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下面一些优选实施例参照附图的详细叙述中本发明将更清楚了。应该指
出,下面叙述的实施例仅仅是表示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和操作的优选例子。从技术
结构的角度希望对实施例可能有限定。但是,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该实施例,除
非在叙述中特别明确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图1是表示包括由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实现的便携无线电信息终端的主要部
件结构的方框图。图2是表示采用图1所示的微计算机的便携无线电信息终端的
完整结构的方框图。图3是表示在图1和2中表示的便携无线电信息终端的外观
的前视图。
用作寻呼机、由本发明提供的便携无线电信息终端1用作一个通信装置,包
括天线2,接收器单元3和解调单元4,如图2所示。天线接收来自如安装在远地
点的基站的发射机的传递信息信号的无线电波。接到天线2的接收器单元3放大
和检测由天线2接收的信号。接到接收器单元3的解调单元4用作一个解码器,
用于解码由接收器单元3输出的信号,产生码信号。
另外,解调单元4还有一个A/D变换器,用于产生数字信息。解调单元4还
有比较作为解码的结果得到的码信息与ID码以形成关于接收的信息信号确实是
指定这个便携无线电信息终端1的信号的判断的功能。ID码预先记录在典型地由
EEPROM实现的ID存储单元中。应该指出,在该图中未示出ID存储单元本身。
解调单元4输出的信号加在微计算机5’。
微计算机5’还接到消息存储的存储单元7,它典型地由SRAM实现。
微计算机5’是用于执行数据处理和输入/输出处理的部件。详细地讲,微计算
机5’执行各种程序或预先存储在微计算机5’的内部或外部的ROM单元中的可执
行过程,以便读入从后面叙述的输入设备接收的输入信号、将数据写入在消息存
储的存储单元7的文件中、建立或更新TOC(内容表)、从消息存储的存储单元7
中读出文件和控制便携无线电信息终端1的所有操作,包括显示信息的操作,该
信息诸中指示存储来话信号的消息,和包括在显示屏幕上指示电压异常的告警的
警告。
包括在由解调单元4从接收的信号产生的码信息中的消息被写入和存储在消
息存储的存储单元7中。该消息从消息存储的存储单元7中读出,在显示屏幕上
显示。消息存储的存储单元7除了以上述SRAM实现外,还可用非易失存储器件
如闪速存储器和EEPROM实现。
由用户操作的上述输入设备包括一个旋转输入设备9和与该旋转输入设备9
形成单个组件的按压开关8。旋转输入设备9和按压开关8接到输入设备控制单
元10,后者接到微计算机5’。
由这些输入设备产生的信号利用输入设备控制单元10加在微计算机5’。
微计算机5’接到显示板驱动单元11。也接到显示板驱动单元11的是用于显
示屏幕的液晶显示板12。显示板驱动单元11和液晶显示板12形成一个图象显示
单元。
由微计算机5’输出的显示信号发送给显示板驱动单元11,后者提供驱动信号
给液晶显示板12。由该驱动信号驱动,液晶显示板12形成一个屏幕。
在显示板驱动单元11中,该显示信号传送给图6中所示的图象文件IF作为
显示图象。图象文件IF是嵌入工作存储器中的一个区域。在该显示图象的基础上
产生驱动信号。
应该指出,图象文件IF也可用专用存储器VRAM(视频RAM)实现,图中未
示出。
微计算机5’还接到消息信号输出单元13,后者接到用作音频消息设备的扬声
器。
利用消息信号输出单元13,微计算机5’输出操作信号驱动扬声器14,以便
变换该操作信号为音频信号用于驱动扬声器14。应该指出,也可使用蜂鸣器代替
扬声器14。
微计算机5’,输入设备控制单元10和上述其它部件构成一个控制装置。在
图1中所示的微计算机5’的主要部件叙述如下。
如图中所示,接到数据总线用作数据传送装置20的是一些部件;诸如CPU5、
工作存储单元21、系统ROM单元22、ROM单元6、消息存储的存储单元7、输
