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模块结构、前框、背板以及制造方法.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1034688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903.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18687.8

申请日:

2007.11.29

公开号:

CN101504119A

公开日:

2009.08.1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F21S8/00; F21V5/00; F21V17/00; F21V15/04; G02F1/13357

主分类号:

F21S8/00

申请人: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志嘉; 陈建元

地址:

台湾省新竹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梁 挥;祁建国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模块结构、前框、背板以及制造方法,该液晶显示器包含一背光模块、一液晶面板模块设置于背光模块前方、以及一前框包括一框体与一缓冲材。在框体上设置一孔洞,此缓冲材包括一第一部分与一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份设置于孔洞中,利用前框固定连结液晶面板模块与背光模块,而第二部分则设置于框体与液晶面板模块之间。液晶显示器的制造方法,包含以射出成型方式将一缓冲材形成在一前框上,以此前框固定连结一液晶面板模块与一背光模块,令缓冲材夹置于前框以及液晶面板模块之间。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背光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光源组;
一光学板,设置于该光源组的前方;
一背板,包括一板体与一缓冲材,该板体上设置至少一孔洞,该缓冲材包括一第一部份与一第二部分,该第一部份设置于该孔洞中,该背板固定连结该光源组与该光学板,该第二部分设置于该板体与该光源组之间,该第一部分连接该第二部分。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背板包括一底板、多个侧边与多个角落,各单一的该多个角落连接于至少二个该多个侧边的交会处。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部份设置于该背板的该多个侧边。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部份设置于该背板的该多个角落。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部份设置于该背板的底板。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部份设置于该背板的该多个侧边与该多个角落。

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部份设置于该背板的该多个侧边与底板。

8.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部份设置于该背板的该多个角落与底板。

9.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部份设置于该背板的该多个侧边、该多个角落与底板。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背板包括一内表面与一外表面,该内表面与该光源组、光学板接触。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缓冲材更包括一第三部分设置于该背板的外表面,并经由该第一部分与该第二部分连接。

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孔洞为盲孔。

1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孔洞为通孔。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背光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通孔至少一端设有导角。

1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缓冲材的材质为软胶。

16.
  一种背光模块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以射出成型方式将一缓冲材形成在一背板上;
以该背板固定连结一光源组与一光学板;
令该缓冲材夹置于该背板以及该光源组之间。

17.
  一种背板,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板体,该板体包括一内表面与一外表面,且于该板体上设置至少一孔洞;
一缓冲材,该缓冲材包括一第一部分与一第二部分,该第一部份设置于该孔洞中,该第二部分设置于该内表面,该第一部分连接该第二部分。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该板体包括底板、多个侧边与多个角落,各单一的该多个角落连接于至少二个该多个侧边的交会处。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部分设置于该板体的该多个侧边。

20.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部分设置于该板体的该多个角落。

21.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部分设置于该板体的底板。

22.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部分设置于该板体的该多个侧边与该多个角落。

23.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部分设置于该板体的该多个侧边与底板。

24.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部分设置于该板体的该多个角落与底板。

25.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部分设置于该板体的该多个侧边、该多个角落与底板。

26.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该孔洞为盲孔。

27.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该孔洞为通孔。

28.
  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该通孔至少一端设有导角。

29.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该缓冲材的材质为软胶。

30.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该缓冲材还包括一第三部分设置于该板体的外表面,并经由该第一部分与该第二部分连接。

