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焚烧炉及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垃圾焚烧炉及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法.pdf(2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03714A43申请公布日20110406CN102003714ACN102003714A21申请号201010582847722申请日20101210F23G5/16200601F23G5/04200601F23G5/44200601F23G5/5020060171申请人常州市三信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地址213133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罗溪空港工业园旺财路15号72发明人戴亚南曹成运74专利代理机构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14代理人翁坚刚54发明名称生活垃圾焚烧炉及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活垃圾焚烧炉,其要点是包括基础座、炉底座、炉膛体。
2、、炉框架、进料装置、组合式炉排机构、炉底出灰斗、出渣斗、出灰机构、破渣机构、落渣通道、风仓板和冷热风装置。炉底座包括前座、后座和左端封板。各风仓板设置在炉底座的前座和后座之间,炉底座的前座和后座与相应的风仓板和相应的封板之间形成相应的风仓。炉膛体的各墙体和组合式炉排机构之间的空间构成相应的主燃室和二燃室。通过冷热风装置进入风仓的热风穿过组合式炉排机构进入主燃室后,可以起到烘干生活垃圾和助燃的作用。炉膛体左侧墙的中部设有二次风风口,二次风风口进入二燃室的风可以起到产生涡流和助燃作用,可促使二噁英及其它有害物被彻底进行高温分解,CO、C等彻底进行高温燃烬。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
3、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5页说明书12页附图2页CN102003726A1/5页21一种生活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座(10)、炉底座(1)、炉膛体(2)、炉框架(3)、进料装置(4)、组合式炉排机构(5)、炉底出灰斗(61)、出渣斗(62)、出灰机构(63)、破渣机构(64)、落渣通道(65)、风仓板(66)和冷热风装置;基础座(10)为方框形,通过固定在地面上的支撑柱(15)进行支撑;炉底座(1)包括前座、后座和左端封板(15);炉底座(1)的前座和后座均坐落在基础座(10)上且均由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倾斜段和水平段固定连接构成,且倾斜段的上表面从左至右依次从高向低设置;炉底座(。
4、1)的左端封板(15)密闭连接固定在前座左端和相应的后座左端之间,且左端封板(15)的上端与前座和后座的左端顶部对齐;各风仓板(66)设置在炉底座(1)的前座和后座之间,炉底座(1)的前座和后座与相应的风仓板(66)和相应的封板之间形成相应的风仓(67);炉膛体(2)包括前后主墙、左拱顶(21)、左侧墙(22)、主拱顶(23)、右侧墙(24)、内斜坡拱顶(25)、内主隔墙(26)、左斜隔墙(27)和右斜隔墙(28);前主墙坐落在炉底座(1)的前座上,后主墙坐落在炉底座(1)的后座上,且前后主墙左部为低矮部;左拱顶(21)设置在前后主墙左侧低矮部顶部之间;左拱顶(21),前后主墙和炉底座(1)的。
5、左端封板(15)的顶部之间形成进料口(216);主拱顶(23)设置在前后主墙顶部之间;左侧墙(22)设置在左拱顶(21)和主拱顶(23)之间以及前后主墙之间,左侧墙(22)的中部设有二次风风口(212),且二次风风口(212)从左后部上方向右前部下方倾斜设置;右侧墙(24)上部及中部位于前后主墙之间且顶部与主拱顶(23)相连,下部坐落在基础座(10)的右端上,且位于炉底座(1)的前座和后座之间;右侧墙(24)的下部中间开有与炉膛体(2)内部相通的门洞,门洞的壁上装有检修门(217);内斜坡拱顶(25)向右下方倾斜设置在前后主墙之间且右端与右侧墙(24)相连;内主隔墙(26)竖直向上设置在内斜坡。
