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恒温出水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恒温出水装置.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94859A43申请公布日20110330CN101994859ACN101994859A21申请号201010561434022申请日20101127F16K11/22200601F16K31/6420060171申请人常州福德机械有限公司地址213016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新闸街道新裕路9号72发明人王红宽74专利代理机构常州市天龙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2105代理人周建观张云54发明名称自动恒温出水装置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恒温出水装置,具有自动恒温混水阀,自动恒温混水阀包括阀体、感温棒、工作弹簧、调节螺杆和调温旋钮;其中所述阀体上设有第一导水孔、第二导水孔和。
2、第三导水孔,所述自动恒温混水阀有两个,即第一自动恒温混水阀和第二自动恒温混水阀;所述第一自动恒温混水阀的第二导水孔与第二自动恒温混水阀的第一导水孔连通。本发明能自动将进入自动恒温出水装置的水温按照设定的温度分流,并且可以调节冷热水进水比例,使混合出水温度波动小,并且节约水资源。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3页CN101994864A1/1页21一种自动恒温出水装置,具有自动恒温混水阀,自动恒温混水阀包括阀体(6)、感温棒(7)、工作弹簧(9)、调节螺杆(3)和调温旋钮(1);其中所述阀体(6)上设有第一导水孔(61)、第二导水孔(6。
3、2)和第三导水孔(63),感温棒(7)和工作弹簧(9)设在阀体(6)内,调温旋钮(1)与调节螺杆(3)装连;所述阀体(6)内设有阀塞(10),阀塞(10)的中部与阀体(6)的内壁动配合,阀塞(10)的上部位于第二导水孔(62)的内端处,阀塞(10)的下部位于第一导水孔(61)的内端处,阀塞(10)上具有轴向通孔(103),轴向通孔(103)通往第三导水孔(63);所述感温棒(7)固定连接在阀塞(10)的下部,感温棒(7)的上部位于阀塞(10)的空腔(101)内,感温棒(7)的下部套装有混水圈(8)和工作弹簧(9),感温棒(7)的中部具有环形台阶(71),且环形台阶(71)通过混水圈(8)与工作。
4、弹簧(9)的上端相抵,工作弹簧(9)的下端与阀体(6)内壁相抵;所述调节螺杆(3)的下部有顶杆(32),顶杆(32)能与感温棒(7)的上端相抵;所述阀体(6)上还螺纹连接有大端盖(5),大端盖(5)具有内螺纹,调节螺杆(3)的外螺纹与大端盖(5)的内螺纹相连接,大端盖(5)上还螺纹连接有小端盖(4),小端盖(4)的内孔套在调节螺杆(3)外周;其特征在于A、所述自动恒温混水阀有两个,即第一自动恒温混水阀()和第二自动恒温混水阀();B、所述第一自动恒温混水阀()的第二导水孔(62)与第二自动恒温混水阀()的第一导水孔(61)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恒温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自动恒温。
5、混水阀()和第二自动恒温混水阀()装在外壳(30)内,第一自动恒温混水阀()的第一导水孔(61)处和第三导水孔(63)处分别连接有第一管接头(21)和第二管接头(22),第二自动恒温混水阀()的第二导水孔(62)处和第三导水孔(63)处分别连接有第三管接头(23)和第四管接头(24),所述第一管接头(21)、第二管接头(22)、第三管接头(23)和第四管接头(24)均有一端伸出外壳(30);第一自动恒温混水阀()和第二自动恒温混水阀()的调温旋钮(1)均伸出外壳(3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恒温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自动恒温混水阀()的第二导水孔(62)与第二自动恒温混水阀()的第。
6、一导水孔(61)通过第五管接头(25)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恒温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杆(3)具有盲孔(34),盲孔(34)内设有缓冲弹簧(31),缓冲弹簧(31)的上端与盲孔(34)的孔底相抵,顶杆(32)的帽部位于盲孔(34)内且与缓冲弹簧(31)的下端相抵,调节螺杆(3)的下部还螺纹连接有螺堵(33),螺堵(33)与顶杆(32)的帽部相抵,顶杆(32)的下部松配合地穿过螺堵(33)的中心孔并与感温棒(7)的上部相抵。权利要求书CN101994859ACN101994864A1/4页3自动恒温出水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恒温出水装置,特别是使用于需要有冷热水。
