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显示板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用于显示器等的等离子显示板及其制造方法。
近年来,作为用于计算机或电视机等的平面型显示器,等离子显示板(等离子显示器)受到人们的关注。
等离子显示器划分为直流型(DC型)与交流型(AC型),但是目前,适合于大型画面的AC型成为主流。
在AC型等离子显示器中,通过对由用于保持放电的感应体层覆盖的电极,施加交流脉冲,将放电单元变亮,人们知道有保持电极对在前面面板侧平行地设置的面放电型,以及保持电极对与前面板和背面板相对地设置的相对放电型。
图10表示一般的AC面放电型等离子显示器的一个实例。
在该等离子显示器中,前面板110与背面板120相对地设置,其外周缘部(图中省略)通过由低熔点的玻璃形成的密封材料密封。
前面板110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在前面基板111的相对面(与背面板相对的一侧的面)上,形成显示电极对112a,112b,将其覆盖,形成由感应体玻璃形成的感应体层113和由MgO形成地保护膜114。
背面板120按照下述方式形成,该方式为:在背面基板121的相对面9与前面板相对的一侧的面)上,呈条带状形成地址电极122,按照覆盖该电极的方式,形成背面感应体层123,在其上再沿地址电极122,呈条带状形成隔壁130,在隔壁130之间的槽中,形成RGB各种颜色的荧光体层140。
显示电极对112a,112b与地址电极122正交,在交叉的部位,形成放电单元。
在该等离子显示器中,根据所显示的图像数据,在地址电极122与显示电极112a之间,施加地址脉冲,之后,在成对的显示电极112a和显示电极112b之间,施加保持脉冲,由此,在各放电单元中,有选择地产生保持放电。由此,在进行保持放电的放电单元中,产生紫外线,从由该紫外线激励的RGB的各种颜色荧光体层140,产生可视光,显示图像。
在这里,相邻的放电单元之间由隔壁130隔开,由此,防止交调失真(crosstalk)(在放电单元之间的界面,混合有放电的现象)。
但是,作为形成隔壁的方法,一般采用下述方法,即,首先,将玻璃材料等的隔壁材料按照隔壁图案(条带状的隔壁形状)成形,将所形成的隔壁材料在大于隔壁材料中的玻璃材料的软化点的温度,进行烧成。
在这里,作为按照隔壁图案形成隔壁材料的方法,例举有下述方法等,即第1,通过丝网印刷法等方式按照图案印刷包含隔壁材料的膏的印刷法;第2,在背面基板的整个表面上涂敷包含隔壁材料的膏,之后在其上,形成感光性薄膜层,通过照相法,形成规定图案,然后,通过喷砂方式,去除隔壁材料中的不要部分的喷砂法;第3,在背面基板的整个表面上涂敷包含隔壁材料的感光性膏,然后,通过照相法,去除不要部分的感光性膏(photopaste)法。
采用任何一个成形方法,均具有下述倾向,即如图1所示,经烧成步骤而形成的隔壁130的端部130a隆起,该端部130a的高度比中间部130b(端部以外的部分)的高度,高出10~20%。
特别是,在于背面基板121上,形成背面感应体层123,在其上形成隔壁130的场合,容易产生隆起。
如果按照上述方式,隔壁端部产生隆起,则在将该背面基板与前面基板贴合,装配等离子显示器时,难于在隔壁与前面基板之间无间隙的情况下实现贴合。
另外,在装配好的等离子显示器中,在隔壁与前面基板之间,产生间隙,在驱动该等离子显示器时,在相邻的单元中,容易产生误放电,或产生异常放电。此外,由于具有上述间隙,在驱动时,前面面板振动,由此,容易产生噪音。
本发明是针对上述问题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等离子显示器,提供可容易形成没有端部的隆起的技术,由此,实现可以高品质,进行图像显示的等离子显示器。
在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器中,在隔壁中,以大于中间部(除了端部以外的部分)的宽度,形成主隔壁部的端部。
