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嵌渗透介质型变孔隙密度排水管的排水方法.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103833 上传时间:2018-01-25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76.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38034.6

申请日:

2004.05.14

公开号:

CN1570293A

公开日:

2005.01.26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2D 19/20申请日:20040514授权公告日:20060628终止日期:20130514|||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2D19/20

主分类号:

E02D19/20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发明人:

刘曰武

地址:

100080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1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创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尹振启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嵌渗透介质型变孔隙密度排水管的排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在管体上开若干的孔或缝;b)在该孔或缝中内嵌渗透介质,渗透介质的目数沿管体的入水端至出水端递增;c)以目数小的一端高于目数大的一端的放置方式将所述管体倾斜埋放在待排水的土体中。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不同目数的渗透介质布于排水管上,因此解决了排水管孔缝堵塞的问题,而让目数小的一端高于目数大的一端放置,则充分利用了重力的作用使管内的水自动冲刷管壁,解决了泥沙在管壁内堆积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内嵌渗透介质型变孔隙密度排水管的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a)在管体上开若干的孔或缝;
b)在该孔或缝中内嵌渗透介质,渗透介质的目数沿管体的入水端至出
水端递增;
c)以目数小的一端高于目数大的一端的放置方式将所述管体倾斜埋
放在待排水的坡体或坝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嵌渗透介质型变孔隙密度排水管的
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介质为纱网和/或钢丝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嵌渗透介质型变孔隙密度排水管的
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或缝的分布密度沿该管体的入水端至出
水端依次递减。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一种内嵌渗透介质型变孔隙密度
排水管的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介质粘接在所述孔或缝内。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一种内嵌渗透介质型变孔隙密度
排水管的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或缝内设置有凹槽,所述渗透
介质通过环形压片和螺钉固定在所述孔或缝内。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一种内嵌渗透介质型变孔隙密度
排水管的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孔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渗透介
质通过螺纹压环固定在所述孔内。
7、一种内嵌渗透介质型变孔隙密度排水管的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a)在管体上开若干的孔或缝,该孔或缝的密度沿该管体的入水端至出
水端依次递减;
b)在该孔或缝中内嵌目数相同的渗透介质;
c)以入水端高于出水端的放置方式将所述管体倾斜埋放在待排水的
坡体或坝体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内嵌渗透介质型变孔隙密度排水管的
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介质为纱网和/或钢丝网。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一种内嵌渗透介质型变孔隙密度排水
管的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介质粘接在所述孔或缝内。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一种内嵌渗透介质型变孔隙密度排水
管的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或缝内设置有凹槽,所述渗透介质
通过环形压片和螺钉固定在所述孔或缝内。
11、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一种内嵌渗透介质型变孔隙密度排水
管的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孔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渗透介质通
过螺纹压环固定在所述孔内。

说明书

一种内嵌渗透介质型变孔隙密度排水管的排水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坡体、坝体的排水方法。

背景技术

在坡体、坝体排水和疏干时,通常采用的是水平和倾斜排水管。目
前所采用的排水管的孔或缝都是均匀分布在排水管上,且未采取其他任
何防泥沙措施,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就会遇到两大问题:一是泥沙在管中
容易堆积,二是管壁孔缝容易被堵塞;从而不能顺利排水。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泥沙堆积和管壁孔缝堵塞的问题,本发明的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嵌渗透介质型变孔隙密度排水管的排水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内嵌渗透介质型变孔隙密度排
水管的排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在管体上开若干的孔或缝;

b)在孔或缝中内嵌渗透介质,渗透介质的目数沿管体的入水端至出水
端递增;

c)以渗透介质目数小的一端高于渗透介质目数大的一端的放置方式
将所述管体倾斜埋放在待排水的坡体或坝体中。

进一步地,所述渗透介质为纱网和/或钢丝网。

进一步地,所述孔或缝的分布密度沿该管体的入水端至出水端依次
递减。

进一步地,所述渗透介质粘接在所述孔或缝内。

进一步地,所述孔或缝内设置有凹槽,所述渗透介质通过环形压片
和螺钉固定在所述孔或缝内。

进一步地,所述孔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渗透介质通过螺纹压环固
定在所述孔内。

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内嵌渗透介质型变孔隙密度排水管的排水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a)在管体上开若干的孔或缝,该孔或缝的分布密度沿该管体的入水端
至出水端依次递减;

