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680040866.9
2006.11.01
CN101578485A
2009.11.11
授权
有权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F24F3/14; F24F13/28
F24F3/14
LG电子株式会社
尹相渊; 金纹新
韩国首尔
2005.11.1 KR 10-2005-0103872; 2006.1.9 KR 10-2006-0002241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王艳江;张 文
本发明提供一种除湿器。该除湿器包括:机柜,其限定除湿器的外观并具有进气口和排气口;以及过滤器组件,其配置在机柜中并净化通过进气口引入的空气,其中,过滤器组件包括过滤器框架和通过铰链耦联到过滤器框架并能够向前枢转的过滤器箱体。
1. 一种除湿器,包括:机柜,其限定所述除湿器的外观并具有进气口和排气口;以及过滤器组件,其配置在所述机柜中并净化通过所述进气口引入的空气,其中,所述过滤器组件包括过滤器框架和通过铰链耦联到所述过滤器框架并能够向前枢转的过滤器箱体。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器,进一步包括用于执行热交换操作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过滤器框架固定在所述热交换器上。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器,其中,所述过滤器箱体设置有滑动导引件,所述过滤器可通过滑动运动安装在所述滑动导引件上。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器,其中,所述过滤器箱体的下部和所述过滤器框架的下部通过铰链相互耦联,并且所述过滤器箱体的上端向前枢转。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器,进一步包括固定机构,所述过滤器箱体和所述过滤器框架通过所述固定机构钩接和固定。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除湿器,其中,所述固定机构形成在所述过滤器箱体和所述过滤器框架中的一个上;并且钩件形成在所述过滤器箱体和所述过滤器框架中的另一个上,所述钩件与所述固定机构互锁。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湿器,其中,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壳体,其限定外观;凸轮,其安装在所述壳体中并通过与所述钩件相互干涉而旋转预定角度;杠杆,其安装在所述壳体中并钩接和固定通过与所述钩件相互干涉而旋转的所述凸轮;以及弹性构件,其配置在所述杠杆和所述壳体之间并将所述杠杆朝所述凸轮偏置。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器,进一步包括以可旋转方式耦联到所述机柜的前表面的前面板组件。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除湿器,其中,所述前面板组件包括:前框架,其通过铰链连接到所述机柜并通过铰链运动打开和关闭所述机柜的前部;以及前面板,其与所述前框架间隔开从而限定进气通道。10. 一种除湿器,包括:机柜,其设置有进气口和排气口;过滤器框架,其固定在所述机柜中;过滤器箱体,其耦联到所述过滤器框架;过滤器,其容纳在所述过滤器箱体中以便净化通过所述进气口引入的空气;固定机构,其用于将所述过滤器框架固定到所述过滤器箱体;以及固定钩件,其执行与所述固定机构的钩接操作。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除湿器,其中,所述过滤器箱体设置有滑动导引件,所述过滤器通过滑动运动安装在所述滑动导引件上。12.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除湿器,其中,所述过滤器箱体的下部和所述过滤器框架的下部通过铰链相互耦联,并且所述过滤器箱体的上部和所述过滤器框架的上部通过所述固定机构相互耦联。13.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除湿器,其中,所述固定机构形成在所述过滤器箱体和所述过滤器框架中的一个上;并且所述固定钩件形成在所述过滤器箱体和所述过滤器框架中的另一个上,所述钩件与所述固定机构互锁。14.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除湿器,其中,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壳体,其限定外观;凸轮,其安装在所述壳体中并通过与所述钩件相互干涉而旋转预定角度;杠杆,其安装在所述壳体中并钩接在通过与所述钩件相互干涉而旋转的所述凸轮上;以及弹性构件,其配置在所述杠杆和所述壳体之间并将所述杠杆朝所述凸轮偏置。