6、拱顶(25)左侧上方且与前后主墙相连;左斜隔墙(27)通过设置在前后主墙之间的钢架固定在前后主墙之间且左端与内主隔墙(26)顶部相连,左斜隔墙(27)向右下方倾斜设置;右斜隔墙(28)通过设置在前后主墙之间的钢架固定在前后主墙之间,且其右端与右侧墙(24)中部内侧相连,右斜隔墙(28)向左下方倾斜设置,其左端与左斜隔墙(27)的右端相连,且连接处中间设有二燃室出灰口(213);右侧墙(24)的位于右斜隔墙(28)上方的前后方向的中部设有出烟口(215);右侧墙(24)的位于右斜隔墙(28)与内斜坡拱顶(25)之间的前后方向的中部设有清灰孔(214);炉膛体(2)还包括主燃室(210)和二燃室(。
7、211),二燃室(211)包括涡旋区(2111)和停留区(2112);所述前后主墙、左拱顶(21)、内斜坡拱顶(25)和组合式炉排机构(5)之间的空间形成主燃室(210);所述前后主墙、左侧墙(22)、主拱顶(23)、内主隔墙(26)、左斜隔墙(27)、右斜隔墙(28)和右侧墙(24)之间的空间形成二燃室(211),而前后主墙、左侧墙(22)、主拱顶(23)和内主隔墙(26)之间的空间形成二燃室(211)的涡旋区(2111),前后主墙、主拱顶(23)、左斜隔墙(27)、右斜隔墙(28)和右侧墙(24)之间的空间形成二燃室(211)的停留区(2112);炉框架(3)的下部固定在炉底座(1)上且围。
8、绕炉膛体(2)设置;进料装置(4)包括进料装置架(41)、进料平台(42)、密封壳体(43)、进料斗(44)和随动推料装置(45);进料装置架(41)底部固定在基础座(10)左侧上,顶部右侧与炉框架(3)的位于炉膛体(2)的左拱顶(21)上方的部分固定连接;进料平台(42)固定在进料装置架(41)上,且右端位于权利要求书CN102003714ACN102003726A2/5页3炉底座(1)的左端顶部上;密封壳体(43)固定在进料平台(42)左端上部;进料斗(44)固定在进料装置架(41)上且位于进料装置架(41)的顶部,进料斗(44)的出口的左侧下端与密封壳体(43)的右端密闭连接,进料斗(4。
9、4)的出口的上侧的右端和前后两侧的右端与炉膛体(2)的形成进料口(216)的相应部位密闭连接,进料斗(44)的出口的前侧和后侧的下端与进料平台(42)密闭连接;随动推料装置(45)设置在进料平台(42)上且位于密封壳体(43)内;组合式炉排机构(5)包括设置在炉底座(1)的前座和后座的倾斜段上的倾斜式往复炉排机构和设置在炉底座(1)的前座和后座的水平段上的水平式往复炉排机构;组合式炉排机构(5)的倾斜式往复炉排机构的左端位于随动推料装置(45)的右侧下部;组合式炉排机构(5)的倾斜式往复炉排机构的右端位于水平式往复炉排机构左端上部;位于炉底座(1)水平段上的水平式往复炉排机构的右端与炉膛体(2。
10、)的右侧墙(24)之间设有落渣通道(65);各炉底出灰斗(61)跨接在基础座(10)的前侧边框和后侧边框上,且位于相应的风仓(67)的下方;出灰机构(63)通过坐落在地面上的安装架固定在各个炉底出灰斗的下方,且分别与相应的炉底出灰斗密闭连接;出渣斗(62)跨接在基础座(10)的前侧边框和后侧边框上,且位于水平式往复炉排机构的下方以及炉底出灰斗(61)的右方;出灰机构(63)的出灰口与右侧的出渣斗(62)相连通;出渣斗(62)和每个炉底出灰斗(61)的上部前后两侧上均设置有进风口(616);破渣机构(64)设置在出渣斗(62)的下部;冷热风装置的风管系统设有两路送风总管,每路送风总管的送风支管的。
11、数量与出灰斗和出渣斗之和的数量相同;位于前侧的送风总管的各送风支管与相应的出灰斗(61)的进风口或出渣斗(62)的位于前侧的进风口相连通,位于后侧的送风总管的各送风支管与相应的出灰斗(61)的进风口或出渣斗(62)的位于后侧的进风口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炉底座(1)的前座和后座的倾斜段均由各自的左段箱形梁(11)、第一中段箱形梁(12)和第二中段箱形梁(13)依次密闭固定连接构成,炉底座(1)的前座和后座的水平段为右段箱形梁(14),且各右段箱形梁(14)与位于其左侧的相应的第二中段箱形梁(13)密闭固定连接;炉底座(1)的前座和后座分别坐落在基础座(10)的。
12、前侧边框和后侧边框上;炉底座(1)的左端封板(15)密闭连接固定在前座的左段箱形梁和后座的左段箱形梁(11)之间,且左端封板(15)的上端与前座的左段箱形梁和后座的左段箱形梁(11)的左端顶部对齐,左端封板(15)的下端与基础座(10)的上表面相平;风仓板(66)包括第一风仓板(661)、第二风仓板(662)和第三风仓板(663);第一风仓板(661)前端设置在炉底座(1)的前座的左段箱形梁和第一中段箱形梁之间,第一风仓板(661)后端设置在炉底座(1)的后座的左段箱形梁(11)和第一中段箱形梁(12)之间;炉底座(1)的左端封板(15)、前座的左段箱形梁、后座的左段箱形梁(11)和第一风仓板。
