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的室内装置.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1015220 上传时间:2018-03-25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55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8807975.5

申请日:

1998.06.22

公开号:

CN1265736A

公开日:

2000.09.06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F24F 13/20申请日:19980622授权公告日:20031224终止日期:20100622|||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申请日:1998.6.22|||公开

IPC分类号:

F24F13/20

主分类号:

F24F13/20

申请人:

开利公司;

发明人:

J·C·C·科雷亚; C·A·特舍

地址:

美国纽约州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张兰英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空气分配装置的结构机架包括一外壳,它构成了一空气输入口和输出口,以及一在输入口与输出口之间延伸穿过的气流通道。装置包括一在气流道中、在外壳内支承的蒸发器盘管和一使气流沿气流通道运行的风机。机架包括一主支承框架,它包括一具有预定深度和宽度的底部、一垂直延伸的后部和一从后部的顶部朝前延伸的顶部。左右侧壁都还有一延伸于诸壁的下部深度并位于矩形下部的上端与三角形部的基部之间的水平延伸通道。一具有左右边缘的平的风机安装板做成能容纳在左右侧壁的水平延伸通道中。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空气分配装置的结构机架,它包括一外壳,外壳构成了一空气输入口、 一输出口、一从所述输入口到输出口延伸穿过的气流通道、一在所述气流道中、 在所述外壳内支承的蒸发器盘管和一使气流沿所述气流通道运行并通过所述蒸发 器盘管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改进之处包括: 一主支承框架,它包括一具有预定深度和宽度的水平延伸的平的底部、一垂直 延伸的具有从所述底部的后面朝上延伸预定高度的后部和一从所述后部的顶部朝 前延伸的顶部,其距离短于所述后部的所述预定深度; 所述后部和顶部都具有与所述平的底部相同的宽度,而且所述底部和后部都有 左右边缘; 一垂直延伸的右侧壁,它有一长度基本等于所述底部的所述预定深度的下边缘 和一比所述后部的所述预定高度低的后边缘,所述下边缘和所述后边缘的结构是 分别互连于所述底部和所述后部的右侧边缘; 一垂直延伸的左侧壁,它有一长度基本等于所述底部的所述预定深度的下边缘 和一比所述后部的所述预定高度低的后边缘,所述下边缘和所述后边缘的结构是 分别互连于所述底部和所述后部的左侧边缘; 所述左右侧壁都有一基本为矩形的下部,下部的深度基本等于所述底部预定深 度,上端终止在所述后边缘的高度中间的一高度处,所述左右侧壁都还有一从位 于所述矩形部上端上面的一基部延伸的上三角形部和一从所述上端中间一点朝后 向所述后边缘上端延伸的斜边; 所述左右侧壁都还有一延伸于所述壁的所述下部深度并位于所述矩形下部的所 述上端与所述三角形部的所述基部之间的水平延伸通道;以及 一具有左右边缘的基本平的风机安装板,制成能分别容纳在所述左右侧壁的所 述水平延伸通道中,所述风机安装板的深度基本上等于所述主结构板的所述底部 的所述预定深度。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所述风机安装板、以 及所述顶部中的每一个包括一形成在其前边缘的垂直延伸的纵向凸边; 还包括一做成封闭所述空气分配装置的前部和顶部的覆盖件,所述覆盖件具有 水平延伸部,其结构做成与所述底部、所述风机安装板和所述顶部的所述纵向凸 边中的每一个啮合;以及 将所述覆盖件的所述水平延伸部的每一个与要与它啮合的纵向凸边结构互连的 装置。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矩形下部的上端包括一水 平表面,它构成了各个侧壁的水平延伸通道的底部; 所述各水平表面上有一朝上延伸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有一面朝所述装置前面 的倾斜表面和一面朝所述装置后面的垂直延伸表面; 所述风机安装板的结构做成:使所述边缘从前到后滑入所述通道中,其中所述 安装板的一部分在所述突出部的上面并通过所述倾斜表面在所述突出部的上面滑 过,由此将风机安装板装入所述通道中; 所述风机安装板还有诸孔,其位置使得当所述安装板在其最终的安装位置时, 所述突出部中的一个伸入孔中,所述垂直延伸表面啮合所述孔的配合边缘。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支承板还包括一后边缘, 当所述风机支承板在其最终的安装位置时,它接触所述后面板;以及 所述后板有一与之一体形成的支承凸片,它与所述后边缘相邻位于所述风机支 承板的下面并支承该风机支承板。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互连所述风机支承板和 所述凸片的螺纹紧固件。

