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1027194 上传时间:2018-03-26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778.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70675.X

申请日:

2010.08.31

公开号:

CN102004345A

公开日:

2011.04.06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G02F 1/133申请公布日:20110406|||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2F 1/133申请日:20100831|||公开

IPC分类号:

G02F1/133; G02F1/1333

主分类号:

G02F1/133

申请人:

NEC液晶技术株式会社

发明人:

森真

地址:

日本神奈川县川崎市

优先权:

2009.08.31 JP 2009-200083

专利代理机构: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代理人:

孙志湧;安翔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是具有被粘附到被提供有显示部的显示面板的主平面的功能膜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在主平面上的显示部的外部形成第一树脂层以包围显示部,形成允许由第一树脂层包围的内区域和第一树脂层的外部的外区域在主平面的面内方向上相互连通的连通部,内区域涂有第二树脂,功能膜被叠加在主平面上,并且通过按压功能膜来按压第二树脂并且使第二树脂扩散到整个内区域和连通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所述显示装置具有功能膜,所述功能膜被粘附到提供有显示部的显示面板的主平面,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在所述主平面上所述显示部的外部形成第一树脂层以包围所述显示部;形成连通部,所述连通部连接由所述第一树脂层包围的内区域和所述第一树脂层的外部的外区域,以使所述内区域和所述外区域在所述主平面的面内方向上相互连通;将第二树脂涂覆到所述内区域;将所述功能膜叠加在所述主平面上;以及通过对着所述主平面按压所述功能膜来按压并且使所述第二树脂扩散到整个所述内区域和所述连通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形成多个所述第一树脂层,并且通过在相邻的所述第一树脂层之间形成间隙来形成所述连通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多个所述连通部被形成,并且所述第二树脂被涂覆到位于所述内区域中并且距离所述各连通部等距离的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仅一个连通部被形成,并且所述第二树脂被涂覆到位于所述内区域中并且距离所述连通部最远的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二树脂被涂覆之前,所述第一树脂层半固化。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功能膜是触摸面板、视差栅栏以及不同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板当中的一个。7.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具有功能膜,所述功能膜被粘附到提供有显示部的显示面板的主平面,所述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树脂层,形成在所述主平面上以包围所述显示部;所述功能膜,通过所述第一树脂层叠加在所述主平面上;连通部,连接由所述第一树脂层包围的内区域和所述第一树脂层的外部的外区域,以使所述内区域和所述外区域在所述主平面的面内方向上相互连通;以及第二树脂层,形成在整个所述内区域和所述连通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包括多个所述第一树脂层,并且所述连通部形成在相邻的所述第一树脂层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形成单个第一树脂层,并且所述连通部形成在相互相对的所述第一树脂层的末端部分之间。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功能膜是触摸面板、视差栅栏以及不同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板当中的一个。

说明书

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本申请基于并且要求2009年8月31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9-200083的优选权,其全部内容在此通过引用整体并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并且,特别地,涉及具有其上附着有功能膜的显示表面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具有液晶面板的显示装置,其中液晶面板具有被粘附到显示表面的诸如触摸面板的功能膜。例如,JP2001-356323A(专利文献1)描述了粘附有触摸面板的液晶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在液晶显示装置中,液晶面板和触摸面板通过压敏双面胶带或者密封材料相互粘附。压敏双面胶带或者密封材料被布置为包围液晶面板的显示区域。

JP2002-259052A(文献2)描述了具有经由具有预定的厚度的密封材料相互粘附的液晶显示和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此外,在文献2中描述的液晶显示装置中,透明气体被密封在液晶显示和触摸面板之间。

在JP2002-259052中描述的液晶显示装置中,通过密封在液晶显示和触摸面板之间的气体来抑制触摸面板的折射,并且避免液晶显示和触摸面板的接触。

JP2007-34736A(文献3)描述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具有经由多个玻璃珠相互覆盖的触摸面板和显示器。在JP2007-34736A中描述的显示装置中,通过玻璃珠来减少触摸面板的变形,并且避免显示器和触摸面板的接触。

