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保护方法与系统、 外接式存储装置及存储装置控制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保护的方法与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用以避免主机随意复制 存储装置中的数据的数据保护方法与系统、外接式存储装置及存储装置控制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蓬勃发展,现今的存储媒体除了要兼顾高存储容量之外,携带便利 性也是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的参考要因。 当具有随插即用以及热插拔等特性的随身碟问 世之后,原本经常被用来存储与传输数据的 3.5 英寸软碟 (floppy disk) 及光碟片等存储媒 体,也分别因为容量过小以及数据更新不便等缺点而随之衰落。
而随身碟不仅外型轻薄短小易于携带,且只要电脑系统具备与其相容的传输接 口,那么不论是要将数据写入随身碟亦或是读取随身碟中的数据均十分方便。 此外,快 速存储器的兴起也让随身碟的存储容量跟着大幅提高,现代人也越来越习惯利用随身碟 存储各式数据,使得数据流通变的更加便利。 举例来说,许多使用者习惯利用随身碟存
放影音文件,进而在私人电脑或公用电脑均能方便地聆听观赏喜爱的影音文件。
然而不难想见的是,正因为随身碟具备携带方便以及数据容易复制的优点,无 形中导致所存储的数据很可能被轻易地复制到电脑系统。 特别是对具有版权的商品来 说,易于被非法复制,这无疑会对著作权权利人造成极大的侵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据保护方法,以避免存储装置中的数据被随意复制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据保护系统,提高主机复制存储装置中的数据到主机。
的难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外接式存储装置,能确保所存储的数据无法被主 机轻易拷贝。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存储装置控制器,用以有效地控制存储装置,以 避免存储装置所存储的数据被随意复制到主机。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保护方法,用以在主机存取存储装置中的数据时对数据进 行保护。 此方法首先判别主机对存储装置中的数据进行的读取目的。 接着,根据判别结 果而对于主机的读取有二种或二种以上的读取回应。
从另一观点来看,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保护系统,此系统包括主机及存储装 置。 其中,存储装置包括存储单元与存储装置控制器。 存储单元系用以存储数据,而存 储装置控制器连接至存储单元。 当主机连接存储装置以存取数据时,存储装置控制器判 别主机对数据进行的是播放动作或复制动作。 当判定为播放动作时,存储装置继续执行 播放动作,以允许主机存取数据。 当判定为复制动作时,存储装置执行一干扰程序,以 防止或减缓数据被复制到主机。
从又一观点来看,本发明提供一种外接式存储装置,包括连接器、存储单元, 以及存储装置控制器。 其中,存储单元至少分割成第一存放空间及第二存放空间,且第 一存放空间及第二存放空间分别存储有一数据。 存储装置控制器连接至连接器与存储单 元,当主机通过连接器连接至外接式存储装置以读取第一存放空间中的数据时,存储装 置控制器会进行判别主机对第一存放空间的数据的读取目的。 当主机通过连接器连接至 外接式存储装置以读取第二存放空间中的数据时,存储装置控制器会直接允许主机的读 取而不进行判别主机对第二存放空间的数据的读取目的。
从再一观点来看,本发明提供一种存储装置控制器,用以接收主机的指令并控 制存储装置中的存储单元。 此存储装置控制器包括微处理器单元、存储媒体接口单元、 主机接口单元以及数据保护单元。 其中,存储媒体接口单元连接至微处理器单元,用以 使存储装置控制器连接至存储单元。 主机接口单元连接至微处理器单元,用以使存储装 置控制器连接至主机。 数据保护单元连接至微处理器单元,用以在主机连接存储装置以 存取存储单元中的数据时,判别主机对数据进行的是播放动作或复制动作。 当判定为播 放动作时,存储装置继续执行播放动作,以允许主机存取数据。 而当判定为复制动作 时,存储装置执行一干扰程序,以防止或减缓数据被复制到主机。 基于上述,本发明在主机与存储装置相连进而存取其中的数据时,判断存取数 据的动作是属于一般的播放动作或是复制动作。 若判断为复制动作,则不将数据传送至 主机或是以极缓慢的速度传送数据。 据此,提高将存储装置中的数据快速复制到主机的 困难度,进而达到数据保护的目的。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结合附图作 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保护系统的方块图。