按照该等离子显示器,如果在隔壁形成时,对其进行烧成,可抑制端部隆起的情况。
此外,在形成隔壁图案时,可照样采用以喷砂法,丝网印刷法作为首先的一般的方法。
下面对可按照上述方式防止隔壁端部的隆起的原因进行描述。
一般在隔壁烧成时,由于烧成前的隔壁图案将会收缩,故沿主隔壁部延伸的方向,作用有较大的拉力。在这里,与主隔壁的中间部处于沿主隔壁延伸的方向,朝向相反方向张拉的状态的情况相对,在主隔壁部的端部,朝向主隔壁部的中间部的方向受到张拉,而朝向外部,不受到张拉。
可认为,由于在按照上述方式进行烧成时,沿中间部方向张拉隔壁端部,端部的表面附近的材料移动,由此产生隆起。
但是,如果主隔壁部的端部的宽度大于中间部的宽度,由于作用于主隔壁部的端部的拉力在较大的宽度范围分散,故隔壁材料难于移动。另外,由于在该端部,其尺寸沿宽度方向增加,这样除了朝向主隔壁部的中间部的张拉力以外,还沿主隔壁部的宽度方向,作用有拉力。由此,人们认为,也可通过此拉力,抑制隆起。
为了使隔壁的端部的宽度大于中间部,则可相对多个主隔壁部的各端部,形成沿与该主隔壁部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延伸的副隔壁部,通过该副隔壁部,扩大主隔壁部的宽度。
还有,形成副隔壁部的形式有多种,可通过副隔壁,将相邻接的主隔壁的端部之间连接,也可通过在主隔壁的端部,形成副隔壁,形成T形状或L形状。
特别是,如果通过副隔壁将相邻接的主隔壁部的端部之间连接,由于沿副隔壁的延伸方向,作用有较大的拉力,故减小主隔壁的端部的高度的效果较大。
为了沿副隔壁部的延伸方向作用足够的拉力,最好副隔壁部的宽度大于主隔壁部的宽度,特别是最好是大于该主隔壁部的宽度的1.5倍,但是在打算通过副隔壁部将多个主隔壁部的端部全部连接的场合,即使在副隔壁部的宽度小于主隔壁部的宽度的情况下,仍可沿副隔壁部的延伸方向,施加足够的拉力。
再有,按照本发明,在形成等离子显示器的隔壁时,可在隔壁材料的软化点以上的温度,局部地对烧成后的隔壁端部进行加热处理。
在此场合,即使在于烧成后,隔壁端部隆起的情况下,仍使该隆起程度减小。
可认为,通过局部地软化隔壁端部的方式,减小隆起程度的原因在于由于局部软化的部分发生固化,在该部分作用有表面张力,由此,隆起的部分的隔壁材料分散于周围。
作为局部地加热隔壁端部的具体方法,最好采用对隔壁端部照射激光的方法。
按照上述方式采用本发明,由于可减小等离子显示器的隔壁端部的隆起,故与隔壁相对的基板之间难于产生间隙。于是,可防止在驱动时,在相邻的单元中产生误放电,或产生异常放电,另外还可防止在驱动时,基板振动。
参照结合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附图的下面的描述,容易得出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优点和特征,这些附图包括:
图1为表示第1实施例的交流面放电型等离子显示器的结构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
图2为表示上述等离子显示器中的,在背面面板上的背侧感应体层上,形成隔壁的状态的顶视图;
图3为说明采用喷砂法的隔壁形成步骤的图;
图4为实施例和已有实例的烧成前隔壁的部分放大图;
图5为第1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器的部分放大图;
图6为说明第1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器的特征的剖视图;
图7为表示实施例的隔壁的变换实例的图;
图8为表示第2实施例中的,对隔壁的端部照射激光的状态的图;
图9为表示对隔壁的端部照射激光的状态的图;
图10为表示一般的AC面放电型等离子显示器的一个实例的图;
图11为表示上述等离子显示器中的,端部隆起的状态的图。
(第1实施例)
(等离子显示器的整体结构)
图1为表示第1实施例的交流面放电型等离子显示器的结构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