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除湿器,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所述外壳体设置有所述固定钩件插入其中的孔,并且所述内壳体通过铰链连接到所述外壳体;并且弹簧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和所述内壳体之间,用于在其间相互支撑。16.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除湿器,其中,所述弹性构件沿竖直方向倾斜。17.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除湿器,其中,所述凸轮包括:本体,其设置有所述固定钩件被钩接在其上的钩接槽;销,其在穿过所述本体之后连接到所述壳体,所述销限定所述本体的旋转中心;以及导引部分,其从所述本体的外周突起,用于与所述杠杆进行钩接操作。18.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除湿器,其中,所述导引部分包括:钩接端,所述杠杆钩接在所述钩接端上;钩件固定倾斜表面,其用于将所述杠杆导引到所述钩接端;以及复位倾斜表面,其从所述钩接端到所述凸轮的外周连续地形成,用于释放钩接在所述钩接端上的所述杠杆。19.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除湿器,进一步包括用于使所述凸轮从旋转位置回复到初始位置的扭簧。20. 一种除湿器,包括:机柜,其设置有进气口和排气口;前面板组件,其限定所述机柜的外观并向所述机柜的前方枢转;过滤器,其用于净化通过所述进气口引入的空气;过滤器箱体,其用于容纳所述过滤器;过滤器框架,所述过滤器箱体以枢转方式耦联到所述过滤器框架;以及安装/拆卸机构,其用于使所述过滤器箱体与所述过滤器框架耦联或分离。21.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除湿器,其中,所述安装/拆卸机构包括:固定钩件,其形成在所述过滤器框架和所述过滤器箱体中的一个上;以及固定机构,其形成在所述过滤器箱体和所述过滤器框架中的另一个上,用于与所述固定钩件进行钩接操作。
除湿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湿器,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用于净化引入除湿器内的空气的过滤器的除湿器,该除湿器可容易地安装和拆分。 背景技术 总体而言,除湿器是一种用于将室内潮湿空气吸入机柜、通过使潮湿空气穿过具有制冷剂沿其流动的冷凝器和蒸发器的热交换器而从潮湿空气中除去湿气、然后将除去湿气的空气排放到室内空间的装置。 除湿器包括:限定外观的机柜,安装在机柜中并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用于通过使制冷剂与空气进行热交换来冷凝由压缩机压缩过的制冷剂的冷凝器,用于膨胀由冷凝器冷凝过的制冷剂的膨胀阀,用于通过使制冷剂与空气进行热交换来蒸发由膨胀阀膨胀过的制冷剂的蒸发器,用于以强制方式将空气导向到机柜内的鼓风机,用于收集在脱水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的排水盘,用于存储收集在排水盘中的冷凝水的桶,以及用于净化通过进气口引入的空气的过滤器。 就具有上述结构的传统除湿器而言,当鼓风机运转时,室内空气被吸入机柜内。所吸入的空气穿过蒸发器。然后,空气内所含的湿气冷凝在蒸发器表面上,由此从室内空气中去除了湿气。然后,去除了湿气的空气被排出机柜。在这个过程中,冷凝水存储在配置于机柜中的桶内,并且用户定期清空该桶。 但是,为了将过滤器与除湿器分离,必须拆开机柜,当通过诸如螺钉之类的耦联构件耦联过滤器时,耦联构件必须松开。这使得安装和分离过滤器变得麻烦。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因此,本发明涉及一种基本上消除了由于现有技术的局限和缺点所引起的一个或多个问题的除湿器。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除湿器,该除湿器能够通过以枢转方式安装其内安装有过滤器的过滤器箱体和利用铰链连接到热交换器的过滤器框架而使安装和分离过滤器变得容易。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除湿器,该除湿器可容许用户通过按压动作来分离或安装过滤器箱体和过滤器框架。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除湿器,该除湿器可使更换过滤器的过程中对过滤器的损坏最小化。 