JP09-274536A(文献4)描述了一种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具有通过透明粘合剂将液晶显示元件和透明触摸开关相互粘贴的步骤。制造方法具有将透明粘合剂涂覆到透明触摸开关的背面的中心的步骤、反转透明触摸开关的步骤、缓慢地叠加涂有透明粘合剂的透明触摸开关的背面和液晶显示元件的前面的步骤、以及使透明粘合剂在透明触摸开关的背面和液晶显示元件的前面之间流动的步骤。

在文献1中描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触摸面板和液晶面板之间存在空气层。因此,由于通过空气层的光的散射和反射导致对比度降低。此外,触摸面板仅在它的外部边缘部分被支撑,并且因此,如果压力被施加给触摸面板,那么触摸面板弯曲与液晶面板接触,并且出现显示的不均匀。

在文献2和文献3中描述的显示装置中的每一个中,通过气体或者玻璃珠来支撑触摸面板的整个表面或者基本上整个表面。因此,消除了关于在文献1中描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指出的上述缺点中的一个。然而,在空气层被插入在液晶显示器和触摸面板之间或者显示器与触摸面板之间的方面,显示装置与在文献1中描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类似。因此,没有消除由于空气层导致的光的散射和反射减少对比度的缺点。

在通过文献4中描述的制造方法制造的显示装置的透明触摸开关和液晶显示元件之间中充满透明粘合剂。换言之,在液晶显示元件和透明触摸开关之间不存在空气层。因此,没有发生由于通过空气层的光的散射和反射导致的对比度的减少。然而,在文献4中描述的制造方法具有将涂有透明粘合剂的透明触摸开关的背面叠加在液晶显示元件的前面上的步骤,和使透明粘合剂在透明触摸开关的背面和液晶显示元件的前面之间流动的步骤。因此,透明粘合剂从透明触摸开关和液晶元件的中心朝着末端部分扩散。在这样的情况下,位于中心的透明粘合剂的厚度变得大于末端部分中的厚度,并且很可能在显示质量中出现不利的效果。此外,朝着液晶显示元件和透明触摸开关的末端部分扩散的透明粘合剂有可能流到外部并且粘附到透明触摸开关的前面或者液晶显示元件的背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是具有被粘到被提供有显示部的显示面板的主平面的功能膜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并且包括:在主平面上在显示部的外部形成第一树脂层以包围显示部;形成连通部分,该连通部分使由第一树脂层包围的内区域和第一树脂层的外部的外区域在主平面的面内方向上相互连通;用第二树脂涂覆内区域;将功能膜重叠在主平面上;并且通过对着主平面按压功能膜来按压第二树脂并且使其扩散到整个内区域和连通部分。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是具有被粘附到被提供有显示部的显示面板的主平面的功能膜的显示装置,并且具有形成在前述主平面上以包围前述显示部的第一树脂层;前述功能膜,前述功能膜通过前述第一树脂层叠加在前述主平面上;连通部,该连通部允许由前述第一树脂层包围的内区域和前述第一树脂层的外部的外区域在前述主平面的面内方向上相互连通;以及第二树脂层,该第二树脂层形成在整个前述内区域和前述连通部中。

通过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根据某些优选实施例的以下描述,本发明的以上优点和特征将更加明显,其中: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2A至图2D是示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示意性平面图;以及

图3A至图3C是示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示意性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在此将参考示例性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了解能够使用本发明的教导完成许多替代实施例并且本发明不限于为解释性目的而示出的实施例。

第一示例性实施例

在下文中,还将会公开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和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是用于制造具有其上粘有功能膜的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的方法。具体地,制造方法是用于制造图1中所示的显示装置5的方法。图1中所示的显示装置5具有显示面板1;以及功能膜4,该功能膜4经由第一树脂层2和第二树脂层3被粘附到显示面板1的主平面1a。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制造方法的特点是使显示面板1和功能膜4相互粘附的方式。因此,在该情况下,描述其中显示面板1是液晶面板并且功能膜4是触摸面板的情况作为示例,但是显示面板1和功能膜4不限于特定的面板或者膜。