入信号处理单元10B、显示板驱动单元11和消息信号输出单元13。
因此,CPU5能够通过数据传送装置20与工作存储单元21、系统ROM单元
22、ROM单元6、消息存储的存储单元7、输入信号处理单元10B、显示板驱动
单元11和消息信号输出单元13交换数据。
系统ROM单元22用于存储各种控制过程,根据CPU5可执行的程序控制便
携无线电信息终端1的所有操作。
另一方面,ROM单元6用于只存储可由CPU5执行的各种应用程序。ROM
单元6由诸如只读MOS存储器或闪速存储器的存储装置实现。
典型地由RAM实现的工作存储单元21用于存储由CPU5执行的处理得到的
暂时数据。工作存储单元21也可用作存储查找表(LUT)的临时存储区。
由旋转输入设备9和按压开关8分别产生的旋转输入信号9a和通/断输入信
号8a各由中断接口单元10A变换为中断信号,利用CPU5的中断接收终端加到
CPU5。
在这个结构中,当产生输入信号9a或输入信号8a作为在旋转输入设备9或
按压开关8执行操作的结果时,中断信号由中断接口单元10A加到CPU5,使CPU5
转换到中断处理阶段。
图5是表示如果由该输入设备产生中断时转换到中断处理过程的处理的状态
转换图。该处理以根据无中断过程的处理30的状态开始。如果在这个状态产生中
断信号,则由CPU5检测到中断产生的状态31并且便携无线电信息终端1转换到
处理该中断信号32的状态32。在这个状态32中,根据存储在系统ROM单元22
中的中断信号处理过程处理中断信号。这个过程利用已产生该中断信号的输入设
备识别码开始:产生该输入信号的输入设备可直接从接收该中断信号的中断接收
终端或从由中断接口单元10A提供给中断信号处理单元10B的输入信号10Aa传
递的信息中识别。
如上所述在已识别到产生该中断信号的输入设备之后,即在已识别由用户操
作的输入设备之后,图5所示的状态转换33从中断信号处理状态32转换到中断
处理状态34。在状态34中,与识别的输入设备相关的中断处理过程从系统ROM
单元22读出以跟随处理的执行处理该中断。通常,诸如由用户经过只别的输入设
备输入的值的数据在这个过程中确认。在这个处理的结束时,出现从状态34到状
态30的转换35,在其中CPU与重新开始由出现中断31已被中断的无中断处理。
在这个重新开始的处理中,可使用经过中断输入设备输入的数据。
接着,说明旋转输入设备9和按压开关8。
图4是表示旋转输入设备9、按压开关8和输入设备控制单元10的典型结构
图。如图所示,旋转输入设备9和按压开关8装入一个组件中。
旋转输入设备9具有能够在由箭头pv指示的方向自由地旋转的旋钮。当以
顺时针或反时针方向旋转该旋转输入设备9进行输入操作时,产生了取决于该方
向的信号。
当以箭头Pf指示的方向按压旋钮时,按压开关8处理接通或断开状态,输出
代表这个状态的信号给终端。
由在输入设备控制单元10中采用的旋转方向检测电路10C通过一个端子检
测有关旋转输入设备9的旋钮的旋转方向的信息作为一个信息,然后该信号加到
中断接口单元10A。中断接口单元10A又根据所加的信号产生中断信号并且形成
图1所示的信号10Aa。传递有关旋转方向的信息的信号10Aa加到输入信号处理
单元10B。
输入信号处理单元10B立即将信号10Aa按照原样或者在保持信号10Aa之
后传送给数据传送装置20。
在未处理的信号检测装置26的执行中使用该信息检测由旋转输入设备9产
生的未处理信号。应该指出,这个装置存储在系统ROM电路6中。
在输入信号处理单元10B立即输出信号10Aa而不保持它的情况下,有关该
旋钮的旋转方向的信息只使用一次。也就是说,在该旋钮执行的操作对应于处理
的一个执行。
另一方面,在输入信号处理单元10B在保持信号10Aa之后输出它的情况下,
有关该旋钮的旋转方向的信息可重复使用。也就是说,该旋钮处于连续地旋转的
状态,分别地进行处理。
另外,有关旋转输入设备9的旋钮的旋转量和速度的信息作为一个信号通过
一个端子加到在输入设备控制单元10中采用的旋转量/旋转速度检测电路10D,
然后如图4所示,类似地加到中断接口单元10A。之后在进行处理中使用该信息。
如图4所示,由按压开关8产生的通/断信息作为一个信号通过一个端子加在
输入设备控制单元10中采用的接通/断开状态检测电路10E,然后该信号加到中断
接口单元10A。
