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阀.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旋转阀.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45747A43申请公布日20120208CN102345747ACN102345747A21申请号201110077172522申请日20110329F16K11/08200601F16K5/0820060171申请人张家港圣美意机械有限公司地址215638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省级经济开发区张家港圣美意机械有限公司72发明人黄圣达王美芬汪志祥惠炳港74专利代理机构张家港市高松专利事务所32209代理人孙高54发明名称旋转阀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体流入和流出在异侧的旋转阀,包括阀体和阀芯,阀体内设置有阀芯腔,阀体的阀体壁上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阀芯由进液段阀芯、隔。
2、离段阀芯、出液段阀芯及传动段阀芯组成,进液段阀芯、隔离段阀芯、出液段阀芯位于阀芯腔内,隔离段阀芯将阀芯腔分割为进液阀芯腔和出液阀芯腔,阀体内设置有第一过渡通道和第二过渡通道,第一过渡通道与进液阀芯腔之间通过第一进液通道相通,第一过渡通道与出液阀芯腔之间通过第一出液通道相通;第二过渡通道与出液阀芯腔之间通过第二出液通道相通,第二过渡通道与进液阀芯腔之间通过第二进液通道相通,进液口和进液口分别位于阀体两侧,进液段阀芯的截面呈V字形,出液段阀芯的截面呈一字形。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11页CN102345767A1/1页21旋转阀,包。
3、括阀体和设置在阀体中的阀芯,阀体内设置有阀芯腔,阀体的阀体壁上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阀芯由进液段阀芯、隔离段阀芯、出液段阀芯及传动段阀芯组成,进液段阀芯、隔离段阀芯、出液段阀芯位于阀芯腔内,隔离段阀芯将阀芯腔分割为进液阀芯腔和出液阀芯腔,进液段阀芯位于进液阀芯腔中,出液段阀芯位于出液阀芯腔中,进液阀芯腔与进液口相通,出液阀芯腔与出液口相通,阀体内还设置有第一过渡通道和第二过渡通道,第一过渡通道与出液阀芯腔之间通过第一出液通道相通,第一过渡通道与进液阀芯腔之间通过第一进液通道相通;第二过渡通道与出液阀芯腔之间通过第二出液通道相通,第二过渡通道与进液阀芯腔之间通过第二进液通道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进。
4、液口和进液口分别位于阀体的两侧,进液段阀芯的截面呈V字形,出液段阀芯的截面呈一字形,且进液段阀芯的角平分线和出液段阀芯位于同一平面。2旋转阀,包括阀体和设置在阀体中的阀芯,阀体内设置有阀芯腔,阀体的阀体壁上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阀芯由进液段阀芯、隔离段阀芯、出液段阀芯及传动段阀芯组成,进液段阀芯、隔离段阀芯、出液段阀芯位于阀芯腔内,隔离段阀芯将阀芯腔分割为进液阀芯腔和出液阀芯腔,进液段阀芯位于进液阀芯腔中,出液段阀芯位于出液阀芯腔中,进液阀芯腔与进液口相通,出液阀芯腔与出液口相通,阀体内还设置有第一过渡通道和第二过渡通道,第一过渡通道与出液阀芯腔之间通过第一出液通道相通,第一过渡通道与进液阀芯。
5、腔之间通过第一进液通道相通;第二过渡通道与出液阀芯腔之间通过第二出液通道相通,第二过渡通道与进液阀芯腔之间通过第二进液通道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和进液口分别位于阀体的两侧,进液段阀芯的截面呈一字形,出液段阀芯的截面呈V字形,且出液段阀芯的角平分线和进液段阀芯位于同一平面。3旋转阀,包括阀体和设置在阀体中的阀芯,阀体内设置有阀芯腔,阀体的阀体壁上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阀芯由进液段阀芯、隔离段阀芯、出液段阀芯及传动段阀芯组成,进液段阀芯、隔离段阀芯、出液段阀芯位于阀芯腔内,隔离段阀芯将阀芯腔分割为进液阀芯腔和出液阀芯腔,进液段阀芯位于进液阀芯腔中,出液段阀芯位于出液阀芯腔中,进液阀芯腔与进液口。