首先,制备在主平面1a上被提供有显示部10的液晶面板1。接下来,如图2A中所示,通过将第一树脂(透明粘合剂)涂覆在位于主平面1a上以及位于显示部10的外部的四个区域上来形成第一树脂层2。具体地,在矩形显示部10的外部沿着显示部10的各边形成四个第一树脂层2。这时,连通部13形成在相邻的第一树脂层2之间。结果,由第一树脂层2围绕的内区域11和位于第一树脂层2的外部的外区域12通过连通部13在主平面1a的面内方向上相互连通。换言之,使被提供有显示部10的内区域11通过连通部13与外区域12连通。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四个树脂层2被布置为包围显示部10。换言之,以框架形状布置四个树脂层2。此外,间隙(连通部13)形成在两个第一树脂层2的彼此相邻的短边之间。结果,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四个连通部13。连通部13可以与第一树脂层2同时形成,或者可以在形成第一树脂层2之后形成。更加具体地,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树脂涂覆到位于显示部10的外部的四个区域来形成多个第一树脂层2。因此,同时形成第一树脂层2和连通部13。然而,例如,能够以下述方式在之后形成连通部13。首先,通过连续地涂覆第一树脂来形成单个第一树脂层2。其后,移除部分第一树脂层2。

将会描述制造方法的下一个步骤。根据预定的方法来半固化如上所述形成的第一树脂层2。具体地,当第一树脂是诸如紫外可固化树脂的光固化树脂时,通过照射预定波长的光束来半固化第一树脂层2。此外,当第一树脂层是热固化树脂时,通过将树脂加热到预定的温度来半固化第一树脂层2。此外,当第一树脂是无氧可固化树脂时,通过隔离空气来半固化第一树脂层2。通过具有先前提供在基材的两个表面上的粘性树脂层的双面胶带能够形成第一树脂层2。在该情况下,通过使双面胶带粘附到显示部10的外围能够形成第一树脂层2。此外,当通过双面胶带来形成第一树脂层2时,不要求上述的半固化第一树脂层2的步骤。

接下来,如图2B中所示,用于形成第二树脂层3(图1)的第二树脂(透明粘合剂)3a被涂覆到由第一树脂层2包围的内区域11的中心。换言之,第二树脂3a被涂覆到离四个连通部13等距离的位置。

接下来,触摸面板4(图1)被叠加在其中形成半固化的第一树脂层2并且涂覆了第二树脂3a的液晶面板1的主平面1a上。如图2C中所示,被夹在液晶面板1的主平面1a和与主平面1a相对的触摸面板4的背面之间的第二树脂3a被在内区域11中按压并且扩散。其后,进一步向着液晶面板1按压触摸面板4。接下来,第二树脂3a扩散到整个内区域11并且进一步流入连通部13并且扩散,如图2D中所示。从而,形成第二树脂层3。在图2C和图2D中,为了清楚地示出其中第二树脂3a扩散并且形成第二树脂层3的状态,省略了触摸面板4的示出。

这里,通过在内区域11中扩散的第二树脂3a将内区域11中的空气朝着连通部13强行挤出。此外,作为第二树脂3a流入连通部13的结果,通过流入连通部13的第二树脂3a将内区域11中的空气强行通过连通部13挤出到外区域12。更加具体地,避免气泡进入第二树脂层3(内区域11)。

此外,半固化的第一树脂层2用作限定液晶面板1和触摸面板4之间的间隔的间隔物。结果,液晶面板1和触摸面板4之间的间隙保持恒定,并且在内区域11和连通部13中扩散的第二树脂3a的厚度变得均匀。更加具体地,第二树脂层3的厚度变得均匀。