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附加优点、目的和特征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地进行详述并且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仔细研究下文时将部分地变得显而易见,或者所述附加优点、目的和特征可通过实施本发明来获取。本发明的目的和其它优点可通过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具体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了实现这些目的以及其它优点,并且依据本文所列举和广义描述的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除湿器,其包括:机柜,其限定所述除湿器的外观并具有进气口和排气口;以及过滤器组件,其配置在所述机柜中并净化通过所述进气口引入的空气,其中,所述过滤器组件包括过滤器框架和通过铰链耦联到所述过滤器框架并能够向前枢转的过滤器箱体。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除湿器,其包括:机柜,其设置有进气口和排气口;固定在所述机柜中的过滤器框架;耦联到所述过滤器框架的过滤器箱体;过滤器,其容纳在所述过滤器箱体中以便净化通过所述进气口引入的空气;固定机构,其用于将所述过滤器框架固定到所述过滤器箱体;以及固定钩件,其执行与所述固定机构的钩接操作。 依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除湿器,其包括:机柜,其设置有进气口和排气口;前面板组件,其限定所述机柜的外观并向所述机柜的前方枢转;过滤器,其用于净化通过所述进气口引入的空气;过滤器箱体,其用于容纳所述过滤器;过滤器框架,所述过滤器箱体以枢转方式耦联到所述过滤器框架;以及安装/拆卸机构,其用于使所述过滤器箱体与所述过滤器框架耦联或分离。 有益效果 依据上述方面的除湿器,因为前面板组件以铰链门的型式打开和关闭并且过滤器以滑动型式安装在其上的过滤器箱体通过铰链耦联到连接至热交换器的过滤器框架,所以过滤器的安装和分离可通过简单的手动操作来实现。 另外,因为过滤器箱体设置有滑动导引件,使得可通过滑动运动安装过滤器,所以与过滤器通过诸如螺钉之类的紧固件耦联的情况相比较,可降低安装和分离过程中可能施加给过滤器的冲击。 此外,因为利用固定机构通过一触即动的方式实现过滤器箱体的耦联和分离,所以使用这种过滤器箱体较为方便。 另外,因为过滤器箱体的钩件钩接和固定在过滤器框架的凸轮上,所以过滤器箱体可被牢固地固定。 附图说明 附图包含于此的目的是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附图结合于本申请中且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所述附图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且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附图中: 图1是依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除湿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的除湿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依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桶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依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隔板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依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桶组件的分离过程的视图; 图6是依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过滤器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该过滤器组件的固定机构的立体图; 图8是该固定机构的剖视图; 图9是该固定机构的凸轮的立体图; 图10是示出该过滤器组件的分离过程的视图; 图11是示出操作该固定机构之前的状态的视图; 图12是示出该固定机构的操作状态的视图; 图13是示出该固定机构的钩接状态的视图; 图14是示出该固定机构的钩接释放状态的视图;以及 