说明书


空调器的室内装置

    【发明领域】

    本发明总的涉及通常用在空调、加热或通风系统中的空气分配装置,尤其涉及这样一种装置中的一种结构机架。

    【发明背景】

    在许多商业空调、加热和通风系统中,处理后的空气通过一空气分配或调节装置排放到要调节的区域中。例如,一经常称为分体式系统的一般类型的空调系统包括分离的室内和室外装置。室外装置包括一压缩机、一热交换器和一风机。室内装置包括一热交换器和一风机。运行时,室内风机通过其输入口将空气吸入室内装置,强迫空气经过热交换器,然后经在室内装置中的输出口排出室内装置。

    室外风机通过一输入口将空气吸入室外装置,强迫该空气经过室外热交换器,随后迫使空气经室外装置中的一输出口排出该室外装置。同时,一压缩机使制冷流体通过室内/室外热交换器和在它们之间循环。在室内热交换器,制冷剂从经过热交换器周围地空气中吸取热量而使该空气冷却。同时,在室外热交换器,经过热交换器周围的空气从通过热交换器的制冷剂中吸取热量。

    这类分体式空调装置的冷却容量的范围一般做得较宽。因此,室内装置的尺寸范围可以从一小型的相当窄的装置到一高度与小型装置基本相同的宽型装置。总的来讲,较大的装置包括多个空气循环风机。

    在制造这样的装置中,尤其当装置较大时,某些构件诸如那些包括装置的前罩部的构件制造在尺寸方面变得繁琐而不方便。一般而言,装置越大,所需的构件越多,为组装所有的构件,所需的紧固件也越多。因此,非常需要将制造这样的空调系统的室内装置所需的构件数降到最少。

    发明概要

    该类空气分配装置的结构机架包括一外壳,外壳构成了一空气输入口和输出口,以及一在输入口与输出口之间延伸穿过的气流通道。装置包括一在气流通道中由外壳支承的蒸发器盘管和一使气流沿气流通道运行的风机。机架包括一主支承框架,它包括一具有预定深度和宽度的底部、一垂直延伸的后部和一从后部的顶部朝前延伸的顶部。后部和顶部具有与底部相同的宽度,而且底部和后部都有左右边缘。垂直延伸的左右侧壁都有一长度等于底部深度的下边缘和一比后部的预定高度低的后边缘。侧壁的下边缘和后边缘的结构是分别互连于底部和后部的右侧边缘。左右侧壁都有一深度等于底部预定深度、上端终止在高度比后边缘的高度低的基本矩形的下部。左右侧壁都还有一从位于矩形部上端的上面的基部延伸的上三角形部和一从上端中点朝后向后边缘上端延伸的斜边。左右侧壁都还有一延伸于该壁的下部深度并位于矩形下部的上端与三角形部的基部之间的水平延伸通道。一具有左右边缘的平的风机安装板做成能容纳在左右侧壁的水平延伸通道中。风机安装板的深度基本上等于主结构面板的底部的预定深度。

    附图简要说明

    通过参阅附图,本领域的熟练人员能较好地了解本发明,使其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清楚,其中:

    图1是体现本发明特征的空调器的室内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空调器的几个主要结构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一立体图,它示出了彼此组装在一起的图2的构件;

    图4是一图3所示装置的立体图,它是从装置的底部看过去的;

    图5是一类似于图4的视图,其中部分安装了风机支承板;