说明书

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模块结构、前框、背板以及制造方法
本申请为根据在先申请(申请号:200710196561.3,申请日:2007年11月29日,发明名称: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模块结构、前框、背板以及制造方法)提出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结构、前框、背板以及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关于一般现有技术的液晶显示器架构如图1a所示,主要包括前框110、液晶面板模块120与背光模块130,其中前框110用来连结固定液晶面板模块120与背光模块130。前框110常使用软胶材111(遮光条)贴附于前表面作为前框110框体112与液晶面板模块120之间的缓冲材111(遮光条),如图1b与图1c所示。图1b为前框110的上视图。图1c为前框110的下视图。由于目前使用的缓冲材111(遮光条)多使用双面胶的方式贴合,在人工贴附的过程中,需投注相当的人力以减少缓冲材111(遮光条)因为操作人员贴附手法的不佳而造成缓冲材111(遮光条)对位不佳影响使用效果,且双面胶材在经历可靠度实验之后常有移动或是脱落的情形发生,影响液晶显示器模块的显示质量。
一般现有技术的液晶显示器使用的背光模块架构如图2a所示,主要包括上胶框131、光学板132、光源组133、反射片134与背板135,其中利用上胶框131与背板135的紧密莰合,将光学板132、光源组133与反射片134连结固定。目前使用的背板135会在板体1351上贴附一层保护膜1352,如图2b所示,保护膜1352可以防止背光模块在组装过程中各部件与金属板体1351的摩擦而产生一些落屑,造成影响背光模块的显示质量。由于目前使用的保护膜1352由人工手动贴附,在贴附的过程中,因为贴附面积庞大,需要操作人员相当的时间才能贴附完成,增加不少的人力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组装性较佳的液晶显示器组装架构,及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结构、前框、背板以及制造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包含一背光模块、一液晶面板模块设置于背光模块前方、一前框包括一框体与一缓冲材,在框体上设置至少一孔洞,此缓冲材包括一第一部分与一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份设置于孔洞中,利用前框固定连结液晶面板模块与背光模块,而第二部分设置于框体与液晶面板模块之间,第一部分连接第二部分。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液晶显示器中的框体包括多个侧边与多个角落,此等角落连接于此等侧边的交会处。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液晶显示器中的第一部分设置于框体的侧边。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液晶显示器中的第一部分设置于框体的角落。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液晶显示器中的第一部分设置于框体的侧边与角落。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液晶显示器中的框体包括一前表面与一后表面,其中后表面与液晶面板模块接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液晶显示器中的缓冲材更包括一第三部分设置于框体的前表面,并经由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连结。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液晶显示器中的孔洞为盲孔。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液晶显示器中的孔洞为通孔。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液晶显示器中的通孔至少一端设有导角。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液晶显示器中的缓冲材的材质为软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的制造方法,包含以射出成型方式将一缓冲材形成在一前框上,以前框固定连结一液晶面板模块与一背光模块,令缓冲材夹置于前框以及液晶面板模块之间。
而且,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前框包含一框体以及一缓冲材,此框体包括一前表面与一后表面且于框体上设置至少一孔洞,缓冲材包括一第一部分与一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份设置于孔洞中,而第二部分设置于后表面,第一部分连接第二部分。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前框中的框体包括多个侧边与多个角落,各单一的角落连接于至少二个侧边的交会处。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前框中的第一部分设置于框体的侧边。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前框中的第一部分设置于框体的角落。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前框中的第一部分设置于框体的侧边与角落。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前框中的孔洞为盲孔。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前框中的孔洞为通孔。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前框中的通孔至少一端设有导角。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前框中的缓冲材的材质为软胶。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前框中的缓冲材更包括一第三部分设置于框体的前表面,并经由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连结。
而且,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结构,包含一光源组、一光学板设置于光源组的前方、以及一背板包括一板体与一缓冲材。于板体上设置至少一孔洞,缓冲材包括一第一部份与一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份设置于孔洞中并利用背板固定连结光源组与光学板,而第二部分设置于板体与光源组之间,第一部分连接第二部分。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背光模块结构中的背板包括一底板、多个侧边与多个角落,各单一的角落连接于至少二个侧边的交会处。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背光模块结构中的第一部份设置于背板的侧边。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背光模块结构中的第一部份设置于背板的角落。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背光模块结构中的第一部份设置于背板的底板。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背光模块结构中的第一部份设置于背板的侧边与角落。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背光模块结构中的第一部份设置于背板的侧边与底板。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背光模块结构中的第一部份设置于背板的角落与底板。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背光模块结构中的第一部份设置于背板的侧边、角落与底板。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背光模块结构中的背板包括一内表面与一外表面其中内表面与光源组、光学板接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背光模块结构中的缓冲材更包括一第三部分设置于背板的外表面,并经由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连结。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背光模块结构中的孔洞为盲孔。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背光模块结构中的孔洞为通孔。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背光模块结构中的通孔至少一端设有导角。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背光模块结构中的缓冲材的材质为软胶。