另外,设计旋转输入设备9和按压开关8,使得它们能够互相独立地操作。
它们也能够同时地操作。
典型地由摇动盘或旋转号码机实现的旋转输入设备9起着由用户操作的输入
设备的作用,用于提供控制操作的命令信号,该命令信号一般包括改变在屏幕上
显示的数量的改变命令信号。另一方面,上述的按压开关8起着由用户操作的输
入设备的作用,提供主要用于确认显示的数量和典型地使便携无线电信息终端1
从一个模式转换到另一个模式的信号。
接着参见图1说明在ROM单元6中存储的各种装置(means)。
如图所示,未处理信号检测方式26、显示控制方式27、屏幕下移方式28和
屏幕上移方式29都作为程序即可由CPU5执行的过程存储在ROM单元6中,未
处理信号检测方式26能够检测由旋转输入设备9产生的未处理的向上或向向下滚
动命令信号。显示控制方式27计数由未处理信号检测方式26检测的未处理的向
下或向上滚动命令信号的数量,并且在未处理的向下滚动命令信号的情况下驱动
屏幕下移方式28,或者在未处理的向上滚动命令信号的情况下驱动屏幕上移方式
29。
屏幕下移方式28下移显示的屏幕与检测的未处理向下滚动命令信号一样多
行,而屏幕上移方式29上移显示屏幕与检测的未处理向上滚动命令信号一样多
的行。
只要程序可直接地或间接地执行,任何程序格式都可用于命令上述方式。因
此希望采用绝对二进制寻址格式,即使也可采用在执行时间需要再寻址的可再定
位二进制格式。在后者格式的情况下,需要在系统ROM单元22中保持连接装置
作为驻留工具。
由本实施例实现的便携无线电信息终端的结构参见图3进行说明。
图3是表示由本实施例实现的便携无线电信息终端的外部结构的前视图。
由本实施例实现的便携无线电信息终端1装入一个薄的六面体机箱15中。
在机箱15前面的中心上面,设置一个液晶显示板12,用于显示消息,日期和/或
时刻。在机箱15的右上角,前面叙述的用作旋转输入设备9的微动盘以这样的方
式安装:微动盘的一部分从机箱15伸出到外侧。旋转输入设备9有一个旋钮,它
可高自由度地在顺时针和反时针方向旋转。
按压开关8与旋转输入设备9装配为一个组件。当按下旋转输入设备9的旋
钮时,按压开关8处在接通或关断状态。
在液晶显示板12上,能够显示典型地包括多达4行的消息文本,典型地每
行包括最多20字母和数字字符。
至此已叙述了由本实施例实现的便携无线电信息终端1的结构。接着,便携
无线电信息终端1的操作说明如下。
首先,主要参见图2讨论接收无线电信号和显示消息的一般操作。
当传递信息的电波或指定给特定便携无线电信息终端1的消息从无线发射站
发送时,便携无线电信息终端1使用天线2接收该无线电波。在接收器单元3中,
无线电波进行信号处理,诸如变换为具有中频的信号,放大和检测。在调制单元4
中,在已经确认该消息确实预定给便携无线电信息终端1之后,解码接收的信息
信号。在由微计算机5’控制的操作中,解码的信息信号最后存储在消息存储的存
储单元7中。
在微计算机5’中采用的CPU5通过执行存储在ROM单元6中的控制程序控
制便携无线电信息终端1。首先,CPU5形成关于是否已收到信息信号的判断。如
果判断已收到信息信号,则操作显示板驱动单元11,在液晶显示板12上显示从
消息存储单元7读出的接收信息信号消息作为包括典型地多达4行的文本,每行
典型地包括最多20个字母和数字字符。
另外,当判断已收到信息信号时,微计算机5’使出一个命令来操作消息信号
输出单元13。利用该命令操作的消息信号输出单元13提供告警信号给扬声器14,
以便产生一个声音使用户知道已收到信息信号。
在知道了已收到信息信号时,用户阅读在液晶显示板12上显示的消息。如
果在液晶显示板12的屏幕上不能全部显示该消息,该液晶显示板12的屏幕只能
容纳多达4行,每行包括最多20个字母和数字字符,则允许用户滚动显示的屏幕,
以便全部显示整个消息。
接着,说明消息文件的产生和图象文件的格式。图6是表示在消息存诸的存
储单元7中TOC(内容表)和消息文件的布局图,而图7是表示在工作存储单元21
中的LUT(查找表)和图象文件的布局图。
每当收到和解调信息信号时,在消息存储的存储单元7中的文件区产生消息
文件,诸如F1,F2,F3,F4等等。每个消息文件Fi包含开始地址Sti与结束地址
