的起点与消声室之间。确切地说,这个抽油孔容许少量的致冷剂气体以及特别是油从致冷剂气体的流动部分传递至消声室的内部。然而,其不容许供气通道起点与消声室内部之间的压力均衡。与致冷剂气体一起供应的油在许多情况下将作为薄膜的形式停留于致冷剂气体流过的管道的壁上。只有很小的一部分以小滴的形式运载于实际的气流中。由于在供气通道起点与消声室内部之间存在压差,就通过抽油孔发生吸入作用,通过它抽取到达抽油孔区域的油。这样,这些油也就从致冷剂气体流过的管道的内壁上除去。这样,当气体流过供气通道时气体所处的压降就用于将油从气体流路上引走至消声室内部中的更安静区域处。就是说压降还占据着整个抽油孔。
优选地,抽油孔由位于壳体与供气通道入口之间的间隙形成。这便于制造。不需要在供气通道的壁中提供一单独的孔,而是可以使用形成于供气通道的前侧与壳体之间的间隙。这种间隙具有若干优点。首先,不再需要待抽取的油必须沿重力方向毗邻底部。相反,位于用于供应致冷剂气体的管道的内壁的其它区域上的这些油也被吸走。其次,间隙可以非常小,因此在这里只有油能通过,然而并不存在压力均衡。
优选地,一出口喷嘴位于与供气通道的末端相对的位置,所述出口喷嘴形成了离开壳体的气体路径。通过供气通道供应的致冷剂气体可以比较快地进入出口喷嘴。这样,致冷剂气体在吸入消声室中的停留持续时间就很小。这样,就可以避免致冷剂气体由于长时间停留于吸入消声室中而被加热。当致冷剂气体到达致冷剂压缩机的实际压缩阶段时,其保持得越冷,效率就越高。供气通道并不直接延伸入出口喷嘴中。在供气通道与出口喷嘴之间存在一个间隙,该间隙足以实现消声室与供气通道末端之间的压力均衡。
出口喷嘴还优选地具有一扩大入口。首先,这可以将散射损耗保持很小。离开供气通道末端的致冷剂气体可由扩大部分可靠地收到。其次,当致冷剂气体从消声室吸离时,这种“漏斗”可使得直接位于吸入行程起点处的消声室产生进一步的压力降低。来自消声室地质量流增大,降低了占据此处的压力。消声室中的压力越低,抽油情况就越好。
优选地,供气通道具有至少一次方向改变。这具有若干优点。首先,由致冷剂气体流一起带走的油可在方向改变的过程中停留于供气通道的壁上。其次,方向改变增大了压降,因此可使得位于供气通道末端处的压力变得更小。原则上,压降还可以按照其它方法实现,例如,在供气通道为直通道的情况中,可通过将通道横截面稍微变窄来实现。然而,优选采用不会过多增加流阻力的措施。
优选地,供气通道位于一封闭管中。这样,管就形成了一可单独处理的组件。这便于吸入消声器的壳体的制造。
优选地,管具有外伸的凸耳,管利用这些凸耳悬挂于壳体中。这是一种保证管可靠地安装于壳体中的简单方法。壳体的内壁只需设置有可接合凸耳的沟槽或凹槽即可。
还有利的是,管具有一伸出的滴油边缘,其位于离其入口一定距离处。当油停留于管的外壁上并且向下运动时,油就会由滴油边缘引导并保持远离管的入口。这样,就可以避免这些已分离的油回到致冷剂流中。
优选地,管的入口区域承放于一支承面上,该支承面在其入口区域处形成于壳体中。壳体具有一入口孔,致冷剂气体通过它流入。沿着致冷剂气体的流动方向,在入口孔之后,支承面形成于壳体内部,就是说,形成于消声室中。这个支承面使得可以将管的入口相对于壳体的入口孔比较准确地进行定位。就此而论,支承面容许形成构成抽油孔的上述间隙。换而言之,不必需要管的入口的整个表面碰到壳体的内壁。相反,必须保留一小间隙,其使得流入的油能够进入消声室中。
优选地,管由至少两个管壳形成。这些管壳可以夹在一起。这便于管的制造。管可通过拉模铸造法形成,而不需要提供芯,这样的管最终将保持供气通道的自由。
优选地,壳体的外部设置有一平的承放表面,其环绕着入口。致冷剂气体供应管线的前侧凸缘可承放于该承放表面上。承放表面为平面的事实使得在供应管线与吸入消声室之间能够发生侧向位移,而不会干扰供应管线与吸入消声室之间的接头的紧密度。
特别优选的是,一防油罩位于承放表面上方。停留于壳体外侧上并且由于重力作用而向下运动的油就不会到达壳体的入口孔区域,而是由于防油罩的存在,将绕其引导于外部上。在壳体的下端,油就可滴入形成于压缩机壳体中的油槽中。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结合附图根据一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描述,其中:
图1示出了一种吸入消声器的外部视图;
图2示出了这种吸入消声器的底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图2的剖面III-III;
图4示出了这种吸入消声器,部分剖开;
图5示出了图4的一放大局部视图;以及
图6示出了图5的一种改动过的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吸入消声器1具有一壳体2,壳体2由一上部3和一下部4形成。下部具有一入口5,入口5呈位于壳体2的壁中的孔的形式。入口5由一平的承放表面6所环绕,一带有承放凸缘8的供应管线7(图4)利用一定的力承放于平的承放表面6上。在供应管线7与吸入消声器1之间,可进行一定的相对运动而不会引起供应管线7与入口5之间的通路关闭。
一具有弓形的防油罩9位于入口5上方。通过防油罩9,可防止停留于壳体外部并且在重力影响下向下运动的油进入入口5中。