13、(661)之间形成第一风仓(671);第二风仓板(662)前端设置在炉底座(1)的前座的第一中段箱形梁和第二中段箱形梁之间,第二风仓板(662)后端设置在炉底座(1)的后座的第一中段箱形梁(12)和第二中段箱形梁(13)之间;炉底座(1)的第一风仓板(661)、前座的第一中段箱形梁、后座的第一中段箱形梁(12)和第二风仓板(662)之间形成第二风仓(672);第三风仓板(663)前端设置在炉底座(1)的前座的第二中段箱形梁和右段箱权利要求书CN102003714ACN102003726A3/5页4形梁之间,第三风仓板(663)后端设置在炉底座(1)的后座的第二中段箱形梁(13)和右段箱形梁(1。
14、4)之间;炉底座(1)的第二风仓板(662)、前座的第二中段箱形梁、后座的第二中段箱形梁(13)和第三风仓板(663)之间形成第三风仓(673);炉底座(1)的第三风仓板(662)、前座的右段箱形梁、后座的右段箱形梁(14)和炉膛体(2)的右侧墙(24)之间形成第四风仓(674);各风仓板(66)的上端位于相应的组合式炉排机构(5)的炉排的下方,各风仓板(66)的下端均在同一水平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活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炉膛体(2)还包括灰尘挡墙(29);灰尘挡墙(29)设置在主拱顶(23)和左斜隔墙(27)之间且与前后主墙相连,且下方设有烟气通道(218);二燃室(211)的停留。
15、区(2112)的位于灰尘挡墙(29)的左侧的部分为第一停留区,二燃室(211)的停留区(2112)的位于灰尘挡墙(29)的右侧的部分为第二停留区。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活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前后主墙、内斜坡拱顶(25)、内主隔墙(26)、左斜隔墙(27)、右斜隔墙(28)和右侧墙(24)之间的空间形成空气隔层。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生活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炉膛体(2)的前后主墙、左拱顶(21)、左侧墙(22)、主拱顶(23)、右侧墙(24)的墙体由内向外均依次由耐火砖、保温砖和保温棉组成;炉框架(3)是由工字钢相互焊接构成的整体钢架;炉框架(3)的内侧与设置在耐火砖墙上的抓钉的向。
16、外伸出的端头焊接固定在一起,而使得炉框架(3)与炉膛体(2)固定连接,从而使得保温砖和保温棉被夹紧固定在耐火砖与炉框架(3)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2至4之一所述的生活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炉底出灰斗(61)包括从左至右依次相连设置的第一炉底出灰斗(611)、第二炉底出灰斗(612)、第三炉底出灰斗(613)和第四炉底出灰斗(614);第一炉底出灰斗(611)设置在炉底座(1)的左端封板(15)和第一风仓板(661)的下部之间,跨接在基础座(10)的前侧边框和后侧边框上,从下向上密闭连接在炉底座(1)上,且位于第一风仓(671)的下方;第二炉底出灰斗(612)设置在第一风仓板(661)和第二风仓板。
17、(662)的下部之间,跨接在基础座(10)的前侧边框和后侧边框上,从下向上密闭连接在炉底座(1)上,且位于第二风仓(672)的下方;第三炉底出灰斗(613)设置在第二风仓板(662)和第三风仓板(663)的下部之间,跨接在基础座(10)的前侧边框和后侧边框上,从下向上密闭连接在炉底座(1)上,且位于第三风仓(673)的下方;第四炉底出灰斗(614)的左端设置在第三风仓板(663)的下端上,第四炉底出灰斗(614)的右端与出渣斗(62)的左端相连,出渣斗(62)的右端设置在炉膛体(2)的右侧墙(24)的下端上,第四炉底出灰斗(614)和出渣斗(62)的前后分别设置在基础座(10)的前侧边框和后侧。
18、边框上,从下向上密闭连接在炉底座(1)上;第一炉底出灰斗(611),第二炉底出灰斗(612),第三炉底出灰斗(613)和第四炉底出灰斗(614)下方设有出灰机构(63);出灰机构(63)通过坐落在地面上的安装架固定在各个炉底出灰斗的下方,且分别于相应的炉底出灰斗密闭连接;出灰机构(63)的右端与出渣斗(62)的左侧壁相连通,且可将第一炉底出灰斗(611)、第二炉底出灰斗(612)、第三炉底出灰斗(613)和第四炉底出灰斗(614)所排出的灰送入出渣斗(62)。7一种由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活垃圾焚烧炉和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法,该生活垃圾焚烧炉另外配备有相应的焚烧智能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步骤权利。