图15是示出本发明的除湿器的操作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参阅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优选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只要有可能,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参照标号将用于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图1是依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除湿器的立体图,并且图2是图1中的除湿器的分解立体图。 参见图1和图2,本发明的除湿器包括:限定外观的机柜60,安装在机柜60中并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10,用于通过使制冷剂与空气进行热交换来冷凝由压缩机压缩过的制冷剂的冷凝器20,用于膨胀由冷凝器20冷凝过的制冷剂的膨胀阀30,用于通过使制冷剂与空气进行热交换来蒸发由膨胀阀30膨胀过的制冷剂的蒸发器40,以及用于以强制方式将空气导向到机柜内的鼓风机组件50。 本发明的除湿器进一步包括:形成机柜60底部的基座70,竖直安装在基座70上并将该基座分隔成前部和后部的隔板80,安装在隔板80上以存储在蒸发器表面上所冷凝的冷凝水的桶组件90,以及安装在隔板80的上部用于过滤掉引入机柜60内并导向到鼓风机组件50的空气中所包含的杂质物体的过滤器组件。 更具体地说,轮71安装在基座70的底部上,并且隔板80安装在基座70上。相对于隔板80而言,桶组件90安装在基座70的前部上,并且压缩机10安装在基座70的后部上。 此外,过滤器组件、蒸发器40、冷凝器20以及鼓风机组件50以这种顺序从前部到后部安装在隔板80上。 在此,蒸发器40和冷凝器20互相间隔开并一体地相互耦联。为了在隔板80处有效地收集蒸发器40所冷凝的冷凝水,排水盘83形成在隔板80的顶表面上。蒸发器40和冷凝器20安装在排水盘83上。 此外,安装单元84形成在比排水盘83形成于隔板80的顶表面上的位置更高的位置处,并且鼓风机组件50安装在安装单元84上。 鼓风机组件50包括:安装在隔板80上的壳体52,安装在壳体52内的离心式风扇54,用于驱动离心式风扇54的驱动马达55,以及与壳体52组装在一起以导引从离心式风扇54所排出的空气的壳盖56。 壳体52设置有进气口52a,空气通过进气口52a吸入。通过进气口52a之后由离心式风扇54加速的空气由壳体52和壳盖56向上导引。 壳体52将机柜内部分成前部和后部,使得从室内空间所引入的空气可仅通过进气口52a被导引到离心式风扇54。 此外,蒸发器40/冷凝器20和壳体52互相组装在一起,并且用于控制除湿器的控制箱130安装在蒸发器40/冷凝器50和壳体5的上方。 同时,机柜62包括:限定侧部外观的侧面板62,限定后部外观的后面板65,限定顶部外观的顶面板68,以及限定前部外观的前面板组件140。 更确切地说,侧面板62、后面板65以及前面板组件140竖直地安装在基座70的顶表面上。 侧面板62设置有进气口,空气通过该进气口引入。后面板65和前面板68设置有相应的排气口66和68a,空气通过排气口66和68a排出。 用于控制空气引入方向的百叶窗64安装在侧面板62的进气口63中,并且用于控制空气排出方向的百叶窗67和69安装在顶面板68的相应排气口66和68a中。 在此,安装在相应的侧面板62和后面板66上的百叶窗64和67设计成由用户进行调节。安装在面板68上的百叶窗69设计成由控制器或用户进行控制。 关于此点,百叶窗69由翼片69a连接到顶面板68,使得百叶窗69能够上下枢转。马达(未示出)或动力传递机构(未示出)可安装在顶面板67上,使得百叶窗69能够在控制单元的作用下枢转。 同时,前面板组件140包括:连接到侧面板62以向前枢转的前框架142;以及安装在前框架142的前表面上的前面板144,使得前面板144可暴露于用户。 前面板144和前框架142的周缘间隔开一段预定距离。因此,室内空气可通过在前面板144和前框架142的周缘之间形成的空隙被引入机柜60内。 面板导引件146在上端和下端处设置于前面板144和前框架142之间。 为了使空气朝配置在前框架142后部的过滤器组件流动,前框架142设置有多个孔142a和狭缝142b。 此外,托架145安装在前框架142的边缘上,使得前框架142可通过铰链连接到侧面板62。托架145分别形成在侧面板62的侧边缘的上端和下端处,使得前面板组件140可在铰链运动中打开和关闭。 以下将描述依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桶组件90。 图3是该桶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参见图3,该实施方式的桶组件90包括:铰接地连接到基座70以向前枢转的桶导引件92,以及存储已冷凝的水并与桶导引件92一起向前枢转的桶94。 