图 2 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的电脑主机、输入输出装置与外接式存储装置的 示意图。
图 3 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存储装置控制器的方块图。
图 4 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保护方法的流程图。
图 5 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的判别电脑主机对数据进行播放动作或复制动作 的流程图。
图 6 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判别电脑主机对数据进行播放动作或复制动 作的流程图。
图 7 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保护方法的流程图。
图 8 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保护系统的方块图。
图 9 是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保护方法的流程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
1000 :数据保护系统 ; 1100 :主机系统 ;
1110 :电脑主机 ; 1112 :中央处理单元 ;
1114 :存储器 ; 1116 :系统汇流排 ;1118 :数据传输接口 ; 1150 :输入输出装置 ;
1200 :外接式存储装置 ; 1210 :连接器 ;
1220 :存储装置控制器 ; 1222 :主机接口单元 ;
1224 :微处理器单元 ; 1226 :数据保护单元 ;
1228 :存储媒体接口单元 ;1230 :存储单元 ;
1202 :鼠标 ; 1204 :键盘 ;
1206 :显示器 ; 1208 :打印机 ;
1212 :随身碟 ; 1214 :记忆卡 ;
1216 :固态硬盘 ; 1220’ :存储装置控制器 ;
3002 :缓冲存储器 ; 3004 :错误校正单元 ;
3006 :电源管理单元 ; 8000 :数据保护系统 ;
1231、1232、1235 :存放空间 ;
410 ~ 440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保护方法的各步骤 ;
510 ~ 560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的判别电脑主机对数据进行的是播放动作或 复制动作的各步骤 ; 610 ~ 640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判别电脑主机对数据进行的是播放动作 或复制动作的各步骤 ;
710 ~ 760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保护方法的各步骤 ;
910 ~ 960 :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保护方法的各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施例用以说明在主机存取一存储装置中的数据时,如何根据主机对数据 所进行的动作的不同而作出相对的回应,以达到数据保护的目的。 其中,主机可以是 电脑、手机、多媒体播放器、音响、手持式移动装置、卫星定位装置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简称为 :GPS) 或电子书等各种具备音乐、影像或其他内容 ( 例如电子书、电子 地图等 ) 播放能力的主机,而存储装置可以是内建于主机内部的存储装置,或是外接于 主机的外接式存储装置。
