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装置及其支架.pdf

上传人:g**** 文档编号:1023237 上传时间:2018-03-26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43.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302524.0

申请日:

2008.07.04

公开号:

CN101621915A

公开日:

2010.01.06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H05K 7/20申请日:20080704授权公告日:20110727终止日期:20140704|||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H05K7/20; H01L23/40; H01L23/467; G06F1/20

主分类号:

H05K7/20

申请人: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孙正衡

地址: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镇油松第十工业区东环二路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散热装置,包括一支架及一固定于所述支架的散热元件,所述支架包括一支撑部及一导风罩,所述支撑部包括一第一侧壁、一第二侧壁、一与所述第一、第二侧壁的对应端连接的端壁及一与所述端壁的底部相连的底壁,所述第一、第二侧壁、端壁及底壁围成一可容纳所述散热元件的容纳腔,所述导风罩卡固于所述支撑部上,将支撑于所述支撑部的底壁上的散热元件罩入其内,所述端壁上开设有通孔,使所述导风罩与所述支撑部的外部连通。本发明可方便拆装散热元件,从而大大节约了时间。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散热装置,包括一支架及一固定于所述支架的散热元件,所 述支架包括一支撑部及一导风罩,所述支撑部包括一第一侧壁、一第二侧壁、一与所述第一 、第二侧壁的对应端连接的端壁及一与所述端壁的底部相连的底壁,所述第一、第二侧壁、 端壁及底壁围成一可容纳所述散热元件的容纳腔,所述导风罩卡固于所述支撑部上,将支撑 于所述支撑部的底壁上的散热元件罩入其内,所述端壁上开设有通孔,使所述导风罩与所述 支撑部的外部连通。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罩包括顶板 、自顶板相对两侧垂直向下延伸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及自顶板的一端垂直向下延伸的第三 侧板,所述第三侧板垂直连接于第一、第二侧板的相应端,所述第一、第二侧板上靠近底部 位置设置卡块,所述第三侧板上设有一与所述端壁的通孔对应的出风口,所述支撑部的底壁 上设有与所述导风罩的第一、第二侧板上的卡块相对应的具有卡槽的卡固件,以使所述支撑 部与所述导风罩相互卡固。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罩包括顶板 、自顶板相对两侧垂直向下延伸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及自顶板的一端垂直向下延伸的第三 侧板,所述第三侧板垂直连接于第一、第二侧板的相应端,所述第一、第二侧板上靠近底部 位置设置卡块,所述第三侧板上设有一与所述端壁的通孔对应的出风口,所述支撑部的第一 、第二侧壁的内侧底部分别开设与所述导风罩的第一、第二侧板上的卡块相对应的凹槽,以 使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导风罩相互卡固。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壁内部中空, 其外侧面开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风口,其内侧面开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通风口,所述进风 口与所述通风口贯通形成所述通孔。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 一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用来为散热元件转接电源,所述电路板的两端分别设有凸块,所述支 架的第一、第二侧壁下部远离端壁的一端分别设有与所述电路板的凸块卡合的卡槽。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元件为一鼓 风机。
7: 一种支架,用于固定一散热元件,其包括一支撑部及一导风罩, 所述支撑部包括一第一侧壁、一第二侧壁、一与所述第一、第二侧壁的对应端连接的端壁及 一与所述端壁的底部相连的的底壁,所述第一、第二侧壁、端壁及底壁围成一可容纳所述散 热元件的容纳腔,所述导风罩卡固于所述支撑部上,所述端壁上开设有通孔,使所述导风罩 与所述支撑部的外部连通。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罩包括顶板、自 顶板相对两侧垂直向下延伸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及自顶板的一端垂直向下延伸的第三侧板 ,所述第三侧板垂直连接于第一、第二侧板的相应端,所述第一、第二侧板上靠近底部位置 设置卡块,所述第三侧板上设有一与所述端壁的通孔对应的出风口,所述支撑部的底壁上设 有与所述导风罩的第一、第二侧板上的卡块相对应的具有卡槽的卡固件,以使所述支撑部与 所述导风罩相互卡固。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罩包括顶板、自 顶板相对两侧垂直向下延伸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及自顶板的一端垂直向下延伸的第三侧板 ,所述第三侧板垂直连接于第一、第二侧板的相应端,所述第一、第二侧板上靠近底部位置 设置卡块,所述第三侧板上设有一与所述端壁的通孔对应的出风口,所述支撑部的第一、第 二侧壁的内侧底部分别开设与所述导风罩的第一、第二侧板上的卡块相对应的凹槽,以使所 述支撑部与所述导风罩相互卡固。
10: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壁内部中空,其 外侧面开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风口,其内侧面开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通风口,所述进风口 与所述通风口贯通形成所述通孔。

说明书


散热装置及其支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及其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各类电子组件的运算速度越来越快,其所产生的热量也越来越多,而过多的热量如果无法及时排除,将严重影响电子组件运行时的稳定性。为此,业界通常在电子组件周围装设一散热元件以排出热量。通常散热元件是通过螺丝固定在电子组件周围,但是,这样对于散热元件的拆卸不便,从而浪费时间。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可拆装方便的散热装置。

    还有必要提供一种拆装方便的支架。

    一种散热装置,包括一支架及一固定于所述支架的散热元件,所述支架包括一支撑部及一导风罩,所述支撑部包括一第一侧壁、一第二侧壁、一与所述第一、第二侧壁的对应端连接的端壁及一与所述端壁的底部相连的底壁,所述第一、第二侧壁、端壁及底壁围成一可容纳所述散热元件的容纳腔,所述导风罩卡固于所述支撑部上,将支撑于所述支撑部的底壁上的散热元件罩入其内,所述端壁上开设有通孔,使所述导风罩与所述支撑部的外部连通。