此外,半固化的第一树脂层2还用作调节第二树脂3a的挤出的壁。更加具体地,具有恒定厚度的第一树脂层2被布置在内区域11的外围中。此外,内区域11实际上是封闭空间,并且仅通过连通部13与外区域12连通。因此,在内区域11中扩散的第二树脂3a没有越过第一树脂层2并且没有被挤出到外区域12。换言之,第二树脂3a仅通过连通部13扩散到外部。因此,第二树脂3a被挤出的位置和挤出的量能够被容易地并且可靠地控制。

在如上所述地形成第二树脂层3之后,根据预定的方法完全固化第一树脂层2和第二树脂层3。具体地,当第一树脂和第二树脂3a是诸如紫外可固化树脂的光固化树脂时,通过以预定波长的光束照射树脂来完全固化树脂层2和3。此外,当第一树脂和第二树脂3a是热固树脂时,通过加热到预定的温度来完全固化树脂层2和3。此外,当第一树脂和第二树脂3a是无氧可固化树脂时,通过隔离空气来完全固化树脂层2和3。此外,当第一树脂和第二树脂3a是具有不同特性的树脂时,通过合适的方法来完全固化它们。如果第一树脂和第二树脂3a中的至少一个具有粘性,那么显示面板1和触摸面板4将会通过树脂的粘性而相互粘附在一起。更加具体地,在本发明中,如果第一树脂和第二树脂3a中的至少一个具有粘性,那么是足够的。

根据上面的步骤,完成了触摸面板4到液晶显示面板1的粘附。如上所述地粘附到液晶面板1的触摸面板4的整个表面由第一树脂层2和第二树脂层3支撑,并且因此,显然的是,如果触摸面板4接收压力,那么它没有弯曲。此外,还显然的是,在液晶面板1和触摸面板4之间没有插入空气层。

第二示例性实施例

接下来,将会描述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制造方法的基本构造与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制造方法相同。因此,在下文中将会仅描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制造方法和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制造方法之间的不同,并且将会省略重复的描述。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制造方法和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制造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树脂层2。具体地,在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制造方法中,在液晶面板1的显示部10的外部形成四个独立的第一树脂层2。与此相反,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制造方法中,在显示部10的外部形成单个第一树脂层2,如图3A中所示。此外,由第一树脂层2包围的内区域11被允许通过一个连通部13与外区域12连通。换言之,在彼此相对的第一树脂层2的末端部分之间形成一个连通部13。

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制造方法中,第二树脂3a被涂覆到位于内区域11中并且距离连通部13最远的位置,如图3A中所示。被涂覆到此位置的第二树脂3a被夹在液晶面板1的主平面1a和触摸面板4(未示出)的背面之间,并且从而,在内区域1中扩散,与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制造方法中一样。然而,在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制造方法中,第二树脂3a放射状地扩散。更加具体地,第二树脂3a从内区域11的中心向其四角扩散。与此相反,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制造方法中,第二树脂3a从距离连通部13最远的内区域11的一个角开始朝着连通部13扩散,如图3B中所示。然而,此差异不是本质的差异。更加具体地,通过在内区域11中扩散的第二树脂3a将在内区域11中存在的空气强行挤出到连通部13。此外,第二树脂3a最终扩散到整个内区域11,并且进一步流入到连通部13并且扩散,如图3C中所示。结果,在内区域11中存在的空气被强行挤出到外区域12,并且形成第二树脂层3。

在本说明书中,关于其中功能膜是触摸面板的情况作为示例描述了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功能膜包括由玻璃、塑料等等制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所有面板和膜。例如,除了触摸面板之外,功能膜包括视差栅栏和显示面板。

虽然参考示例性实施例已经特别地示出并且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理解的是,在不脱离如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形式和细节上的修改。

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04345A43申请公布日20110406CN102004345ACN102004345A21申请号201010270675X22申请日20100831200920008320090831JPG02F1/133200601G02F1/133320060171申请人NEC液晶技术株式会社地址日本神奈川县川崎市72发明人森真74专利代理机构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19代理人孙志湧安翔54发明名称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是具有被粘附到被提供有显示部的显示面板的主平面的功能膜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在主平面上的显。

