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置铺设式地板件的设置构造.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102751 上传时间:2018-01-25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878.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8104070.5

申请日:

1998.02.06

公开号:

CN1191261A

公开日:

1998.08.2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申请日:1998.2.6|||公开

IPC分类号:

E04F21/20

主分类号:

E04F21/20

申请人:

株式会社住建产业;

发明人:

中本祐昌; 迫胜则; 田村清治; 峰冈诚; 松前智之

地址:

日本广岛

优先权:

1997.02.07 JP 40006/97; 1997.09.19 JP 273762/97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何腾云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放置铺设式地板件的设置构造,其特征为在铺设时为相邻接的地板件的设置内面端部上,形成有与接合面相平行、且安装着嵌合凹部件的收设槽;嵌合凹部件在其底部的长度方向上具有条槽;接合件具有形成为嵌合凸部的导轨状的突条;同时,通过将接合件跨设在邻接的地板件的各嵌合凹部件之间而对地板件进行连结;并在必要时经缓冲件或高比重薄板对地板件进行铺设。以及在接合件的导轨状突条向铺设发热件的地板取暖构造。在地板件下也可铺设缓冲件。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放置铺设式地板件的设置构造,其特征为:在铺设时为相邻 接的地板件的设置内面端部上,形成有与接合面相平行、且安装着嵌合 凹部件的收设槽;嵌合凹部件在其底部的长度方向上具有条槽;接合件 具有形成为嵌合凸部的导轨状的突条;同时,通过将接合件跨设在邻接 的地板件的各嵌合凹部件之间而对地板件进行连结;并在必要时经缓冲 件或高比重薄板对地板件进行铺设。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置铺设式地板件的设置构造,其设置在地 板件的设置内面端部上的收设槽,被刻设于与接合端面相平行的2个部 位或4周上。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置铺设式地板件的设置构造,在其地板件 的设置内面上形成有沿宽度方向的、格子状的锯槽。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置铺设式地板件的设置构造,其接合件是 以塑料或金属为材料制成的,而其缓冲件是由聚乙烯泡沫塑料和含有聚 氨基甲酸乙酯泡沫的塑料泡沫、或毛毡所构成的。
5: 一种地板取暖用地板构造,其特征为:该地板取暖用地板构造由 地板件和发热部件的相互组合而构成;发热部件被容易装脱地保持着; 并在保持着该发热部件的状态下,在地板件的下面设有容易装脱地进行 固定的固定用具/接合件;该固定用具,通过在其水平基板的上面中央突 设1对与该水平基板成一体的凸条,而在由该1对的凸条和水平基板所 围成的空间上形成可以容易装脱地对发热部件进行嵌合的发热件保持 部;并且在水平基板的上面突设有固定部/突条,该固定部/突条被容易装 脱地固定在形成于邻接的2枚地板件各自的下面的或1枚地板件下面的 至少为1对凹状接受用具上。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板取暖用地板构造,其特征为:在上述邻 接的2枚地板件各自的下面或1枚地板件的下面,形成有可以收容发热 件保持部的凹部。
7: 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地板取暖用地板构造,其特征为:上述 固定部形成为凸条形状的平行直线状。

说明书


放置铺设式地板件的设置构造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住宅、文教设施、事务所等的地板铺设(地板施工)的放置铺设式地板件的设置构造,以及用于地板取暖发热部件的安装地板构造。

    住宅、文教设施、事务所等的地板铺设(地板施工)作业,在以往很长的时间里一般是采用所谓的“补强筋工作法”,该工作法如图1所示,在板状的地板件1上形成有“凸实”2(即凸榫舌)和“凹实”(即凹榫舌)3,并通过在预先隔以一定间隔而设置着的补强筋4上用钉子5或同时使用钉子5和粘接剂6进行固定,而对地板件1进行铺设。又,上述所谓的“实”,是指作为接合装置(即“榫舌连接装置”)的“榫舌”。