图 1 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保护系统的方块图。 如图 1 所示,数据保 护系统 1000 包括主机系统 1100 以及外接式存储装置 1200。 为了方便说明,在本实施例 中主机系统 1100 是以电脑系统为例,包括电脑主机 1110 与输入输出 (In put/Out put ;简 称为 :I/O) 装置 1150,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主机系统 1100 所包括的主机也可以是手 机、多媒体播放器、音响、手持式移动装置、卫星定位装置 (GPS) 或电子书等各种具备 音乐、影像或其他内容 ( 例如电子书、电子地图等 ) 播放能力的主机。 除此之外,在本 实施例中虽是以外接式存储装置 1200 来做说明,然而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内建于主机系 统 1100 的存储装置也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畴。
图 2 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的电脑主机、输入输出装置与外接式存储装置的 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电脑主机 1110 包括中央处理单元 (CentralProcessing Unit ;简称 为 :CPU)1112、存储器 1114、系统汇流排 1116 以及数据传输接口 1118。 其中,举例来 说,输入输出装置 1150 可以是图 2 所示的鼠标 1202、键盘 1204、显示器 1206 以及打印机 1208 等,在此并不加以限制。
外接式存储装置 1200 包括连接器 1210、存储装置控制器 1220 以及存储单元 1230。 举例来说,外接式存储装置 1200 可以是图 2 所示的随身碟 1212、记忆卡 1214、 或固态硬盘 (Solid State Drive ;简称为 :SSD)1216,外接式存储装置 1200 也包括能模拟 光盘驱动器 (CD ROM) 的随身碟、以及能模拟数字视讯光盘驱动器 (DVD ROM) 的随身 碟等任何通过外接方式与电脑主机 1110 相连的存储装置。
外 接 式存 储装置 1200 通过连接器 1210 以及 数据 传输 接口 1118 与 电脑主 机 1110 相接。 藉此,电脑主机 1110 便可存取存储单元 1230 中的数据,或是将数据写入 存储单元 1230。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器 1210 与数据传输接口 1118 的所支持的传输接 口种类为通用序列汇流排 (Universal Serial Bus ;简称为 :USB) 接口。 而在其他实施 例中,连接器 1210 与数据传输接口 1118 的传输接口种类也可以是序列先进附件 (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Attachment ;简称为 :SATA) 接口、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 (Institute of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s ;简 称 为 :IEEE)1394 接 口、 高 速 周 边 零 件 连 接 接 口 (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 ;简称为 :PCI Express) 接口,或保全数字 (secure digital ;简称为 :SD) 接口等任何适用的接口,在此并不加以限制。
存储单元 1230 例如可以是快速存储器 (NAND flash memory),用以存储如文件 配置表 (File Allocation Table ;简称为 :FAT) 等系统数据,以及存储如影音文件、文字档 等一般性数据。
存储装置控制器 1220 分别连接至连接器 1210 以及存储单元 1230。 在本实施例 中,存储装置控制器 1220 包括主机接口单元 1222、微处理器单元 1224、数据保护单元 1226 以及存储媒体接口单元 1228。 存储装置控制器 1220 通过主机接口单元 1222 以经由 连接器 1210 而连接至电脑主机 1110,据以接收电脑主机 1110 传送而来的指令与数据, 以及将数据回传至电脑主机 1110。 在本实施例中,主机接口单元 1222 具有 USB 接口, 而在其他实施例中,主机接口单元 1222 也可以是符合 SATA 接口、 IEEE 1394 接口、 PCI Express 接口、保全数字 (SD) 接口、其他快速记忆卡接口或其他接口标准的接口单元。 然而必须特别说明的是,主机接口单元 1222、连接器 1210 与数据传输接口 1118 须采用相 同的接口标准,彼此间才能进行数据的传输。
此外,存储装置控制器 1220 系通过存储媒体接口单元 1228 连接存储单元 1230, 据以对存储单元 1230 进行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存储媒体接口单元 1228 为快速存储器 接口单元。
