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型废水强化脱氮除碳方法.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1037397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68.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36879.1

申请日:

2010.07.27

公开号:

CN102336497A

公开日:

2012.02.0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C02F 9/14申请公布日:20120201|||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2F 9/14申请日:20100727|||公开

IPC分类号:

C02F9/14; C02F3/30(2006.01)N

主分类号:

C02F9/14

申请人:

辽宁科技大学

发明人:

单明军; 吕艳丽; 何连雨

地址:

114044 辽宁省鞍山市高新区千山路18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代理人:

张群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能型废水强化脱氮除碳方法,该方法包括废水处理和污泥处理两部分。其中废水处理包括预处理、生化处理、混凝沉淀处理三个阶段,在预处理阶段采用隔油及焦炭渣吸附;在生化处理阶段1#生化池控制废水中的氨氮硝化到亚硝酸盐氮,在2#生化池利用厌氧氨氧化菌进行脱氮,在3#生化池将2#池排出的亚硝酸盐及有机污染物进一步进行生化处理,将亚硝酸盐氮转化成硝酸盐氮,有机污染物进一步去除;在混凝沉淀处理阶段,加入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去除色度、SS和CODCr。本发明不需外加碳源和酸碱中和药剂,且为部分废水供氧曝气,氧气量消耗低,双向节省动力,可大幅度降低废水处理的基建投资和运行成本,而且流程短、脱氮率高。处理后的水可回用或达标排放,处理成本可降至传统A/O或A2/O工艺的40%~50%。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节能型废水强化脱氮除碳方法, 其特征在于 : 该方法包括废水处理和污泥处理 两部分, 其中废水处理包括预处理、 生化处理、 混凝沉淀处理三个阶段, 在预处理阶段, 采用 隔油及焦炭渣吸附 ; 在生化处理阶段, 1# 生化池控制废水中的氨氮硝化到亚硝酸盐氮, 在 2# 生化池利用厌氧氨氧化菌进行脱氮, 在 3# 生化池将 2# 池排出的亚硝酸盐及有机污染物 进一步进行生化处理, 将亚硝酸盐氮转化成硝酸盐氮, 有机污染物进一步去除 ; 在混凝沉淀 处理阶段, 加入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去除色度、 SS 和 CODCr。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节能型废水强化脱氮除碳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其中的生化处 理阶段, 在 1# 生化池将部分氨氮硝化控制为亚硝酸盐氮, 水力停留时间为 8 ~ 18 小时, 在 1# 生化反应池内控制氨氮亚硝酸化至 NH3-N ∶ NO2 -N = 1.3 ~ 2 ∶ 1, 在 2# 生化反应池内 利用剩余氨氮和 NO2 -N 发生厌氧氨氧化反应。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节能型废水强化脱氮除碳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其中的生化处 理阶段, 在 1# 生化池将全部氨氮硝化控制为亚硝酸盐氮, 水力停留时间为 16 ~ 28 小时, 在 1# 生化反应池内将氨氮完全转化为 NO2 -N, 在 2# 生化反应池内加入另一部分经预处理过的 原水, 使 NH3-N ∶ NO2 -N = 1.3 ~ 2 ∶ 1, 利用原水中的氨氮与 NO2--N 发生厌氧氨氧化反应。
4: 根据权利要求 2 或 3 所述的节能型废水强化脱氮除碳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其中的生 化处理阶段, 在 1# 生化池内控制温度为 30 ~ 40℃, pH 值为 8.1 ~ 8.3, 污泥龄 50 ~ 60 天, DO 控制在 0.8 ~ 1.2mg/L ; 2# 生化池池温度控制在 35 ~ 45℃。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节能型废水强化脱氮除碳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其中的污泥处 理的方式采用污泥浓缩和机械压滤。