    后来,一种所谓“直接铺设工作法”的施工方法得到了普通的使用。该工作法如图2所示,在地板件的内面加工有锯槽7,并在混凝土板坯8上用直接张贴地板件用粘接剂9而将地板件10直接固定住。该直接铺设工作法近年来在低成本地集体住宅和办公大楼上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到了最近,如图3所示,一种不必对地板件10进行固定,而只需将地板件10放置在地板基底11上即可完成施工作业(称作“放置铺设式工作法”)这样的地板件10,以放置铺设式瓷砖地毡为基础而得到了开发和应用。该地板件10,与在直接铺设工艺中所用的地板件一样,在其上加工形成有“凸实”2、“凹实”3,以及内面的锯槽7,并在内面上成一体地粘接有作为“压重物”的高密度树脂薄板12。这时,与邻接的地板件之间的接合,如图4所示,是通过将“凸实”2和“凹实”3相嵌合而进行的。但由于仅仅靠“实”(即榫舌)所产生的接合会在施工后的地板件的移动时产生间隙,所以还需在部分紧要部位上将地板件10固定在基底件11上;或在“凸实”2或“凹实”3上涂布上粘接剂,对邻接的地板件的“实”之间进行接合(即所谓的“榫舌连接”)。

    又,作为放置铺设式工作法中的“实”的接合方法的其它例子,有如图5所示的样式。此时,“凸实”2和“凹实”3的构成有所变化,使木质基材4和高密度树脂薄板12的厚度之比大致相等,并使“凸实”2和“凹实”3的各自的上半部分为木质基材4、下半部分为高密度树脂薄板12。在这样的构成时,通过调整“凸实”2和“凹实”3的尺寸,可以由木质基材4和高密度树脂薄板12在相嵌合着时所产生的摩擦力而比历来的“实”更牢固地产生嵌合,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发生因施工后地板件的移动而产生间隙的问题。

    进一步,作为放置铺设式工作法中的接合方法的其它例子,还有如图6所示的样式。此时地板件的构成为,在高密度树脂薄板12的端部上设置有钩状的突起13,并在木质基材4上也设有与该钩状突起13相嵌合的第2“凹实”14。这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发生由于施工后的地板件的移动而产生间隙的问题。

    上述这些已知的施工方法和地板件虽然至今仍到处得到使用,但可以指出它们存在下列问题。

    (1)补强筋工作法:

    a)有可能对地板件产生损伤或使其胀大。

    由于在施工时要使用钉子和铁锤,所以很可能会因失误而对地板件造成损伤、或破坏“实”而使地板件胀大等,对地板件带来缺陷。当钉子的打进角度或钉子的粗细不合适时,即使在装饰面上仅仅产生了很小的胀大,也会由于光线的作用而变得非常明显,从而有可能导致用户的索赔要求。

    b)施工时的噪音

    即使在用通常的铁锤敲打钉子时也会发生噪音。而在为提高施工的效率使用空气压缩机和打钉机时,则会产生更大的噪音,给在夜间或住宅地区的施工作业带来问题。

    c)撤去地板件时的障碍(作业困难和地板件的不能再利用)。

    在撤去地板件时,除了需要花费很多的劳力和时间外,被撤去后的地板件和基底的补强筋由于通常受到了严重的损伤,所以不能再被使用。因此,给资源的有效利用带来了问题。又,由于通常被撤去后的废材会因产生弯折而露出锐利的断面,另外还常常含有钉子,所以不仅再利用变得困难,而且还很危险。

    (2)直接铺设工作法:

    (a)粘接剂的有害性。

    作为现场施工用的粘接剂,一般是使用环氧树脂粘接剂或氨基甲酸乙酯树脂粘接剂的。在这些粘接剂中,虽然其含量有所不同,但通常都含有甲苯和其它有机溶剂,这样在使用时会产生有害且具有发火性的气体,这既增加了发生火灾的危险性,也恶化了作业环境。在危险性方面,水溶性的用乙烯改良的醋酸乙烯树脂粘接剂等虽然因其不燃烧变质处理过而具有高的安全性,但由于存在硬化时的体积收缩和粘接强度等问题,所以其使用并不普遍。