    一种支架,用于固定一散热元件,其包括一支撑部及一导风罩,所述支撑部包括一第一侧壁、一第二侧壁、一与所述第一、第二侧壁的对应端连接的端壁及一与所述端壁的底部相连的的底壁,所述第一、第二侧壁、端壁及底壁围成一可容纳所述散热元件的容纳腔,所述导风罩卡固于所述支撑部上,所述端壁上开设有通孔,使所述导风罩与所述支撑部的外部连通。

    本发明散热装置通过所述支架中的导风罩卡固于支撑部将所述散热元件限位在所述支撑部的底壁上,所述散热装置拆装方便,从而节约了拆装时间。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发明散热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方式的分解图。

    图2是图1的组装图。

    图3是本发明散热装置的第二较佳实施方式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本发明散热装置第一较佳实施方式包括一支架、一散热元件20(如一鼓风机)及一电路板30。

    所述支架包括一支撑部40及一导风罩50。所述支撑部40大致呈U型,其包括两相对的第一侧壁44和第二侧壁46及垂直连接第一侧壁44和第二侧壁46对应端的端壁42。所述第一侧壁44、第二侧壁46和端壁42共同围成一端开口的容纳腔,所述端壁42的底部朝向所述容纳腔延伸出一用来承载散热元件20的底壁48。所述第一、第二侧壁44、46的内侧下部远离端壁42的一端分别设有两卡槽442。所述端壁42的内部中空,其外侧面设有若干与其内部连通的长条状平行排列的进风口424,其位于容纳腔中的内侧面则开设一较大的与其内部连通的长方形通风口422,所述进风口424与所述通风口422贯通形成通孔,或者所述端壁42也可以直接是一个开设有通孔的板体,所述通孔使容纳腔和外部连通。所述底壁48两侧分别向上凸设两具卡槽的卡固件482。

    所述导风罩50包括一顶板52、自顶板52相对两侧垂直向下延伸的一第一侧板54、一第二侧板56及自顶板52的一端垂直向下延伸的一第三侧板58,第三侧板58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54及所述第二侧板56的相应端,所述第一、第二侧板54、56的外侧面下部均设有两楔形卡块522,用于与所述支撑部40的底壁48上的两卡固件482进行卡固。所述第三侧板58上设有与所述端壁42的进风口相对的一出风口582,其靠近第一侧板54一端的底部开设有一供散热元件20的电源线通过的通孔584。

    所述电路板30上设有一朝向一侧的第一连接器32及一朝向另一侧的第二连接器34,所述电路板30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支撑部40的两侧壁44、46上的两卡槽442对应的两凸块36。

    请继续参考图2,组装所述散热装置时,将所述散热元件20放置在所述支撑部40的底壁48上,将所述导风罩50罩在所述散热元件20上并使其上的卡块522卡入所述底板48的卡固件482的卡槽中,所述导风罩50远离第三侧板58地一端与所述端壁42的内侧面紧密配合,所述散热元件20的电源线通过所述导风罩50的通孔584伸出并与所述电路板30上的第二连接器34相连。所述电路板30的凸块36卡入所述支撑部40的第一、第二侧壁44、46的卡槽442内,所述电路板30上的第一连接器32连接一电源的连接器(未示出),以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器34给所述散热元件20提供电源。所述支撑部40的端壁42和所述导风罩50的第一侧板54、第二侧板56、第三侧板58及顶板52共同将所述散热元件20限于所述支撑部40的底壁48上。

    请参考图3,在第二较佳实施方式中,在支撑部40的第一、第二侧壁44及46的内侧底部分别开设两与导风罩50的卡固件522相对应的凹槽462,所述导风罩50的尺寸与所述支撑部40对应,则所述导风罩50可卡固在所述第一、第二侧壁44、46上。

    组装完成的散热装置可以插入一服务器机箱内的闲置硬盘容置区内对所述服务器机箱内的电子元件散热,也可放入其它装置内对电子元件散热。

    以所述散热装置插入所述服务器机箱内的闲置硬盘容置区内对机箱内的电子元件散热为例对所述散热装置进行说明,服务器工作时,所述散热装置内的散热元件20通过所述端壁42的通孔将外界空气吸入并导入到所述导风罩50内,所述导风罩50内的空气又在所述散热元件20的作用下由所述导风罩50上的出风口582导出以进一步对所述服务器机箱内的电子元件散热。

    第一、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述导风罩50的材质可以为密封的且与支撑部40密封配合,使从所述支撑部40的端壁42吸进的风全部进入所述导风罩50。

    本发明散热装置通过所述导风罩50将所述散热元件20卡固在所述支撑部40的底壁48上来对电子元件进行散热,所述散热装置组装拆卸方便,从而节约了组装拆卸时间。

散热装置及其支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散热装置及其支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散热装置及其支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散热装置及其支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散热装置及其支架.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散热装置,包括一支架及一固定于所述支架的散热元件,所述支架包括一支撑部及一导风罩,所述支撑部包括一第一侧壁、一第二侧壁、一与所述第一、第二侧壁的对应端连接的端壁及一与所述端壁的底部相连的底壁,所述第一、第二侧壁、端壁及底壁围成一可容纳所述散热元件的容纳腔,所述导风罩卡固于所述支撑部上,将支撑于所述支撑部的底壁上的散热元件罩入其内,所述端壁上开设有通孔,使所述导风罩与所述支撑部的外部连通。本发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其他类目不包含的电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