19、要求书CN102003714ACN102003726A4/5页5先将生活垃圾装入进料装置(4)的进料斗(44)后而下落至进料平台(42)上;由焚烧智能控制电路对炉内烘干区(A)的温度进行检测,当检测温度大于700时,由焚烧智能控制电路控制随动推料装置(45)将进料平台(42)上的生活垃圾向右推至组合式炉排机构(5)的左端的炉排上而进入烘干区(A),来自主燃室(210)和二燃室(211)的辐射热能以及系统外部的热风将推入的生活垃圾进行烘干,所述的热风由焚烧智能控制电路控制冷热风装置而进行调节,且由设置在第一炉底出灰斗(611)上的进风口(616)进入第一风仓(671)、再由下向上穿过炉排后而对生。
20、活垃圾进行烘干;然后随着组合式炉排机构(5)的往复运动,位于倾斜式往复炉排机构的炉排上的烘干的生活垃圾被推移到位于第一中段箱形梁(12)处上方的燃烧区(B)进行高温燃烧,此时来自系统外部的热风通过第二炉底出灰斗(612)上的进风口(616)进入第二风仓(672)、再由下向上穿过炉排后而对生活垃圾的燃烧起到助燃作用,而使生活垃圾在主燃室内保持900至1300的高温、不需加燃料助燃的连续稳定的明火燃烧;随着组合式炉排机构(5)的往复运动,位于倾斜式往复炉排机构的炉排上的燃烧后的生活垃圾被推移到位于第二中段箱形梁(13)处上方的燃烬区(C)继续进行燃烧,此时来自系统外部的热风通过焚烧智能控制电路控制。
21、冷热风装置而调节鼓入设置在第三炉底出灰斗(613)上的进风口(616)进入第三风仓(673)再由下向上穿过炉排后而对生活垃圾的燃烧而能起到助燃作用;燃烬的生活垃圾最后随着组合式炉排机构(5)的往复运动在倾斜式往复炉排机构上被推移下落到位于右段箱形梁(14)处的水平式往复炉排机构上的冷却区(D)进行冷却,此时来自系统外部的热风通过焚烧智能控制电路控制冷热风装置而调节鼓入设置在第四炉底出灰斗(614)和出渣斗(62)上的进风口(616)由下向上穿过炉排后可以起到降温冷却作用;随着水平式往复炉排机构(5)的往复运动,将完全燃烧完的炉渣通过落渣通道(65)落入出渣斗(62),然后由破渣机构(64)将落。
22、入的残渣打碎后排出焚烧炉;生活垃圾燃烧后所形成的烟气由主燃室(210)进入二燃室(211)的涡旋区(2111),同时通过鼓风机在左侧墙(22)上部设置的二次风风口(212)鼓入的二次风,从而在二燃室(211)的涡旋区(2111)中二次风与烟气一同形成涡流,由于二次风所带入的大量的新鲜空气使得烟气在不加燃料助燃的情况下也能继续在二燃室(211)内燃烧,并可保持850的高温;由主燃室(210)运动至涡旋区(2111)内的烟气,因重力及涡旋的作用,烟、尘进行初步的分离,部分灰尘落到组合式炉排机构(5)上,其余的灰尘随烟气进入二燃室(211)的停留区(2112)继续燃烧;落到组合式炉排机构(5)上的灰。
23、尘的一部分会随着组合式炉排机构(5)的运动连同燃烧完的炉渣一起经落渣通道(65)落入出渣斗(62),最终排出焚烧炉,还有一部分灰尘会通过组合式炉排机构(5)的炉排之间的缝隙落入炉底出灰斗(61),落入炉底出灰斗(61)的灰尘通过出灰机构(63)排到出渣斗(62)中,最终排出焚烧炉;进入二燃室(211)的停留区(2112)的内部的烟气由于重力作用对烟、尘再一次进行初步的分离,部分尘会落入二燃室出灰口(213)后排出;通过焚烧智能控制电路不断检测烟气的氧含量,若烟气的氧含量符合排出条件,即烟气的氧含量为5WT8WT,则保持二次风风口(212)鼓入二次风的进风量;若烟气的氧含量低于5WT时,则增加二。
24、次风风口(212)鼓入二次风的进风量,若烟气的氧含量高于8WT时,则减少二次风风口(212)鼓入二次风的进风量;烟气经出烟口(215)排出生活垃圾焚烧炉,进入后续烟气处理系统。权利要求书CN102003714ACN102003726A5/5页6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活垃圾焚烧炉的炉膛体(2)还包括灰尘挡墙(29);灰尘挡墙(29)设置在主拱顶(23)和左斜隔墙(27)之间且与前后主墙相连,且下方设有烟气通道(218);二燃室(211)的停留区(2112)由前后主墙、主拱顶(23)、左斜隔墙(27)、右侧墙(24)和右斜隔墙(28)之间的空间构成;位于灰尘挡墙(29)左侧的。
25、二燃室(211)的停留区(2112)为第一停留区,位于灰尘挡墙(29)右侧的二燃室(211)的停留区(2112)为第二停留区;前后主墙、内斜坡拱顶(25)、内主隔墙(26)、左斜隔墙(27)和右斜隔墙(28)之间的空间为空气隔层;步骤中所述的进入二燃室(211)的第一停留区的烟气由于重力作用和灰尘挡墙(29)的作用对烟、尘再一次进行初步的分离,部分灰尘会沿着灰尘挡墙(29)下落至二燃室出灰口(213)后排出;烟气和其余灰尘由灰尘挡墙(29)下方的烟气通道(218)进入第二停留区中进行继续燃烧后再从炉膛体(2)的出烟口(215)流出;由于灰尘挡墙(29)延长了烟气在二燃室(211)的停留时间,促。