    (b)作业性的恶化。

    除了一部分粘接剂以外,可以一次带入作业现场的粘接剂的量因上述(a)所示的理由而会受到消防法的制约,所以只能是少量的。因此,在大规模的施工现场,就需要将粘接剂分成多次进行搬运和保管,这需要花很多的劳力。又,对环氧树脂粘接剂而言,由于在夏天其适用期(可使用的时间)只有短短的20~30分钟,所以对其只能一次少量地进行混合、搅拌和使用,这给作业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c)对周围的污染

    存在因失误而将粘接剂附着在周围使其受到污染的可能。又,当粘接剂的涂布量过多时,会被挤出到表面,从而存在严重污染装饰面的可能性。

    (d)养护时间过长

    在粘接剂的到其硬化之前的养护期间,由于会成为粘接不良的原因,所以不能移向下一道作业。又,由于冬季的硬化过程明显放慢,所以必需采用更长的养护时间。

    (e)存在粘接不良的可能。

    由于使用粘接剂,所以有可能因混合搅拌的不足、干燥后粘接、涂布量不足或其它原因而产生粘接不良的问题。

    (f)存在地板出声(嘎吱音)和遮音性能低下的可能。

    当如图2所示的粘接剂的涂布量过多时,粘接剂成为一种在其中涂布有缓冲件的状态,使缓冲件的缓冲效果降低、对地板冲击音的遮音性能低下,有时还会发生地板出声(嘎吱音)的情况。

    (g)地板撤去时的障碍(困难和不可再利用的问题)。

    在撤去地板时,除了需要花费很多的劳力和时间外,被撤去了的地板件往往已破损到不可能再使用的程度。又,基底件的破损也很严重,且要完全除去施工用的粘接剂也是极其困难的。

    (h)施工时的噪音。

    在施工时,为进行“实”之间的嵌合,需要使用橡皮锤子进行打击。但该噪音特别容易传递到楼下。因此,给在夜间或住宅地的施工带来问题。

    (i)工期(施工时间和撤去时间)较长。

    如上所述,不仅需要花费不少的工夫,而且作为施工全体来说,包括养护时间在内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所以特别地对作业时间有限制的店铺的施工就不是件容易的事。

    在这样的情况下,为解决这些问题,氨基甲酸乙酯树脂粘接剂的使用也变得普遍了起来。该氨基甲酸乙酯树脂粘接剂为不需要调合和搅拌的单液组成,在施工时比环氧树脂粘接剂要具有更好的柔软性,且有机溶剂的含有量较少,不受消防法的限制。在上述的许多问题之中,使用氨基甲酸乙酯树脂粘接剂只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粘接剂的有害性和改善作业性,并不能提供根本性的解决对策。

    (3)放置铺设式工作法:

    (4)发生集中于一个部位上的间隙。

    在使用现有的“实”的场合,若对“实”部分不进行粘接,则其在水平方向的强度就完全不存在,很容易被脱离。因此,地板件若仅仅是被放置着的,则很可能会由于步行时所受到的沿水平方向的作用力而逐渐地使地板全体都受到错位。在因干燥而产生收缩时,由于放置铺设式的地板件在其内面上没有得到固定,所以会发生集中于一个部分的间隙,而成为大的间隙。

    例如在为胶合板的场合,当含水率变化1%时,其沿长度方向的尺寸变化为0.01%。假设地板件的长度为900mm,并将5枚这样的地板件相连在一起,再假设含水率变化为5%,则作为全体来说就会发生2.25mm的尺寸变动。

    (b)除了在对“实”加工部分进行粘接时需要花费很多工夫外,地板件被撤去后的再利用也变得不可能。

    为防止发生集中于一个部位上的间隙,对“凸实”2和“凹实”3的部分用粘接剂进行固定是有效果的。但这样做除了需要花费很多施工工时外,还存在粘接剂可能被挤出和对周围产生污染的问题;且在撤去地板件时,由于会发生“凸实”2和“凹实”3的破损,所以不能再被利用(参照图5、图6)

    (c)即使提高“实”加工部分的摩擦力,其强度也是不足。

    如图5所示,通过对“凸实”2和“凹实”3的构成进行变更,虽然可以期待提高由木质基材4和高密度树脂薄板12之间的密接而产生的摩擦力,但由于不进行粘接,所以仍存在因长期使用而产生劣变的可能。即,有可能因步行时所受到的沿水平方向的作用力而逐渐地使地板全体都受到错位。

