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包括该容器的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容器,包括该容器的显示装置,以及该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能够容易地组装和运输,同时降低成本和减少制造时间的容器,包括该容器的显示装置,以及该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今,在显示装置中液晶显示装置(“LCD”)是应用最广泛的平板显示装置之一。LCD提供了其上形成有电极的两块基板,置于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在LCD中,将电压施加到电极上,以重排液晶层的液晶分子,从而控制透过的光量。
LCD需要多个元件,诸如,液晶面板,散射板,和反射片。容器例如,顶盘,底盘,或者模制框架容纳这些元件以构成LCD。在与容器连接的过程中,该容器可利用例如按压过程制造容器。
现今,对于LCD的需求快速增长,导致LCD的生产大规模化。因此,要求LCD简单化,轻巧化,纤薄化以及降低制造成本。然而,在使用已知的按压过程制造容器的情况下,由于使用了许多模具来制造容器,使得制造成本和制造时间增加。因此,容器在满足上述要求方面并不令人满意。
此外,与LCD的大型化均匀,容器的尺寸增加了。因此存在运输该容器比较困难且运输费用增加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降低成本和减少制造时间、同时能够容易地组装和运输的容器。
本发明也提供了包括该容器的显示装置。
本发明也提供了该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容器包括具有壁和上部的多个分离部件以及第一装配元件,所述第一装配元件形成在所述分离部件的端部,以便组装邻近的分离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图像信息的面板、容纳面板的下壳体和上壳体,所述上壳体装配到下壳体上以容纳面板并露出面板上的显示区域。所述上壳体包括具有壁和上部的多个分离部件以及第一装配元件,所述第一装配元件形成在分离部件的端部,以便组装邻近的分离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提供显示图像信息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具有多个像素区域;将显示面板放置在下壳体中;组装上壳体,包括提供具有壁和上部的多个分离部件以及第一装配元件,通过将装配元件安装在一起使得邻近的分离部件连接在一起;将上壳体装配到下壳体上以便在两者之间容纳显示面板,并通过上壳体露出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
其他具体实施方式的细节将包括在详细描述和附图中。
【附图说明】
通过在此结合以下附图详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以上及其他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明显,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示例的液晶显示装置(“LCD”)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图1中示例的LCD包括的上壳体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图2中示例的上壳体的放大部分的透视图;
图4是图3中组装的示例的上壳体的放大部分的透视图;
图5是图4中示例的上壳体后侧的放大部分的透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具体实施方式示例的上壳体的放大部分的透视图;
图7是图6中组装的示例的上壳体的放大部分的透视图;
图8是图6中示例的上壳体后侧的放大部分的透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再一具体实施方式示例的上壳体的放大部分的透视图,以及;
图10是图9中组装的示例的上壳体的放大部分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参考以下具体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和相关附图,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以及实现它们的方法将变得容易理解。然而,本发明可以许多不同的方式具体表达,并且在此陈列的实施方式不能解释为限制本发明。相反地,提供这些具体实施方式以便揭示内容全面完整,并且充分地将本发明的概念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而本发明仅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范围。为了清楚起见,附图中层和区域的尺寸和相对尺寸可能被扩大。
当谈到一个元件或层在另一元件或层之“上”,应当理解为其直接位于另一元件或者层之上,或者存在中间元件或层。相反的,当谈到一个元件在另一元件或层的“直接上”时,则不存在中间元件或层。说明书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涉及相同的元件。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关联的罗列的术语的任何和所有组合。
为了说明书容易描述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附图中阐明的另一元件或特征的相关关系,空间相关术语,例如“之下”,“下面”,“较低”,“之上”,“较上”和类似的,可在此应用。应当理解为,空间相关术语是用来包括使用或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以及附图中表示的方位。