26、使二噁英及其它有害物被彻底进行高温分解,CO、C等物质被彻底进行高温燃烬,大大降低后续烟气处理的成本。权利要求书CN102003714ACN102003726A1/12页7生活垃圾焚烧炉及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生活垃圾焚烧炉,特别涉及一种控制二噁英排放的生活垃圾焚烧炉和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法。背景技术0002目前城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已成了国家和民众关注的焦点。目前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最大的方式是焚烧,但由于我国生活垃圾呈混装状,生活垃圾内成份复杂,焚烧后产生的烟气如不加有效的控制,会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目前烟气中危害最大的是二噁英。二噁英DIOXIN全称是多。
27、氯二苯并二噁英POLYCHLORINATEDDIBENZOPDIOXIN(简称PCDDS)和多氯二苯并呋喃POLYCHLORINATEDDIBENZOFURAN(简称PCDFS),是一种毒性极强的特殊有机化合物。二噁英是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代表,它们能干扰机体的内分泌,产生广泛的健康影响;二噁英有明显的免疫毒性,可引起动物胸腺萎缩、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功能降低等;二噁英还能引起皮肤损害,在暴露的实验动物和人群可观察到皮肤过渡角化、色素沉着以及氯痤疮等的发生;二噁英2,3,7,8TCDD对动物有极强的致癌性。0003二噁英类有两个特性,其一是分子结构的稳定性,在705以下时,二噁英类分子结构相当稳定。
28、,高于此温度即开始分解;其二是易合成性,当烟气中含有氯苯、氯酚等化合物且温度在300500时极易再次合成二噁英类。0004目前生活垃圾焚烧二噁英产生主要源自三个环节焚烧前、焚烧中、焚烧后。0005焚烧前生活生活垃圾中本身含有微量的二噁英,由于二噁英具有热稳定性,尽管大部在高温燃烧时得以分解,在燃烧条件不充分时,不能充分分解,仍会有一部分在燃烧以后排放出来,随烟气进入大气。0006焚烧中在燃烧过程中由含氯前体物生成二噁英,前体物包括聚氯乙烯、氯代苯、五氯苯酚等,在燃烧中前体物分子通过重排、自由基缩合、脱氯或其他分子反应等过程会生成二噁英,会因燃烧不充分、温度低、时间短而不能完全分解,从而随烟气进。
29、入大气。0007焚烧后在烟气处理、排放中再合成,已分解的二噁英类及在燃烧过程产生的一些与二噁英类结构相似的环状前驱物(氯代芳香烃),在烟气缓慢冷却到300500时,会在固体飞灰表面发生异相催化反应合成二噁英类中间产物或二噁英类,或者在飞灰表面与不挥发金属及其盐类发生多种反应,生成表面活性氯化物,再经过多种复杂的有机反应最后再次生成吸附在飞灰颗粒表面上的二噁英。0008中国专利文献CN201184597Y公开了一种可实现二恶英及粉尘零排放的垃圾焚烧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垃圾储仓、垃圾焚烧炉、余热锅炉,余热锅炉烟气出口通过引风机、烟气分配箱、电动阀门、底板进气孔直接对垃圾储仓内的垃圾进行加热,使其发。
30、酵、脱水烟气在对垃圾进行加热的同时,垃圾又对烟气起到过滤作用;在垃圾储仓的顶部设有储仓烟气内循环出口与储仓排气管,储仓烟气内循环出口与二次风系统相连;储仓排气管通过秸秆灰、石灰粉喷入口与除尘器相连通,在除尘器的上方设有净化气出口;该实用新型不用对城说明书CN102003714ACN102003726A2/12页8市垃圾进行预处理,整个处理过程,周而复始在系统内部循环。该文献还描述了城市垃圾在焚烧炉内焚烧产生的烟气,经过余热锅炉吸热后排出的烟气,在引风机的牵引下通过烟气管道直接送入设置在垃圾储仓下方的烟气分配箱内,烟气分配箱上设有若干个电动阀门并分别与垃圾储仓底板下方的烟气隔断相连通,电动阀门通。
31、过导线与自动控制单元电连,自动控制单元通过电源开关与电源电连,电动阀门按着人为设定好的程序在自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有节奏的开合,将烟气按着一定的规律通过储仓底板上的底板进气孔吹入垃圾储仓内的不同区域对垃圾进行均匀加热;垃圾燃烧产生的烟气在对垃圾进行加热的同时,垃圾又对烟气起到过滤作用,烟气内含有的二噁英、粉尘、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被垃圾过滤掉。0009由此可以看出该垃圾焚烧炉焚烧产生的烟气仅仅只经过余热锅炉吸热后未经其它任何处理就又被输送回垃圾储仓对垃圾储仓内的垃圾进行加热。首先垃圾本身不具有过滤功能,起不到过滤二噁英的作用,如不及时处理,这样周而复始在系统内部循环只会使系统内部的二噁英含量越来越高。