    (d)在“实”加工部分上即使设置对水平方向的固定部,强度仍是不足。

    如图6所示,为使具有沿水平方向的强度,通过形成在“凸实”2的下部的钩状的突起13,并设置与该钩状的突起13相嵌合的第2“凹实”14,比起上述(c)中的方法虽然可以使嵌合强度有所提高,但若钩状突起13的安装精度差一些,则反而会有容易产生间隙的可能。又,当钩状突起13的材质为软质聚氯乙烯(PVC)薄板时,由于其材质较软,所以有可能出现晃荡不稳的问题。

    (e)对仅仅1枚地板件的更换作业较困难。

    由于在无论何种情况下都存在“凸实”2和“凹实”3,所以对只是1枚的地板件的更换作业就很困难。对仅仅1枚地板件的更换作业,通常是通过先将“凹实”3的下部削掉再进行嵌入的方法而实现的。但由于这样做除了需要花费相当的工夫外,还自然地使“实”的连接强度等于零,所以有可能发生脚踩出声和错开的现象。

    (f)曲折施工(雁行式施工)的困难。

    在进行称作“雁行”方法的曲折施工中,必需将邻接的地板件改变方向以使相互间以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产生接合。但这时的角度很容易失常,常常会出现地板全体歪斜或产生间隙的情况。

    本发明的第一方案,是鉴于以上问题而进行的,它提供了一种放置铺设式地板件的设置构造。在该放置铺设式地板件的设置构造中,利用了现有的放置铺设式地板件的特征,并通过使用接合件而可以防止出现作为缺点的大间隙,还改善了作业性和施工性。

    本发明的第二方案,涉及一种利用了在本发明的第一方案基础上的地板件设置构造的地板取暖用地板构造。

    目前,在例如住宅、事务所等建筑物上组装上地板取暖用地板件和发热部件(电热件、热水管等)时,从大体上分有发热部件分离型和发热部件一体型。

    发热部件分离型的构成为:铺设在地板基底件上或补强筋之间并组装有发热部件的发热盘,和铺设在该发热盘上、并与该发热盘为不同体的地板件。在该发热部件分离型中,如上所述,由于发热盘和地板件为不同体,所以对各自的种类和尺寸的选择自由度就较高,而且随着发热盘的面积增大,可以提高发热部分相对于全面积的比例,并具有发热部件的需连接部分较少、施工容易、和故障少等优点。    

    但是,在该发热部件分离型中,存在如下所示的缺点。

    (a)由于敲打钉子而对发热部件的损伤。

    若敲打钉子时的位置或方向有误的话,会对发热部件、温度控制装置、和连接器等造成损伤,而成为漏电、漏水、及发生其它问题的原因。

    (b)对仅仅是地板件之间的更换作业比较困难,且不可能再利用。

    对仅仅是地板件之间的更换虽然是可能的,但由于在设置时是用钉子和粘接剂所固定着的,所以在撤去时就需要花费很多的劳力和时间。而且,要完全撤去是很困难的事。在进行撤去作业时,由于因拨钉器(杠杆式起钉器)和刮刀的刃口而会使地板件和发热盘两者都受到损伤,所以不能再使用、再利用。又,由于在废材上露出有钉子等,所以还很危险。

    (c)即使只是发热盘产生了故障,也需要对地板件进行更换。

    在对发生故障的发热盘进行修理时,必需将该发热盘部分的地板件撤去。因此会出现上述(b)中所示的问题。

    (d)对设置后的取暖区域的部分变更较困难。

    由上述(b)的理由,对设置后的取暖区域的部分变更是不可能的。因此,在预想到因家具的移动等房间使用部位的变化而需部分变更取暖区域时,就最好是在目前并不需要取暖的部分上也铺设上发热盘。

    另外,还与放置铺设式地板件的设置工作法的场合同样地,存在下列各问题:

    (e)脚踩出声(发生嘎吱音)。

    (f)施工时的噪音。

    (g)由粘接剂产生的对健康和火灾的危险性。

    对比于发热部件分离型,发热部件一体型是在地板件内部埋设有发热部件的结构,它通常的构成是:先用钉子和粘接剂等依次将发热部件固定在补强筋上,再用连接器对位于地板间的发热部件之间进行连接。在该发热部件一体型上,具有只需通过铺设地板件和对发热部件相互之间进行接续而进行施工的简便性。

