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道、地下室施工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03547 上传时间:2018-01-25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373.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6123208.0

申请日:

1996.12.05

公开号:

CN1184190A

公开日:

1998.06.1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申请的视为撤回公告日:1998.6.10|||公开|||

IPC分类号:

E02D29/045

主分类号:

E02D29/045

申请人:

廖福彰;

发明人:

廖福彰

地址:

中国台湾省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任永武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地下道、地下室施工法,它是对梁柱部分先开挖、造模、并灌入混凝土,待固化拆模后,将泥土回填于梁柱旁边的隙缝,再将欲架设地梁板的地面整平压实后,以暂时性的水泥砂浆将地面铺设抹平,以地面做为承载,在地面上制作一地梁板的模型,再完成钢筋铺设和混凝土灌浆,待混凝土固化、具有承载力时,即可在已铺设好的地梁板底下开挖泥土,并分段利用已成型的梁柱与地梁板做为依附,筑起两侧的挡土墙。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地下道、地下室施工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一).梁柱施工:先将设置梁柱的部份位置先行开挖,并将梁柱施工完成, 再将泥土回填于梁柱边的隙缝; (二).地梁板施工:以地面当承载,在地面上制作地梁板的模型,再予以铺 设钢筋,灌入混凝土,使其成为一架设在前述梁柱上的地梁板; (三).地下道、地下室泥土开挖:待地梁板混凝土固化具有支撑力时,即可 将地下道、地下室的泥土清除; (四).挡土墙施工:两侧的挡土墙以梁柱及地梁板为依附,进行施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道、地下室施工法,其特征在于:在地梁板施 工进行之前,可在地面挖设制作模型的凹沟。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道、地下室施工法,其特征在于:在地梁板的 模型上设置有固定孔。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道、地下室施工法,其特征在于:在地梁板的 模型上设有悬吊孔。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道、地下室施工法,其特征在于:在地下道、 地下室泥土开挖完成后,可将模型和地梁板间相互结合的装置拆卸,而由地梁板 下方拆除模型。

说明书


地下道、地下室施工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道、地下室施工法。

    都市中道路不足,且两侧建筑物林立,时常造成塞车之苦。虽然目前某些地区已有拓宽道路的改善方法,然而都市已成形,建筑物密布而道路拓宽困难重重,若以高架道路或地下道路辅助加以开拓,则亦有不少问题,如高架道路的噪音环保问题及高架道路的混凝土曝露阳光下受紫外线照射、风化、地震等影响,有较高的折旧率。而地下道路虽然没有噪音环保问题及风化的问题,其使用年限亦较长,但其施工的费用较高且其施工困难并具有危险性。现有已知的施工是采用先开挖泥土再予以支撑、造模的施工方式,因施工需先将泥土挖空,如果支撑不良,因天灾或地下水的渗透,将造成两侧的泥土崩塌的危险,而造成两侧的地基受损、房屋倾斜,倒塌和人员损伤的严重后果。虽已开发出数种支撑方法加以克服,然而,仍常有部份工地传出事故的消息,因此,传统的地下道施工方法有必要加以改良。

    本发明人基于上述施工法的危险和缺点,发明了一地下道、地下室施工法。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地下道、地下室施工法,其是以适切的施工流程来进行地下道或地下室的施工,故可达到施工安全及节省经费的功效。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地下道、地下室施工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一)梁柱施工:先将设置梁柱的部份位置先行开挖,并将梁柱施工完成,再将泥土回填于梁柱边的隙缝。

    (二)地梁板施工:以地面当承载,在地面上制作地梁板的模型,再予以铺设钢筋,灌入混凝土,使其成为一架设在前述梁柱上地地梁板。

    (三)地下道、地下室泥土开挖:待地梁板混凝土固化具有支撑力时,即可将地下道、地下室的泥土清除。

    (四)挡土墙施工:两侧的挡土墙以梁柱及地梁板为依附,进行施工。本发明至少具有如后的优点:

    因本发明的地下道、地下室施工法,不会如传统施工法那样会因泥土先被挖空而产生两侧泥土的崩落,而危及两侧建筑物的地基。又因本施工法以原有的地面为承载来进行地梁板的铺设,并不需要再另行以支撑架加以支撑,所以其具有施工费用减少和施工期缩短并具安全性的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结构特征及目的。

    图1是本发明的流程方块图;

    图2是实施本发明的各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进行梁柱施工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铺设地梁板模型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地梁板灌模完成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地下道、地下室泥土开挖完成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地梁板模型以钢索穿过而欲进行悬吊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模型以钢索吊下的剖面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模型卸下后的地下道、地下室剖面示意图。

    本发明为一种地下道、地下室施工法,该施工法包括下列各步骤(如图1所示):