32、,形成恶性循环;其次被过滤掉的烟气中的粉尘和重金属时间长了不仅会堵塞底板进气孔,而且烟气中的粉尘和重金属还会随着垃圾再次被送入焚烧炉,这样只会促成二噁英的生成,产生更大量的二噁英。发明内容0010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备相应的焚烧智能控制电路后,在焚烧过程中能促使二噁英及其它有害物彻底被高温分解,CO、C等彻底被高温燃烬的生活垃圾焚烧炉和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法。0011实现本发明目的的基本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一种生活垃圾焚烧炉,其结构特点是包括基础座、炉底座、炉膛体、炉框架、进料装置、组合式炉排机构、炉底出灰斗、出渣斗、出灰机构、破渣机构、落渣通道、风仓板和冷热风装置。0012上述基础座为方框形。
33、,通过固定在地面上的支撑柱进行支撑。炉底座包括前座、后座和左端封板。炉底座的前座和后座均坐落在基础座上且均由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倾斜段和水平段固定连接构成,且倾斜段的上表面从左至右依次从高向低设置。炉底座的左端封板密闭连接固定在前座左端和相应的后座左端之间,且左端封板的上端与前座和后座的左端顶部对齐。各风仓板设置在炉底座的前座和后座之间,炉底座的前座和后座与相应的风仓板和相应的封板之间形成相应的风仓。0013上述炉膛体包括前后主墙、左拱顶、左侧墙、主拱顶、右侧墙、内斜坡拱顶、内主隔墙、左斜隔墙和右斜隔墙。前主墙坐落在炉底座的前座上,后主墙坐落在炉底座的后座上,且前后主墙左部为低矮部。左拱顶设置在。
34、前后主墙左侧低矮部顶部之间;左拱顶,前后主墙和炉底座的左端封板的顶部之间形成进料口。主拱顶设置在前后主墙顶部之间。左侧墙设置在左拱顶和主拱顶之间以及前后主墙之间,左侧墙的中部设有二次风风口,且二次风风口从左后部上方向右前部下方倾斜设置。右侧墙上部及中部位于前后主墙之间且顶部与主拱顶相连,下部坐落在基础座的右端上,且位于炉底座的前座和后座之间;右侧墙的下部中间开有与炉膛体内部相通的门洞,门洞的壁上装有检修门。内斜坡拱顶向右下方倾斜设置在前后主墙之间且右端与右侧墙相连。内主隔墙竖直向上设置在内斜坡拱顶左侧上方且与前后主墙相连。左斜隔墙通过设置在前后主墙之间的钢架固定在前后主墙之间且左端与内主隔墙顶。
35、部相连,左斜隔墙向右下方倾斜设置。右斜隔墙通过设置在前后主墙之间的钢架说明书CN102003714ACN102003726A3/12页9固定在前后主墙之间,且其右端与右侧墙中部内侧相连,右斜隔墙向左下方倾斜设置,其左端与左斜隔墙的右端相连,且连接处中间设有二燃室出灰口。右侧墙的位于右斜隔墙上方的前后方向的中部设有出烟口。右侧墙的位于右斜隔墙与内斜坡拱顶之间的前后方向的中部设有清灰孔。炉膛体还包括主燃室和二燃室。二燃室包括涡旋区和停留区。所述前后主墙、左拱顶、内斜坡拱顶和组合式炉排机构之间的空间形成主燃室。所述前后主墙、左侧墙、主拱顶、内主隔墙、左斜隔墙、右斜隔墙和右侧墙之间的空间形成二燃室。而。
36、前后主墙、左侧墙、主拱顶和内主隔墙之间的空间形成二燃室的涡旋区,前后主墙、主拱顶、左斜隔墙、右斜隔墙和右侧墙之间的空间形成二燃室的停留区。0014上述炉框架的下部固定在炉底座上且围绕炉膛体设置。进料装置包括进料装置架、进料平台、密封壳体、进料斗和随动推料装置。进料装置架底部固定在基础座左侧上,顶部右侧与炉框架的位于炉膛体的左拱顶上方的部分固定连接。进料平台固定在进料装置架上,且右端位于炉底座的左端顶部上。密封壳体固定在进料平台左端上部。进料斗固定在进料装置架上且位于进料装置架的顶部,进料斗的出口的左侧下端与密封壳体的右端密闭连接,进料斗的出口的上侧的右端和前后两侧的右端与炉膛体的形成进料口的相。
37、应部位密闭连接,进料斗的出口的前侧和后侧的下端与进料平台密闭连接。随动推料装置设置在进料平台上且位于密封壳体内。0015上述组合式炉排机构包括设置在炉底座的前座和后座的倾斜段上的倾斜式往复炉排机构和设置在炉底座的前座和后座的水平段上的水平式往复炉排机构。组合式炉排机构的倾斜式往复炉排机构的左端位于随动推料装置的右侧下部。组合式炉排机构的倾斜式往复炉排机构的右端位于水平式往复炉排机构左端上部。位于炉底座水平段上的水平式往复炉排机构的右端与炉膛体的右侧墙之间设有落渣通道。0016上述各炉底出灰斗跨接在基础座的前侧边框和后侧边框上,且位于相应的风仓的下方。出灰机构通过坐落在地面上的安装架固定在各个炉。