    但是,在该发热部件一体型上存在以下所示的缺点,即:

    (a)发热部件相互之间的需接续部位较多。

    由于针对各地板件,需要对发热部件相互之间用连接器进行接续,所以在该接续时需要花费很多的劳力和时间,并且由于使用多个连接器而产生接触不良等问题的频率也较高。

    (b)地板件的更换很困难甚至不可能。

    地板件和发热部件形成为一个整体,由于代价过高,仅仅进行地板件的更换是不可能的。进一步,由于地板件是用钉子和粘接剂等所固定着的,所以在撤去时需要花费很多的劳力和时间;并且,要完全撤去是很困难的。在进行该撤去时,由拨钉器(杠杆式起钉器)和刮刀的刃口会使地板件和发热盘两者都受到损伤,所以不能再使用。又,由于在废材上露出了钉子等,所以很危险。另外,一部分地板件虽因其装饰材部分是用螺钉进行固定的而可以进行装脱作业,但代价会更高;而且由于闭塞螺钉用暗销外露着,所以外观性变差。

    (c)设置后的取暖区域的部分变更困难。

    由上述(b)的理由,对设置后的取暖区域的部分变更是极其困难的。因此,在预想到因家具的移动等房间使用部位的变化而要对取暖区域进行部分变更时,就最好是在目前不需要取暖的部分上也铺设上埋设有发热部件的地板件。

    此外,还存在与发热部件分离型中的(d)至(g)同样的各问题。

    本发明的第一部分的放置铺设式地板件的设置构造,其特征是:在铺设时为相邻接的地板件的设置内面的端部上,形成有与接合面相平行并安装着状嵌合凹部件的收设槽;嵌合凹部件在其底部的长度方向上具有条槽;在接合件上具有构成嵌合凸部的轨道状的突条;通过将接合件跨设在邻接的地板件的各嵌合凹部件之间而将地板件相连结;并且根据需要,可以经缓冲件或高比重薄板而对地板件进行铺设。

    在本发明的地板件的设置构造上,形成于地板件的设置内面端部上的收设槽被刻设于与接合端面相平行的2个部位或4周上。又,在地板件的设置内面上,有时还形成有沿宽度方向的或格子状的锯槽,以便吸收基底件的整面不良的影响,提高不平对应性。又,在本发明的地板件上,不必象在现有例中的“凸实”或“凹实”那样必须赋以方向性。

    这里,接合件是用塑料或金属为材料制成的,而缓冲件是由聚乙烯泡沫塑料和含有聚氨基甲酸乙酯泡沫的塑料泡沫、或毛毡所构成的。

    这样,通过改变设置构造,就可以消除在现有的放置铺设式地板件方法中所存在的问题,提高施工性。

    图1为显示了现有的补强筋工作法的断面说明图。

    图2为显示了现有的直接铺设式工作法的断面说明图。

    图3为显示了现有的放置铺设式工作法的断面说明图。

    图4为显示了现有的放置铺设式工作法的断面说明图。

    图5为显示了现有的放置铺设式工作法的断面说明图。

    图6为显示了现有的放置铺设式工作法的断面说明图。

    图7为显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设置构造的立体图。

    图8为说明了嵌合凹部件的安装的立体图。

    图9为说明施工方法的平面图。

    图10为说明了雁行式施工方法的平面图。

    图11为显示了接合件的其它构成形态的立体图。

    图12为显示了本发明的实施形态例的断面图。

    图13为图12的分解断面图。

    图14为显示了在图13中的将发热部件保持在固定用具之前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5为显示了本发明的其它实施形态例的断面图。

    图16为图15的分解断面图。

    图17为显示了在图16中的将发热部件保持在固定用具之前的状态的立体图。

    下面,参照所附图面(图7~图11),对本发明的地板件的设置构造的一实施例进行说明。

    关于其基本的嵌合方法,如图7所示,是使用由胶合板、MDF(中密度纤维板)、装配件、带状板、及其它木质基材15作为地板件的本体(基材)、并在该地板件本体的表面侧成一体地粘接有装饰件16的地板件。

