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笼屉式过滤膜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笼屉式过滤膜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据资料公布到2008年年底,上海城镇仍有25%的河道排污口仍然无法将其纳入市政排污管道。这样导致母亲河将不断地受到污染,影响到两年后我国在世博会期间的形象。工业污水可用迁、撤工厂的方法解决,但生活污水就难用此法,因此亟需寻找一种低成本的以生活污水为主要成分的治理方法,用来解决不纳入城市污水管网而直接排放所造成的污染河道问题。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0820058655.4公布了一种点源污染直接处理装置,该发明利用了污水处理厂的沉淀池原理,在河岸上挖出沉淀池,用太阳能水泵抽取的重度污染物排入其中,沉淀后经过渗水层回到河道。沉淀后浓缩的重度污染物定期运到填埋场处理。该发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河道的点源污染问题,但是该发明的装置结构较为复杂,将河水抽入装置需要额外能耗,同时需要搅拌,处理对象有局限性,仅仅适用于水面的污染口,无法处理水下的污染源,装置具有不稳定的缺点。而且装置占地面积大,不方便工业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节约能源,既能解决水面污染,也能解决水下污染,同时占地面积小,净化污染效率高的笼屉式过滤膜处理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述的笼屉式过滤膜处理装置,包括密闭容器1,在所述密闭容器1上设有能与排污口连接的污水进入口2和清水排出口4,其特征在于:从俯视方向上看,所述密闭容器1为矩形容器,在该矩形容器中设有多个与所述矩形容器左右壁相平行的隔板,该隔板的宽度小于所述矩形容器左右壁板的宽度,所述多个隔板依次交替连接在所述矩形容器的前后壁上,所述污水进入口2和清水排出口4设置在所述隔板的两侧,被所述隔板所分割,当水流从所述污水进入口2流入后,沿着所述隔板呈现S状流动,从所述清水排出口4排出,在所述矩形容器的左臂和所述隔板之间,所述隔板和隔板之间,所述隔板和所述矩形容器的右臂之间设置有多个笼屉式过滤膜3,在所述密闭容器1里还设有曝气装置5。
在所述密闭容器1外还设有水泵6,该水泵6将污水泵入笼屉式过滤膜装置,即初步过滤,水体与高分子纤维膜、生物膜起反应,利用太阳光与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反应裂变氧离子、净化污水,利用高速泡沫之间、泡沫与容器壁的撞击提升了泡沫净化法的净化效果,所述曝气装置5经两个气泵、通过气管7相连接,安置于装置底部。
在所述密闭容器1外还设有水泵6,该水泵6与所述曝气装置5通过气管7相连接。
所述曝气装置5设置在所述密闭容器1的底部。
所述污水进入口2和清水排出口4均设置在所述密闭容器1的前端或者后端。
所述污水进入口2和清水排出口4分别设置在所述密闭容器1的前端和后端。
所述笼屉式过滤膜3为高分子纤维膜和生物膜有机结合的过滤膜。
在所述密闭容器1内还设有自动补水装置。
在水流末端还设有回流泵,将流到末端的水泵回笼屉式过滤膜装置。通过电磁阀由时间控制电路控制水体循环次数、循环时间,开启电磁阀放水。
本发明中多个隔板依次交替连接在所述矩形容器的前后壁上,使得当水流从所述污水进入口2流入后,沿着所述隔板呈现S状流动,从所述清水排出口4排出,在所述矩形容器的左臂和所述隔板之间,所述隔板和隔板之间,所述隔板和所述矩形容器的右臂之间设置有多个笼屉式过滤膜3,这样在有限的空间内使得过滤膜的工作面积更大,使得排除污染,净化水源的效率大大提高。本装置选择低耗而合适的泵对水体充氧,改进高效装置需要搅拌的缺点,我们在试验曝气装置时发现,当曝气口位于水的底端时,它对于水的曝气效果能够达到最大——因为这样的位置能够使气泡在水中停留更长的时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笼屉式过滤膜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笼屉式过滤膜处理装置的左视剖视示意图。
图中:1.密闭容器,2.污水进入口,3.笼屉式过滤膜,4.清水排出口,5.曝气装置,6.水泵,7.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的笼屉式过滤膜处理装置,包括密闭容器1,在所述密闭容器1上设有能与排污口连接的污水进入口2和清水排出口4,从俯视方向上看,所述密闭容器1为矩形容器,在该矩形容器中设有多个与所述矩形容器左右壁相平行的隔板,该隔板的宽度小于所述矩形容器左右壁板的宽度,所述多个隔板依次交替连接在所述矩形容器的前后壁上,所述污水进入口2和清水排出口4设置在所述隔板的两侧,被所述隔板所分割,当水流从所述污水进入口2流入后,沿着所述隔板呈现S状流动,从所述清水排出口4排出,在所述矩形容器的左臂和所述隔板之间,所述隔板和隔板之间,所述隔板和所述矩形容器的右臂之间设置有多个笼屉式过滤膜3,在所述密闭容器1里还设有曝气装置5。
在所述密闭容器1外还设有水泵6,该水泵6将污水泵入笼屉式过滤膜装置,即初步过滤,水体与高分子纤维膜、生物膜起反应,利用太阳光与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反应裂变氧离子、净化污水,利用高速泡沫之间、泡沫与容器壁的撞击提升了泡沫净化法的净化效果,所述曝气装置5经两个气泵、通过气管7相连接,安置于装置底部。
所述曝气装置5设置在所述密闭容器1的底部。所述污水进入口2和清水排出口4均设置在所述密闭容器1的前端或者后端。所述污水进入口2和清水排出口4分别设置在所述密闭容器1的前端和后端。所述笼屉式过滤膜3为高分子纤维膜和生物膜有机结合的过滤膜。在所述密闭容器1内还设有自动补水装置。在水流末端还设有回流泵,将流到末端地水泵回笼屉式过滤膜装置。通过电磁阀由时间控制电路控制水体循环次数、循环时间,开启电磁阀放水。
本发明中多个隔板依次交替连接在所述矩形容器的前后壁上,使得当水流从所述污水进入口2流入后,沿着所述隔板呈现S状流动,从所述清水排出口4排出,在所述矩形容器的左臂和所述隔板之间,所述隔板和隔板之间,所述隔板和所述矩形容器的右臂之间设置有多个笼屉式过滤膜3,这样在有限的空间内使得过滤膜的工作面积更大,使得排除污染,净化水源的效率大大提高。本装置选择低耗而合适的泵对水体充氧,改进高效装置需要搅拌的缺点,我们在试验曝气装置时发现,当曝气口位于水的底端时,它对于水的曝气效果能够达到最大——因为这样的位置能够使气泡在水中停留更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