38、底出灰斗的下方,且分别与相应的炉底出灰斗密闭连接。出渣斗跨接在基础座的前侧边框和后侧边框上,且位于水平式往复炉排机构的下方以及炉底出灰斗的右方。出灰机构的出灰口与右侧的出渣斗相连通。出渣斗和每个炉底出灰斗的上部前后两侧上均设置有进风口。破渣机构设置在出渣斗的下部。冷热风装置的风管系统设有两路送风总管,每路送风总管的送风支管的数量与出灰斗和出渣斗之和的数量相同。位于前侧的送风总管的各送风支管与相应的出灰斗的进风口或出渣斗的位于前侧的进风口相连通,位于后侧的送风总管的各送风支管与相应的出灰斗的进风口或出渣斗的位于后侧的进风口相连通。0017以上述基本技术方案为基础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炉底座的前座。
39、和后座的倾斜段均由各自的左段箱形梁、第一中段箱形梁和第二中段箱形梁依次密闭固定连接构成。炉底座的前座和后座的水平段为右段箱形梁,且各右段箱形梁与位于其左侧的相应的第二中段箱形梁密闭固定连接。0018上述炉底座的前座和后座分别坐落在基础座的前侧边框和后侧边框上。炉底座的左端封板密闭连接固定在前座的左段箱形梁和后座的左段箱形梁之间,且左端封板的上端与前座的左段箱形梁和后座的左段箱形梁的左端顶部对齐,左端封板的下端与基础座的上表面相平。0019所述风仓板包括第一风仓板、第二风仓板和第三风仓板。第一风仓板前端设置在说明书CN102003714ACN102003726A4/12页10炉底座的前座的左段箱。
40、形梁和第一中段箱形梁之间,第一风仓板后端设置在炉底座的后座的左段箱形梁和第一中段箱形梁之间。炉底座的左端封板、前座的左段箱形梁、后座的左段箱形梁和第一风仓板之间形成第一风仓。第二风仓板前端设置在炉底座的前座的第一中段箱形梁和第二中段箱形梁之间,第二风仓板后端设置在炉底座的后座的第一中段箱形梁和第二中段箱形梁之间。炉底座的第一风仓板、前座的第一中段箱形梁、后座的第一中段箱形梁和第二风仓板之间形成第二风仓。第三风仓板前端设置在炉底座的前座的第二中段箱形梁和右段箱形梁之间,第三风仓板后端设置在炉底座的后座的第二中段箱形梁和右段箱形梁之间。炉底座的第二风仓板、前座的第二中段箱形梁、后座的第二中段箱形梁。
41、和第三风仓板之间形成第三风仓。炉底座的第三风仓板、前座的右段箱形梁、后座的右段箱形梁和炉膛体的右侧墙之间形成第四风仓。各风仓板的上端位于相应的组合式炉排机构的炉排的下方,各风仓板的下端均在同一水平面上。0020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中的炉膛体还包括灰尘挡墙。灰尘挡墙设置在主拱顶和左斜隔墙之间且与前后主墙相连,且下方设有烟气通道。二燃室的停留区的位于灰尘挡墙的左侧的部分为第一停留区,二燃室的停留区的位于灰尘挡墙的右侧的部分为第二停留区。0021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中的前后主墙、内斜坡拱顶、内主隔墙、左斜隔墙、右斜隔墙和右侧墙之间的空间形成空气隔层。0022以上述各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还有炉膛体。
42、的前后主墙、左拱顶、左侧墙、主拱顶、右侧墙的墙体由内向外均依次由耐火砖、保温砖和保温棉组成。炉框架是由工字钢相互焊接构成的整体钢架。炉框架的内侧与设置在耐火砖墙上的抓钉的向外伸出的端头焊接固定在一起,而使得炉框架与炉膛体固定连接,从而使得保温砖和保温棉被夹紧固定在耐火砖与炉框架之间。0023以上述各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还有炉底出灰斗包括从左至右依次相连设置的第一炉底出灰斗、第二炉底出灰斗、第三炉底出灰斗和第四炉底出灰斗。第一炉底出灰斗设置在炉底座的左端封板和第一风仓板的下部之间,跨接在基础座的前侧边框和后侧边框上,从下向上密闭连接在炉底座上,且位于第一风仓的下方。第二炉底出灰斗设置在第。
43、一风仓板和第二风仓板的下部之间,跨接在基础座的前侧边框和后侧边框上,从下向上密闭连接在炉底座上,且位于第二风仓的下方。第三炉底出灰斗设置在第二风仓板和第三风仓板的下部之间,跨接在基础座的前侧边框和后侧边框上,从下向上密闭连接在炉底座上,且位于第三风仓的下方。第四炉底出灰斗的左端设置在第三风仓板的下端上,第四炉底出灰斗的右端与出渣斗的左端相连,出渣斗的右端设置在炉膛体的右侧墙的下端上,第四炉底出灰斗和出渣斗的前后分别设置在基础座的前侧边框和后侧边框上,从下向上密闭连接在炉底座上。第一炉底出灰斗,第二炉底出灰斗,第三炉底出灰斗和第四炉底出灰斗下方设有出灰机构。出灰机构通过坐落在地面上的安装架固定在。