2、示部的外部形成第一树脂层以包围显示部,形成允许由第一树脂层包围的内区域和第一树脂层的外部的外区域在主平面的面内方向上相互连通的连通部,内区域涂有第二树脂,功能膜被叠加在主平面上,并且通过按压功能膜来按压第二树脂并且使第二树脂扩散到整个内区域和连通部。30优先权数据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5页CN102004358A1/1页21一种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所述显示装置具有功能膜,所述功能膜被粘附到提供有显示部的显示面板的主平面,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在所述主平面上所述显示部的外部形成第一树脂层以包围所述显示部;形成连通部,所述连通部连接由所。

3、述第一树脂层包围的内区域和所述第一树脂层的外部的外区域,以使所述内区域和所述外区域在所述主平面的面内方向上相互连通;将第二树脂涂覆到所述内区域;将所述功能膜叠加在所述主平面上;以及通过对着所述主平面按压所述功能膜来按压并且使所述第二树脂扩散到整个所述内区域和所述连通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形成多个所述第一树脂层,并且通过在相邻的所述第一树脂层之间形成间隙来形成所述连通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多个所述连通部被形成,并且所述第二树脂被涂覆到位于所述内区域中并且距离所述各连通部等距离的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仅一个连通部。

4、被形成,并且所述第二树脂被涂覆到位于所述内区域中并且距离所述连通部最远的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二树脂被涂覆之前,所述第一树脂层半固化。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功能膜是触摸面板、视差栅栏以及不同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板当中的一个。7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具有功能膜,所述功能膜被粘附到提供有显示部的显示面板的主平面,所述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树脂层,形成在所述主平面上以包围所述显示部;所述功能膜,通过所述第一树脂层叠加在所述主平面上;连通部,连接由所述第一树脂层包围的内区域和所述第一树脂层的外部的外区域,以使所述内区域和所述外区域在所。

5、述主平面的面内方向上相互连通;以及第二树脂层,形成在整个所述内区域和所述连通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包括多个所述第一树脂层,并且所述连通部形成在相邻的所述第一树脂层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形成单个第一树脂层,并且所述连通部形成在相互相对的所述第一树脂层的末端部分之间。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功能膜是触摸面板、视差栅栏以及不同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板当中的一个。权利要求书CN102004345ACN102004358A1/5页3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0001本申请基于并且要求2009年8月31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9200083的优选权。

6、,其全部内容在此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技术领域0002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并且,特别地,涉及具有其上附着有功能膜的显示表面的显示装置。背景技术0003已知具有液晶面板的显示装置,其中液晶面板具有被粘附到显示表面的诸如触摸面板的功能膜。例如,JP2001356323A专利文献1描述了粘附有触摸面板的液晶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在液晶显示装置中,液晶面板和触摸面板通过压敏双面胶带或者密封材料相互粘附。压敏双面胶带或者密封材料被布置为包围液晶面板的显示区域。0004JP2002259052A文献2描述了具有经由具有预定的厚度的密封材料相互粘附的液晶显示和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此外,在文献2中描述的液晶。

7、显示装置中,透明气体被密封在液晶显示和触摸面板之间。0005在JP2002259052中描述的液晶显示装置中,通过密封在液晶显示和触摸面板之间的气体来抑制触摸面板的折射,并且避免液晶显示和触摸面板的接触。0006JP200734736A文献3描述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具有经由多个玻璃珠相互覆盖的触摸面板和显示器。在JP200734736A中描述的显示装置中,通过玻璃珠来减少触摸面板的变形,并且避免显示器和触摸面板的接触。0007JP09274536A文献4描述了一种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具有通过透明粘合剂将液晶显示元件和透明触摸开关相互粘贴的步骤。制造方法具有将透明粘合剂涂覆到透明触摸开关。