说明书


节能型废水强化脱氮除碳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有机浓度、 高氨氮废水处理方法, 尤其是一种节能型废水强化脱氮 除碳方法。
     背景技术 废水生物脱氮技术是从八十年代末开始研究的, 九十年代中期取得了 A/O 全程硝 化生物脱氮技术成果。目前, 广泛采用的工艺是 AO 工艺及其在 A/O 工艺基础上衍生出的 2 A-A-O(A /O) 工艺或 A-O-O(A/O2) 工艺, 这些工艺是在原来 A/O 全程硝化生物脱氮工艺基础 上开发的, 将好氧池中微生物培养驯化成硝化菌, 再进行反硝化脱氮。但上述工艺存在许 多弊端, 例如, 能耗高, 反硝化过程中是以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碳作为电子供体, 对难生物降 解的废水需外加碳源 ; 氨氮硝化必须外加大量酸碱中和来维持系统的正常运行 ; 动力消耗 大等。另外, 该上述工艺不能达到稳定的脱碳效果, CODCr 不能稳定达标。处理成本较高。 以上现有技术通过以下公开文献进行了报道 : 张伟, 韦朝海, 彭平安, 任曼 《环境工程学报》 2010.2 ; 焦晨, 陈悦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0.1 ; 李卓坪, 牛明芬, 刘知远, 侯迎 《安徽农业科 学》 2010.3 ; 滕蒙, 孟庆锐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3 ; 李常留, 张兴文, 徐鹏飞 《环境工程》 2010.2 ; 丁菲 《广东化工》 2010.3 ; 胡晓 《燕 . 山西化工》 2010.2 ; 胡大锵, 司知侠 .《给水排 水》 2009.2。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节能型废水强化脱氮除碳方法, 该方法不需外加有机碳源。可 降低废水处理的基建投资和运行成本, 提高脱氮率。
     本发明提供的节能型废水强化脱氮除碳方法包括废水处理和污泥处理两部分。 其 中废水处理包括预处理、 生化处理、 混凝沉淀处理三个阶段, 在预处理阶段采用隔油及焦炭 渣吸附 ; 在生化处理阶段 1# 生化池控制废水中的氨氮硝化到亚硝酸盐氮, 在 2# 生化池利用 厌氧氨氧化菌进行脱氮, 在 3# 生化池将 2# 池排出的亚硝酸盐及有机污染物进一步进行生 化处理, 将亚硝酸盐氮转化成硝酸盐氮、 有机污染物进一步去除 ; 在混凝沉淀处理阶段, 加 入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去除色度、 SS 和 CODCr, 确保出水水质稳定达标。
     所述的生化处理阶段, 1# 生化池控制废水中的氨氮硝化为亚硝酸盐氮, 在 2# 生化 池利用厌氧氨氧化菌进行脱氮, 采用两种进水方式实现 :
     一种是在 1# 生化池将部分氨氮硝化控制为亚硝酸盐氮, 水力停留时间为 8 ~ 18 小时, 在 1# 生化反应池内控制氨氮亚硝酸化至 NH3-N ∶ NO2 -N = 1.3 ~ 2 ∶ 1, 在 2# 生化 反应池内利用剩余氨氮和 NO2 -N 发生厌氧氨氧化反应 ;
     另一种是在 1# 生化池将全部氨氮硝化控制为亚硝酸盐氮, 水力停留时间为 16 ~ 28 小时, 在 1# 生化反应池内将氨氮完全转化为 NO2 -N, 在 2# 生化反应池内加入另一部分经 预处理过的原水, 使 NH3-N ∶ NO2 -N = 1.3 ~ 2 ∶ 1, 利用原水中的氨氮与 NO2--N 发生厌氧 氨氧化反应。所述的生化处理阶段, 在 1# 生化池内控制温度为 30 ~ 40℃, pH 值为 8.1 ~ 8.3, 污泥龄 50 ~ 60 天, DO 控制在 0.8 ~ 1.2mg/L 左右 ; 2# 生化池池温度控制在 35 ~ 45℃。
     所述的污泥处理的方式采用污泥浓缩和机械压滤。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 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