6、相通,出液阀芯腔与出液口相通,阀体内还设置有第一过渡通道和第二过渡通道,第一过渡通道与出液阀芯腔之间通过第一出液通道相通,第一过渡通道与进液阀芯腔之间通过第一进液通道相通;第二过渡通道与出液阀芯腔之间通过第二出液通道相通,第二过渡通道与进液阀芯腔之间通过第二进液通道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和进液口分别位于阀体的两侧,进液段阀芯的截面呈一字形,出液段阀芯的截面呈一字形,且进液段阀芯垂直于出液段阀芯。权利要求书CN102345747ACN102345767A1/4页3旋转阀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到一种旋转阀。背景技术0002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旋转阀,包括阀体1和设置在阀体1内的阀芯。
7、2,阀体1内设置有阀芯腔9,阀体1的阀体壁上设置有进液口3和出液口4,且进液口3和出液口4位于阀体1的同侧,阀芯2由进液段阀芯5、隔离段阀芯6、出液段阀芯7及传动段阀芯8组成,进液段阀芯5和出液段阀芯7的截面均呈月牙形且位于阀芯2同侧,进液段阀芯5、隔离段阀芯6、出液段阀芯7位于阀芯腔9内,隔离段阀芯6将阀芯腔9分割为进液阀芯腔10和出液阀芯腔11,进液段阀芯5位于进液阀芯腔10中,出液段阀芯7位于出液阀芯腔11中,进液阀芯腔10与进液口3相通,出液阀芯腔11与出液口4相通。阀体1内还设置有第一过渡通道12和第二过渡通道13。第一过渡通道12与出液阀芯腔11之间通过第一出液通道14相通,第一过。
8、渡通道12与进液阀芯腔10之间通过第一进液通道15相通;第二过渡通道13与出液阀芯腔11之间通过第二出液通道16相通,第二过渡通道13与进液阀芯腔8之间通过第二进液通道17相通。上述旋转阀的工作方式有三种1、液体经进液口3进液阀芯腔10第一进液通道15第一过渡通道12第一出液通道14出液阀芯腔11出液口4,为实现上述工作方式,只需要旋转阀芯2,利用阀芯2的进液段阀芯5和出液段阀芯7将第二进液通道17和第二出液通道16封闭即可图4和图5所示;2、液体经进液口3进液阀芯腔10第二进液通道17第二过渡通道13第二出液通道16出液阀芯腔11出液口4,为实现上述工作方式,只需要旋转阀芯2,利用阀芯2的进。
9、液段阀芯5和出液段阀芯7将第一进液通道15和第一出液通道14封闭即可图6和图7所示;3、前两种工作方式同时进行,为实现第三种工作方式,只需要旋转阀芯2,使阀芯2的进液段阀芯5位于第一进液通道15和第二进液通道17之间即可图2和图3所示。上述旋转阀的优点是上述三种工作方式可满足两种生产要求,前两种工作方式适合单道液体的控制,即液体经过一个过渡通道输送,在输送的同时可以对另一个过渡通道进行清洗,而不会影响整条输送管道的工作。如果需要对液体进行大流量输送,可采用第三种工作方式,即两个过渡通道同时输送。上述旋转阀的缺点是由于其特定的结构,进液口和出液口只能设置在同侧,运用的场所就有一定的局限性。发明内。
10、容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液体流入和流出在异侧的旋转阀。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旋转阀,旋转阀,包括阀体和设置在阀体中的阀芯,阀体内设置有阀芯腔,阀体的阀体壁上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阀芯由进液段阀芯、隔离段阀芯、出液段阀芯及传动段阀芯组成,进液段阀芯、隔离段阀芯、出液段阀芯位于阀芯腔内,隔离段阀芯将阀芯腔分割为进液阀芯腔和出液阀芯腔,进液段阀芯位于进液阀芯腔中,出液段阀芯位于出液阀芯腔中,进液阀芯腔与进液口相通,出液阀芯说明书CN102345747ACN102345767A2/4页4腔与出液口相通,阀体内还设置有第一过渡通道和第二过渡通道,第一过。