参考示意性透视图来描述本发明,在示意性透视图中显示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因此,根据制造技术和/或公差修改示例示图的形式。换句话说,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意味着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但是覆盖由于制造过程中的变化导致的所有的变化以及修改。因而,以简图的形式描述附图显示的区域,以及所表示的区域的形状仅仅作为描述而不是限制。
在下文中,参考相关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使用的显示装置被广泛施加到液晶显示装置(“LCD”),等离子显示(“PDP”)装置,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装置,以及场致发光显示(“FED”)装置,这些显示装置通过具有点阵图案的像素发光。为了便于描述,现在将描述LCD以及施加到根据本发明的LCD的容器。然而,本发明并不被限制于此,但是本发明可施加到上述不同类型的显示装置以及这些显示装置使用的容器。
在下文中,参考图1至5,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容器和包括该容器的LCD。
图1是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示例的液晶显示装置(“LCD”)的分解透视图。参考图1,LCD 100包括:显示图像信息的液晶面板组件130,提供光到液晶显示面板组件130的背光组件140以及与背光组件140结合以将液晶面板组件130容纳于其中的上壳体110。
液晶面板组件130包括:包括公共电极显示面板134和薄膜晶体管(“TFT”)显示面板133的液晶面板136、液晶(未显示)、栅带载封装(“TCP”)131、数据TCP 132、以及印刷电路板(“PCB”)135。
液晶面板136包括TFT显示面板133和公共电极显示面板134,所述TFT显示面板133具有栅极线(未显示)、数据线(未显示)、TFT阵列、以及像素电极;所述公共电极显示面板134具有黑矩阵以及公共电极并且与TFT显示面板133面对面放置。
此外,栅极TCP 131连接到形成在TFT显示面板133中的栅极线(未显示),数据TCP 132连接到形成在TFT显示面板133的数据线(未显示)。
同时,多个驱动部分安装在PCB 135上,以处理栅极驱动信号和数据驱动信号,以便栅极驱动信号能够输入栅极TCP 131中,以及数据驱动信号能够输入数据TCP 132中。
此外,背光组件140包括:光学片141,散射板142,灯143,反射板144,以及容纳光学片141、散射板142、灯143和反射板144的接收框150和下壳体160。
可使用冷阴极荧光灯(“CCFL”)或外部电极荧光灯(“EEFL”)作为各个灯143。通过外部施加到灯143的灯驱动电压作用,灯143发光。此外,灯143可以以规则的间隔平行放置使得具有相同的高度,也可以是直接在散射板142背面提供光的直射型。为了确保灯143中的放电气体分布均匀以致获得均匀的亮度,灯143优选相对于液晶面板136纵向放置。灯座(未显示)可形成于灯143的端部,以将灯驱动电压施加到灯143上并支撑和固定灯143。可选择地,灯143可使用发光二极管(“LED”)。
在灯143下方提供反射板144,以将来自灯143的向下发射的光向上反射回来。反射板144可通过下述方式制造:在由合成树脂材料制成的片中分散诸如氧化钛之类的白色颜料,或通过在材料中形成气泡以分散光。可选择地,反射板144可一体形成在下壳体160的底部。换句话说,下壳体160可由例如铝(AL)或铝合金之类的高反射性的物质制成,以致其具有反射板144的功能。
可利用放置在反射板144上的灯固定单元145固定灯143,以维持灯143之间的适当的间隔和位置。
散射板142提供于灯143上,并散射从灯143发射的光,以提高光的亮度的均匀性。散射板142由添加了散射剂的透明树脂层形成。例如,散射剂可包括硅散射剂、镁散射剂、或氧化钙散射剂等。此外,透明树脂层可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甲基苯乙烯(“MS”),聚苯乙烯(“PS”)或聚碳酸酯(“PC”)。
此外,在散射板142上设置光学片141,以散射或聚集从灯143发射的光。光学片141可包括例如散射片、第一棱镜片、以及第二棱镜片。
光学片141的散射片设置在灯143上,以提高灯143发射的光的亮度和亮度的均匀性。
在散射片上设置光学片141的第一棱镜片。具有三棱形(未显示)的棱镜图案可以以规则的间隔形成在第一棱镜片的一面上,以聚集经过散射片散射的光并发射聚集后的光。例如,亮度增强薄膜可用作第一棱镜。
光学片141的第二棱镜片设置在第一棱镜片的上部上。第二棱镜片可为反射类型的偏振棱镜片,偏振棱镜片具有多层结构并聚集和偏振光。例如,双亮度增强膜可用来作为第二棱镜片。然而,如果仅仅使用第一棱镜片可确保亮度和视角,则第二棱镜片的使用可省略。
上面描述了光学片141的特例,然而光学片141的类型可根据背光组件140的结构改变而改变。换句话说,光学片141中的其他设计和光学片也在这些实施方式的范围内。
反射板144、灯143、散射板142、以及光学片141依次容纳在下壳体160中,而接收框150向下移动以便与下壳体160结合。液晶面板136放置在光学片141上,液晶面板136由接收框150支撑。接收框150包括沿矩形边缘形成的壁。在接收框150的壁的内侧可形成阶梯部分或突出(未显示)以支撑液晶面板组件130。
下壳体160具有矩形形状,而壁沿着下壳体160的上部的边缘形成。反射板144、灯143、散射板142、以及光学片141容纳在下壳体160中并由壁固定。
