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式风冷热泵机组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室内空调系统的复合式风冷热泵机组,它可适用于热泵型冷热水机组,也适用于单元式热泵型空调机组及户式中央空调机组。
现有的风冷式热泵机组主要由压缩机1、四通转向阀2、汽液分离器3、贮液器4、室内、室外热交换器以及一些阀件通过气、液管路相连而构成,如图1所示。其中室外热交换器为风冷式翅片盘管型热交换器,由于夏季室外空气的干球温度高,冷却效果变差,使风冷式热交换器的冷凝压力随干球温度升高而升高,致使压缩机的功耗增加;而在冬季室外空气中含湿量较高,导致室外风冷式热交换器结霜,引起盘管翅片间空气流通的堵塞,热交换率下降,使机组的除霜能耗增大,影响了系统的供暖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改善室外热交换器工作状况、降低能耗、提高运行效率的复合式风冷热泵机组。
本发明的目的由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包括有压缩机1、四通转向阀2和室内热交换器8,其不同之处在于设置有室外复合式热交换器,室外复合式热交换器通过气管和阀件与四通转向阀相连通,室外复合式热交换器通过液管和阀件经贮液器4与室内热交换器相连通。
根据上述方案,所述的室外复合式热交换器由翅片盘管10和光面管组14串接而成,在光面管组的一侧设置喷水冷却装置,在室外复合式热交换器中还设有风机9,构成风和水复合冷却结构的热交换器。
本发明的主要结构特点在于采用室外复合式热交换器来替代现有技术中的风冷式翅片盘管型热交换器,由此而产生了以下的积极效果:1、在夏季制冷时,采用喷水和风冷的复合冷却方式,这样可将室外空气湿球温度作为热交换器的冷却参数,从而改善夏季室外高温空气干球温度的影响,减小热交换器地冷凝压力,使压缩机的能耗降低,并提高了夏季空调制冷系统的季节性能效比;2、当冬季制热供暖时,停止喷水,可使含湿量较高的室外空气通过低温的光面管组进行减湿预处理,可克服盘管翅片间较严重的霜堵问题,延长除霜周期,减小除霜的耗能量,有利于制热季节性能系数特性的改善,达到正常和较好的供暖效果,并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
图1为现有风冷式热泵机组的结构原理图,图中实线箭头表示制冷时的气、液回路,虚线箭头表示制热时的气、液回路。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图中箭头所示意思与图1相同。
图3为图2中室外复合式热交换器与气、液管路相连部分的放大图。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包括有一压缩机1和四通转向阀2,压缩机的输出口与四通转向阀相连,压缩机的输入口经汽液分离器3与四通转向阀另一接口相接,四通转向阀的第三个接口通过气管21分两路,一路经气用逆止阀13与室外复合式热交换器的输入端相接,另一路经气用逆止阀16与室外复合式热交换器的输出端相连通,四通转向阀的第四个接口通过气管与室内热交换器8相连通,室内热交换器的另一个端口经热力膨胀阀5和电磁阀6与液管相接,在热力膨胀阀和电磁阀的两端并接有液用逆止阀7,液管22分成三路,一路与贮液器4相接,另一路经液用逆止阀15、电磁阀12及热力膨胀阀11与室外复合式热交换器的输入端相接,第三路串接液用逆止阀17后与室外复合式热交换器的输出端相连通,室内热交换器8可为壳管式或板式水热交换器,也可为空气热交换器:室外复合式热交换器由翅片盘管10与光面管组14串接而成,在光面管组的上方或一侧设置喷水冷却装置,喷水冷却装置包括有喷水管25和水泵19,水泵的进水口与箱壳26底部的水箱相接,水箱的进水口连接浮球式水阀18,由此构成一个循环式喷水冷却装置,翅片盘管和光面管组均安设在箱壳内,箱壳的中部设有进风口20,进风口为过滤夹层结构,其内设有挡板24,使进入箱壳的风经光面管组和翅片盘管后流出,在箱壳的一侧开设排风口,配置有风机9,此外,在翅片盘管与光面管组的连接处还设有排液连通管23与室外复合式热交换器的输出端相连通。
本发明实施例夏季制冷的工作过程为:由压缩机产生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气体经四通转向阀2通过气管21和气用逆止阀13与室外复合式热交换器的输入端连通,经翅片盘管和光面管组的冷却,冷凝成液体,液体从输出端经液用逆止阀17与液管连通,通过液管与贮液器4相接并经电磁阀6和热力膨胀阀5进入室内热交换器8,在室内热交换器中吸热后蒸发成气体,气体从室内热交换器排出通过四通转向阀再经汽液分离器3进入压缩机压缩,再变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由此而循环运行。
本发明实施例冬季供热时,喷水装置停止运行,来自贮液器4的制冷剂液体经液用逆止阀15、电磁阀12和热力膨胀阀11进入室外复合式热交换器,通过吸收室外的热量而汽化,气体经气用逆止阀16与四通转向阀连通,再经汽液分离器3进入压缩机1,被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经四通转向阀2和气管进入室内热交换器8,在室内热交换器中放出热量并冷凝成液体,流出经液用逆止阀7进入贮液器4,由此而重复循环上述过程,向室内持续供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