11、渡通道与出液阀芯腔之间通过第一出液通道相通,第一过渡通道与进液阀芯腔之间通过第一进液通道相通;第二过渡通道与出液阀芯腔之间通过第二出液通道相通,第二过渡通道与进液阀芯腔之间通过第二进液通道相通,所述进液口和进液口分别位于阀体的两侧,进液段阀芯的截面呈V字形,出液段阀芯的截面呈一字形,且进液段阀芯的角平分线和出液段阀芯位于同一平面。0005一种旋转阀,包括阀体和设置在阀体中的阀芯,阀体内设置有阀芯腔,阀体的阀体壁上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阀芯由进液段阀芯、隔离段阀芯、出液段阀芯及传动段阀芯组成,进液段阀芯、隔离段阀芯、出液段阀芯位于阀芯腔内,隔离段阀芯将阀芯腔分割为进液阀芯腔和出液阀芯腔,进液段阀。
12、芯位于进液阀芯腔中,出液段阀芯位于出液阀芯腔中,进液阀芯腔与进液口相通,出液阀芯腔与出液口相通,阀体内还设置有第一过渡通道和第二过渡通道,第一过渡通道与出液阀芯腔之间通过第一出液通道相通,第一过渡通道与进液阀芯腔之间通过第一进液通道相通;第二过渡通道与出液阀芯腔之间通过第二出液通道相通,第二过渡通道与进液阀芯腔之间通过第二进液通道相通,所述进液口和进液口分别位于阀体的两侧,进液段阀芯的截面呈一字形,出液段阀芯的截面呈V字形,且出液段阀芯的角平分线和进液段阀芯位于同一平面。0006一种旋转阀,包括阀体和设置在阀体中的阀芯,阀体内设置有阀芯腔,阀体的阀体壁上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阀芯由进液段阀芯、。
13、隔离段阀芯、出液段阀芯及传动段阀芯组成,进液段阀芯、隔离段阀芯、出液段阀芯位于阀芯腔内,隔离段阀芯将阀芯腔分割为进液阀芯腔和出液阀芯腔,进液段阀芯位于进液阀芯腔中,出液段阀芯位于出液阀芯腔中,进液阀芯腔与进液口相通,出液阀芯腔与出液口相通,阀体内还设置有第一过渡通道和第二过渡通道,第一过渡通道与出液阀芯腔之间通过第一出液通道相通,第一过渡通道与进液阀芯腔之间通过第一进液通道相通;第二过渡通道与出液阀芯腔之间通过第二出液通道相通,第二过渡通道与进液阀芯腔之间通过第二进液通道相通,所述进液口和进液口分别位于阀体的两侧,进液段阀芯的截面呈一字形,出液段阀芯的截面呈一字形,且进液段阀芯垂直于出液段阀芯。
14、。000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进液口和出液口设置在阀体的异侧,可满足特定场所的应用。附图说明0008图1是背景技术中旋转阀的结构示意图;0009图2是图1中AA剖视图;0010图3是图1中BB剖视图;0011图4是一种工作方式下图1中的AA剖视图;0012图5是与图4相同工作方式下图1中的BB剖视图;0013图6是另一种工作方式下图1中的AA剖视图;0014图7是与图6相同工作方式下图1中的BB剖视图;0015图8是本发明旋转阀的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0016图9是图8中CC剖视图;说明书CN102345747ACN102345767A3/4页50017图10是图8中DD剖视图;0018图11。
15、是图8在一种工作状态下的CC剖视图;0019图12是与图11相同工作状态的图8中的DD剖视图;0020图13是本发明旋转阀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0021图14是图13中EE剖视图;0022图15是图13中FF剖视图;0023图16是本发明旋转阀的再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0024图17是图16中MM剖视图;0025图18是图16中NN剖视图。0026图中1、阀体,2、阀芯,3、进液口,4、出液口,5、进液段阀芯,6、隔离段阀芯,7、出液段阀芯,8、传动段阀芯,9、阀芯腔,10、进液阀芯腔,11、出液阀芯腔,12、第一过渡通道,13、第二过渡通道,14、第一出液通道,15、第一进液通道,1。
16、6、第二出液通道,17、第二进液通道。具体实施方式0027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0028如图8、图9、图10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旋转阀,包括阀体1和设置在阀体1中的阀芯2,阀体1内设置有阀芯腔,阀体1的阀体壁上设置有进液口3和出液口4,阀芯2由进液段阀芯5、隔离段阀芯6、出液段阀芯7及传动段阀芯8组成,进液段阀芯5、隔离段阀芯6、出液段阀芯7位于阀芯腔内,隔离段阀芯6将阀芯腔分割为进液阀芯腔和出液阀芯腔,进液段阀芯5位于进液阀芯腔中,出液段阀芯7位于出液阀芯腔中,进液阀芯腔8与进液口3相通,出液阀芯腔9与出液口4相通,阀体1内还设置有第一过渡通道10和第二过渡通道。