如图 1 所示,主机接口单元 1222、数据保护单元 1226 以及存储媒体接口单元 1228 均连接至微处理器单元 1224,而微处理器单元 1224 是存储装置控制器 1220 的主控 单元,用以和主机接口单元 1222、存储媒体接口单元 1228 以及数据保护单元 1226 等元件 协同合作,以进行外接式存储装置 1200 的各种运作。
在本实施例中,当外接式存储装置 1200 被连接至电脑主机 1110,并根据电脑主 机 1110 所传送而来的主机读取指令而对存储单元 1230 中的数据进行处理时,数据保护单 元 1226 将分辨电脑主机 1110 欲对数据进行的是播放动作或复制动作,进而作出对应的回 应。 详细地说,只有当数据保护单元 1226 判断电脑主机 1110 所进行的是播放动作时, 电脑主机 1110 才得以继续正常地存取数据,否则在数据保护单元 1226 判断电脑主机 1110正进行复制动作的情况下,外接式存储装置 1200 则不送出数据,或是以缓慢的速度将数 据传送至电脑主机 1110,据此保护存储单元 1230 中的数据不会被轻易且快速地复制到电 脑主机 1110。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外接式存储装置中的存储装置控制器还包括其他功 能模组。 图 3 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存储装置控制器的方块图,请参阅图 3。 在 存储装置控制器 1220’中,除了包括主机接口单元 1222、微处理器单元 1224、数据保护 单元 1226 以及存储媒体接口单元 1228 的外,另外还包括缓冲存储器 3002、错误校正单元 3004,以及电源管理单元 3006。
详细地说,缓冲存储器 3002 连接至微处理器单元 1224,用以暂存来自于电脑主 机 1110 的数据,或暂存来自于存储单元 1230 的数据。
错误校正单元 3004 连接至微处理器单元 1224,用以执行一错误校正程序以确保 数据的正确性。 具体来说,当存储装置控制器 1220’ 接收到来自电脑主机 1110 的主机 写入指令时,错误校正单元 3004 会为对应此主机写入指令的写入数据产生相应的错误校 正码 (Error Correcting Code ;简称为 ;ECC),而此写入数据与相应的错误校正码将被一 并写入至存储单元 1230。 而当存储装置控制器 1220’ 接收到来自电脑主机 1110 的主机 读取指令时,则会从存储单元 1230 中读取对应此主机读取指令的数据及其错误校正码。 此时,错误校正单元 3004 会依据此错误校正码对所读取的数据执行错误校正。
电源管理单元 3006 连接至微处理器单元 1224,用以提供外接式存储装置的电源。 回到图 1,为了更进一步地说明在外接式存储装置 1200 被连接至电脑主机 1110 后,数据保护系统 1000 在电脑主机 1110 存取外接式存储装置 1200 的数据时的运作流 程,以下特举另一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地说明。 图 4 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 的数据保护方法的流程图,请同时参阅图 1 与图 4。
在外接式存储装置 1200 与电脑主机 1110 连接后,首先如步骤 410 所示,电脑主 机 1110 可通过对外接式存储装置 1200 下达主机读取指令的方式,以进行播放或复制被存 储在外接式存储装置 1200 的存储单元 1230 中的数据。
接着如步骤 420 所示,存储装置控制器 1220 中的数据保护单元 1226 会判别电脑 主机 1110 对外接式存储装置 1200 所存储的数据进行的是播放动作或复制动作。 其中,值 得说明的是,本文中所述的播放动作是指电脑主机 1110 将外接式存储装置 1200 所存储的 数据读取至电脑主机 1110 后,仅对该数据进行播放,并未另行将该数据写入至一非该外 接式存储装置 1200 的另一非易失性存储装置,例如以电脑主机为例存储于其硬盘 (Hard Disk ;简称为 :HD) 或快闪记忆卡、记忆碟之中,而本文中所述的复制动作则是指电脑 主机 1110 将外接式存储装置 1200 所存储的数据读取至电脑主机 1110 后,另行将该数据 写入至一非该外接式存储装置 1200 的另一非易失性存储装置,其中,另一非易失性存储 器可装置于该电脑主机 1110 中或外接于该电脑主机 1110。 一般来说,当外接式存储装 置 1200 受控于电脑主机 1110 而处于不同的使用状态时,其输出数据的速度也有相当大的 差距。 据统计,在使用者利用电脑主机 1110 播放外接式存储装置 1200 中的数据时,若 播放的是 MP3 压缩标准文件格式的数据,那么外接式存储装置 1200 的数据流出速度大约 是 24Kbyte/s,而在播放 MP4 压缩标准文件格式的数据时,外接式存储装置 1200 的数据