在其上侧,上部3具有一出口喷嘴10,一通往致冷剂压缩机的压缩机级的连接线可固定于其上,固定方式并未详细示出。另外,设置有一安装凸耳11,其可用于将吸入消声室1固定于一气缸盖上。
上部3和下部4各具有一上开口凸缘12、13,从图4中可以看到,它们可具有互相适配的梯级。在这些凸缘12、13的区域中,上部3和下部4互相连接起来,例如通过焊接或粘合方法。
从下部的底部处,两个油出口14、15向下延伸,它们各具有一滴油边缘16、17。
壳体2环绕着消声室18。消声室18实际上完全充满了壳体2的内部,就是说,只有一个消声室18提供于吸入消声器1中。
一加强壁段19将消声室18分成两部分。加强壁段19将下部4的前壁20与后壁21连接起来;然而,其并未沿消声室18的整个高度延伸,以便使得消声室18的两个部分通过一连接部分22而互相连接。
一封闭供气通道23形成于一管24中。管24具有一上管壳25和一下管壳26。上管壳25具有一凸耳27,其接合于前壁20中的一凹槽28内。下管壳26具有两个凸耳29、30,它们接合于壳体后壁21中的相应凹槽31、32内。凹槽31、32在图3中可以看到。图4中的剖面高度沿根据图1的线IV-IV延伸。
供气通道23具有一大约90°的方向改变。基本上水平地通过供应管线7供应的气体通过供气通道23向上偏转。其与供气通道23的长度一起使得气体供应管线形成一节流路径,其造成流过的气体产生一压降。
相应地,一压力P1占据在供气通道23的入口33处,而一压力P2占据着出口34处。相应地,由于供气通道23为封闭式并且出口34末端自由位于消声室18中,压力P2还占据着消声室18内部,并且实际上在消声室18与出口34之间不存在节流。
出口34与出口喷嘴10相对,出口喷嘴10具有一扩大入口35。通过供气通道23的出口34排出的气体可进入出口喷嘴10的入口35而几乎没有损耗。通过呈漏斗形式的扩大部分,就可收集气体,就是说,气体从消声室散走的可能性比较小。在特定情况下,出口34与入口35之间的过渡可造成消声室18中压力进一步降低。
从图中可以看出,特别是从图5可以看到,管并未紧紧承放于前壁20上。在管24的入口33与前壁20之间,存在一呈节流间隙36形式的抽油孔。停留于供应管线7的内壁上并且沿着壳体的入口5的方向由致冷剂气体流一起带走的油就不会到达管内的供气通道23,而是通过位于供气通道23的入口33处的压力P1与消声室18中的压力P2之间的压差的作用而吸入消声室18中。这样,至少一部分油从致冷剂气体流中除去。
在其沿重力方向的下端处,管24具有一滴油边缘37。滴油边缘37位于供气通道23的入口33的区域中,然而与该区域隔开预定距离。停留于管24的外部上并且向下运动的油就不会到达入口33的区域,而是通过滴油边缘37滴入消声室18中。
如上所述,管24通过其凸耳27、29、30保持于下部4中。沿高度方向的固定方式由管24承放于一形成于下部的前壁20中的承放表面38上来实现。承放表面38制成阶梯式。通过这样将管24固定于壳体中,就实现了可按照简单的方式将抽油孔36保持打开。
通过供应管线7供应的致冷剂气体流过供气通道23并通过出口喷嘴10到达吸入消声器1的出口39处。这样,致冷剂气体在吸入消声器1中的驻留时间就保持很短。致冷剂气体在吸入消声器1中的加热情况几乎不值一提。
停留于供应管线7的内壁上的油可前进至入口5。然而,由于在入口5与消声室18之间存在压差P1-P2,因此其被吸入消声室18中。供气通道23的节流路径产生了这个压差。
图6示出了与图5类似的一个实施例。相同的部件具有相同的标号。
在根据图6的实施例中,节流间隙36不再形成于壳体2与管24之间,而是存在一位于下管壳26中的分离式间隙36’。然而,节流间隙36’仍作为抽油孔位于供气通道23的入口33的区域中。这样,节流间隙36’的作用效果就与根据图5的实施例的节流间隙36相同。

密封式致冷剂压缩机所用的吸入消声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密封式致冷剂压缩机所用的吸入消声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密封式致冷剂压缩机所用的吸入消声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密封式致冷剂压缩机所用的吸入消声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密封式致冷剂压缩机所用的吸入消声器.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密封式致冷剂压缩机所用的吸入消声器(1),其带有一壳体(3、4)和一供气通道(23),壳体(3、4)具有一入口(5)和一出口(39)并且限定了至少一个消声室(18),供气通道(23)位于消声室(18)中入口(5)与出口(39)之间。尽力防止过多的油保留于致冷剂气体流中。为此目的,供气通道(23)形成一节流路径并且末端位于消声室(18)中,并且有一抽油孔(36、36)位于供气通道(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液体变容式机械;液体泵或弹性流体泵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