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混光装置.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1034234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90.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48262.4

申请日:

2009.03.26

公开号:

CN101520162A

公开日:

2009.09.02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F21V 13/04公开日:20090902|||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F21V13/04; F21V7/09; F21V5/08; H01L33/00; F21Y101/02(2006.01)N

主分类号:

F21V13/04

申请人:

复旦大学

发明人:

刘木清; 沈海平; 周小丽; 陈郁阳

地址:

200433上海市邯郸路22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张 磊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光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混光装置。包括光源,反射器和混光器,反射器由两个内表面和一个后表面连接组成,呈“ㄈ”字型结构,或者反射器为一个呈“(”型的凹面,混光器的两端分别连接反射器两端,构成密闭的框架结构,光源位于反射器的后表面或凹面。光源的出光口对准混光器。本发明既能达到将出射光混合均匀的目的,又能减少光损耗,实现较高的出光效率。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高效混光装置,包括光源(1),反射器(2)和混光器(3),其特征在于反射器(2)呈“ㄈ”字型结构或者呈“(”字型结构中任一种,“ㄈ”字型结构的反射器(2)由两个内表面和一个后表面连接组成,“(”型结构的反射器为一凹面,混光器(3)的两端分别连接反射器(2)两端,构成密闭的框架结构,光源(1)位于反射器(2)的后表面或凹面;光源(1)的出光口对准混光器(3),其发出的光一部分直接通过混光器(3)射出,一部分经反射器(2)反射后通过混光器(3)射出,其余部分经反射器(2)和混光器(3)之间多次反射后通过混光器(3)射出。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混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器(2)的内表面镀有银膜、铝膜或介质高反膜中任一种。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混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光器(3)的材料为毛玻璃、乳白玻璃或亚克力中任一种。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混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1)为一个或多个发光二极管。

说明书

一种高效混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混光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光学设计领域,有时需要将光源发出的光进行混合,从而得到比较均匀柔和的漫射出光。比如在设计以发光二极管(LED)为光源的灯具时,由于LED自身发光面积小,如果不加以控制,往往会形成较强的眩光,让人产生不舒适的感觉,这也是LED在照明领域应用时所遇到的问题之一。解决的方法一般是用在LED前面放置混光元件进行混光,从而产生一个发光面积相对较大的面光源,有效减少眩光效应。
混光元件一般由毛玻璃或乳白玻璃或亚克力制作而成,其反射损失一般较大,透射率较低(在70%以下),直接使用混光元件混光往往会大大降低系统的出光效率,因此实现均匀混光与得到高出光效率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在对灯具效率和眩光控制要求都较高的LED灯具设计领域,这个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混光方法出光效率低的难题,提供一种高效混光装置,在实现均匀混光的同时得到较高的出光效率。
本发明提出的高效混光装置,包括光源1,反射器2和混光器3,反射器2呈“ㄈ”字型结构或者呈“(”字型结构中任一种,“ㄈ”字型结构的反射器2由两个内表面和一个后表面连接组成,“(”型结构的反射器为一凹面,混光器3的两端分别连接反射器2两端,构成密闭的框架结构,光源1位于反射器2的后表面或凹面;光源1的出光口对准混光器3,其发出的光一部分直接通过混光器3射出,一部分经反射器2反射后通过混光器3射出,其余部分经反射器2和混光器3之间多次反射后通过混光器3射出。
本发明中,所述反射器2的内表面镀有银膜、铝膜或介质高反膜中任一种。
本发明中,所述混光器3的材料为毛玻璃、乳白玻璃或亚克力中任一种。
本发明中,所述光源1为一个或多个发光二极管。
本发明使用了一个具有高集光效率的反射器2,将光源1发出的光和混光器3的反射光重新收集,并再次通过混光器3,因此可大大减少混光器3的反射损失。系统的出光效率为: η = ατ ( 1 + + r 2 α 2 + r n α n + &CenterDot; &CenterDot; &CenterDot; ) = ατ 1 - , ]]>其中α为反射器的集光效率,τ为混光器的透射率,r为混光器的反射率,而没有使用反射器的系统的出光效率为:η′=α′τ,其中α’为没有使用反射器的系统集光效率,α’<α,且因0<r<1,0<α<1,所以η′<η。对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出光效率达到了89%(没有使用反射器的系统出光效率只有47%),且光线柔和均匀,眩光得到了良好控制。
本发明结构简单,构思新颖,既能达到将出射光混合均匀的目的,又能实现较高的出光效率,解决了现有混光方法出光效率低的难题。本发明也可应用于使用其他光源的场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图示。
图2为本发明另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图示。
图中标号:1为光源,2为反射器,3为混光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如图1所示,反射器2由两个内表面和一个后表面连接组成,呈“ㄈ”字型结构,混光器3的两端分别连接反射器2两端,光源1安装在一个由反射器2和混光器3形成的密闭空间内,反射器2的内表面镀了银膜,混光器3由毛玻璃制成,光源1由若干个LED组成,反射器2的内表面形为矩形腔体,光源1安装在其后表面,其发出的光最终经由混光器3出射,从而得到混合均匀的出射光。经测试,系统出光效率达到了89%,且光线柔和均匀,眩光得到了良好控制。
实施例2:如图2所示,反射器2为“(”型结构的一个凹面;混光器3的两端分别连接反射器2两端,光源1安装在一个由反射器2和混光器3形成的密闭空间内,反射器2的内表面镀了银膜,混光器3由亚克力制成,光源1由若干个LED组成,光源1安装在反射器2的凹面,其发出的光最终经由混光器3出射,从而得到混合均匀的出射光。经测试,系统出光效率达到了91%,且光线柔和均匀,眩光得到了良好控制。

一种高效混光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高效混光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高效混光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高效混光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高效混光装置.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属于光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混光装置。包括光源,反射器和混光器,反射器由两个内表面和一个后表面连接组成,呈“”字型结构,或者反射器为一个呈“(”型的凹面,混光器的两端分别连接反射器两端,构成密闭的框架结构,光源位于反射器的后表面或凹面。光源的出光口对准混光器。本发明既能达到将出射光混合均匀的目的,又能减少光损耗,实现较高的出光效率。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照明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