    这时,为提高往基底件23上的不平对应性,在木质基材15的内面侧上以一定的间隔刻设有锯槽7,使其具有柔软性。在木质基材15的内面侧上,成一体地粘着有聚乙烯泡沫塑料和聚氨基甲酸乙酯泡沫等缓冲件17。

    也可以在该缓冲件17的位置上,使用柔软且有一定重量的遮音薄板等高比重薄板。又,还可以将遮音薄板等高比重薄板与聚乙烯泡沫塑料、聚氨基甲酸乙酯泡沫等缓冲件相互组合在一起。这样一来,就可以吸收基底(件)的整面不良的影响,得到可以做到不平对应的柔软的地板件。

    又,在木质基材15的设置内面上,加工形成有用于安装嵌合凹部件20的收设槽22。在嵌合凹部件20上,形成有可以嵌入接合件18的突条19的一方的条形槽201。接合件18的突条19,为其顶端稍稍扩展了的半球形状,当该突条19与嵌合凹部件20的条槽201相嵌合时,可以顺利地嵌入。当顶端为稍稍扩展了的形状,也可考虑前端有所裂开了的形状。

    1枚放置铺设式地板件(木质基材)15的设置内面的收设槽22,刻设形成于与接合端面相平行的2个部位或端部的4周上。在这些收设槽22中,每一个都可以装配上嵌合凹部件20;且经接合件18,在任何位置上都可以与邻接的其它放置铺设式地板件24相连接。

    然后,当以横跨双方的放置铺设式地板件24、24的方式将接合件18的嵌合凸部19插入到嵌合凹部件20的条槽201中时,放置铺设式地板件24的连结工作就完成了。以这样的方式不断连结下去,就可以完成地板件的施工作业。

    又,如图8所示,在嵌合凹部件20的侧面上,设有防止脱落用的突起21,该突起21用预先压入或粘结等方法与刻设于木质基材15的设置内面上的收设槽22固定成一体。该嵌合凹部件20最好是用软聚氯乙烯(PVC)或其它树脂成形得到的,且条槽201为在其里面一侧稍稍有些扩展了的形状,以使在拔出接合件18的嵌合凸部19时可以产生阻力。

    下面,对在实际施工现场的施工方法按顺序进行说明。

    如图9所示,先在房间的中央将接合件18排列成一直线,并用两面胶带等将该接合件18固定在基底件23上,使之不能移动。该接合件18的设置,具有同时起着与现有的地板件的墨线之间为临时并排的效果。当在该接合件18上嵌合上图7所示的嵌合凹部件20的条槽201时,放置铺贴地板件24就自动并无间隙地排列成直线状。第2列及以后各列,也可以同样地通过将接合件18和条槽201相嵌合而进行地板施工。

    当在放置铺设式地板件24的内面4周设置有收设槽22时,也可以容易地在图10所示的地板件的长度方向的末端,进行地板件的方向产生变化的波形(雁行式)施工。这时,由于仅仅是使用放置铺设式地板件24的短边25内面的嵌合凹部件20、长边26内面的嵌合凹部件20、和接合件18而进行嵌合的,所以使目前的由于角度的失常而导致施工困难的直角接合变得容易了,从而提高了施工性。

    接合件18是塑料制或金属制的,可以将其直接铺设在基底件23的上面。但如图11所示,当在接合件18的内面上预先张贴上缓冲件27,该缓冲件27最好为聚乙烯泡沫塑料、聚氨基甲酸乙酸泡沫或其它塑料泡沫、或毛毡时,还可以用于遮音地板件。

    本发明的地板件设置构造因具有以上的构成,所以具有以下所述的有益效果。

    (1)可以自由地进行地板件的施工或撤去作业。

    由于不使用粘接剂和钉子等固定装置,所以可以在不损害地板件本体的情况下将地板件撤去。因此,还可以象部分铺设的地毡那样,根据季节的不同而容易地对铺设进行改变。

    (2)由于不使用粘接剂,所以不会有健康上的问题,也不会有污染或发生火灾的危险性。

    (3)在施工时的接合作业,由于可以仅仅通过用手将接合件和地板件(的嵌合件)相互嵌入、或用橡皮锤子轻轻打击而进行,所以可以消除因敲打钉子而产生的损伤或膨胀等伤害,同时消除了由于敲打钉子而产生的噪音。

