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带有由二导电构成件装配而成的一插头外壳的屏蔽插头,在其电缆引入侧借具有一压接件的一电缆连接装置而连接一屏蔽的连接电缆。 通过德国实用新型(DE-GM)8713046,带一个两半的外壳和一电缆连接装置的一种屏蔽插头已公知,其特别在用于电缆作为铰式支承的套管外面围绕一个双面夹,其中该双面夹一方面在电缆外皮减轻张力,另一方面又承担电缆屏蔽的接通。双面夹对准电缆外皮和电缆屏蔽,位于电缆一侧并通过旋紧与外壳下部机械连接,其中电缆屏蔽与外壳下部的屏蔽片电接通。在这种情况下的电缆连接对电缆屏蔽没有封闭环形的接道。此外,为得到可靠的减轻张力可能造成电缆的过度挤压。
另外,市上用于屏蔽转接系统的插头,其有二U形地金属半壳,其在电缆引入时总是有半圆形的导入套管一半。借一通过导入套管和电缆屏蔽滑动的压接套,该套由钳子加以变形,在这种情况下的插头,实现了屏蔽的接通以及同时在套入套管范围内半壳的机械连接。在装配情况下如变形压接套则无法打开插头外壳。此外,为变形需备有一种供插入适应不同直径的特种钳子。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以简单的方式实现开头所述的那种插头,在可靠减轻张力的情况下,电缆横断面可能的变形极小,并实现电缆连接有良好的屏蔽。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是通过下述特征解决的:
a)电缆连接装置包括除压接件外的一通过连接电缆滑动的金属支承套和一锁紧螺母;
b)该支承套由一端用于锁紧螺母拧紧的带有外螺纹的螺纹部分,而另一端是用于电缆屏蔽的弹性夹钳形开缝的接触部分,以及在螺纹部分和接触部分之间的一径向延伸的凸缘所构成;
c)电缆屏蔽通过接触部分翻转且用压接件对接触部分紧固地加以挤压;
d)插头外壳的部件是由在电缆引入侧总是以一端壁和在其中设置的一个指向另一部件的开口所构成,该开口用以引入电缆连接装置;
e)为了插座外壳和电缆连接装置间的机械连接以及为了电缆屏蔽与电缆外壳的接通,在支承套凸缘和旋紧在支承套螺蚊部分上的锁紧螺母之间的插头外壳装配部分的端壁被夹紧固定。
对这样的插头,电缆连接用极简单的工具在一单独的装配工序并有利地实施操作,其中实现了电缆横断面(圆形)有极小的变形时在可靠机械张力减小情况下的可靠屏蔽连接。支承套的接触部分有缝隙且如同一弹簧夹头一样能压缩,至该缝隙封闭,有一封闭的直径,以使该接触部分能作为封闭环压到电缆外皮上并实现了优良的环形屏蔽。此外,尽管加上了压接件,容许电缆连接简单地从插头外壳或从其部件上取下且该插头外壳再次打开。最后,对这种电缆连接排除了使用合成物的低温性能和老化现象的不利影响。
在一个根据本发明插头的有利方式中,支承套的接触部分至少设置少许内螺纹线。由此可把支承套以少许初应力旋入在电缆外皮上,以保证支承套一给定的位置。
考虑到在锁紧螺母和支承套间的旋紧以及插头外壳的两部件的机械连接,下面这样做是有利的,在插头外壳的部件的端壁上总是设置一垂直延伸并至少部分围绕开口的凸缘,且当插头外壳的部件在已装配情况下的二径向对置凸缘的距离小于锁紧螺母的内径。在这种情况下,旋紧的锁紧螺母搭接该端壁-凸缘并可靠地固定插头外壳双部件的结合。
下面将根据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发明加以更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有:
图1是带有放入电缆连接的一开启的插头;
图2是带有装好电缆连接的一合上的屏蔽插头;
图3是以分解透视图的方式表现的电缆连接装置的各部件;
图4是预装上连接电缆情况下的电缆连接装置;
图5是带有直的电缆出口用于屏蔽转接系统的双插头;
图6是带有角度的电缆出口用于屏蔽转接系统的双插头。
如图1和2所示,插头1由二导电构成件如二金属半壳2和3装配而成的带插头部件5的插头外壳4和用于连接电缆7的电缆连接装置6所组成。插头外壳4的半壳2和3是由适当方式用板材冲压件形成的,在其电缆引入侧总是以一端壁8或9以及在其中设置的一个指向另一半壳的开口10或11,以完成电缆连接装置6的引入。开口10、11在垂直端壁8和9的插入方向设置为长孔形,且在其弧形端总是由一垂直于各自端壁延伸的凸缘12或13所环绕。如图1所示,把带有通过电缆连接装置6所连接的连接电缆7的插头部件5引入到一半壳3中,如图2所示,而另一半壳2作为盖屏蔽地封闭该插头。
如图3所示,电缆连接装置包括:一圆形的压接件14,一通过连接电缆7的可滑动的金属支承套15和一相对扁平的同样是金属的锁紧螺母16。
支承套15的一端是带外螺蚊17的螺纹部分18,以用螺母16加以锁紧,支承套15的另一端构成用于电缆屏蔽20的弹性夹钳形开缝的接触部分19且至少备有少许内螺纹线21。支承套15在螺纹部分18和接触部分19之间有径向延伸的凸缘22,特别是当支承套由六角材料制成时,其有六角-圆形,其中凸缘22的板手开口度大于该内宽-这里指设置在端壁8、9的开口10或11的宽度。
电缆连接装置6在一单独的装配工序预装在连接电缆7上。为此支承套15连同螺母16通过除去绝缘的连接电缆7滑动,且以其内螺纹线21旋紧在电缆包皮上。通过接触部分19翻转电缆屏蔽20,在上面滑动环形压接件14且借一把简单的钳子在二径向对置的变形位置23、24进一步压缩并夹紧。由此在接触部分19上压接件14紧紧地挤压电缆屏蔽20,该接触部分19以其内螺纹线21进一步压进电缆外皮,至其缝隙关闭且形成一封闭的直径。这样准备好了把连接电缆装入到插头外壳4。图4表示出预装上电缆连接装置6的连接电缆7的情况。现在如图1所示地那样把其引入到插头外壳4的半壳3中,支承套15的凸缘22位于该半壳内即位于该端壁9下方。把半壳2、3插接在一起后再旋紧锁紧螺母16,以使在支承套15的凸缘22和旋紧在支承套螺纹部分18上的螺母16之间的插头外壳装配部分的端壁8、9夹紧固定。由此建立了在插头外壳4和电缆连接装置6间的机械连接,其中根据相应于二径向相互对置的凸缘12、13的净外部尺寸,锁紧螺母16搭接该凸缘。此外,在锁紧螺母16旋紧的情况下,形成了电缆屏蔽在插头外壳4中的接通。
当插头外壳4的半壳2、3的端壁8、9垂直向插入方向延伸,得出图5所示带有直的电缆出口用于屏蔽转接系统的双插头。同样尤其在狭小的安装场合,当端壁至少部分倾斜,如与插入方向有30°倾角,可以如图6所示的带有角度的电缆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