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位二次插入式防撬弹子锁头.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101852 上传时间:2018-01-2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09.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3135495.5

申请日:

2003.07.28

公开号:

CN1514097A

公开日:

2004.07.2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地址不明的通知收件人:李良正文件名称:视为撤回通知书(实审)|||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5B27/06

主分类号:

E05B27/06

申请人:

李良正;

发明人:

李良正

地址:

610036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营福巷2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变位二次插入式防撬弹子锁头”涉及小五金领域,它的发明目的是阻止非正当开锁。技术特征为:锁眼与钥匙槽位置与方向不一样,锁眼与钥匙槽断面形状也不一样;在与弹子孔平行方向设置陷井孔。由于锁眼与钥匙槽的位置、方向不一致,使凭感觉操作开锁从可能变为不可能;钥匙槽的“S”形状由可知变为不可知,使“万能钥匙”和“弹子沟”失去了原有的作用。因为如“万能钥匙”和“弹子沟”即使当勉强插入钥匙槽,也会因为受到“S”形状的制约,而无法调整对弹子的作用,同时使所有弹子处在开启位置;由于陷井孔的设置使“弹子钩”的钩端落入陷井孔,无法继续移动去顶移弹子。以上技术特征阻止了非正当开锁,从而增加房门的安全性,并起到积极地社会效果。

权利要求书

1: 变位二次插入式防撬弹子锁头技术特征为:锁眼与钥匙槽位置 与方向不一样,锁眼与钥匙槽断面形状也不一样;在与弹子孔平行 方向设置陷井孔。 权利要求为:
2: 锁眼与钥匙槽方向不一致;
3: 锁眼与钥匙槽断面形状不一致;
4: 在弹子孔平行方向设置陷井孔。

说明书


变位二次插入式防撬弹子锁头

    本发明涉及小五金领域。

    背景技术:图一为常用弹子锁头原理结构图,由锁头“1”、弹子“2”、锁芯“3”等组成,它的锁眼“4”的位置与形状就是钥匙槽的位置与形状。当钥匙“5”插入钥匙槽、钥匙齿顶移弹子至开启位置时,转动钥匙带动锁舌移开锁舌孔,即实现打开房门。这样的弹子锁头由于钥匙槽口直接显露在弹子锁头正面,所以钥匙槽断面形状通过直眼观察即可以勾画出来。因此,很容易用非正当方法打开房门。比如使用“万能钥匙”、“弹子钩”,加上人的眼、耳、手的配合等,这样使房门的安全性大大降低,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影响。

    发明内容:图二为“变位二次插入式防撬弹子锁头”的原理结构图:它的锁眼“4”的位置与形状与钥匙槽“6”的位置与形状完全不一样,当锁眼的位置是竖立时,钥匙槽的位置就应是水平的;锁眼的形状是长方形,而钥匙槽的形状是“S”形;锁眼与钥匙槽在锁头长度方向也有一定地距离。另外,在与弹子孔平行方向,也设有陷井孔“7”。当钥匙插入锁眼时,需转动一定角度(即变位)后,才能插入钥匙槽(即二次插入),只有这样钥匙齿才能顶移弹子,达到开门的目的。

    比对常用弹子锁(头)“变位二次插入式防撬弹子锁头”有着明显的特点:1.由于锁眼与钥匙槽的位置、方向不一致,因而切断了眼手的配合,使凭感觉操作开锁从可能变为不可能;2.钥匙槽的“S”形状由可知变为不可知,使“万能钥匙”和“弹子钩”失去了原有的作用,因为如“万能钥匙”和“弹子钩”要想插入钥匙槽,其断面“S”形状应当与钥匙槽的“S”形状一样才能插入(每把锁的钥匙槽“S”断面形状都不相同),再者,即使当它们勉强插入,也会因为受到“S”形状的制约,而无法调整对弹子的作用,同时使所有弹子处在开启位置;3.由于陷井孔的设置使“弹子钩”即使进入钥匙槽,也会因为“弹子钩”的钩端落入陷井孔,无法继续移动去顶移弹子。“变位二次插入式防撬弹子锁头”的使用使非正当开锁的一般办法不能实施,从而增加房门的安全性,并起到积极地社会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当钥匙插入“变位二次插入式防撬弹子锁头”锁眼一半时,顺时针转动一定角度,再把钥匙插入钥匙槽,接着转动钥匙,带动锁舌离开锁舌孔,即可推开房门。

变位二次插入式防撬弹子锁头.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变位二次插入式防撬弹子锁头.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变位二次插入式防撬弹子锁头.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变位二次插入式防撬弹子锁头.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位二次插入式防撬弹子锁头.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变位二次插入式防撬弹子锁头”涉及小五金领域,它的发明目的是阻止非正当开锁。技术特征为:锁眼与钥匙槽位置与方向不一样,锁眼与钥匙槽断面形状也不一样;在与弹子孔平行方向设置陷井孔。由于锁眼与钥匙槽的位置、方向不一致,使凭感觉操作开锁从可能变为不可能;钥匙槽的“S”形状由可知变为不可知,使“万能钥匙”和“弹子沟”失去了原有的作用。因为如“万能钥匙”和“弹子沟”即使当勉强插入钥匙槽,也会因为受到“S”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锁;钥匙;门窗零件;保险箱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