8、的背面的中心的步骤、反转透明触摸开关的步骤、缓慢地叠加涂有透明粘合剂的透明触摸开关的背面和液晶显示元件的前面的步骤、以及使透明粘合剂在透明触摸开关的背面和液晶显示元件的前面之间流动的步骤。0008在文献1中描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触摸面板和液晶面板之间存在空气层。因此,由于通过空气层的光的散射和反射导致对比度降低。此外,触摸面板仅在它的外部边缘部分被支撑,并且因此,如果压力被施加给触摸面板,那么触摸面板弯曲与液晶面板接触,并且出现显示的不均匀。0009在文献2和文献3中描述的显示装置中的每一个中,通过气体或者玻璃珠来支撑触摸面板的整个表面或者基本上整个表面。因此,消除了关于在文献1中描述的液晶显示。

9、装置的指出的上述缺点中的一个。然而,在空气层被插入在液晶显示器和触摸面板之间或者显示器与触摸面板之间的方面,显示装置与在文献1中描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类似。因此,没有消除由于空气层导致的光的散射和反射减少对比度的缺点。0010在通过文献4中描述的制造方法制造的显示装置的透明触摸开关和液晶显示元件之间中充满透明粘合剂。换言之,在液晶显示元件和透明触摸开关之间不存在空气层。说明书CN102004345ACN102004358A2/5页4因此,没有发生由于通过空气层的光的散射和反射导致的对比度的减少。然而,在文献4中描述的制造方法具有将涂有透明粘合剂的透明触摸开关的背面叠加在液晶显示元件的前面上的步骤,。

10、和使透明粘合剂在透明触摸开关的背面和液晶显示元件的前面之间流动的步骤。因此,透明粘合剂从透明触摸开关和液晶元件的中心朝着末端部分扩散。在这样的情况下,位于中心的透明粘合剂的厚度变得大于末端部分中的厚度,并且很可能在显示质量中出现不利的效果。此外,朝着液晶显示元件和透明触摸开关的末端部分扩散的透明粘合剂有可能流到外部并且粘附到透明触摸开关的前面或者液晶显示元件的背面。发明内容0011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是具有被粘到被提供有显示部的显示面板的主平面的功能膜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并且包括在主平面上在显示部的外部形成第一树脂层以包围显示部;形成连通部分,该连通部分使由第一树脂层包围的内区域和第一树脂层的外。

11、部的外区域在主平面的面内方向上相互连通;用第二树脂涂覆内区域;将功能膜重叠在主平面上;并且通过对着主平面按压功能膜来按压第二树脂并且使其扩散到整个内区域和连通部分。0012本发明的显示装置是具有被粘附到被提供有显示部的显示面板的主平面的功能膜的显示装置,并且具有形成在前述主平面上以包围前述显示部的第一树脂层;前述功能膜,前述功能膜通过前述第一树脂层叠加在前述主平面上;连通部,该连通部允许由前述第一树脂层包围的内区域和前述第一树脂层的外部的外区域在前述主平面的面内方向上相互连通;以及第二树脂层,该第二树脂层形成在整个前述内区域和前述连通部中。0013通过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附图说明0。

12、014结合附图,根据某些优选实施例的以下描述,本发明的以上优点和特征将更加明显,其中0015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示意性截面图;0016图2A至图2D是示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示意性平面图;以及0017图3A至图3C是示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示意性平面图。具体实施方式0018现在在此将参考示例性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了解能够使用本发明的教导完成许多替代实施例并且本发明不限于为解释性目的而示出的实施例。0019第一示例性实施例0020在下文中,还将会公开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和本。

13、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0021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是用于制造具有其上粘有功能膜的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的方法。具体地,制造方法是用于制造图1中所示的显示装置5的方法。图1中所说明书CN102004345ACN102004358A3/5页5示的显示装置5具有显示面板1;以及功能膜4,该功能膜4经由第一树脂层2和第二树脂层3被粘附到显示面板1的主平面1A。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制造方法的特点是使显示面板1和功能膜4相互粘附的方式。因此,在该情况下,描述其中显示面板1是液晶面板并且功能膜4是触摸面板的情况作为示例,但是显示面板1和功能膜4不限于特定的面板或者膜。0022首先,制备在主平面。