Eni之间的消息文本。另外,消息文件Fi还包括该文件的属性和控制记录,在图
中未示出,在下面的叙述中未说明。
消息文件F1有一个开始地址St1和一个结束地址En1。同样地,消息文件F2、
F3和F4分别具有开始地址St2,St3和St4以及结束地址En2,En3和En4。
因此,每个消息文件Fi的消息文本中的每条数据在消息存储的存储单元7中
有一个地址。例如,在消息文件F1的情况下,第一条数据是3个字符AA1,每
个字符占用1字节,和一个间隔,该间隔也占用1字节,总共4字节,如图6所
示。
在这第一条数据中的第一字符A的地址是以十进制格式表示的消息文件F1
的开始电址St1。
类似地,第二条数据是3个字符BB1,每个字符占用1字节,和一个间隔,
也占用1字节。这第二条数据中第一字符B的地址是以十进制格式表示的地址
(St1+4)。第四条数据的间隔的地址是地址(St1+15)。
在消息存储的存储单元7中建立的TOC(内容表)的每行包含消息文件Fi的
文件号、开始地址和结束地址。因此,每次检测或产生消息文件Fi时,更新TOC
的内容。
在存取由文件号规定的目标消息文件的操作中,首先,TOC搜索在与目标消
息文件的文件号相同的行上的开始地址。然后,读出在消息存储的存储单元中的
开始地址的数据。
另一方面,如图7所示,在工作存储单元21建立的每行的LUT(查找表)包括
每个消息文件Fi的文件号和进入点Pti。消息文件Fi的进入点Pti是最近已显示的
或当前在屏幕上显示的消息文件Fi的数据地址。
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消息文件F1的进入点是Pti。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
进入点Pt1’是存储在消息文件F1中的消息文本的第一条数据CC1的地址。存储
在CUT中的进入点Pti因此在处理中如滚动操作中动态地改变。
对应于VRAM的IF(图象文件)也在图7所示的工作存储单元21建立。存储
在IF中的多条数据序列是在屏幕上显示的图象。因此,如果IF的内容部分地改
变,屏幕也随之更新。
接着说明向下滚动操作。
图8表示代表由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实现的便携无线电信息终端执行的向下滚
动操作的流程图。
图9是用于叙述由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实现的便携无线电信息终端执行的下移
显示屏蔽图象的处理例子的说明图。
图10是用于叙述由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实现的便携无线电信息终端执行的下
移显示屏幕图象的处理的另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当由旋转输入设备9产生向下滚动命令信号时,调用图8中所示的向下滚动
操作程序。如该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从步骤S11开始,在该步骤CPU5执行存储
在系统ROM单元22中的未处理信号检测方式26,以便验证由旋转输入设备9
产生的未处理滚动命令信号确实要求向下滚动操作。如果未处理滚动命令信号确
实要求向下滚动操作,则程序的流程继续到步骤S12,在该步骤由显示控制方式
27计数检测的未处理滚动命令信号的数量。
然后,也在步骤S12,显示控制方式27将该信号数传送给屏幕下移方式28
并且激活屏幕下移方式28。
激活屏幕下移方式28以便下移存储在工作存储单元21的图象文件IF中的屏
幕图象与未处理的向下滚动命令信号一样多的行。例如,如果未处理的向下滚动
命令信号数为1,则程序的流程前进到步骤S13,在该步骤屏幕下移方式28下移
存储在工作存储单元21的图象文件IF中的屏幕图象1行。
如果未处理的向下滚动命令信号数为2,则程序的流程前进到步骤S14,在
该步骤屏幕下移方式28下移存储在工作存储单元21的图象文件IF中的屏幕图象
2行。
如果未处理的向下滚动命令信号数为3,则程序的流程前进到步骤S15,在
该步骤屏幕上移方式28下移存储在工作存储单元21的图象文件IF中的屏幕图象
