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窑消烟除尘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窑消烟除尘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装置。
目前,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国民环保意识的增强,对各行各业的三废排放要求越来越高,陶瓷行业利用燃煤方法焙烧陶瓷制品的隧道窑,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大量烟尘,如不治理则难以适应现在环保的要求,使生产无法进行,近年来国内外虽然提出了很多技术方案,但也仅仅是在除尘、脱硫上下工夫,且效果不太理想,在消烟方面多采用耗能高、阻力大的多次洗涤方法,但洗涤用水难以回收,造成新的能源浪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施方便,消烟、除尘效果好,能耗低,耗水少,保证产品质量的隧道窑消烟除尘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每个炉门炉墙及炉拱的进风口向炉内通入热空气;
b.通入热空气的方向集中于烟气流通上部即炉拱内侧扇形二分之一半径处;
c.通入热空气总量为全部空气用量的10%-15%;
d.烟气在700℃-1050℃范围内二次通入空气使其进行二次燃烧;
e.控制烧成段由传统的负压燃烧工艺改为微正压燃烧;
隧道窑消烟除尘装置包括:窑体4、炉门5,每个炉门5地炉墙2上部开有顶部进风口1,炉墙2的侧面开有侧进风口1。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顶部进风口1位于炉拱3的中部,侧进风口1位于炉门炉墙2的偏上部。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制作实施方便;
2.无能耗,不需占地面积;
3.除尘、脱硫用水可以循环使用,节约后序工段用水;
4.提高了炉膛温度,加速氧化反应,使焙烧段氧化反应完全,美化产品外观,提高产品质量;
5.由于将原排放的碳进行燃烧,提高了窑炉热效率;
附图及图面说明
图1为本实现本发明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现本发明的装置安装位置图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述本发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每个炉门炉墙及炉拱的进风口向炉内通入热空气;
b.通入热空气的方向集中于烟气流通上部即炉拱内侧扇形二分之一半径处;
c.通入热空气总量为全部空气用量的10%-15%;
d.烟气在700℃-1050℃范围内二次通入空气使其进行二次燃烧;
e.控制烧成段由传统的负压燃烧工艺改为微正压燃烧;
隧道窑消烟除尘装置包括:窑体4、炉门5,每个炉门5的炉墙2上部开有顶部进风口1,炉墙2的侧面开有侧进风口1。顶部进风口1位于炉拱3的中部,侧进风口1位于炉门炉墙2的上部。本发明的实施机理是:现有的燃煤型隧道窑,多采用固定炉排手工间断加煤,由于加煤必须打开炉门,炉膛内又为负压操作,冷空气大量进入炉膛使炉温下降,部分煤的细小颗粒,由于质量小,沉降速度慢,加之冷空气的介入和烟气的夹持,这些细小颗粒未来的及燃烧便随着烟气一起流入烟道,排放于大气中,既造成了环境污染又浪费了能源。本发明在每个炉门5的炉墙2上部开有顶部进风口1,炉墙2的侧面开有侧进风口1。顶部进风口1位于炉拱3的中部,侧进风口1位于炉门炉墙2的上部。当打开炉门5加煤时,通过进风口1向炉内通入热空气,通入热空气的方向集中于烟气流通上部即炉拱3内侧扇形二分之一半径处;通入热空气总量为全部空气用量的10%-15%;使得烧成段的负压燃烧变为微正压燃烧,打开炉门时,冷空气进入很少,同时由于热空气的加入,提高了炉膛温度,控制烧成段温度在700℃-1050℃,在保持较高温度条件下,供给充足的空气,增加气流速度,减少扩散阻力,使燃料和空气很好的结合,使烟气中的部分碳颗粒迅速进行二次燃烧,以实现利用化学燃烧代替机械洗涤消烟除尘的发明目的。同时对于焙烧陶瓷的遂道窑,由于坯料中含有硫化铁、碳酸盐和有机物,如果不能完全氧化,则影响产品的质量,通入二次空气,既提高了炉膛温度,使烟气中的碳颗粒进一步燃烧,造成较强的氧化气氛,并使坯料中的硫化铁、碳酸盐和有机物完全氧化,以保证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