    图6是从图1的空调器的另一角度看的立体图,其中组合式前面板中的一块被从其取下;

    图7是图1空调器的组合式前面板的后视图;

    图8是图1空调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9A-9E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原理的空调器尺寸的范围。

    实现本发明的最佳模式和工业实用性

    首先看图1和8,图中示出了一采用本发明一结构机架的分体式空调系统中的室内装置10。简而言之,装置10包括一主结构支承框架12,它包括一底板14、一后板16和一顶板18。连接到后部和顶板侧面的是结构上的内侧覆盖件20。内侧覆盖件20和后板16相配合支承一水平延伸的风机支承板22,它包括一对形成在其中的矩形孔24。在由内侧覆盖件20构成的一对倾斜表面26上的风机支承板22上方安装的是一热交换器盘管25。

    在主支承框架12的顶部下面安装的是一上冷凝液收集盘28。安装在装置的前面、在热交换器25底部下面的并由风机支承板22的前边缘30支承的是一下冷凝液收集盘32。下冷凝液收集盘的前部朝上延伸并与热交换器盘管25分开。

    安装于风机支承板22下表面的是一风机组件34,它包括一用于驱动一对离心风机38的电动机36,每一离心风机38封闭在一双体式涡壳(scroll housing)40内。各涡壳40构成一矩形的上空气输出口39,该输出口39与风机支承板22中的矩形孔24形成气流连通。

    由于上述的构件结构,当风机组件通电时,空气通过敞开的前面被吸入在风机支承板22下面的区域41中,并经矩形孔24直接往上经过热交换器盘管25,随后通过由下冷凝盘32的上边缘44和上冷凝盘28的前边缘46构成的孔42排出。

    图2示出了拆开状态的主结构框架12、内侧覆盖件20和风机支承板22。主结构框架12由一单片的镀锌钢板制成。主框架12的每一部分即底部14、后部16和顶部18的宽度相同,每一部分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窄的凸边48、50和52。此外,底部14的前边缘包括一朝上延伸的窄凸边54,顶部18的前边缘包括一朝下延伸的窄凸边56。上述每一凸边为主结构框架12增加了刚度,还能作为室内装置的其它结构构件的连接点。如图2、4和5所示,在后板16上为一风机支承板支承打孔,以形成一有一穿孔61的水平延伸的凸片58。

    内侧覆盖件20最好是由一结构塑料材料模制而成的单件构件。如图所示,这些构件从左到右侧是可互换的,因此,在此只详细叙述一个。内侧覆盖件20包括一下矩形部60,该下矩形部的从前到后的尺寸基本上等于底板14的从前到后的尺寸。内侧覆盖件的三角形上部62的底部尺寸小于矩形部60的深度。三角形部的斜边构成前述的倾斜的热交换器支承表面26。

    热交换器25适合于由以一形成另一专利申请主题的方式由在倾斜表面26上的朝外延伸的伸出部64结构支承,对于完全理解本发明这部分并不是必不可少的。矩形部60的上端和三角形62的下端相配合构成一纵向和水平延伸的槽66,它包括一在矩形部60的顶部处的面朝上的表面68和一由三角形部62的底部构成的面朝下的表面70。如将要看到的,槽66中用于容纳风机支承板22。

    将内侧覆盖件20放置在底部凸边48和后凸边50的内侧,并用三个自攻紧固件72连接,这样将其组装到主结构框架12上。紧固件72穿过形成在凸边48和50中的余隙孔74,并穿入适当形成在内侧覆盖件20的结构增强部78中的孔。

    再回到图2,风机支承板22也由一单片的镀锌钢板制成,在其所有的四面上设置有朝上延伸的窄凸边80。凸边80能够为风机支承板提供刚度,并且有助于将该支承板连接到主框架12和侧覆盖件20,以及将其它的构件连接到其上。要指出的是,风机支承板右侧的平板部分设置有一矩形孔82。在风机支承板的左侧上设置一类似的矩形孔84,其位置比右侧的孔82略微朝后。