3行。
在步骤S14或S15,跳过了多次执行的通过1行滚动操作显示中间屏幕图象
的处理。而代之只在单个显示批操作中显示最后屏幕图象一次。响应要求滚动操
作而移动显示的屏幕图象多行,因此不再需要CPU5、图象显示单元和外围电路
执行对每1行滚动操作显示中间屏幕图象的处理。结果,减少了由CPU5、图象
显示单元和外围电路承担的处理负荷的大小。
因此,即使CPU和图象显示单元的处理速度不高,它们也能够高速地跟随
由用户执行的请求滚动处理的输入操作。
在上述例子中,存在多达3个未处理的信号。但是,应该指出,未处理的信
号数是无限制的。不用说,这个屏幕滚动技术能够跟上任何数量的连续输入或任
何数量的未处理信号。
图9是表示用于未处理信号的向下滚动操作的图。初始屏幕图象G70在对应
于存储在消息文件FILE1中的第一消息文本的第一条数据AA1的进入点Pt11开
始。初始屏幕图象G70包括4行,包含在输入点Pt11的数据AA1。
由于未处理信号数为4,如果采用常规的技术,1行滚动操作将执行4次。
这就是说,显示的屏幕图象下移了4行,即,顺序地1行又一行地从该条数据AA1
到一条DD1。在滚动操作期间,显示5个屏幕图象,即初始屏幕图象G70,3个
中间屏幕图和最后屏幕图G71。另一方面,利用本发明,进入点Pt11在单个显示
操作中只向下位移4行到进入点Pt11’指示的一条数据EE1的开始。
因此,在图7所示的CUT中新分类进入点Pt11’来更新前一个进入点Pt11。
结果,如图9所示,以在顶行的一条数据EE1开始和以在底行的一条数据HH1
结束的4行最后屏幕图象G71被写入图象文件IF。
这就是说,在单个显示批操作中在图象显示单元上显示最后屏幕图象G71,
并且由这个单个显示批处理操作完成滚动处理。
图10是表示对于6个未处理信号的向下滚动操作的图。初始屏幕图象在对
应于存储在消息文件FILE1中的第一消息文本的第一条数据AA1的进入点Pt12
开始。初始屏幕图象G80包括4行,包括在进入点Pt12的数据AA1。
由于未处理信号数为6,如果采用常规的技术,则1行滚动操作将进行6次。
也就是说,显示屏幕图象将顺序地1行又1行地下移6行,即该条数据AA1到一
条FF1。在滚动操作期间,显示7个屏幕图象,即,初始屏幕图象G80,5个中间
屏幕图象和最后屏幕图象G81。另一方面,利用本发明,在单个显示批操作中进
入点Pt12只向下移位6行列由进入点Pt12’指示的一条数据GG1的开始。
因此,在LUT中新分类进入点Pt12’来更新前一个进入点Pt12。结果,以在
顶行的该条数据GG1开始和在末行的一条数据JJ1结束的4行最后屏幕图象G81
被写入图象文件IF,如图10中所示的。
也就是说,在单个显示批操作中在图象显示单元上显示最后屏幕图象G81并
且利用这单个显示批操作完成滚动处理。
接着说明向上滚动操作。
图11表示代表由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实现的便携无线电信息终端执行的向上
滚动的流程图。
图12是用于叙述由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实现的便携无线电信息终端执行的上
移显示的屏幕图象处理例子的说明图。
图13是用于叙述由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实现的便携无线电信息终端执行的
上移显示的屏幕图象处理的另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在由旋转输入设备9产生向上滚动命令信号时调用图11所示的向上滚动操
作程序。如图中所示的,流程图在步骤S1开始,在该步骤CPU5执行存储在系统
ROM单元22中的未处理信号检测方式26以验证由旋转输入设备9产生的未处理
滚动命令信号确实要求向上滚动操作,如果未处理滚动命令信号确定要求向上滚
动操作,程序的流程继续到步骤S2,在步骤S2由显示控制方式27计数检测的未
处理滚动命令信号数。
然后,还在步骤S2,显示控制方式27将信号数传送给屏幕上移方式29并且
激活屏幕上移方式29。
激活屏幕上移方式29来上移存储在工作存储单元21的图象文件IF中的屏幕