流出速度则约为 125Kbyte/s。 然而,在使用者将外接式存储装置 1200 中的数据复制到电 脑主机 1110 时,外接式存储装置 1200 的数据流出速度则可轻易达到 8Mbyte/s。 换句话 说,电脑主机 1110 在播放外接式存储装置 1200 中的数据时,外接式存储装置 1200 输出 数据的流速将远小于使用者将外接式存储装置 1200 中的数据复制到电脑主机 1110 时的流 速。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数据保护单元 1226 便是根据外接式存储装置 1200 的数据流出 量来判断电脑主机 1110 目前对数据进行的是播放动作或复制动作。
图 5 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的判别电脑主机对数据进行播放动作或复制动作 的流程图,即,图 5 为图 4 的步骤 420 的进一步说明。 在此实施例中,数据流出量是指 在一特定时间间隔内所测量到的数据流量平均值。 首先如步骤 510 所示,数据保护单元 1226 首先定义一流速阈值。 流速阈值可以是一个通用的预设值,或是与外接式存储装置 1200 的接口或用途有关。 假设外接式存储装置 1200 专用以存储符合于预设文件格式的数 据,那么数据保护单元 1226 便会根据预设文件格式的种类来定义流速阈值。 举例来说, 倘若外接式存储装置 1200 专用来存放符合 MP3 压缩标准文件格式的数据,那么流速阈值 例如可定义为 50Kbyte/s,而在外接式存储装置 1200 专用以存放符合 MP4 压缩标准文件 格式的数据时,流速阈值则可定义为 150Kbyte/s。 又例如若外接式存储装置 1200 的传 输接口为高速周边零件连接接口 (Peripheral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 ;简称为 :PCI Express) 接口,或保全数字 (Secure Digital ;简称为 :SD) 或小型快速 (Compact Flash ; 简称为 :CF) 接口,则由于其规范的最大传输速率不同,故在数据进行播放动作或复制 动作时流速差距也可因接口最大传输速率而有差别,故流速阈的设定也可因此而改变。 但必需说明的是,上述流速阈值仅是为了说明而举出的范例,其可以是 1Mbyte/s,也可 以是 300Kbyte/s 等,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定义流速阈值后,接着在步骤 520 中,数据保护单元 1226 在特定时间间隔内, 每隔一采样时距测量一次外接式存储装置 1200 的数据流出量,其中特定时间间隔大于采 样时距。 并且如步骤 530 所示,利用在特定时间间隔内所测量的所有数据流出量,计算 这段时间内的平均流速。 举例来说,假设特定时间间隔为 2 秒而采样时距为 0.1 秒,那么 数据保护单元 1226 将计算在这 2 秒内所测量的 20 个数据流出量的平均值。 具体来说, 在本实施例中,电脑主机 1110 在上一传送至外接式存储装置 1200 的主机指令完成后,才 会再传送下一欲执行的主机指令,而该由外接式存储装置 1200 执行的主机指令 ( 或主机 指令所对应的指令信息 ),则会被暂存于外接式存储装置 1200 内的一存储元件中 ( 如缓冲 存储器 3002)。 其中,该暂存的主机指令中所具有的指令信息可包含指令的种类 ( 如 read 或 write) 或欲处理的数据长度。 外接式存储装置 1200 也可仅暂存一预定时间内的读取数 据量。 而数据保护单元 1226 每隔一采样时距就会依据该缓冲存储器 3002 所记录的指令 信息,来计算这段时间输出至电脑主机 1110 的数据量,从而得知此采样时距内的数据流 出量。
接下来如步骤 540 所示,数据保护单元 1226 判断在这段特定时间间隔内所计算 出的平均流速是否大于或等于流速阈值。 若平均流速小于流速阈值,那么如步骤 550 所 示,数据保护单元 1226 判定电脑主机 1110 对数据进行的是播放动作。 然而倘若平均流 速大于或等于流速阈值,则如步骤 560 所示,数据保护单元 1226 判定电脑主机 1110 对数 据进行的是复制动作。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主要是根据数据输出的速度以及输出的连续性来 进行判断,而并非在一发现数据流出量过大时便立即判断数据被复制。 据此,即便在电 脑主机 1110 刚开始存取数据而一次性地大量读取数据来作为播放缓冲时,通过图 5 所示 的各步骤也可排除其被视为复制数据的情况。