更确切地说,销形铰链92a从桶导引件92的两端突出并耦联到基座70的托架74。因此,桶导引件92可绕铰链92a枢转。 桶导引件92包括向上突起的第一导引单元93a和第二导引单元93b,以便导引桶94准确地入座。 在此,第一导引单元93a与形成在桶94的前部下端上的沟槽94a对准,并且第二导引单元93b与形成在桶94的后表面上的沟槽94b对准。 导引单元93a和93b容许隔板80的水收集孔(图5的83c)与桶94的流入孔94c准确地对准。 另外,手柄95形成在桶94的上端上,使得当用户想要提升桶94时,他/她可使用手柄95。 因此,当用户向前拉桶94的手柄95时,桶92a的上端绕铰链92a向前枢转。然后,在桶94的上端移出隔板80的容纳部分(图5的81)之后,用户提升桶94,使得桶94可与桶导引件92完全分离。 在此,虽然现在附图中这样示出,但是桶导引件92可安装成铰接地耦联到隔板。 图4是本发明的隔板的立体图。 参见图4,该实施方式的隔板80包括:用于容纳桶组件90的容纳部分81,形成在上部上以收集冷凝水的排水盘83,以及形成在排水盘83的后部以支撑鼓风机组件50的安装部84。 更确切地说,收集在排水盘83中的冷凝水通过水收集孔83c导向到桶94的流入孔94。在此,水收集孔83c形成在与桶94的流入孔94c相对应的位置处。 图5是示出桶组件的分离过程的操作视图。 参见图5,用户打开前面板组件140以清空存储冷凝水的桶94。然后,前面板组件140绕侧面板62的托架145旋转以打开机柜60。 另外,用户拉动桶94的手柄95以便将桶94与隔板80分离。 更确切地说,因为桶94配置在桶导引件92上,并且桶导引件92在铰链92a连接到隔板80的状态下旋转,所以通过用户拉动桶94桶94的上端便向前枢转。 如上所述,当用户拉动桶94的手柄95时,桶94的上端从隔板80部分地移出到用户能够有效地提升桶94的位置。也就是说,当用户提升手柄95时,桶94的下端与桶导引件92分离。 因此,因为桶94可通过用户抓握手柄而立即分离,所以能够方便地实现桶94的分离。 同时,因为组装桶94可以相反顺序进行,所以本文将略去其详细描述。 以下将描述过滤器组件。 图6是过滤器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参见图6,该实施方式的过滤器组件120包括:组装在蒸发器40上的过滤器框架122,耦联到该过滤器框架并能够向前枢转的过滤器箱体124,以及用于将过滤器箱体124固定到过滤器框架122的安装/拆卸机构。 用于过滤掉引入除湿器内的空气中所包含的杂质物体的过滤器128以可滑动方式安装在过滤器箱体124中。过滤器箱体124枢转地组装在过滤器框架122的下端上。 过滤器箱体124的下端通过铰链124a连接到过滤器框架122的下端。过滤器箱体124在绕铰链124a向前枢转的同时打开。 在此,诸如扭簧的弹性构件安装在铰链124a上,使得当过滤器箱体124与过滤器框架122分离时,过滤器箱体124向前枢转。 其中,安装/拆卸机构包括:安装在过滤器框架122上的固定机构200,以及与固定机构200相对应并且设置在过滤器箱体124的上端上的钩件201。 在此,钩件201钩接并固定在固定机构200上以便将过滤器箱体124固定到过滤器框架122。钩件201在固定机构200上的这种钩接可通过一次穿入(one-through)的方式来实现。 以下将详细描述固定机构200。 图7是该过滤器组件的固定机构的立体图,图8是该固定机构的剖视图,以及图9是该固定机构的凸轮的立体图。 参见图7至图9,该实施方式的固定机构200安装在过滤器框架122上以便使过滤器框架122与过滤器箱体124分离或耦联。 固定机构200包括:插入过滤器框架122中的壳体,安装在壳体210上并通过钩接动作固定凸轮220的杠杆230,以及配置在杠杆230和壳体210之间并朝凸轮220偏置杠杆230的弹性构件240。 壳体210包括外壳体212和内壳体214,外壳体212暴露于过滤器框架122并且钩件201插入外壳体212中,而内壳体214插入过滤器框架122中并且凸轮220安装在内壳体214上。 在外壳体212和内壳体214之间设置有弹簧216,弹簧216用于在外壳体212和内壳体214之间维持一定间隙。 此外,外壳体212设置有其内插入钩件201的孔213。钩件201越过孔213钩接并固定在凸轮220上。 外壳体212的一个端部和内壳体214的一个端部通过铰链217彼此连接,并且弹簧216安装在铰链217的相对侧处。 在此,内壳体214安装并支撑在过滤器框架122中,并且外壳体212由弹簧216向前偏置。 因此,即使当载荷或冲击施加到外壳体212时,外壳体212在载荷或冲击的作用下向内移动一段预定距离,然后由弹簧216再次向前偏置。 同时,杠杆230安装在内壳体214中并由弹性材料形成,使得它可以向前移动。 更确切地说,杠杆230的末端231向前弯曲并沿形成在凸轮220的外周缘上的导引单元225移动。杠杆230的末端231钩接并固定在形成于导引部分225上的钩接端226上。 同时,弹性构件240向后偏置杠杆230。