    (一)梁柱施工:先于地面经测量完成后,将设置梁柱部份的位置予以开挖至必要的深度,再制造梁柱的混凝土模型,并架设钢筋和灌入混凝土,待其固化,拆除模型后,即可形成一梁柱,再将泥土回填于梁柱周边因制造模型所留下的隙缝;

    (二)地梁板施工:待梁柱的部份制造完成后,再将欲制作地梁板部份的地面予以整平、压实,以地面作为地梁板施工的承载,在地面上安置模型、架设钢筋、进行混凝土灌浆,混凝土乾涸后即形成了架设在前述梁柱上方的地梁板。

    (三)地下道、地下室泥土开挖:待地梁板混凝土固化而具有支撑力时,将地下道、地下室的泥土清除。

    (四)挡土墙施工:两侧的挡土墙以梁柱及地梁板为依附,进行施工。配合图2的元件分解示意图来看,本发明的施工法是在建筑基线10外侧先设置梁柱12,并在梁柱12间将地面开挖、整平、压实,而形成地梁板施工时作为承载的地面14。在地面14处可架设地梁板的模型20,在该模型20上设有固定孔22及悬吊孔24,在固定孔22处可配合螺栓222、螺帽224来组装中空管226及垫片228,在悬吊孔24处则配合螺栓242、螺帽244来组装一中空管246。

    配合图1、3来看,当以本发明的方法进行施工时,是先在设置梁柱位置进行开挖,并在其中设置梁柱的模型122,并可在其中安置梁柱的钢筋,并以混凝土灌浆制成梁柱,在梁柱完成后即将模型122拆除,并将泥土回填于梁柱边的隙缝中。接下来即进行制作地梁板的地面开挖、整平、压实的作业,倘有需要,亦可在作为地梁板承载的地面14挖设凹沟以制作模型20,或是在地面14的表面上铺上水泥沙浆以保持平整,然后即可将地梁板的模型20安置在地面14上,此时在模型20的固定孔22及悬吊孔24中已将前述的螺栓222、螺帽224、中空管226、垫片228及螺栓242、螺帽244及中空管246组装至定位。然后即可进行钢筋铺设,再进行地梁板的灌浆作业。当地梁板灌浆完成时即如图5中所示,由于地梁板30灌浆时会将中空管226、垫片228等构件包覆其中,故而可藉由螺栓222、螺帽224、中空管226及垫片228将地梁板30与模型20结合在一起,同时该地梁板30架设在前述梁柱12的顶端上。

    从图5中可以了解到,本发明所采用的螺栓222、螺帽224、中空管226、垫片228及螺栓242、螺帽244及中空管246等构件在组装至地梁板30的模型20上时,其在模型20上方的高度恰与地梁板30的厚度相等,因此在灌浆时亦可把该等构件作为灌浆的高度标示,在施工上相当方便。

    在地梁板30固化后,即可进行地下道、地下室的泥土开挖,此时由于周遭的泥土都已由地梁板30与梁柱12来进行支撑,故在地下道、地下室的泥土开挖时,侧边的泥土不会轻易地崩塌,故可提高施工时的安全性,同时地梁板30的模型20被结合在地梁板30的下方,开挖时不会落下,所以拥有极佳的安全性。

    当地下道、地下室的泥土开挖完成后,即可进行模型20的拆卸作业,此时可如图6中所示,先将悬吊孔24中的螺栓242及螺帽244拆除,在模型20的悬吊孔24与中空管246间形成一贯穿地梁板30与模型20的穿孔,这时即可将一钢索40由地梁板30上方穿过前述穿孔至模型20下方,并以一钢索夹42加以夹固(如图7所示)。然后,在地梁板30上方以吊重机械进行悬吊,此时即可将固定孔22中的螺栓222与螺帽224卸下,而让模型20与地梁板30脱离,然后由吊重机械缓缓放下模型20(如图8所示),这样便可将模型20由地下道、地下室中拆除(如图9所示),完成地下道、地下室的地梁板30与梁柱12的施工。这种施工方法操作迅速而安全,能够解决现有施工法中所存在的缺失。

    另外,挡土墙的施工可配合泥土的开挖施工而阶段性的进行,该挡土墙在施工时可依附在梁柱12与地梁板30进行,在操作上相当方便而迅速。

地下道、地下室施工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地下道、地下室施工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地下道、地下室施工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下道、地下室施工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道、地下室施工法.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地下道、地下室施工法,它是对梁柱部分先开挖、造模、并灌入混凝土,待固化拆模后,将泥土回填于梁柱旁边的隙缝,再将欲架设地梁板的地面整平压实后,以暂时性的水泥砂浆将地面铺设抹平,以地面做为承载,在地面上制作一地梁板的模型,再完成钢筋铺设和混凝土灌浆,待混凝土固化、具有承载力时,即可在已铺设好的地梁板底下开挖泥土,并分段利用已成型的梁柱与地梁板做为依附,筑起两侧的挡土墙。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