    (4)在施工时不需要特殊的技术和工具,即不需要空气压缩机、打钉机、铁锤等要求熟练操作的工具,顶多只需使用锯子。从而即使不靠专业人员也可以(由DIY)进行施工。另外,由于不必象现有的粘接施工那样必须在粘接剂的打开使用时间内完成施工,所以还具有可以按作业者的步调进行施工的优点。

    (5)即使在进行雁行式等直角铺设时,也可以通过嵌入接合件,而容易地进行呈现直角的、无间隙且精度良好的施工作业。

    (6)即使在万一出现铺设错误时,也可以马上撤去,并可以多次进行这样的修正作业。且即使对仅仅是1枚的地板件,也可以进行更换。

    (7)由于在撤去后的地板件上不存在钉子或粘接剂,所以也没有什么危险性,可以使其得到再次利用。而且,由于体积并不显大,所以可以将其汇集后放入箱子中进行保管。

    作为本发明的第二方案的地板取暖用地板构造,其特征是:该地板取暖用地板构造由地板件10和发热部件40组合而成的;发热部件40容易装脱地被保持着;而且在保持着该发热部件40时,设有容易装脱地固定在地板件10的下面的固定用具30;该固定用具30,通过在其水平基板31的上面中央突设一对与该水平基板31成一体的凸条32、32,而可以在由该一对凸条32、32和水平基板31所围成的空间内形成可以容易装脱地嵌入发热部件40的发热件保持部33;进一步,在水平基板31的上面,突设有固定部35、35,该固定部35、35容易装脱地被固定在形成于邻接的2枚地板件10、10的各自的下面或1枚的地板件10的下面的至少为1对的凹状接受用具(20、20)上。

    在本发明的地板取暖用地板构造中所使用的固定用具30,是与在上述地板件的设置构造中所使用的接合件18相对应的部件,它是通过将接合件18的幅宽加大,并在其突条(嵌合凸部)19之间形成发热件保持部33而得到的。

    在本发明中,为使发热部件40的安装容易进行,其特征是:在邻接的2枚地板件10、10的各自的下面或1枚的地板件的下面,形成可以收容发热件保持部33的凹部10a。依据这样的构成,将地板件和固定用具相合后的厚度,大致就等于地板件的厚度,从而可以增大设置的自由度,使设置作业容易进行。

    本发明的另一个特征是:固定部35、35形成为与凸条32、32相平行的直线状。通过将固定部形成为与凸条相平行的直线状,可以使凹状接受用具的相对于固定部的固定作业变得很容易,使地板件的铺设很容易进行。

    依据本发明的地板取暖构造,例如,先在胶合板、混凝土等基底件的上面隔以适当的(在进行后述的地板件的铺设时,可使邻接的地板件间无间隙地相连结上的)间隙平行地设置上各固定用具30;然后,在各固定用具的发热件保持部上嵌着电热件、热水管等发热部件;进一步,在各固定用具的固定部上相合和固定上地板件的相应的凹状接受用具。

    如上所述,在进行地板件的固定时,由于不使用钉子,所以不会发生由于敲打钉子的位置、方向的错误而引起的发热部件的损伤,因此不会出现漏电、漏水或其它问题。又,在施工时也不会有因敲打钉子而产生的噪音。进一步,由于也不使用粘接剂,所以无论是对地板件还是对发热部件都很容易进行装脱,且在进行撤除和更换时不会产生损伤,可以实现保管和再利用。因此,在设置后伴随家具等的移动而需要的取暖区域的部分变更作业(撤去、位置变更、或增设等)也容易进行,使在目前暂时不需要的区域上不必进行预先设置上发热部件等多余的作业。