17、11,第一过渡通道10与出液阀芯腔9之间通过第一出液通道12相通,第一过渡通道10与进液阀芯腔8之间通过第一进液通道13相通;第二过渡通道11与出液阀芯腔9之间通过第二出液通道14相通,第二过渡通道11与进液阀芯腔8之间通过第二进液通道15相通,所述进液口3和进液口4分别位于阀体1的两侧,进液段阀芯5的截面呈V字形,出液段阀芯7的截面呈一字形,且进液段阀芯5的角平分线和出液段阀芯7位于同一平面。0029如图13、图14、图15所示,本发明旋转阀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与第一种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其差别仅在于进液段阀芯5的截面呈一字形,出液段阀芯7的截面呈V字形,且出液段阀芯7的角平分线和进液段阀芯5位于。
18、同一平面。0030如图16、图17、图18所示,本发明旋转阀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与第一种是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其差别仅在于进液段阀芯5的截面呈一字形,出液段阀芯7的截面呈一字形,且出液段阀芯7垂直于进液段阀芯5。0031下面以本发明旋转阀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为例详细介绍下其工作原理当需要一个通道工作时,将阀芯旋转至如图11、图12所示,第二进液通道17与进液阀芯腔10之间被进液段阀芯5隔断,第二出液通道16与出液阀芯腔11之间被出液段阀芯7隔断,此时液体的流动路径为进液口3进液阀芯腔10第一进液通道15第一过渡通道12第一出液通道14出液阀芯腔11出液口4。旋转阀在此工作状态下,可对第二过渡通道16进行。
19、清洗,不用停止工作,十分方便。相反,如果将阀芯旋转至另一位置,即第一进液通道15与进液阀芯腔10之间被进液段阀芯5隔断,第一出液通道14与出液阀芯腔11之间被出液段说明书CN102345747ACN102345767A4/4页6阀芯7隔断,则液体的流动路径为进液口3进液阀芯腔10第二进液通道17第二过渡通道13第二出液通道16出液阀芯腔11出液口4,图略。此时可对第一过渡通道12进行清洗。为了提高液体的流速,可将两个通道都打开,即如图9、图10所示,此时液体从第一过渡通道12和第二过渡通道13同时经过。0032其他两种本发明旋转阀的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相同,在此就不再赘述。本发明。
20、结构简单、可用于某种需要进液和出液位于旋转阀两侧的特定场所。说明书CN102345747ACN102345767A1/11页7图1说明书附图CN102345747ACN102345767A2/11页8图2图3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2345747ACN102345767A3/11页9图6图7说明书附图CN102345747ACN102345767A4/11页10图8说明书附图CN102345747ACN102345767A5/11页11图9说明书附图CN102345747ACN102345767A6/11页12图10说明书附图CN102345747ACN102345767A7/11页13图11图12说明书附图CN102345747ACN102345767A8/11页14图13说明书附图CN102345747ACN102345767A9/11页15图14图15说明书附图CN102345747ACN102345767A10/11页16图16说明书附图CN102345747ACN102345767A11/11页17图17图18说明书附图CN10234574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