在又一实施例中,数据保护单元 1226 在根据外接式存储装置 1200 的数据流出量 来判断电脑主机 1110 对数据进行播放动作或复制动作时,所依据的数据流出量也可以是 指在一特定时段所测量到的数据流量值。 当数据流量值大于或等于一预设值时,数据保 护单元 1226 便判定电脑主机 1110 对数据进行的是复制动作。 例如,数据保护单元 1226 每一秒钟进行一次流量统计,当数据流量值大于或等于一预设值时,数据保护单元 1226 便判定电脑主机 1110 对数据进行的是复制动作。
回到图 4,当数据保护单元 1226 的判定结果为播放动作时,表示电脑主机 1110 使用数据的动作例如是在播放数据,因此如步骤 430 所示,外接式存储装置 1200 继续执 行该动作,以允许电脑主机 1110 继续地对存储单元 1230 中的数据进行存取。 接下来, 此数据保护方法的流程将回到步骤 420,由数据保护单元 1226 再次判断数据是被播放或 复制。 然而当数据保护单元 1226 的判定结果为复制动作时,则如步骤 440 所示,外接 式存储装置 1200 即执行一干扰程序,以防止或减缓数据被复制到电脑主机 1110。 在此实 施例中,外接式存储装置 1200 所执行的干扰程序可包括将一消息反馈至电脑主机 1110。 其中,所反馈的消息可以是存储媒体更动中 (media alternative) 消息、数据循环冗余检查 码 (Cyclic RedundancyCheck ;简称为 :CRC) 错误消息、错误校正码 (Error-Correcting Code ;简称为 :ECC) 错误消息,读取失败消息或存储媒体不存在消息等。 而电脑主机 1110 在接获上述消息反馈后,便无法继续进行数据复制的动作。
在另一实施例中,外接式存储装置 1200 所执行的干扰程序例如可以是执行一无 限循环进而使外接式存储装置 1200 进入挂机状态。 在这样的情况下,除非使用者将外接 式存储装置 1200 重新连接至电脑主机 1110,否则外接式存储装置 1200 将不再接受任何的 数据读写操作。
在又一实施例中,外接式存储装置 1200 所执行的干扰程序可以是依照一非常慢 的预设速度将数据传送至电脑主机 1110。 如此一来,也能达到防止数据被快速复制到电 脑主机 1110 的目的。
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防止使用者利用低速传输接口来复制数据,一旦存储装 置控制器 1220 中的数据保护单元 1226 判断外接式存储装置 1200 的连接器 1210 的传输接 口种类为 USB 接口,且符合传输速度较低的 USB 1.1 标准,外接式存储装置 1200 便不将 数据回传至电脑主机 1110。
上述实施例虽然是以数据流出的速度高低来区分数据是被单纯地读取或是被拷 贝,然而这样的判别方式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换言之,其他能分辨数据读取以 及数据复制的方法也适用于数据保护系统 1000。 图 6 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判 别电脑主机对数据进行播放动作或复制动作的流程图,在此实施例中,当数据保护单元 1226 要分辨电脑主机 1110 对数据进行的是播放动作或复制动作时,首先如步骤 610 所 示,数据保护单元 1226 根据电脑主机 1110 与外接式存储装置 1200 之间的传输接口种类
( 即,连接器 1210 与数据传输接口 1118 所对应的传输接口种类 ),定义一第一数据量与 一第二数据量,其中第二数据量大于第一数据量。 举例而言,当连接器 1210 与数据传输 接口 1118 所对应的传输接口种类为 USB 接口时,第一数据量可定义为 4KB,而第二数据 量可定义为 64KB。
接着在步骤 620 中,数据保护单元 1226 判断电脑主机 1110 要求的数据读取量较 接近第一数据量或第二数据量。 详细地说,电脑主机 1110 可通过下达主机读取指令来要 求外接式存储装置 1200 回传存储单元 1230 中的数据,由于单纯的播放动作与复制动作一 次要求的数据量多少也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数据保护单元 1226 便可以根据主机读取指 令所要求的数据读取量来进行分辨。 而必须说明的是,作为数据保护单元 1226 的判断依 据的数据读取量可以是单个读取指令所要求读取的数据量,也可以是多个读取指令分贝 要求读取的数据量的平均值。
倘若数据读取量与第一数据量之间的差值小于数据读取量与第二数据量之间的 差值,表示数据读取量较接近第一数据量,因此如步骤 630 所示,数据保护单元 1226 判 定电脑主机 1110 进行的是播放动作。
反之,倘若数据读取量与第一数据量之间的差值大于数据读取量与第二数据量 之间的差值,表示数据读取量较接近第二数据量,故如步骤 640 所示,数据保护单元 1226 判定电脑主机 1110 进行的是复制动作。