而且,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背光模块的制造方法,包含以射出成型方式将一缓冲材形成在一背板上,以背板固定连结一光源组与一光学板,令缓冲材夹置于背板以及光源组之间。
而且,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背板,包含一板体以及一缓冲材,此板体包括一内表面与一外表面且于板体上设置至少一孔洞,此缓冲材包括一第一部分与一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份设置于孔洞中而第二部分设置于内表面,第一部分连接第二部分。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背板中的板体包括底板、多个侧边与多个角落,各单一的角落连接于至少二个侧边的交会处。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背板中的第一部分设置于板体的侧边。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背板中的第一部分设置于板体的角落。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背板中的第一部分设置于板体的底板。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背板中的第一部分设置于板体的侧边与角落。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背板中的第一部分设置于板体的侧边与底板。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背板中的第一部分设置于板体的角落与底板。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背板中的第一部分设置于板体的侧边、角落与底板。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背板中的孔洞为盲孔。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背板中的孔洞为通孔。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背板中的通孔至少一端设有导角。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背板中的缓冲材的材质为软胶。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背板中的缓冲材更包括一第三部分设置于板体的外表面,并经由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连结。
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组装性佳,可以节约组装时间,降低人力成本。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a为现有技术的的液晶显示器结构示意图;
图1b为现有技术的的前框结构上视示意图;
图1c为现有技术的的前框结构下视示意图;
图2a为现有技术的的背光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2b为现有技术的的背板结构上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a及图4b为本发明中的前框结构下视示意图;
图5a至图5i为本发明中的前框结构各种变形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6a至图6d为前框的各实施例示意图;
图7a为本发明中背光模块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b为本发明中背光模块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背光模块的下背板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背光模块的下背板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背光模块的下背板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背光模块的下背板的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背光模块的下背板的第五实施例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10:前框             120:液晶面板模块
130:背光模块         111:缓冲材
112:框体             131:上胶框
132:光学板           133:光源组
134:反射片           135:背板
1351:板体            1352:保护膜
310:前框             310B:后表面
310F:前表面          310H:孔洞
320:液晶面板模块              330:背光模块
311:框体                      312:缓冲材
313:侧边                      314:角落
311a~311m:框体               313a~313m:侧边
310L:导角                     331:上胶框
332:光学板                    333a:光源组
334:反射片                    335a~335g:下背板
3351a~3351g:板体             33511:底板
3351I:内表面                  3351H:外表面
33512:侧边                    33513:角落
3352a~3352g:缓冲材           333b:光源组
3353c~3353g:孔洞
具体实施方式