44、各个炉底出灰斗的下方,且分别于相应的炉底出灰斗密闭连接。出灰机构的右端与出渣斗的左侧壁相连通,且可将第一炉底出灰斗、第二炉底出灰斗、第三炉底出灰斗和第四炉底出灰斗所排出的灰送入出渣斗。0024实现本发明目的的生活垃圾焚烧炉和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法,该生活垃圾焚烧炉另外配备有相应的焚烧智能控制电路,具有以下步骤先将生活垃圾装入进料装置的进料斗后而下落至进料平台上;由焚烧智能控制电路对炉内烘干区的温度进行检测,当检测温度大于700时,由焚烧智能控制电路控制随动推说明书CN102003714ACN102003726A5/12页11料装置将进料平台上的生活垃圾向右推至组合式炉排机构的左端的炉排上而进入烘干。
45、区,来自主燃室和二燃室的辐射热能以及系统外部的热风将推入的生活垃圾进行烘干,所述的热风由焚烧智能控制电路控制冷热风装置而进行调节,且由设置在第一炉底出灰斗上的进风口进入第一风仓、再由下向上穿过炉排后而对生活垃圾进行烘干;然后随着组合式炉排机构的往复运动,位于倾斜式往复炉排机构的炉排上的烘干的生活垃圾被推移到位于第一中段箱形梁处上方的燃烧区进行高温燃烧,此时来自系统外部的热风通过第二炉底出灰斗上的进风口进入第二风仓、再由下向上穿过炉排后而对生活垃圾的燃烧起到助燃作用,而使生活垃圾在主燃室内保持900至1300的高温、不需加燃料助燃的连续稳定的明火燃烧;随着组合式炉排机构的往复运动,位于倾斜式往复。
46、炉排机构的炉排上的燃烧后的生活垃圾被推移到位于第二中段箱形梁处上方的燃烬区继续进行燃烧,此时来自系统外部的热风通过焚烧智能控制电路控制冷热风装置而调节鼓入设置在第三炉底出灰斗上的进风口进入第三风仓再由下向上穿过炉排后而对生活垃圾的燃烧而能起到助燃作用;燃烬的生活垃圾最后随着组合式炉排机构的往复运动在倾斜式往复炉排机构上被推移下落到位于右段箱形梁处的水平式往复炉排机构上的冷却区进行冷却,此时来自系统外部的热风通过焚烧智能控制电路控制冷热风装置而调节鼓入设置在第四炉底出灰斗和出渣斗上的进风口由下向上穿过炉排后可以起到降温冷却作用;随着水平式往复炉排机构的往复运动,将完全燃烧完的炉渣通过落渣通道落入。
47、出渣斗,然后由破渣机构将落入的残渣打碎后排出焚烧炉。0025生活垃圾燃烧后所形成的烟气由主燃室进入二燃室的涡旋区,同时通过鼓风机在左侧墙上部设置的二次风风口鼓入的二次风,从而在二燃室的涡旋区中二次风与烟气一同形成涡流,由于二次风所带入的大量的新鲜空气使得烟气在不加燃料助燃的情况下也能继续在二燃室内燃烧,并可保持850的高温;由主燃室运动至涡旋区内的烟气,因重力及涡旋的作用,烟、尘进行初步的分离,部分灰尘落到组合式炉排机构上,其余的灰尘随烟气进入二燃室的停留区继续燃烧;落到组合式炉排机构上的灰尘的一部分会随着组合式炉排机构的运动连同燃烧完的炉渣一起经落渣通道落入出渣斗,最终排出焚烧炉,还有一部分。
48、灰尘会通过组合式炉排机构的炉排之间的缝隙落入炉底出灰斗,落入炉底出灰斗的灰尘通过出灰机构排到出渣斗中,最终排出焚烧炉;进入二燃室的停留区的内部的烟气由于重力作用对烟、尘再一次进行初步的分离,部分尘会落入二燃室出灰口后排出;通过焚烧智能控制电路不断检测烟气的氧含量,若烟气的氧含量符合排出条件,即烟气的氧含量为5WT8WT,则保持二次风风口鼓入二次风的进风量;若烟气的氧含量低于5WT时,则增加二次风风口鼓入二次风的进风量,若烟气的氧含量高于8WT时,则减少二次风风口鼓入二次风的进风量。烟气经出烟口排出生活垃圾焚烧炉,进入后续烟气处理系统。0026所述的生活垃圾焚烧和烟气处理系统的炉膛体还包括灰尘挡。
49、墙;灰尘挡墙设置在主拱顶和左斜隔墙之间且与前后主墙相连,且下方设有烟气通道;二燃室的停留区由前后主墙、主拱顶、左斜隔墙、右侧墙和右斜隔墙之间的空间构成;位于灰尘挡墙左侧的二燃室的停留区为第一停留区,位于灰尘挡墙右侧的二燃室的停留区为第二停留区;前后主墙、内斜坡拱顶、内主隔墙、左斜隔墙和右斜隔墙之间的空间为空气隔层;上述步骤中所述的进入二燃室的第一停留区的烟气由于重力作用和灰尘挡墙的作用对烟、尘再一次进行初步的分离,部分灰尘会沿着灰尘挡墙下落至二燃室出灰口后排出;烟气和其余灰尘由灰尘挡墙说明书CN102003714ACN102003726A6/12页12下方的烟气通道进入第二停留区中进行继续燃烧后再从炉膛体的出烟口流出;由于灰尘挡墙延长了烟气在二燃室)的停留时间,促使二噁英及其它有害物被彻底进行高温分解,CO、C等物质被彻底进行高温燃烬,大大降低后续烟气处理的成本。0027本发明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发明的生活垃圾焚烧炉和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法,能使在焚烧阶段的生活垃圾在生活垃圾焚烧炉的主燃室内保持900至1300的高温、可连续进行稳定的明火燃烧,不需加燃料助燃。(2)本发明的生活垃圾焚烧炉中的二燃室的涡旋燃烧区上部的二次风风口鼓入的二次风使炉内产生涡旋扰动烟流,同时鼓入的二次风带入的大量的新鲜空气能使在主燃室内未燃尽的烟气在进入二燃室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