必需再次说明的是,上述几个实施例分别是根据外接式存储装置 1200 的连续数 据流出速率的高低,以及根据电脑主机 1110 一次要求的数据读取量多少来分辨数据是 被读取或复制,然而这两种判别方式仅是本发明的实施范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的范 围。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电脑主机 1110 在读取存储单元 1230 中的系统数据 ( 例如文 件配置表 ) 时,外接式存储装置 1200 将数据回传至电脑主机 1110 的数据流速也会高于 影音数据播放时的流速。 为了避免误判,如图 7 所示,当外接式存储装置 1200 与电脑 主机 1110 连接且电脑主机 1110 存取存储单元 1230 中的数据时 ( 步骤 710),数据保护单 元 1226 首先必须判断电脑主机 1110 所存取的数据是否属于系统数据 ( 步骤 720)。 若目 前存取的数据为系统数据,则不进行任何判断动作,而允许电脑主机 1110 继续地存取数 据 ( 步骤 730),并重复步骤 720 直到判定目前所存取的数据已非系统数据时,接着数据 保护单元 1226 才判别电脑主机 1110 对数据进行的是播放动作或复制动作 ( 步骤 740)。 而由于图 7 的步骤 740 至步骤 760 与图 4 的步骤 420 至步骤 440 相同或相似,故在此不再 赘述。 具体地说,由于系统数据可由设计者预先设定存储于一预定的逻辑地址区域,或 是由存储装置控制器 1220 侦测得知该系统数据储存的逻辑地址区域。 因此,存储装置控 制器 1220 中的数据保护单元 1226 可以根据数据被存取的逻辑地址来判别其是否为系统数 据。 此外,由于电脑主机 1110 在连接至外接式存储装置 1200 时,通常会先行读取存储 单元 1230 中的系统信息,故在另一实施例中,数据保护单元 1226 会先定义一缓冲时间, 当电脑主机 1110 连接至外接式存储装置 1200 的时间尚未超过上述缓冲时间,则先不进行 流量监控,并于经过缓冲时间后,数据保护单元 1226 才判别电脑主机 1110 对数据进行的 是播放动作或复制动作。
图 8 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保护系统的方块图。 图 8 的数据保护系统 8000 与图 1 的数据保护系统 1000 大致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外接式存储装置 1200 中的 存储单元 1230 至少部分被划分为多个存放空间,且各存放空间分别对应一流速标准。 在 此并不限制存放空间的数量,而在本实施例中存储单元 1230 例如可以是被划分为存放空 间 1231、存放空间 1232、存放空间 1235 等。
因而,当数据保护单元 1226 在根据外接式存储装置 1200 连续流出数据的速率高 低以分辨数据是被读取或复制时,则可以根据数据所在的存放空间而采用对应的流速标 准作为判断时的流速阈值。
除此之外,由于存储单元 1230 被划分成数个存放空间,因而在一实施例中数据 保护系统 8000 会对整个存储单元 1230 进行保护。 而在另一实施例中数据保护系统 8000 仅会对特定存放空间进行保护,即在数据保护系统 8000 中有至少有一存放空间并不做播 放及复制动作的判别,所有来自主机端的读取要求都允许其读取数据,同时于数据保护 系统 8000 中至少有另一存放空间会根据上述的方法对播放及复制动作进行判别,并依判 别结果而有相对的回应。
图 9 是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保护方法的流程图,首先如步骤 910 所 示,在外接式存储装置 1200 被连接至电脑主机 1110,且电脑主机 1110 存取存储单元 1230 中的数据后,接着在步骤 920 中,数据保护单元 1226 必须先判断电脑主机 1110 所存 取的数据是否位于存储单元 1230 的特定存放空间。 若目前存取的数据并不位于特定存放 空间,那么数据保护单元 1226 便不会进行任何判断动作,而如步骤 930 所示,电脑主机 1110 被允许继续地存取数据。 接下来,此数据保护方法的流程将重复执行步骤 920 直到 判断出目前存取的是位于特定存放空间的数据时,接着才如步骤 940 所示,数据保护单 元 1226 判别电脑主机 1110 对数据进行的是播放动作或复制动作。 由于图 9 的步骤 940 至步骤 960 与图 4 的步骤 420 至步骤 440 相同或相似,故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 9 所示,只有当使用者通过电脑主机 1110 存取存放在存储单元 1230 的特定 存放空间中的数据时,存储装置控制器 1220 中的数据保护单元 1226 才会进行监测与数据 保护的动作。 换句话说,使用者可以选择将重要数据存放在存储单元 1230 的特定存放空 间,以防止他人随意复制数据。