14、1A上被提供有显示部10的液晶面板1。接下来,如图2A中所示,通过将第一树脂透明粘合剂涂覆在位于主平面1A上以及位于显示部10的外部的四个区域上来形成第一树脂层2。具体地,在矩形显示部10的外部沿着显示部10的各边形成四个第一树脂层2。这时,连通部13形成在相邻的第一树脂层2之间。结果,由第一树脂层2围绕的内区域11和位于第一树脂层2的外部的外区域12通过连通部13在主平面1A的面内方向上相互连通。换言之,使被提供有显示部10的内区域11通过连通部13与外区域12连通。0023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四个树脂层2被布置为包围显示部10。换言之,以框架形状布置四个树脂层2。此外,间隙连通部13形成在。

15、两个第一树脂层2的彼此相邻的短边之间。结果,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四个连通部13。连通部13可以与第一树脂层2同时形成,或者可以在形成第一树脂层2之后形成。更加具体地,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树脂涂覆到位于显示部10的外部的四个区域来形成多个第一树脂层2。因此,同时形成第一树脂层2和连通部13。然而,例如,能够以下述方式在之后形成连通部13。首先,通过连续地涂覆第一树脂来形成单个第一树脂层2。其后,移除部分第一树脂层2。0024将会描述制造方法的下一个步骤。根据预定的方法来半固化如上所述形成的第一树脂层2。具体地,当第一树脂是诸如紫外可固化树脂的光固化树脂时,通过照射预定波长的光束来半。

16、固化第一树脂层2。此外,当第一树脂层是热固化树脂时,通过将树脂加热到预定的温度来半固化第一树脂层2。此外,当第一树脂是无氧可固化树脂时,通过隔离空气来半固化第一树脂层2。通过具有先前提供在基材的两个表面上的粘性树脂层的双面胶带能够形成第一树脂层2。在该情况下,通过使双面胶带粘附到显示部10的外围能够形成第一树脂层2。此外,当通过双面胶带来形成第一树脂层2时,不要求上述的半固化第一树脂层2的步骤。0025接下来,如图2B中所示,用于形成第二树脂层3图1的第二树脂透明粘合剂3A被涂覆到由第一树脂层2包围的内区域11的中心。换言之,第二树脂3A被涂覆到离四个连通部13等距离的位置。0026接下来,触。

17、摸面板4图1被叠加在其中形成半固化的第一树脂层2并且涂覆了第二树脂3A的液晶面板1的主平面1A上。如图2C中所示,被夹在液晶面板1的主平面1A和与主平面1A相对的触摸面板4的背面之间的第二树脂3A被在内区域11中按压并且扩散。其后,进一步向着液晶面板1按压触摸面板4。接下来,第二树脂3A扩散到整个内区域11并且进一步流入连通部13并且扩散,如图2D中所示。从而,形成第二树脂层3。在图2C和图2D中,为了清楚地示出其中第二树脂3A扩散并且形成第二树脂层3的状态,省略了触摸面板4的示出。0027这里,通过在内区域11中扩散的第二树脂3A将内区域11中的空气朝着连通部13强行挤出。此外,作为第二树脂。

18、3A流入连通部13的结果,通过流入连通部13的第二树脂说明书CN102004345ACN102004358A4/5页63A将内区域11中的空气强行通过连通部13挤出到外区域12。更加具体地,避免气泡进入第二树脂层3内区域11。0028此外,半固化的第一树脂层2用作限定液晶面板1和触摸面板4之间的间隔的间隔物。结果,液晶面板1和触摸面板4之间的间隙保持恒定,并且在内区域11和连通部13中扩散的第二树脂3A的厚度变得均匀。更加具体地,第二树脂层3的厚度变得均匀。0029此外,半固化的第一树脂层2还用作调节第二树脂3A的挤出的壁。更加具体地,具有恒定厚度的第一树脂层2被布置在内区域11的外围中。此外。