    又,由于基本上不是用钉子或粘接剂进行固定的,所以地板件也容易对因温度和水分的变化而产生的伸缩变化进行跟随,使其间隙几乎不会发生变化,从而,不会出现“脚踩出声”的现象。进一步,对发热部件,由于只需将其预先连接好了的整体嵌合在发热件保持部上即可,所以还可以减少对(发热部件的)连接器等的接续作业,且可以减少因该接续作业而产生的接触不良等问题。

    下面,参照图面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态例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地板取暖用地板构造,如图12至图14所示,是在由地板件10和发热部件40的相互组合而构成的结构上,由增设的固定用具30将发热部件40容易装脱地保持住;并在该保持着发热部件40的状态下可以容易装脱地将固定用具30固定在地板件10的下面。在该地板件10的下面形成有凹部10a,在该凹部10a上可以收容后述的发热件保持部33。由此,将地板件10和固定用具30相合后的厚度就大致等于地板件的厚度,从而增大了设置的自由度,使设置作业容易进行。又,作为发热部件40,只要是具有与电热件或热水管等同样的发热功能的并在一个方向上其尺寸较长的装置即可,并无特别的限制。

    固定用具30的详细情况是:它由金属或塑料等制成;在其水平基板31的上面中央,突设有一对与该水平基板31成一体的、并可以弹性地向左右进行开闭的凸条32、32;由此,在由该一对的凸条32、32和水平基板31所围成的空间里,就形成了可以容易装脱地对发热部件40进行嵌合的发热件保持部33。又,作为发热件保持部33,除了可以保持住往返2根发热部件40的样式之外,还有如图15至图17所示的可以对只是单程1根的发热部件40进行保持的样式,即对其可能的保持根数并无特别的限制。

    进一步,在水平基板31的上面,突设有在其各自的前端具有膨胀头部的固定部35、35;该固定部35、35,被固定在形成于邻接的2枚地板件10、10各自下面的至少为一对的、并可以弹性地向左右进行开闭的断面为“C”字形的凹状接受用具20a、20a上。固定部35、35形成为与凸条32、32相平行的直线状,以使凹状接受用具20a、20a对固定部35、35的固定作业容易进行。又,由于固定用具30是与图7所示的接合件18相对应的部件,所以固定部35、35也可形成为与接合件18的突条(嵌合凸部)19相同的形状。作为固定部35、35,还可以是一种被固定在形成于1枚地板件下面的至少为1对的凹状接受用具上的结构(图示省略)。

    在进行施工时,首先,在例如为胶合板或混凝土等基底件的上面隔以适当的间隔平行地设置各固定用具30;然后,在各固定用具30的发热件保持部33上嵌装上发热部件40;进一步,在各固定用具30的固定部35、35上相合上地板件10的相应的凹状接受用具20a、20a以进行固定。在进行了以上作业后,工事就完成了。如上所述,在进行固定作业时基本上没使用钉子或粘结剂。

    另外,为了降低地板的冲击音或对其进行遮音,也可以在地板件10的下面以及固定用具30的下面成一体地粘接上聚氨基甲酸乙酯泡沫或毛毡等缓冲件12等(含有遮音材料)。又,还可以在地板件10和固定用具30之间插入热扩散用的铝薄板、缓冲板、遮音板等构件(图示省略)。

    本发明的地板取暖用地板构造,由于具有如上的构成,所以不会出现目前成为问题的在施工时要敲打钉子和粘接剂的使用等问题,也不会发生在地板件和发热部件的再利用以及取暖区域的部分变更等上的问题,而且可以容易进行地板取暖的施工作业。

放置铺设式地板件的设置构造.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放置铺设式地板件的设置构造.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放置铺设式地板件的设置构造.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放置铺设式地板件的设置构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放置铺设式地板件的设置构造.pdf(2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放置铺设式地板件的设置构造,其特征为在铺设时为相邻接的地板件的设置内面端部上,形成有与接合面相平行、且安装着嵌合凹部件的收设槽;嵌合凹部件在其底部的长度方向上具有条槽;接合件具有形成为嵌合凸部的导轨状的突条;同时,通过将接合件跨设在邻接的地板件的各嵌合凹部件之间而对地板件进行连结;并在必要时经缓冲件或高比重薄板对地板件进行铺设。以及在接合件的导轨状突条向铺设发热件的地板取暖构造。在地板件下也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