为了实现此目的,弹性构件240将杠杆230连接到内壳体214的后端214a。 在此,弹性构件240在内壳体214和杠杆230之间沿竖直方向倾斜,从而能够在抵抗施加给杠杆230的弹性力的情况下沿向前和向下的方向提供分力。弹性构件240所产生的向前的分力将末端231偏置到凸轮220,并且向下的分力向下偏置末端231,使得凸轮220被偏置到导引部分225。 同时,凸轮220通过沿竖直方向插入的销221以可旋转方式安装在内壳体上,并且扭簧(图11的250)安装在销221和凸轮220之间以便将旋转力提供给凸轮220。 凸轮220包括本体223和导引部分225,在本体223上形成有用于固定钩件201的钩接槽222,并且导引部分225形成在本体223的外周220a上。 更确切地说,导引部分225从本体223的外周220a沿径向突出,并具有多个用于导引杠杆230的末端231的倾斜表面。 在此,导引单元225包括钩件固定倾斜表面227和复位倾斜表面228,钩件固定倾斜表面227用于向上移动杠杆230的末端231并将杠杆230的末端231固定到钩接端226,复位倾斜表面228用于将杠杆230的末端231从钩接端226移至初始位置。 特别地,钩件固定倾斜表面227接触末端231的下端以向上移动杠杆230的末端231。在该实施方式中,钩件固定倾斜表面227沿向上-向下方向倾斜。 钩接端226由在钩件固定倾斜表面227端部处向下陡峭地倾斜的倾斜表面限定,使得末端231可钩接在钩接端226上。 同时,凸轮220在扭簧250的作用下沿图中顺时针方向旋转。因为钩接端226钩接在杠杆230的末端上,所以凸轮220的旋转受到限制。 此外,复位倾斜表面228是用于将导引部分225的外周连接到凸轮220的外周220a的表面并且形成在钩接端226的下部上。 特别地,复位倾斜表面228将凸轮的外周220a连接到导引部分225的外周225a,使得外周220a和225a成为连续表面,由此不会钩接在末端231上。 因此,当凸轮220沿逆时针方向旋转而使得末端231从钩接端226移至复位倾斜表面228时,杠杆230便释放了凸轮220的固定力。 然后,凸轮220在扭簧250的弹性力作用下而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并且从钩接端226移至复位倾斜表面228的末端231移至其初始位置,同时保持与复位倾斜表面228、导引部分225以及凸轮220的外周220a接触。 在此,在该实施方式中,虽然图示了钩件201形成在过滤器箱体124上并且固定机构200形成在过滤器框架122上的示例,但钩件201可形成在过滤器框架122上并且固定机构200形成在过滤器箱体124上。 以下将描述过滤器组件120的分离过程以及对固定机构200的操作。 图10是示出过滤器组件的分离过程的视图,图11是示出该固定机构被操作之前的状态的视图,图12是示出该固定机构的操作状态的视图,图13是示出该固定机构的钩接状态的视图,以及图14是示出该固定机构的钩接释放状态的视图。 现在将参照图10描述过滤器组件120的分离和耦联。 用户打开前面板组件140并将过滤器箱体124与过滤器框架122分离。 在过滤器箱体124耦联到过滤器框架122的状态下,按压过滤器箱体124的上端。然后,钩件127被推向固定构件126的后部并复位以解除钩件固定状态。然后,将容纳在过滤器箱体124中的过滤器128从过滤器箱体124取出。 同时,当想要耦联过滤器组件120时,通过滑动运动将过滤器128插入过滤器箱体124中。接下来,朝过滤器框架122推动过滤器箱体124的上端。然后,将钩件127插入固定构件126内并且然后在被向前推动一段预定距离的同时钩接并固定。 现在将参照图11至图14描述固定机构200的操作。 首先,描述将形成在过滤器箱体124上的钩件2301固定在固定机构200上的过程,钩件201在穿过外壳体212的孔213之后接触凸轮220,并且接触凸轮220的钩件201被推进到凸轮220的钩接槽222内。在此,钩接槽222相对于前向侧沿对角线方向形成,使得插入钩接槽220中的钩件201可有效地旋转凸轮220。钩件201被朝钩接槽222的沿对角方向设置的末端推进。另外,当钩件201被推进到钩接槽222内时,钩件201推动凸轮220。 然后,凸轮220在钩件201的作用下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因此凸轮220的导引部分225朝杠杆230移动。 另外,当凸轮220的钩件固定倾斜表面227接触凸轮220的杠杆230的末端231时,末端231由钩件固定倾斜表面227向上移动。当末端231越过钩件固定倾斜表面227的上端时,末端231钩接在钩接端226上并由钩接端226支撑。 如上所述,当杠杆230钩接并固定在凸轮220的钩接端226上时,推动凸轮220的钩件201配置在钩接槽222内,并且钩接槽222沿左-右方向配置,由此防止钩件201向前分离。 以下将描述固定机构200和钩件201的分离过程。 在钩件201钩接在凸轮220的钩接槽222上的状态下,当用户按压钩件201形成在其上的过滤器箱体124时,钩件201被推动并向后移动一段预定距离,并且由于钩件201的向后运动,凸轮220进一步沿逆时针方向旋转预定角度。 