19、,内区域11实际上是封闭空间,并且仅通过连通部13与外区域12连通。因此,在内区域11中扩散的第二树脂3A没有越过第一树脂层2并且没有被挤出到外区域12。换言之,第二树脂3A仅通过连通部13扩散到外部。因此,第二树脂3A被挤出的位置和挤出的量能够被容易地并且可靠地控制。0030在如上所述地形成第二树脂层3之后,根据预定的方法完全固化第一树脂层2和第二树脂层3。具体地,当第一树脂和第二树脂3A是诸如紫外可固化树脂的光固化树脂时,通过以预定波长的光束照射树脂来完全固化树脂层2和3。此外,当第一树脂和第二树脂3A是热固树脂时,通过加热到预定的温度来完全固化树脂层2和3。此外,当第一树脂和第二树脂3A。

20、是无氧可固化树脂时,通过隔离空气来完全固化树脂层2和3。此外,当第一树脂和第二树脂3A是具有不同特性的树脂时,通过合适的方法来完全固化它们。如果第一树脂和第二树脂3A中的至少一个具有粘性,那么显示面板1和触摸面板4将会通过树脂的粘性而相互粘附在一起。更加具体地,在本发明中,如果第一树脂和第二树脂3A中的至少一个具有粘性,那么是足够的。0031根据上面的步骤,完成了触摸面板4到液晶显示面板1的粘附。如上所述地粘附到液晶面板1的触摸面板4的整个表面由第一树脂层2和第二树脂层3支撑,并且因此,显然的是,如果触摸面板4接收压力,那么它没有弯曲。此外,还显然的是,在液晶面板1和触摸面板4之间没有插入空气。

21、层。0032第二示例性实施例0033接下来,将会描述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制造方法的基本构造与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制造方法相同。因此,在下文中将会仅描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制造方法和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制造方法之间的不同,并且将会省略重复的描述。0034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制造方法和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制造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树脂层2。具体地,在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制造方法中,在液晶面板1的显示部10的外部形成四个独立的第一树脂层2。与此相反,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制造方法中,在显示部10的外部形成单个第一树脂层2,如图3A中所示。此外,由。

22、第一树脂层2包围的内区域11被允许通过一个连通部13与外区域12连通。换言之,在彼此相对的第一树脂层2的末端部分之间形成一个连通部13。0035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制造方法中,第二树脂3A被涂覆到位于内区域11中并且距离连通部13最远的位置,如图3A中所示。被涂覆到此位置的第二树脂3A被夹在液晶面板1的主平面1A和触摸面板4未示出的背面之间,并且从而,在内区域1中扩散,与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制造方法中一样。然而,在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制造方法中,第二树脂3A放射状地扩散。更加具体地,第二树脂3A从内区域11的中心向其四角扩散。说明书CN102004345ACN102004358A5/5页。

23、7与此相反,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制造方法中,第二树脂3A从距离连通部13最远的内区域11的一个角开始朝着连通部13扩散,如图3B中所示。然而,此差异不是本质的差异。更加具体地,通过在内区域11中扩散的第二树脂3A将在内区域11中存在的空气强行挤出到连通部13。此外,第二树脂3A最终扩散到整个内区域11,并且进一步流入到连通部13并且扩散,如图3C中所示。结果,在内区域11中存在的空气被强行挤出到外区域12,并且形成第二树脂层3。0036在本说明书中,关于其中功能膜是触摸面板的情况作为示例描述了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功能膜包括由玻璃、塑料等等制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所有面板和膜。例如,除了触摸面板之。

24、外,功能膜包括视差栅栏和显示面板。0037虽然参考示例性实施例已经特别地示出并且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理解的是,在不脱离如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形式和细节上的修改。说明书CN102004345ACN102004358A1/5页8图1图2A说明书附图CN102004345ACN102004358A2/5页9图2B说明书附图CN102004345ACN102004358A3/5页10图2C说明书附图CN102004345ACN102004358A4/5页11图2D图3A说明书附图CN102004345ACN102004358A5/5页12图3B图3C说明书附图CN102004345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光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