     控制一部分废水中的氨氮硝化为亚硝酸盐氮, 再与另一部分原废水进行厌氧氨氧 化脱氮, 取消了硝化液或混合液回流。利用原废水中的氨氮作为电子供体, 不需外加碳源 和酸碱中和药剂, 且为部分废水供氧曝气, 使氨氮硝化到亚硝化段, 氧气量消耗较低, 双向 节省动力, 外加药剂量也大大降低, 可大幅度降低废水处理的基建投资和运行成本, 而且流 2 程短、 脱氮率高。处理后的水可回用或达标排放, 处理成本可降至传统 A/O 或 A /O 工艺的 40%~ 50%左右。 附图说明
     图 1 是节能型废水强化脱氮除碳方法中, 生化处理阶段将部分氨氮硝化控制为亚 硝酸盐氮的工艺流程图。
     图 2 是节能型废水强化脱氮除碳方法中, 生化处理阶段将全部氨氮硝化控制为亚 硝酸盐氮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用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1
     节能型废水强化脱氮除碳方法包括废水处理和污泥处理两部分。 其中废水处理包 括预处理、 生化处理、 混凝沉淀处理三个阶段。
     1. 预处理阶段
     废水或原水经隔油、 焦炭渣吸附预处理后, 进入调节池调节水质水量, 保证后续处 理工艺的稳定运行。由于高浓度高氨氮有机废水中矿物油或焦油等含量较高, 在污水进入 生化处理前需经过除油处理, 隔油 + 焦炭渣吸附方法可有效去除油和少量 COD, COD 去除率 为 10%~ 15%。
     2. 生化处理阶段
     如图 1 所示, 将部分氨氮硝化控制为亚硝酸盐氮, 1# 生化池内控制温度为 30 ~ 40℃, pH 值为 8.1 ~ 8.3, 污泥龄 50 ~ 60 天, DO 控制在 1mg/l, 水力停留时间为 8 ~ 18 小 时, 在 1# 生化生物反应池内控制氨氮亚硝酸化至 NH3-N ∶ NO2 -N = 1.3 ~ 2 ∶ 1, 在 2# 生 化生物反应池内不需加原水, 利用剩余氨氮和 NO2 -N 发生厌氧氨氧化反应。在 1# 生化反应 池内, 高含氮的废水经好氧细菌呀硝化菌的生化作用转化为 NO2--N。在好氧生物反应池内, 去除酚、 氰等有机物和大部分 COD, COD 去除率可达 70%~ 80%。
     在 2# 生化池利用厌氧氨氧化菌进行脱氮, 2# 生化池池温度控制在 35 ~ 45℃。在 2# 生化反应池内, 氨氮与 NO2 -N 发生厌氧氨氧化反应, N 素以 N2 形式脱除, 脱氮率 65%~ 75 % ; 另外, 污水当中难生化降解的长链和多环有机物质在厌氧微生物的作用下断链、 开 环, 转化成可以生物降解的物质。
     在 3# 生化池将 2# 生化池排出的亚硝酸盐及有机污染物进一步进行生化处理。3#
     生化反应池主要作用是将 2# 生化反应池剩余的少量氨氮和 NO2--N 氧化成 NO3--N, 并去除部 分 COD。在二段好氧生物反应池氨氮和 NO2 -N 的去除率可达 100%, COD 去除率可达 50 ~ 60%。有机物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及其同类的无害化物质。
     3. 混凝沉淀处理阶段
     在混凝沉淀池中投加混凝药剂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 去除 CODCr、 色度和 SS, CODCr 去除率达到 30 ~ 40%。 经过混凝沉淀后, 出水中所有指标均达到中国国家 《污水综合 排放标准》 GB8978-1996( 一级 ), 具体指标如下 :
     CODCr : 100mg/L 以下
     NH3-N : 15mg/L 以下
     BOD5 : 30mg/L 以下
     pH : 6~9
     SS : 70mg/L 以下
     色度 : 50 以下
     石油类 : 10mg/L 以下
     酚: 0.5mg/L 以下
     氰: 0.5mg/L 以下。
     污泥处理部分 :
     污泥处理的方式采用污泥浓缩和机械压滤。
     实施例 2
     如图 2 所示, 生化处理阶段, 将全部氨氮硝化控制为亚硝酸盐氮, 水力停留时间为 16 ~ 28 小时, 在 1# 生化反应池内将氨氮完全转化为 NO2 -N, 在 2# 生化反应池内加入另一 部分经预处理过的原水, 使 NH3-N ∶ NO2 -N = 1.3 ~ 2 ∶ 1, 利用原水中的氨氮与 NO2--N 发 生厌氧氨氧化反应。节能型废水强化脱氮除碳方法的其他内容与实施例 1 相同。