图象与未处理的向上滚动命令信号一样多行。如果未处理的向上滚动命令信号数
为1,则程序的流程前进到步骤S3,在步骤S3屏幕上移方式29上移存储在工作
存储单元21的图象文件IF中的屏幕图象1行。
如果未处理的向上滚动命令信号数为2,则程序的流程前进到步骤S5,在步
骤S5屏幕上移方式29上移存储在工作存储单元21的图象文件IF中的屏幕图象2
行。
如果未处理的向上滚动命令信号数为3,则程序的流程前进到步骤S5,在步
骤S5屏幕上移方式29上移存储在工作存储单元21的图象文件IF中的屏幕图象3
行。
在步骤S4或S5,跳过多次执行的通过1行滚动操作显示中间屏幕图象的处
理。而代之在单个显示批操作中只显示最后屏幕图象一次。响应要求滚动操作来
移动显示的屏幕图象多行,因此不再需要CPU5、图象显示单元和外围电路执行
每1行滚动操作来显示中间屏幕图象的处理。因此,减少了由CPU5、图象显示
单元和外围电路承担的处理负荷的大小。
因此,即使CPU5和图象显示单元的处理速度不高,它们也能高速地跟随由
用户执行的要求滚动处理的输入操作。
图12是表示在步骤S5执行的3个未处理信号的向上滚动操作的图。初始屏
幕图象G110在对应于存储在消息文件FILE1中的第一消息文本的第一条数据001
的进入点Pt22开始。初始屏幕图象G110包括4行,包括在进入点Pt22的数据001。
由于未处理信号数为3,如果采用常规技术,1行滚动操作将执行3次。也
就是说,显示的屏幕图象将顺序地1行又1行地上移3行,即该条数据001到一
条LL1。在滚动操作期间,显示4个屏幕图象,即初始屏幕图象G110,2个中间
屏幕图象和最后屏幕图象G111。另一方面,利用本发明,在单个显示批操作中进
入点Pt22只向上移位3行到由进入点Pt22'指示的一条数据LL1的开始。
因此,在LUT中新分类进入点Pt22’以便更新前一个进入点Pt22。因此,在
顶行的该条数据LL1开始和在末行的那条数据001结束的4行最后屏幕图象G111
被写入图象文件IF,如图12所示。
也就是说,在单个显示批操作中在图象显示单元显示最后屏幕图象G111并
且由这单个显示批操作完成滚动处理。
在上述例子中,存在多达3个未处理的信号。但是,应该指出,未处理信号
数不受限制。不用说这个屏幕滚动技术能够跟上任何数量的连续输入,因此跟上
任何数量未处理信号。
图13是表示5个未处理信号的向上滚动操作的图。初始屏幕图象G100在对
立于存储在消息文件FILE1中的第一消息文本的第一条数据QQ1的进入点Pt21
开始。初始屏幕图象G100包括4行,包括在进入点Pt21的数据QQ1。
由于未处理信号数为5,如果采用常规技术,1行滚动操作将执行5次。也
就是说,显示的屏幕图象将顺序地1行又1行地上移5行,那该条数据QQ1到一
条数据LL1。在滚动操作期间,显示6个屏幕图象,即,初始屏幕图象G100,4
个中间屏幕图象和一个最终屏幕图象G101。另一方面,利用本发明,在单个显示
批操作中进入点Pt21只是向上移位5行到由进入点Pt21’指示的一条数据LL1的
开始。
因此,在LUT中新分类进入点Pt21’以更新前一个进入点Pt21。因此,以在
顶行上该条数据LL1开始和在末行上一条数据001结束的4行最后屏幕图象G101
被写入图象文件IF,如图13中所示的。
也就是说,在单个显示批操作中在图象显示单元中显示最后屏幕图象G101
和利用这单个显示批操作完成滚动处理。
图14是表示由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实现的记录介质40结构的说明图。由本发
明的第二实施例实现的记录介质40参见这个图说明如下。
由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实现的记录介质40是单片半导体存储器,用于存储下
面叙述的至少4个方式(means)。4个方式的每一个方式是一个过程,即可由计算
机执行的程序。
第一方式是未处理的信号检测方式26。由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单元取数和执
行,未处理的信号检测方式26检测未处理的向上或向下滚动命令信号。
第二方式是显示控制方式27。由该计算机中的中央处理单元取数用于执行,