此外,灯固定单元145固定灯143并且支撑散射板142和光学片141,因此防止散射板145和光学片141弯曲。每个灯固定单元145设置有放置在反射板144上的板、形成在该板上以固定至少一个灯143的把手部分、以及形成在该板上以支撑散射板142的支撑部分。固定钩(未显示)形成在该板的底部,使得当通过反射板144形成固定钩时,固定钩与形成在下壳体160的底部的开口(未显示)接合,从而将灯固定单元145与下壳体160接合。
此外,液晶面板组件130的PCB 135沿着下壳体160的壁弯曲,并安装在下壳体160后侧或壁上。此时,下壳体160的形状可根据下壳体160容纳光学片141、散射板142、灯143以及反射板144的方法不同而不同。
此外,上壳体110与下壳体160结合,从而覆盖放置在接收框150中的液晶面板136的上部的外围部分。上壳体110覆盖液晶面板136的非显示区域。一窗形成在上壳体110的上部,以露出液晶面板136的显示区域。上壳体110可通过使用钩(未显示)或螺丝钉(未显示)安装到下壳体160。以下将进一步描述,上壳体110可为分离型的,这对于具有大面积的液晶面板136是有利的,容易组装和运输操作。
在下文中,参考图2至5来描述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上壳体。其中,图2是图1中示例的LCD包括的示例上壳体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图2中示例的上壳体的放大部分的透视图。图4是图3中示例的组装上壳体的放大部分的透视图。图5是图4中示例的上壳体的后侧的放大部分的透视图。
参考图2至4,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上壳体110包括第一到第四分离部件111、112、113和114的组合体。如果LCD大,则上壳体110也大。由于使用分离型的上壳体110,当运输上壳体110时,将上壳体110分离成分离部件111、112、113和114而运输上壳体110,随后将分离部件111、112、113和114组装。从而,降低运输成本。换句话说,制造上壳体110的方法包括单独形成分离部件111、112、113和114,随后组装分离部件111、112、113和114以形成上壳体110。
分离部件111、112、113和114分别包括相互连接并具有“L”形的截面的壁111a、112a、113a和114a以及上部111b、112b、113b和114b。分离部件111、112、113和114可由金属材料支撑,例如SUS不锈钢,并通过使用挤压模制(extrusion molding process)的工序制造。与冲压(press)工序相比较,使用挤压模制的工序形成分离部件111、112、113和114的工序时间和工序成本降低了。此外,由于不需要制造附加模具,模具的制造成本可降低。
同样,当使用挤压模制工序制造分离部件111、112、113和114时,使得分离部件111、112、113和114各部分具有大致相同的形状以及大致相同的厚度。为了提供不同的矩形形状,第一和第三分离部件111和113可被挤压成具有与第二和第四分离部件112和114不同的长度。
相邻的分离部件111、112、113和114可相互装配在一起、以形成上壳体110。更具体地,第一或水平装配元件111c、112c、113c和114c形成在分离部件111、112、113和114的上部111b、112b、113b和114b的端部。也就是说、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分离部件111、112、113和114包括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壁111a、112a、113a和114a;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上部111b、112b、113b和114b;以及形成在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上部111b、112b、113b和114b端部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水平装配元件111c、112c、113c和114c。
分别形成在相邻的分离部件111、112、113和114的水平装配元件111c、112c、113c和114c形成突起和凹槽以便相互装配。每个相邻的分离部件111、112、113和114可包括在第一端部具有突起形状的一个水平装配元件111c、112c、113c和114c;以及在相对于第一端部的第二端部具有凹槽形状的一个水平装配元件111c、112c、113c和114c。例如,形成在第一分离部件111两端的第一水平装配元件111c装配到第二分离部件112的第二水平装配元件112c和第四分离部件114的第四水平装配元件114c上。此外,形成在第三分离部件113的第三水平装配元件113c装配到第二分离部件112的第二水平装配元件112c和第四分离部件114的第四水平装配元件114c上。从而,水平(第一)装配元件111c、112c、113c和114c在水平(第一)方向将相邻的分离部件111、112、113和114装配在一起。
构成水平装配元件111c、112c、113c和114c的突起或凹槽的端部可具有大面积或可弯曲,以防止它们在相互装配后,水平装配元件111c、112c、113c和114c相互水平地分离。图示水平装配元件111c、112c、113c和114c具有圆形形状,然而水平装配元件111c、112c、113c和114c可选择具有任何形状,只要他们不会相互水平地分离。
如图5所示,在利用水平装配元件111c、112c、113c和114c将分离部件111、112、113和114装配在一起之后,可例如通过冲压或凿刻在水平装配元件111c、112c、113c和114c的接合处形成嵌槽(caulking groove)115,以便提高装配力。嵌槽115形成在水平装配元件111c、112c、113c和114c的接合处,以物理地使得接合处变形,从而防止分离部件111、112、113和114相互分离。如所示,嵌槽115可形成在上部111b、112b、113b和114b的内表面,以确保上壳体110的外观美观。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嵌槽115可选择地形成在上部111b、112b、113b和114b的外表面上。