节能型废水强化脱氮除碳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节能型废水强化脱氮除碳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节能型废水强化脱氮除碳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节能型废水强化脱氮除碳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节能型废水强化脱氮除碳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36497A43申请公布日20120201CN102336497ACN102336497A21申请号201010236879122申请日20100727C02F9/14200601C02F3/3020060171申请人辽宁科技大学地址114044辽宁省鞍山市高新区千山路185号72发明人单明军吕艳丽何连雨74专利代理机构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21224代理人张群54发明名称节能型废水强化脱氮除碳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能型废水强化脱氮除碳方法,该方法包括废水处理和污泥处理两部分。其中废水处理包括预处理、生化处理、混凝沉淀处理三个阶段,在预处理阶段采用隔油及焦炭渣。

2、吸附;在生化处理阶段1生化池控制废水中的氨氮硝化到亚硝酸盐氮,在2生化池利用厌氧氨氧化菌进行脱氮,在3生化池将2池排出的亚硝酸盐及有机污染物进一步进行生化处理,将亚硝酸盐氮转化成硝酸盐氮,有机污染物进一步去除;在混凝沉淀处理阶段,加入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去除色度、SS和CODCR。本发明不需外加碳源和酸碱中和药剂,且为部分废水供氧曝气,氧气量消耗低,双向节省动力,可大幅度降低废水处理的基建投资和运行成本,而且流程短、脱氮率高。处理后的水可回用或达标排放,处理成本可降至传统A/O或A2/O工艺的4050。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

3、2页CN102336507A1/1页21一种节能型废水强化脱氮除碳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废水处理和污泥处理两部分,其中废水处理包括预处理、生化处理、混凝沉淀处理三个阶段,在预处理阶段,采用隔油及焦炭渣吸附;在生化处理阶段,1生化池控制废水中的氨氮硝化到亚硝酸盐氮,在2生化池利用厌氧氨氧化菌进行脱氮,在3生化池将2池排出的亚硝酸盐及有机污染物进一步进行生化处理,将亚硝酸盐氮转化成硝酸盐氮,有机污染物进一步去除;在混凝沉淀处理阶段,加入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去除色度、SS和CODCR。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废水强化脱氮除碳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的生化处理阶段,在1生化池将部分氨氮硝化控制为。

4、亚硝酸盐氮,水力停留时间为818小时,在1生化反应池内控制氨氮亚硝酸化至NH3NNO2N1321,在2生化反应池内利用剩余氨氮和NO2N发生厌氧氨氧化反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废水强化脱氮除碳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的生化处理阶段,在1生化池将全部氨氮硝化控制为亚硝酸盐氮,水力停留时间为1628小时,在1生化反应池内将氨氮完全转化为NO2N,在2生化反应池内加入另一部分经预处理过的原水,使NH3NNO2N1321,利用原水中的氨氮与NO2N发生厌氧氨氧化反应。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节能型废水强化脱氮除碳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的生化处理阶段,在1生化池内控制温度为3040,PH值为8183。