图3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3,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包含前框310、液晶面板模块320以及背光模块330,前框310有一前表面310F、一后表面310B、及至少一孔洞310H,前框310的后表面310B与液晶面板模块320接触并连结固定液晶面板模块320与背光模块330。图4a及图4b为本发明中的前框结构下视示意图。如图4a所示,前框310包含框体311与缓冲材312,该框体311包括多个侧边313与多个角落314,该些角落314连接于等侧边313的交会处,缓冲材312以射出成型的方式附着于框体311后表面310B的至少一侧边313。又如图4b所示,框体311包括多个侧边313与多个角落314,该些角落314连接于等侧边313的交会处,缓冲材312’以射出成型的方式附着于框体311的至少一侧边313与一角落314。缓冲材312及312’可以是一种软胶材,缓冲材312及312’、框体311与侧边313之间的连结方式,可参考图4a及图4b中的V-V截线的剖面图如图5a至图5i所示。图5a至图5i为前框结构310各种变形例的剖面示意图。图5a为前框310在不具有孔洞310H处的剖面图,缓冲材312a以射出成型的方式直接附着于框体311a的后表面310B,未接触到侧边313a与前表面310F。图5b为前框310在具有孔洞310H处的一变形例的剖面图,缓冲材312b以射出成型的方式直接附着于框体311b的后表面310B,并接触到侧边313b,框体311b还设有至少一盲孔310H以增加缓冲材312b的附着面积与接合力且冲材312b并未接触到前表面310F。图5c为前框310在具有孔洞310H处的一变形例的剖面图,缓冲材312c以射出成型的方式直接附着于框体311c的后表面310B,框体311c设有至少一通孔310H以增加缓冲材312c的附着面积与接合力,且缓冲材312c并未穿透到框体311c的前表面310F。图5d为前框310在具有孔洞310H处的一变形例的剖面图,缓冲材312d以射出成型的方式直接附着于框体311d的后表面310B,框体311d设有至少一通孔310H,且在通孔310H接近框体311d的前表面310F端至少一端设有导角310L,以增加缓冲材312d的附着面积与接合力,然而缓冲材312d并未穿透到框体311d的前表面310F。图5e为前框310在具有孔洞310H处的一变形例的剖面图,缓冲材312e以射出成型的方式直接附着于框体311e的后表面310B,框体311e设有至少一通孔310H且在通孔两端至少一端设有导角310L增加缓冲材312e的附着面积与接合力,缓冲材312e并未穿透到框体311e的前表面310F。图5f为前框310在具有孔洞310H处的一变形例的剖面图,缓冲材312f以射出成型的方式直接附着于框体311f的后表面310B,其中框体311f的后表面310B有作一些粗糙处理,以增加缓冲材312f的附着面积与接合力。图5g为前框310在具有孔洞310H处的一变形例的剖面图,框体311g设有至少一通孔310H,缓冲材312g以射出成型的方式直接附着于框体311g的后表面并穿透通孔310H附着到框体311g的前表面310F,以增加缓冲材312g的附着面积与接合力。图5h为前框310在不具有孔洞310H处的一变形例的剖面图,缓冲材312h以射出成型的方式直接附着于框体311h的后表面310B更延伸到侧边313h。图5i为前框310在具有孔洞310H处的一变形例的剖面图,缓冲材312i以射出成型的方式直接附着于框体311i的后表面310B更延伸到侧边313i,其中框体311i上设有孔洞310H,以增加缓冲材312i的附着面积与接合力。
图6a至图6c为前框310的其它实施例。图6a为缓冲材312j以射出成型的方式分段附着于框体311j的后表面310B。图6b为前框310的另一实施例,前框310包含两个L形的框体311k与311k’,缓冲材312k以射出成型的方式直接附着于框体311k与311k’后表面310B,先在L形的框体311k与311k’上射出成型缓冲材312k,再将框体311k与311k’以焊接、螺丝锁附或是粘着剂等方式组合起来。图6c为前框310的另一实施例,前框310包含两个ㄇ字型的框体3111,缓冲材3121以射出成型的方式直接附着于框体3111后表面310B,先在ㄇ字型的框体3111上射出成型缓冲材3121,再将框体3111以焊接、螺丝锁附或是粘着剂等方式组合起来。图6d为前框310的另一实施例,缓冲材312m以射出成型的方式直接附着于框体311m,其中缓冲材312m分成数段,每一段缓冲材同时分布于框体311m的前表面310F、孔洞310H与后表面310B。
图7a至图7b为本发明的背光模块的不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7a所示为一种侧光源型的背光模块的结构示意图,框体331用来固定连结光学板332、侧光源333a、反射片334与下背板335a,下背板335a由一板体3351a与其上设置的缓冲材3352a组成,其中板体3351a由一底板33511、多个侧边33512与多个角落33513所组成,其中角落33513连接于至少二侧边33512的交会处。而图7b所示则为一种直下光源型的背光模块的结构示意图,框体331用来固定连结光学板332、灯源组333b、反射片334与下背板335b,下背板335b由一板体3351b与其上设置的缓冲材3352b组成,其中板体3351a由一底板33511、多个侧边33512与多个角落33513所组成,其中角落33513连接于至少二侧边33512的交会处。
图8为本发明的背光模块的下背板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请参照图8,缓冲材3352c以射出成型的方式附着于板体3351c的内表面3351I且未接触外表面33510,其中板体3351a由一底板33511、多个侧边33512与多个角落33513所组成,其中角落33513连接于至少二侧边33512的交会处,缓冲材3352c可为多个并以条状排列配置,板体3351c设置有至少一孔洞3353c,以加强缓冲材3352c的附着与接合。
图9本发明的背光模块的下背板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请参照图9,多数个缓冲材3352d以射出成形的方式分别附着于板体3351d、底板33511与侧边33512的内表面3351I,其中板体3351a由一底板33511、多个侧边33512与多个角落33513所组成,其中角落33513连接于至少二侧边33512的交会处,板体3351d的底边33511与侧边33512分别设置有至少一孔洞3353d,以加强缓冲材3352d的附着与接合。
图10为本发明的背光模块的下背板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0,多数个缓冲材3352e以射出成形的方式分别附着于板体3351e、底板33511与角落33513的内表面3351I,其中板体3351a由一底板33511、多个侧边33512与多个角落33513所组成,其中角落33513连接于至少二侧边33512的交会处,板体3351e设置有多个孔洞3353e,以加强缓冲材3352e的附着与接合。
图11为本发明的背光模块的下背板的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1,多数个缓冲材3352f以射出成形的方式附着于板体3351f侧边33512、底板33511与角落33513的内表面3351I,其中板体3351a由一底板33511、多个侧边33512与多个角落33513所组成,其中角落33513连接于至少二侧边33512的交会处,板体3351f设置有多个孔洞3353f以加强缓冲材3352f的附着与接合。
图12为本发明的背光模块的下背板的第五实施例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2,多数个缓冲材3352g以射出成形的方式附着于板体3351g的侧边33512与底板33511,其中板体3351g由一底板33511、多个侧边33512与多个角落33513所组成,其中角落33513连接于至少二侧边33512的交会处,板体3351g设置有多个孔洞3353g,以加强缓冲材3352g的附着与接合,其中缓冲材3352g分布于板体3351g的内表面3351I、外表面33510与孔洞中。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模块结构、前框、背板以及制造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模块结构、前框、背板以及制造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模块结构、前框、背板以及制造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模块结构、前框、背板以及制造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模块结构、前框、背板以及制造方法.pdf(2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模块结构、前框、背板以及制造方法,该液晶显示器包含一背光模块、一液晶面板模块设置于背光模块前方、以及一前框包括一框体与一缓冲材。在框体上设置一孔洞,此缓冲材包括一第一部分与一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份设置于孔洞中,利用前框固定连结液晶面板模块与背光模块,而第二部分则设置于框体与液晶面板模块之间。液晶显示器的制造方法,包含以射出成型方式将一缓冲材形成在一前框上,以此前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照明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