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嵌电容式触控面板.pdf

上传人:g**** 文档编号:1031966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04.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206521.1

申请日:

2009.10.13

公开号:

CN101699382A

公开日:

2010.04.28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G06F 3/044公开日:20100428|||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6F 3/044申请日:20091013|||公开

IPC分类号:

G06F3/044

主分类号:

G06F3/044

申请人:

剑度投资有限公司

发明人:

凌安海; 殷立纬

地址:

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丹桂路79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代理人:

翁若莹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嵌电容式触控面板,包括彩色滤光片,其特征在于,彩色滤光片上依次设有电极层、保护层、印刷层以及外层镜片。本发明的优点是轻薄、穿透率高且节省材料。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内嵌电容式触控面板,包括彩色滤光片(6),其特征在于,彩色滤光片(6)上依次设有电极层(2)、保护层(3)、印刷层(4)以及外层镜片(5)。

说明书


一种内嵌电容式触控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嵌电容式触控面板,属于电容式触控面板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为传统的电容式触控面板结构示意图,所述传统的电容式触控面板包括彩色滤光片6,彩色滤光片6上依次设有玻璃基板1、电极层2、保护层3、印刷层4以及外层镜片5。如图2所示,为传统的内嵌电容式触控面板制备流程图,传统的内嵌电容式触控面板包括在玻璃基板1上依次制作钼铝与氧化铟锡组成的电极层2、保护层3以及印刷层4,在印刷层4上覆盖外层镜片5,将玻璃基板1转移到彩色滤光片6上。传统工艺因叠加层数较多,由于玻璃基材1的运用,导致整个触控面板厚度大为提高,穿透率低,在如今面板以轻薄化为主的发展趋势下,传统电容式触控面板已不符合当今的发展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轻薄、穿透率高且节省材料的内嵌电容式触控面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内嵌电容式触控面板,包括彩色滤光片,其特征在于,彩色滤光片上依次设有电极层、保护层、印刷层以及外层镜片。

    本发明取消了玻璃基材的使用,将彩色滤光片改为基材直接将电极层镀于彩色滤光片背面,从而降低了触控面板的厚度,在穿透率及节省材料大为提升。

    本发明内嵌电容式触控面板地优点是:符合当今的轻薄化与节省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电容式触控面板结构示意图;

    图2为传统的电容式触控面板制备流程图;

    图3为内嵌电容式触控面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内嵌电容式触控面板制备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来具体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

    如图3所示,为内嵌电容式触控面板结构示意图,所述内嵌电容式触控面板,包括彩色滤光片6,彩色滤光片6上依次设有电极层2、保护层3、印刷层4以及外层镜片5。

    如图4所示,为内嵌电容式触控面板制备流程图,所述的制备流程为将彩色滤光片6作为基材直接将电极层2镀于彩色滤光片6背面,再在电极层2上制作保护层3和印刷层4,在印刷层4上覆盖外层镜片5。以上各步骤皆与传统工艺相同。

    本发明的内嵌电容式触控面板的厚度可减少0.5mm~1.0mm,穿透率增加3%~7%,并节省材料。

一种内嵌电容式触控面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内嵌电容式触控面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内嵌电容式触控面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内嵌电容式触控面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内嵌电容式触控面板.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嵌电容式触控面板,包括彩色滤光片,其特征在于,彩色滤光片上依次设有电极层、保护层、印刷层以及外层镜片。本发明的优点是轻薄、穿透率高且节省材料。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计算;推算;计数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