5、,污泥龄5060天,DO控制在0812MG/L;2生化池池温度控制在354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废水强化脱氮除碳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的污泥处理的方式采用污泥浓缩和机械压滤。权利要求书CN102336497ACN102336507A1/3页3节能型废水强化脱氮除碳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高有机浓度、高氨氮废水处理方法,尤其是一种节能型废水强化脱氮除碳方法。背景技术0002废水生物脱氮技术是从八十年代末开始研究的,九十年代中期取得了A/O全程硝化生物脱氮技术成果。目前,广泛采用的工艺是AO工艺及其在A/O工艺基础上衍生出的AAOA2/O工艺或AOOA/O2工艺,这些工艺是在原来A/。

6、O全程硝化生物脱氮工艺基础上开发的,将好氧池中微生物培养驯化成硝化菌,再进行反硝化脱氮。但上述工艺存在许多弊端,例如,能耗高,反硝化过程中是以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碳作为电子供体,对难生物降解的废水需外加碳源;氨氮硝化必须外加大量酸碱中和来维持系统的正常运行;动力消耗大等。另外,该上述工艺不能达到稳定的脱碳效果,CODCR不能稳定达标。处理成本较高。以上现有技术通过以下公开文献进行了报道张伟,韦朝海,彭平安,任曼环境工程学报20102;焦晨,陈悦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1;李卓坪,牛明芬,刘知远,侯迎安徽农业科学20103;滕蒙,孟庆锐科学技术与工程20103;李常留,张兴文,徐鹏飞环境工程20102。

7、;丁菲广东化工20103;胡晓燕山西化工20102;胡大锵,司知侠给水排水20092。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节能型废水强化脱氮除碳方法,该方法不需外加有机碳源。可降低废水处理的基建投资和运行成本,提高脱氮率。0004本发明提供的节能型废水强化脱氮除碳方法包括废水处理和污泥处理两部分。其中废水处理包括预处理、生化处理、混凝沉淀处理三个阶段,在预处理阶段采用隔油及焦炭渣吸附;在生化处理阶段1生化池控制废水中的氨氮硝化到亚硝酸盐氮,在2生化池利用厌氧氨氧化菌进行脱氮,在3生化池将2池排出的亚硝酸盐及有机污染物进一步进行生化处理,将亚硝酸盐氮转化成硝酸盐氮、有机污染物进一步去除;在混凝沉淀处。

8、理阶段,加入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去除色度、SS和CODCR,确保出水水质稳定达标。0005所述的生化处理阶段,1生化池控制废水中的氨氮硝化为亚硝酸盐氮,在2生化池利用厌氧氨氧化菌进行脱氮,采用两种进水方式实现0006一种是在1生化池将部分氨氮硝化控制为亚硝酸盐氮,水力停留时间为818小时,在1生化反应池内控制氨氮亚硝酸化至NH3NNO2N1321,在2生化反应池内利用剩余氨氮和NO2N发生厌氧氨氧化反应;0007另一种是在1生化池将全部氨氮硝化控制为亚硝酸盐氮,水力停留时间为1628小时,在1生化反应池内将氨氮完全转化为NO2N,在2生化反应池内加入另一部分经预处理过的原水,使NH3NNO2。

9、N1321,利用原水中的氨氮与NO2N发生厌氧氨氧化反应。说明书CN102336497ACN102336507A2/3页40008所述的生化处理阶段,在1生化池内控制温度为3040,PH值为8183,污泥龄5060天,DO控制在0812MG/L左右;2生化池池温度控制在3545。0009所述的污泥处理的方式采用污泥浓缩和机械压滤。0010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0011控制一部分废水中的氨氮硝化为亚硝酸盐氮,再与另一部分原废水进行厌氧氨氧化脱氮,取消了硝化液或混合液回流。利用原废水中的氨氮作为电子供体,不需外加碳源和酸碱中和药剂,且为部分废水供氧曝气,使氨氮硝化到亚硝化段,氧气。