更进一步来说,在一实施例中当存储单元 1230 至少被分割成第一存放空间 ( 例 如存放空间 1231) 及第二存放空间 ( 例如存放空间 1232),且第一存放空间及第二存放空 间分别存储有一数据时,倘若电脑主机 1110 通过连接器 1210 连接至外接式存储装置 1200 以读取第一存放空间中的数据,存储装置控制器 1220 中的数据保护单元 1226 会进行判 别动作,进而判别电脑主机 1110 对第一存放空间的数据的读取目的。 然而,当电脑主 机 1110 连接外接式存储装置 1200 后所读取的是第二存放空间中的数据时,存储装置控制 器 1220 中的数据保护单元 1226 则会直接允许电脑主机 1110 的读取,而不会对电脑主机 1110 对第二存放空间的数据的读取目的进行判别。
也就是说,在上述实施例中,数据保护系统 8000 具有至少一个不需进行读取目 的的判断的存放空间,电脑主机 1110 对该存放空间的读取要求都将被直接允许。 同时, 数据保护系统 8000 具有至少一个需判别读取目的存放空间,当电脑主机 1110 要求读取其 中的数据时,外接式存储装置 1200 则会根据上述的方法判断电脑主机 1110 进行的是播放 或复制动作,并根据判断结果而做出相应的回应。在另一实施例中,当数据保护单元 1226 判定电脑主机 1110 对数据进行复制动作 之后,外接式存储装置 1200 所执行的干扰程序会在实施一预定干扰时间后停止 ( 例如 5 秒 ),从而使得外接式存储装置 1200 回复至由数据保护单元 1226 进行判断的状态。
在另一实施例中,由于影音数据的播放皆为连续地读取一预定数据长度 ( 如 8Kbyte/s),其数据量小于复制数据时所读取的数据长度 ( 如 128Kbyte/s),故数据保护单 元 1226 会侦测电脑主机 1110 下达的指令,当连续一预定数量的指令皆为读取指令且每一 读取指令所分别对应的读取数据长度皆大于一预定长度,或是当连续的读取指令的数量 大于预定数量且各读取指令所分别对应的读取数据长度均大于一预定长度,数据保护单 元 1226 即可因此而判断电脑主机 1110 是进行一复制动作,外接式存储装置 1200 进而执 行干扰程序。
在另一实施例中,由于影音数据的每一读取指令传送的数据量较小,故执行的 时间较短,因此读取指令下达的次数在单位时间内会较多。 故数据保护单元 1226 会侦测 电脑主机 1110 下达读取指令的总数,若在单位时间 ( 例如 0.1 秒 ) 内的读取指令的总数 大于或等于一预定值,则可判断电脑主机 1110 进行的为一般的播放动作,反之,则为复 制动作。 在另一实施例中,数据保护单元 1226 会同时侦测电脑主机 1110 下达的读取指 令总数及数据读取量以判断电脑主机 1110 的动作行为。 在另一实施例中,数据保护单元 1226 会对在一预定时间内 ( 如 1 秒 ),平均各一子预定时间内的判断参数 ( 例如读取指令 总数、数据读取量等等 ),来决定电脑主机 1110 的动作行为。
必需再次强调的是,上述几个实施例虽然是以电脑主机以及外接式存储装置来 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手机、多媒体播放 器、音响、手持式移动装置、卫星定位装置 (GPS) 或电子书等各种具备音乐、影像或其 他内容 ( 例如电子书、电子地图等 ) 播放能力的主机也属于本发明主机的范畴,且存储装 置除了包括以外接方式连接至主机的外接式存储装置外,也可以是内建在主机中的任何 存储装置。 只要主机对存储装置中的数据进行存取,那么主机对数据所进行的读取目的 便会被先行判别出来,其中判别方式例如可以是根据存储装置的数据流出量来进行的。 接着,根据判别结果的不同而对主机的读取采用至少二种或二种以上的读取回应。 好比 说,存储装置会根据判别结果而执行一干扰程序,进而防止或减缓数据被复制到主机。
综上所述,本发明在主机存取存储装置中的数据时,主动区别主机对数据进行 的是一般播放动作或是复制动作。 若判断数据被复制,存储装置便不再把数据传送至主 机或是减慢回传数据的速度,如此一来,确保存储装置中的数据无法被轻易且快速地复 制到主机,进而达到数据保护的目的。
最后应说明的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 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 解 :其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 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