b)在该孔或缝中内嵌目数相同的渗透介质;

c)以孔或缝的密度大的一端高于密度小的一端的放置方式将所述管
体倾斜埋放在待排水的坡体或坝体中。

进一步地,所述渗透介质为纱网和/或钢丝网。

进一步地,所述渗透介质粘接在所述孔或缝内。

进一步地,所述孔或缝内设置有凹槽,所述渗透介质通过环形压片
和螺钉固定在所述孔或缝内。

进一步地,所述孔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渗透介质通过螺纹压环固
定在所述孔内。

本发明采用了不同目数的渗透介质内嵌于排水管的孔或缝上,因此
不但解决了排水管孔缝堵塞的问题,而且更有利于安装和更换渗透介质;
而让内嵌渗透介质目数小的一端高于目数大的一端放置,则充分利用了
重力的作用使管内的水自动冲刷管壁,解决了泥沙在管壁内堆积的问题。
此外,管体的孔或缝的密度沿管体的入水端至出水端依次递减,可使入
水端的渗水量更大,更好地起到冲刷管壁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排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排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3排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4排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5排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4排水管的缝隙剖面放大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5排水管的孔眼剖面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在管8上开若干缝隙,这些缝隙均布在管8上,将目
数为200目纱网1、175目纱网2、150目纱网3、125目纱网4、100目
纱网5、75目纱网6和50目纱网7按顺序由管8的出水端至入水端粘接
在管8的缝隙内。如图1所示,将管8倾斜埋放在待排水的坡体9下面,
并将入水端高置。使用过程中,纱网挡住了泥沙,只有少量的细泥沙可
能混在水里渗入到管8中,但这不会引起管8上的缝隙的堵塞。此外,
由于目数小的一端位于高处,因此在这一端的渗水量大,这可以起到冲
刷管壁的作用。

另外,还可以用钢丝网替代上述步骤中采用的纱网。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在管8上开若干孔眼,这些孔眼均布在管8上,其余
的步骤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在管8开若干缝隙,这些缝隙的密度沿管8的入水端
至出水端逐渐递减,将目数为100目纱网5由出水端至入水端粘接在管8
的缝隙内。其余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这样可以让入水端的入水量增加,
从而起到更好地冲刷管壁的作用。

实施例4

如图5、7所示,在管8开若干缝隙,这些缝隙均布在管8上,目数
为200目纱网1、175目纱网2、150目纱网3、125目纱网4、100目纱
网5、75目纱网6和50目纱网7按顺序通过环形压片10和螺钉11固定
在管8上,其余的步骤同实施例1。

实施例5

如图6、8所示,在管8开若干孔眼,这些孔眼均布在管8上,目数为200
目纱网1、175目纱网2、150目纱网3、125目纱网4、100目纱网5、75
目纱网6和50目纱网7按顺序通过罗纹压环12固定在管8上,其余的
步骤同实施例1。

一种内嵌渗透介质型变孔隙密度排水管的排水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内嵌渗透介质型变孔隙密度排水管的排水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内嵌渗透介质型变孔隙密度排水管的排水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内嵌渗透介质型变孔隙密度排水管的排水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内嵌渗透介质型变孔隙密度排水管的排水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嵌渗透介质型变孔隙密度排水管的排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在管体上开若干的孔或缝;b)在该孔或缝中内嵌渗透介质,渗透介质的目数沿管体的入水端至出水端递增;c)以目数小的一端高于目数大的一端的放置方式将所述管体倾斜埋放在待排水的土体中。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不同目数的渗透介质布于排水管上,因此解决了排水管孔缝堵塞的问题,而让目数小的一端高于目数大的一端放置,则充分利用了重力的作用使管内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