另外,当凸轮220的钩接槽222进一步向后旋转时,钩接端226和杠杆230的末端彼此分隔开。当钩接端226进一步旋转从而越过末端231的下端时,杠杆230在弹性钩件240的作用下向下移动。 更确切地说,当凸轮220进一步旋转时,杠杆230和凸轮220之间的钩接状态被解除,因此钩接在钩接端226上的杠杆230朝复位倾斜表面228移动。另外,杠杆230的末端231放置在复位倾斜表面228上。 如上所述,当末端231放置在复位倾斜表面228上时,杠杆230没有钩接220。然后,在安装在销221上的扭簧250所施加的弹性力作用下,凸轮220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当凸轮220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凸轮220的钩接槽222移至初始位置,并且钩件201向前移动而不会与钩接槽222发生干涉。同时,杠杆230的末端231回复到初始位置,同时接触复位倾斜表面228、导引部分225的外周225a、以及凸轮220的外周220a。 同时,当钩件201和凸轮220之间解除干涉时,过滤器箱体124和安装在过滤器框架122的下端铰链124a上的扭簧便以预定角度向前旋转过滤器箱体124。 然后,因为过滤器箱体124向用户打开并且向用户倾斜,所以用户能够容易地从过滤器箱体124中移出过滤器128。 如上所述,用户能够利用安装在过滤器组件120上的固定机构200容易地耦联或分离过滤器箱体124,并因此能够容易地实现过滤器128的更换。 以下将描述该实施方式的除湿器的操作。 图15是示出本发明的除湿器的操作的视图。 参见图15,当将电能施加给除湿器时,安装在控制箱130中的控制单元将电能施加给鼓风机组件50以便将室内空气引入机柜60内并将所引入的空气排放到房间。 关于此点,室内空气通过形成于侧面板62中的进气口63、以及形成于前框架142中的孔142a和狭缝142b被引入。所引入的空气流动到过滤器组件120从而过滤掉该空气中所包含的杂质物体。 在此,当空气穿过过滤器128时,穿过过滤器组件120的室内空气中的杂质物体被过滤掉。穿过过滤器128的空气在穿过过滤器框架122之后与蒸发器40进行热交换。 经过滤的空气与形成在蒸发器40上的散热片(未示出)进行热交换并因此被冷却,在该过程中,空气中所包含的湿气冷凝在蒸发器40的表面上。蒸发器40上的冷凝水被收集在配置在蒸发器下部上的排水盘83中。 另外,在穿过蒸发器的同时被冷却的空气进一步与安装在蒸发器40后面的冷凝器20进行热交换从而再次被加热。 在此,因为在已蒸发的制冷剂的冷凝过程中冷凝器20放热,所以在冷凝器20的热交换过程中已去除湿气的空气被加热到与室内空气温度相似的温度。 之后,穿过冷凝器20的空气被导引到鼓风机组件50的壳体52。然后,被导引进壳体52内的空气由安装在壳体52中的离心式风扇54加速从而沿圆周方向排放到房间内。 在此,向壳体52上部所排放的空气通过形成在顶面板68上的排气口69和形成在后面板65上的排气口66被排放到房间内。 如上所述,该实施方式的除湿器通过前表面和侧表面吸入空气并通过顶表面和后表面排放空气。因此,可沿其中安装有除湿器的房间的任何方向导引空气。 同时,控制单元通过调节百叶窗69的旋转角来控制空气排放方向和所排放的空气量。因此,当向机柜60的上前部排放空气时,百叶窗69从关闭状态向后旋转从而形成前向排放孔。当向机柜的上后部排放空气时,百叶窗69从关闭状态向前旋转从而形成后向排放孔。 同时,在蒸发器40上冷凝并且在排水盘83中收集的冷凝水通过排水盘83的水收集孔83c流入桶94内。因为前文描述了分离桶94和隔板80的分离过程,所以此处不再对其进行详细描述。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做出本发明的各种改型和变型。因此,本发明旨在涵盖本发明的改型和变型,前提是它们落入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体的范围之内。 工业实用性 依据本发明的除湿器,因为过滤器框架通过铰链连接到热交换器,所以能够通过简单的手动操作实现过滤器的安装和分离。另外,因为通过利用固定机构以一触即动的方式来实现过滤器箱体的耦联和分离,所以可以方便地使用过滤器箱体。因此,本发明可应用于产业上。
《除湿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除湿器.pdf(3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除湿器。该除湿器包括:机柜,其限定除湿器的外观并具有进气口和排气口;以及过滤器组件,其配置在机柜中并净化通过进气口引入的空气,其中,过滤器组件包括过滤器框架和通过铰链耦联到过滤器框架并能够向前枢转的过滤器箱体。。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