10、量消耗较低,双向节省动力,外加药剂量也大大降低,可大幅度降低废水处理的基建投资和运行成本,而且流程短、脱氮率高。处理后的水可回用或达标排放,处理成本可降至传统A/O或A2/O工艺的4050左右。附图说明0012图1是节能型废水强化脱氮除碳方法中,生化处理阶段将部分氨氮硝化控制为亚硝酸盐氮的工艺流程图。0013图2是节能型废水强化脱氮除碳方法中,生化处理阶段将全部氨氮硝化控制为亚硝酸盐氮的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0014下面结合附图用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0015实施例10016节能型废水强化脱氮除碳方法包括废水处理和污泥处理两部分。其中废水处理包括预处理、生化处理、混凝沉淀处理三个阶段。。

11、00171预处理阶段0018废水或原水经隔油、焦炭渣吸附预处理后,进入调节池调节水质水量,保证后续处理工艺的稳定运行。由于高浓度高氨氮有机废水中矿物油或焦油等含量较高,在污水进入生化处理前需经过除油处理,隔油焦炭渣吸附方法可有效去除油和少量COD,COD去除率为1015。00192生化处理阶段0020如图1所示,将部分氨氮硝化控制为亚硝酸盐氮,1生化池内控制温度为3040,PH值为8183,污泥龄5060天,DO控制在1MG/L,水力停留时间为818小时,在1生化生物反应池内控制氨氮亚硝酸化至NH3NNO2N1321,在2生化生物反应池内不需加原水,利用剩余氨氮和NO2N发生厌氧氨氧化反应。在。

12、1生化反应池内,高含氮的废水经好氧细菌呀硝化菌的生化作用转化为NO2N。在好氧生物反应池内,去除酚、氰等有机物和大部分COD,COD去除率可达7080。0021在2生化池利用厌氧氨氧化菌进行脱氮,2生化池池温度控制在3545。在2生化反应池内,氨氮与NO2N发生厌氧氨氧化反应,N素以N2形式脱除,脱氮率6575;另外,污水当中难生化降解的长链和多环有机物质在厌氧微生物的作用下断链、开环,转化成可以生物降解的物质。0022在3生化池将2生化池排出的亚硝酸盐及有机污染物进一步进行生化处理。3说明书CN102336497ACN102336507A3/3页5生化反应池主要作用是将2生化反应池剩余的少量。

13、氨氮和NO2N氧化成NO3N,并去除部分COD。在二段好氧生物反应池氨氮和NO2N的去除率可达100,COD去除率可达5060。有机物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及其同类的无害化物质。00233混凝沉淀处理阶段0024在混凝沉淀池中投加混凝药剂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去除CODCR、色度和SS,CODCR去除率达到3040。经过混凝沉淀后,出水中所有指标均达到中国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具体指标如下0025CODCR100MG/L以下0026NH3N15MG/L以下0027BOD530MG/L以下0028PH690029SS70MG/L以下0030色度50以下0031石油类10MG。

14、/L以下0032酚05MG/L以下0033氰05MG/L以下。0034污泥处理部分0035污泥处理的方式采用污泥浓缩和机械压滤。0036实施例20037如图2所示,生化处理阶段,将全部氨氮硝化控制为亚硝酸盐氮,水力停留时间为1628小时,在1生化反应池内将氨氮完全转化为NO2N,在2生化反应池内加入另一部分经预处理过的原水,使NH3NNO2N1321,利用原水中的氨氮与NO2N发生厌氧氨氧化反应。节能型废水强化脱氮除碳方法的其他内容与实施例1相同。说明书CN102336497ACN102336507A1/2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2336497ACN102336507A2/2页7图2说明书附图CN102336497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水、废水、污水或污泥的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