显示控制方式27计数由未处理的信号检测方式26检测的未处理向下或向上滚动
命令信号数,并且在向下滚动命令信号的情况下驱动屏幕下移方式,或者在向上
滚动命令信号的情况下驱动屏幕上移方式。
第三方式是屏幕下移方式28。由该计算机中的中央处理单元取数用于执行,
屏幕下移方式28下移显示屏幕与检测的未处理向上滚动命令信号一样多行。
第四方式是屏幕上移方式29。由该计算机中的中央处理单元取数用于执行,
屏幕上移方式29上移显示的屏幕与检测的未处理向上滚动命令信号一样多的
行。
如上所述,记录介质40装入包括中央处理单元和输入设备的便携无线电信
息终端中作为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由中央处理单元执行的操作过程。使中央处
理单元连续地执行这4个方式,它们都作为一个过程存储在记录介质40中,实现
具有能在连续滚动操作期间在单个显示批处理中高速地显示最后屏幕的功能的便
携无线电信息终端是可能的。
由这个实施例提供的记录介质40可主要用于闪速存储器。另外,记录介质
可应用于只读MOS存储器,SRAM,EPROM,EEPROM和其它所谓非易失半导
体记录介质。
另外,记录介质40也可应用到光记录介质,光磁记录介质和磁记录介质。
图15是表示由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实现的微计算机结构的方框图。由本发
明第三实施例实现的微计算机参见这个图说明如下。
设计为一片产品,由本发明第四实施例实现的微计算机80包括CPU(中央处
理单元)81,工作存储单元82,显示接口单元83,输出接口单元84,输入接口85
和存储单元91,如该图所示,它们利用内部总线86互相连接。
在微计算机80芯片上设置的外部管脚是接到CPU81的中断输入端的中断输
入管脚87、接到显示接口单元83及输出接口单元84的输出管脚88、接到输入接
口单元85的输出管脚89和接到内部总线86的公共总线管脚90。
存储单元91用于存储可由CPU81执行的程序。该程序包括系统控制方式
95、输入/输出控制方式96、显示控制方式97、未处理信号检测方式26、显示控
制方式27、屏幕下移方式28和屏幕上移方式29。
执行系统控制方式95不仅控制在微计算机80芯片内的部件的操作,而且还
控制包括微计算机80本身的整个便携无线电信息终端的操作和除微计算机80之
外的便携无线电信息终端中的部件的操作。实现这个系统控制方式的过程适用于
由本发明提供的便携无线电信息终端。
而且,执行输入/输出控制方式96不仅控制在微计算机80芯片内部件之间数
据和信号的交换,而且还控制在包括微计算机80本身的整个便携无线电信息终端
以及除微计算机80之外的便携无线电信息终端中的部件与外部之间的数据和信
号的交换。实现这个系统控制方式的过程适用于由本发明提供的便携无线电信息
终端。
另一方面,执行显示控制方式97控制一般的操作,以便在外部连接到微计
算机80的图象显示单元屏幕上显示消息文本。显示消息文本的一般操作是除滚动
处理之外的操作。
由微计算机80采用的CPU81取出和执行的,未处理信号检测方式26具有
检测未处理的向上或向下滚动命令信号。
也是由微计算机80中采用的CPU81取出执行的,显示控制方式27具有以
下功能:计数由未处理信号检测方式26检测的未处理的向下或向上滚动命令信号
的数量和在向下滚动命令信号情况下驱动屏幕下移方式28或在向上滚动命令信
号情况下驱动屏幕上移方式29。
也是由微计算机80中采用的CPU81取出执行的,屏幕下移方式28具有下
移显示的屏幕与检测的未处理向下滚动命令信号一样多行的功能。
也是由微计算机80中采用的CPU81取出执行的,屏幕上移方式29具有上
移显示屏幕与检测的未处理向上滚动命令信号一样多行的功能。
将微计算机80装入设置包括以下部件的便携无线电信息终端中:一个通信
机单元、用于记录接收的消息的存储单元、输入设备诸如用于输入一个输入命令
的旋转输入设备、用于显示信息诸如消息的图象显示单元和一个电源电路,它能
够容易地给便携无线电信息终端提供高速滚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