7、混合使用的场所。背景技术0002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洗浴的舒适度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不再仅仅是满足于有热水可以使用的程度,对于洗浴水温度有了更高的要求,比如,要求在正常洗浴过程中洗浴水的温度能够保持在比较舒适的范围内,而不受外界影响而产生波动、忽冷忽热现象。如今在家庭中广泛使用的混水龙头,在实际使用中,由于房屋内具有多个水龙头,可能会同时用水,或者多个水龙头交替开启使用,这就造成管路中水压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混水龙头中出来的混合水的水温受到影响,发生波动、忽冷忽热,严重影响洗浴的舒适度;或者当热水源的水温发生变化时,同样会导致混水龙头出来的混合水的温度发生波动,因而需要重新调整混水龙头,。
8、以纠正水温,此过程往往要重复多次,造成水资源的浪费。现有的混水龙头调节温度方式只是简单的人为通过手柄开大或者减小冷热水进水孔的开度大小,一旦调定,冷热水进水比例就已确定了,这时候,随着进水压力或者进入热水的温度的变化,混合水出水的温度就会发生变化,影响使用效果;如果已经在管路中使用了自动恒温阀或者自动恒温水龙头,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即当间隔一段时间再次使用热水时,由于热水管内的热水已经变冷,这个时候,在打开阀或者水龙头时,就会有一段冷水先流出来,直到热水管内的冷水完全排出,才能真正有热水使用,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出水温度波动小、节约用水的自动恒温出水装置。0。
9、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恒温出水装置,具有自动恒温混水阀,自动恒温混水阀包括阀体、感温棒、工作弹簧、调节螺杆和调温旋钮;其中所述阀体上设有第一导水孔、第二导水孔和第三导水孔,感温棒和工作弹簧设在阀体内,调温旋钮与调节螺杆装连;所述阀体内设有阀塞,阀塞的中部与阀体的内壁动配合,阀塞的上部位于第二导水孔的内端处,阀塞的下部位于第一导水孔的内端处,阀塞上具有轴向通孔,轴向通孔通往第三导水孔;所述感温棒固定连接在阀塞的下部,感温棒的上部位于阀塞的空腔内,感温棒的下部套装有混水圈和工作弹簧,感温棒的中部具有环形台阶,且环形台阶通过混水圈与工作弹簧的上端相抵,工作弹簧的下端与。
10、阀体内壁相抵;所述调节螺杆的下部有顶杆,顶杆能与感温棒的上端相抵;所述阀体上还螺纹连接有大端盖,大端盖具有内螺纹,调节螺杆的外螺纹与大端盖的内螺纹相连接,大端盖上还螺纹连接有小端盖,小端盖的内孔套在调节螺杆外周;所述自动恒温混水阀有两个,即第一自动恒温混水阀和第二自动恒温混水阀;所述第一自动恒温混水阀的第二导水孔与第二自动恒温混水阀的第一导水孔连通。0005所述第一自动恒温混水阀和第二自动恒温混水阀装在外壳内,第一自动恒温混水说明书CN101994859ACN101994864A2/4页4阀的第一导水孔处和第三导水孔处分别连接有第一管接头和第二管接头,第二自动恒温混水阀的第二导水孔处和第三导水。
11、孔处分别连接有第三管接头和第四管接头,所述第一管接头、第二管接头、第三管接头和第四管接头均有一端伸出外壳;第一自动恒温混水阀和第二自动恒温混水阀的调温旋钮均伸出外壳。0006所述第一自动恒温混水阀的第二导水孔与第二自动恒温混水阀的第一导水孔通过第五管接头连通。0007所述调节螺杆具有盲孔,盲孔内设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的上端与盲孔的孔底相抵,顶杆的帽部位于盲孔内且与缓冲弹簧的下端相抵,调节螺杆的下部还螺纹连接有螺堵,螺堵与顶杆的帽部相抵,顶杆的下部松配合地穿过螺堵的中心孔并感温棒的上部相抵。0008采用上述结构后,使用时,热水由第一自动恒温混水阀的第三导水孔进入本发明的自动恒温出水装置,如果第一。
12、自动恒温混水阀设定的温度低于进入的热水的温度,则第一自动恒温混水阀内感温棒和工作弹簧带动第一自动恒温混水阀的阀塞向下运动,封闭第一自动恒温混水阀的第一导水孔,由第一自动恒温混水阀的第二导水孔出水,流入第二自动恒温混水阀,最后从第二自动恒温混水阀出水;如果第一自动恒温混水阀设定的温度高于进入的热水的温度,则第一自动恒温混水阀内的感温棒和工作弹簧带动第一自动恒温混水阀的阀塞向上运动,封闭第一自动恒温混水阀的第二导水孔,由第一自动恒温混水阀的第一导水孔出水,此时的低温水由第一自动恒温混水阀的第一导水孔流出,进入专门的冷水收集装置,不流入第二自动恒温混水阀,即流入第二自动恒温混水阀不出水。因此,本发明。
