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剪叉式机械升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升降装置,特别适用于乐池或舞台的升降。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剪叉式升降台具有设备自高低、升降行程放大作用突出、结构简单可靠的特点,多被用于剧场升降乐池或升降舞台以及其它场合的起重升降台结构上,其驱动方式绝大多数采用液压驱动装置。液压驱动具有承载力大、便于控制、调节以及易于过载保护等优点。但对于台面上升后需要长时间停靠的设备,由于液压密封件寿命较短,出现液压油泄漏而使舞台下沉的现象。再则,在设备安装场地不允许将泵站隔离的情况下,其噪声比较大。
另外剪叉式升降台采用机械驱动水平螺杆传动的结构,由于水平力很大,当剪叉与水平面的起始角为15°时,水平力相当于垂直载荷力的近4倍,随着起始角度的减小,水平力按正切曲线急剧增大,使其驱动及传动结构变得较为庞大,效率很低,故只能用于载重不大的小型设备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剪叉式升降装置,使剪叉式升降台在升起的任意位置长时间停靠不出现下沉现象之忧,减小驱动及传动结构,降低噪声。
本发明是一种剪叉式机械升降装置,内支架(1)与外支架(2)用中间销轴(12)铰接,内支架(1)地上端部与上台梁部件(7)由铰链销轴(13)铰接,外支架(2)的下端部与底座部件(3)以铰链销轴(图中未标示)铰接,其特征在于内支架(1)的下端部装有下走轮(10),在底座部件(3)的上轨道面上滚动,外支架(2)的上端部装有上走轮(10′),在上台梁部件(7)的下轨道上滚动,横拉架(4-7)两端分别套在两个下走轮轴(9)靠内侧的一侧,大螺杆(4-8)靠近驱动机组(4-1)的一端用UCP轴承(4-3)支撑,弹簧储能器(8)中的储能弹簧(8-4)套装在可伸缩的上导管(8-7)及下导管(8-3)上,弹簧储能器(8)的顶端设有缓冲垫(8-9),上下导管内按弹簧最大工作伸长装有钢丝绳(8-5),用以限制回弹冲击。上导管端板(8-8)组焊在上导管(8-7)的一端,下导管端板(8-2)组焊在下导管(8-3)的一端,上下导管滑动配合形成伸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设计合理螺旋角的水平螺杆使其既能高效传动又能使剪叉式升降台在升起的任意位置常时间停靠无下沉;2)弹簧储能器的设计安装,适于承载力很大的大台面设备,克服了水平力太大的问题,而使驱动与传动配置合理;3)选用经磨加工的高精度蜗轮蜗杆减速器及高精度大螺杆,设备噪声小;4)设备驱动与传动的关键部位都采取合理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驱动传动部件(4)的结构简图,图3是弹簧储能器(8)的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及C-C向视图所示,内支架(1)与外支架(2)用中间销轴(12)铰接,为双剪叉结构。如图1及D-D向视图所示,外侧一头上下与上台梁部件(7)和底座部件(3)以铰链销轴(13)铰接,内侧一头装有走轮(10′)。如图1及B-B向视图所示,外支架(2)上用上走轮轴(11)装的走轮在上台梁部件(7)的下轨道上滚动。如图1及A-A向视图所示,内支架(1)用下走轮轴(9)装的走轮(10)在底座部件(3)上轨道面上滚动,横拉架(4-7)两头分别套在两个下走轮轴靠内侧的一头,当驱动传动部件(4)驱动时,通过横拉架(4-7)水平驱动使内支架(1)运动,由剪叉结构顶起上台梁部件(7),从而达到升降台面的目的。
如图1所示,升降台在最低位置时,被压缩的弹簧储能器(8)对上台梁有最大的顶力,此间使最大水平驱动力显著削减,随着台面升起,水平力逐步减小,弹簧储能器(8)的顶力也减小,之间适当地匹配使驱动及传动合理配置。
双片台为左右对称成对配置上述结构。
如图2所示,驱动传动部件(4)中的驱动机组(4-1)输出轴通过刚性联轴器(4-2)与大螺杆(4-8)键联,只传递扭矩及速度,此处以UCP轴承(4-3)支撑,(4-4)为支座,大螺杆(4-8)在轴向安装时须留有1毫米的间隙,防止张缩应力以致变形。如图2及局部放大图A所示,大螺杆(4-8)的轴向受力设在另一头支撑,在轴承座(4-16)内装有推力调心轴承(4-12),半环(4-13)卡在大螺杆(4-8)头部的凹槽内,且用隔套(4-14)管住径向。推力调心轴承(4-12)将拉力传至可受重载的轴承座(4-16),其成对配置可自动调整复位。横拉架(4-7)中间装配有螺母组合(4-6),螺母组合(4-6)是由高强度铸钢钢铸成,热配装锡青铜合金内套,内套有与大螺杆(4-8)相应的T形螺纹。当台面在最低位置且负载较小时,有可能弹簧储能器(8)的顶力大于垂直载荷,此时螺母组合(4-6)将受与常规设定相反的力,故设有止退盖板(4-5),以防止螺母组合(4-6)的内外套脱离。在整台设备中,大螺杆(4-8)及螺母组合(4-6)的螺纹为左右旋成对。(4-9)为毡圈,(4-10)为前轴承盖,(4-11)为油嘴,(4-15)为后轴承盖,(4-17)为支架。
如图3所示,弹簧储能器(8)中强力的储能弹簧(8-4)套装在可伸缩的上导管(8-7)及下导管(8-3)上,上下导管内按弹簧最大工作伸长装有钢丝绳(8-5),限制回弹冲击。弹簧储能器(8)的顶端设有缓冲垫(8-9),防止台面下降时与其撞击。弹簧储能器(8)的最低位置由下导管承力可兼作升降台下机械限位。上导管端板(8-8)组焊在上导管(8-7)的一头;下导管端板(8-2)组焊在下导管(8-3)的一头,上下导管滑动配合形成伸缩。弹簧储能器(8)下部组装有支座组件(8-1),便于在底座部件(3)的底板上固定且可调整垂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