    以类似于将抽屉安装到橱柜中的方式将风机支承板22滑入设置在内侧覆盖件20中的槽66中来完成风机支承板22的组装。安装如图5所示,要注意的是,在风机支承板的左右侧上的凸边80的高度基本上与槽66相同,以确保该支承板在其中可靠地保持住。此外,如图2所示,构成槽66底部的面朝上的表面68设置有朝上延伸的突出部88,当风机支承板滑到位置时,它为风机支承板提供倾斜表面90。该突出部的前部有一倾斜表面93,后部有一垂直延伸的面朝后的表面92。该突出部的尺寸和位置做成当风机支承板插到其被完全安装的位置时,该突出部穿过风机支承板中的孔82和84,而其面朝后的垂直表面92啮合这两孔的边缘,由此防止风机支承板从其安装位置朝外移动。

    现在看图4,要指出的是,对于在其安装位置的风机支承板,其后边缘97位于形成在后板中凸片58之上。如图3所示,一个金属板螺钉99拧入该板中的与凸片58中的孔轴向对齐的孔95,由此进一步将风机支承板保持和支承在其组装位置中。

    应知道的是,在组装室内装置10的过程中,风机组件34和涡壳40可以如上所述在安装风机支承板之前组装到风机支承板中。安装热交换器和风机之后,将前覆盖件94组装到装置的主结构框架12。用于举例的装置的前结构覆盖件如图1和8所示,由两个单独的前覆盖件组合件的组件所制成,图6和7示出了其中的一个96。将各个组合件96彼此连接起来形成一多单元组合式前覆盖件的形式构成了在相同日期申请的另一申请所覆盖的一发明的主题,这对完全理解本发明并不是必不可少的。

    前覆盖件组合件96由一单块模制件制成,它包括一下百叶窗部98、一中心实心部100和一上水平延伸部102。上部102构成了一位于装置的排放口42上面的孔104和一位于主结构框架12的顶部18上面的朝后的顶部覆盖件部106。前覆盖件组合件96设置有一位于其下边缘110的第一系列连接孔108。百叶窗部98的上边缘114设置有一第二系列连接孔112,在形成孔104后部的水平部102后边缘118中的其顶部附近设置有另一覆盖件连接孔116。

    要知道的是,尽管在上述的连接孔的第一和第二组108和112中设置三个连接孔,但每一组的中心孔只能用于将覆盖件组装到尺寸在此详细描述的一装置中。其它的孔用于将覆盖件连接到尺寸较大的诸如在图9C-9E中图示的那些装置中,图中示出的装置用了最多达五个前面板组合件96。如图6所示,一穿过第一孔108的螺纹紧固件容纳在底部14的前凸边54中的匹配孔中。类似地,穿过第二组孔112中的一个孔的螺纹紧固件容纳在风机支承板22的前凸边80中,一穿过顶部中的孔116的螺纹紧固件容纳在顶部18的面朝前凸边56中的匹配孔中。

    要知道的是,装置的基本结构框架与图9A-9E中所示的所有装置相同。不同处只包括提供了另外的后板/风机支承板支承凸片58。在风机支承板中的风机排放孔24的位置和数量将随风机组件34的数量的需求而改变。

空调器的室内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空调器的室内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空调器的室内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空调器的室内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调器的室内装置.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空气分配装置的结构机架包括一外壳,它构成了一空气输入口和输出口,以及一在输入口与输出口之间延伸穿过的气流通道。装置包括一在气流道中、在外壳内支承的蒸发器盘管和一使气流沿气流通道运行的风机。机架包括一主支承框架,它包括一具有预定深度和宽度的底部、一垂直延伸的后部和一从后部的顶部朝前延伸的顶部。左右侧壁都还有一延伸于诸壁的下部深度并位于矩形下部的上端与三角形部的基部之间的水平延伸通道。一具有左右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供热;炉灶;通风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