13、能自动将进入自动恒温出水装置的热水按照设定的温度分流,并且可以调节冷热水进水比例,使混合出水温度波动小,并且节约水资源。附图说明0009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0010图1为本发明的自动恒温出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发明的自动恒温出水装置的结构剖视示意图;图4为图3的另一种状态示意图;图5为图1中的第一自动恒温混水阀或第二自动恒温混水阀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1如图1、2、3、5所示,一种自动恒温出水装置,具有自动恒温混水阀,自动恒温混水阀包括阀体6、感温棒7、工作弹簧9、调节螺杆3和调温旋钮1;其中所述阀体6上设有第一导水孔61、第。
14、二导水孔62和第三导水孔63,感温棒7和工作弹簧9设在阀体6内,调温旋钮1与调节螺杆3装连;所述阀体6内设有阀塞10,阀塞10的中部与阀体6的内壁动配合,阀塞10的上部位于第二导水孔62的内端处,阀塞10的下部位于第一导水孔61的内端处,阀塞10上具有轴向通孔103,轴向通孔103通往第三导水孔63;所述感温棒7固定连接在阀塞10的下部,感温棒7的上部位于阀塞10的空腔101内,感温棒7的下部套装有混水圈8和工作弹簧9,感温棒7的中部具有环形台阶71,且环形台阶71通过混水圈8与工作弹簧9的上端相抵,工作弹簧9的下端与阀体6内壁相抵;所述调节螺杆3的下说明书CN101994859ACN1019。
15、94864A3/4页5部有顶杆32,顶杆32能与感温棒7的上端相抵;所述阀体6上还螺纹连接有大端盖5,大端盖5具有内螺纹,调节螺杆3的外螺纹与大端盖5的内螺纹相连接,大端盖5上还螺纹连接有小端盖4,小端盖4的内孔套在调节螺杆3外周;所述自动恒温混水阀有两个,即第一自动恒温混水阀和第二自动恒温混水阀;所述第一自动恒温混水阀的第二导水孔62与第二自动恒温混水阀的第一导水孔61连通。0012如图1、2、3所示,所述第一自动恒温混水阀和第二自动恒温混水阀装在外壳30内,第一自动恒温混水阀的第一导水孔61处和第三导水孔63处分别连接有第一管接头21和第二管接头22,第二自动恒温混水阀的第二导水孔62处和。
16、第三导水孔63处分别连接有第三管接头23和第四管接头24,所述第一管接头21、第二管接头22、第三管接头23和第四管接头24均有一端伸出外壳30;第一自动恒温混水阀和第二自动恒温混水阀的调温旋钮1均伸出外壳30。0013如图3、4所示,所述第一自动恒温混水阀的第二导水孔62与第二自动恒温混水阀的第一导水孔61通过第五管接头25连通。0014如图3、4、5所示,为了在使用中缓冲对感温棒7的冲击,所述调节螺杆3具有盲孔34,盲孔34内设有缓冲弹簧31,缓冲弹簧31的上端与盲孔34的孔底相抵,顶杆32的帽部位于盲孔34内且与缓冲弹簧31的下端相抵,调节螺杆3的下部还螺纹连接有螺堵33,螺堵33与顶杆。
17、32的帽部相抵,顶杆32的下部松配合地穿过螺堵33的中心孔并感温棒7的上部相抵。0015如图3、4、5所示,感温棒7可以采用盛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生产的恒温龙头控制器;也可以采用其它厂家生产的感温棒。0016如图5所示,为了使冷水与热水混合更充分,自动恒温混水阀的混水圈8具有若干个叶片状的凸起81。0017如图3所示,本发明使用时,热水由第一自动恒温混水阀的第三导水孔63进入本发明的自动恒温出水装置,如果第一自动恒温混水阀设定的温度低于进入的热水的温度,则第一自动恒温混水阀内感温棒7和工作弹簧9带动第一自动恒温混水阀的阀塞10向下运动,封闭第一自动恒温混水阀的第一导水孔61,由第一自动恒温混。
18、水阀的第二导水孔62出水;由于第一自动恒温混水阀的第二导水孔62与第二自动恒温混水阀的第一导水孔61接通,此时的高温水由第二自动恒温混水阀的第一导水孔61进入第二自动恒温混水阀内,根据第二自动恒温混水阀的温度设定情况,第二自动恒温混水阀内感温棒7和工作弹簧9带动第二自动恒温混水阀的阀塞10运动,保证由第二自动恒温混水阀的第三导水孔63混合水的出水温度恒定。0018如图4所示,本发明另一种使用状态为热水由第一自动恒温混水阀的第三导水孔63进入本发明的自动恒温出水装置,如果第一自动恒温混水阀设定的温度高于进入的热水的温度,则第一自动恒温混水阀内的感温棒7和工作弹簧9带动第一自动恒温混水阀的阀塞10。
19、向上运动,封闭第一自动恒温混水阀的第二导水孔62,由第一自动恒温混水阀的第一导水孔61出水,此时的低温水由第一自动恒温混水阀的第一导水孔61流出,进入专门的冷水收集装置。如此,就不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由于第一自动恒温混水阀的第二导水孔62与第二自动恒温混水阀的第一导水孔61接通,第二自动恒温混水阀的第一导水孔61则无热水进入,第二自动恒温混水阀的第三导水孔63说明书CN101994859ACN101994864A4/4页6亦无混合水流出。说明书CN101994859ACN101994864A1/3页7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1994859ACN101994864A2/3页8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1994859ACN101994864A3/3页9图5说明书附图CN10199485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