在下文中,参考图6至8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的上壳体。图6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具体实施方式示例的上壳体的放大部分的透视图。图7是图6中示例的组装的上壳体的放大部分的透视图,图8是图6中示例的上壳体的后侧的放大部分的透视图。为了方便描述,与前一实施方式中图1至图5所示的元件具有相同或大致相同功能的元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并省略关于其的描述。
如图6至7所示,构成上壳体的一部分且分别形成在第一和第二分离部件211和212的第一和第二水平(第一)装配元件211c和212c可包括多个突起或凹槽。也就是说,不同于前述实施方式中的水平装配元件仅仅包括一个突起或一起凹槽,水平装配元件211c、212c各包括至少一个突起和一个凹槽,例如各包括多个突起和多个凹槽。因此,第一和第二水平装配元件211c和212c接合处的装配力提高了。
如图8所示,在第一和第二分离部件211和212通过第一和第二水平装配元件211c和212c装配在一起之后,例如通过冲压或凿刻嵌槽115形成在第一和第二水平装配元件211c和212c的接合处,以便提高装配力。嵌槽115形成在第一和第二水平装配元件211c和212c的接合处,以物理地使得接合处变形,从而防止第一和第二分离部件211和212彼此分离。为了确保上壳体110的外观美观,嵌槽115可形成在上部111b和112b的内表面。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嵌槽115可选择地形成在上部111b和112b的外表面上。
尽管未显示,可理解为以上水平装配元件211c和212c以及嵌槽115也可施加到第一和第二分离部件211、212的相反的端部以及构成上壳体的第三和第四分离部件。
在下文中,参考图9至10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再一具体实施方式的上壳体。与此相关的,图9是根据本发明再一具体实施方式示例的上壳体的放大部分的透视图,以及图10是图9中示例的组装的上壳体的放大部分的透视图。为了方便描述,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图1至图5所示的元件具有相同功能的元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省略关于其的描述。
如图9和10所示,第一和第二分离部件311和312分离别包括第一和第二垂直(第二)装配元件311d和312d,以便提高装配力。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除了水平(第一)装配元件111c、112c之外,提供第一和第二垂直(第二)装配元件311d、312d。可选择地,第一和第二分离部件311、312的水平装配元件可以是各具有至少一个突起和至少一个凹槽的水平装配元件211c、212c。
第一和第二垂直装配元件311d和312d分别形成在第一和第二分离部件311和312的第一和第二壁111a和112a的端部。第一和第二垂直装配元件311d和312d具有突起或凹槽形状,以便相互装配在一起。
尽管垂直装配元件311d和312d被图示为不具有矩形轮廓,垂直装配元件311d和312d可选择地具有任何形状,只要在装配垂直装配元件311d和312d后,垂直装配元件311d和312d在垂直(第二)方向不相互分离。同样,为了改进第一和第二分离部件311、312之间的接合,垂直装配元件311d,312d可各提供有多个突起和凹槽。
尽管未显示,上述垂直装配元件311d和312d也可施加到第一和第二分离部件311、312的相反的端部以及构成上壳体的第三和第四分离部件。
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LCD可包括直射型的背光组件,其中不包括导光板,而是在其底部排列多个灯。LCD可选择地包括边缘型的背光组件,其中包括在导光板,并在导光板的一侧上提供一灯。
边缘型的背光组件可包括楔入型背光组件,其包括设置在导光板一侧上的灯组件;以及平坦型背光组件,其包括设置在平板导光板的相对两侧上的灯组件。
考虑到上壳体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制造显示装置的方法可主要包括:提供其上显示图像信息的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具有多个像素区域;将显示面板放置在下壳体中;组装上壳体,具体地包括提供多个分离部件,分离部件各具有壁、上部和形成在各分离部件各端部的装配元件,以及通过将装配元件装配在一起来将相邻的分离部件连接在一起;装配上壳体至下壳体并在两者之间容纳显示面板,并通过上壳体露出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该方法也包括使用挤压模制工序挤压出四个分离部件,分离部件各部分具有大致相同的形状和大致相同的厚度。该方法还包括在装配元件的接合处形成嵌槽,以提高装配元件之间的装配力。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容器和包括容器的显示装置的优点在于由于在显示装置中提供了分离型的容器,减少了运输成本。此外,构成分离型容器的分离部件通过挤压模制工序制造,从而降低了工序时间和工序成本。不同于冲压工序,在挤压模制工序的情况下由于不需要制造附加的模具,可减少模具制造成本。此外,水平装配元件或垂直装配元件用于容易和有效地将分离部件装配在一起。
尽管与本发明结合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产生不同的修改和变化是可以的。因此,可理解为以上实施方式所有方面均不是限制性的,而是示例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