该等离子显示器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按照将显示电极12和地址电极22相对的方式相互平行地以一定间隔设置前面面板10和背面面板20,该前面面板10在前面玻璃基板11上,设置有显示电极对(扫描电极12a和保持电极12b),透明感应体层13,保护层14;该背面面板20在背面玻璃基板21上,设置有地址电极22,背侧感应层23。
上述显示电极12和地址电极22均为条带状,显示电极12沿背面玻璃基板21的纵向(X方向)设置,地址电极22沿与上述纵向相垂直的方向(Y方向)设置。
另外,形成下述面板结构,其中在显示电极12和地址电极22交叉的位置,形成发出红,绿,蓝的相应颜色的光的单元。
地址电极22为金属电极(比如,银电极或Cr—Cu—Cr电极)。
显示电极12也可与地址电极22相同,由金属电极形成,但是该显示电极12也可这样形成,如图1所示,在由ITO,SnO2,ZnO等形成的,具有较大宽度的透明电极121上,叠置宽度较小的偏置(bias)电极122(银电极;Cr—Cu—Cr电极)。
透明感应层13为由按照覆盖前面玻璃基板11中的设有显示电极12的整个表面的方式设置的,感应物质形成的层,其通过比如,铅系低熔点玻璃或铋系低熔点玻璃形成。
保护层14为由氧化镁(MgO)形成的薄层,其覆盖透明感应体层13的整个表面。
在背面面板20中的感应体层23上,设置有隔壁30,前面面板10与背面面板20之间的间隙通过该隔壁30确定。
关于隔壁30,将在后面进行具体描述,其由条带状的主隔壁部31,相对主隔壁部31的端部伸出的副隔壁部32形成。
各主隔壁部31位于相邻的地址电极22之间,在主隔壁部31之间,设置红,绿,蓝的荧光体层40。另外,在主隔壁部31之间,密封有放电气体,形成放电空间。
在用于40英寸的高清晰度(high vision)电视机的场合,一般为下述的类型。
相邻的地址电极22之间的间距小于0.2mm。典型的隔壁间距针对每种颜色为360μm,主隔壁部31的顶部宽度在50~100μm的范围内,主隔壁部31的高度在100~150μm的范围内。
此外,作为密封的放电气体,采用由He,Ne,Xe形成的稀有气体,其密封压力设定在66.5~80kPa的范围内。
在驱动该等离子显示器时,通过驱动电路(图中未示出),对扫描电极12a和地址电极22,施加地址放电脉冲,由此在打算发光的单元中,累积壁电荷,此后,在显示电极对12之间,施加保持放电脉冲。此时,在累积壁电荷的单元中,进行保持放电,实现发光。通过反复进行这样的动作,在等离子显示器的中间部(图像显示区域),实现图像显示。
(关于隔壁的形状)
图2为表示在背面面板20中,在背侧感应体层23上,形成隔壁30的状态的顶视图。
隔壁30由主隔壁部31和副隔壁部32形成,该主隔壁部31沿地址电极22,呈按照Y方向延伸的条带状,该副隔壁部32按照将该主隔壁部的端部之间连接的方式,沿X方向延伸,在主隔壁部31之间,形成槽33。
在这里,“主隔壁部31的端部”指相对主隔壁部31的末端(图2的31c),主隔壁部31中的等于宽度的长度范围。
(等离子显示器的制造方法)
下面对制造上述结构的等离子显示器的方法进行描述。
前面面板制作步骤:
在由厚度约为2.8mm的钠钙玻璃形成的前面玻璃基板11的表面上,通过ITO(Indium Tin Oxide)或SnO2等的导电体材料,按照平行的方式制作厚度约为3000埃的透明电极。另外,在该透明电极上,通过叠置由银或铬—铜—铬这3个层形成的bias电极,形成显示电极12。
这些电极可通过丝网印刷法,照相平版法等的,公知的制作方法来制作。
接着,在形成有显示电极12的前面面板11的整个表面上,涂敷包含铅系玻璃的感应体膏,对其进行烧成,由此形成厚度约在20~30μm的范围内的透明感应体层13。然后,在透明感应体层13的表面上,采用蒸镀法或CVD等方式,形成由氧化镁(MgO)形成的保护膜14。按照上述方式,便制成前面面板10。
背面面板制作步骤:
在由厚度约2.6mm的钠钙玻璃形成的背面玻璃基板21上,通过丝网印刷法,呈条带状,涂敷以银为主成分的导电体材料,由此,按照在5~10μm的范围内的厚度,形成地址电极22。
然后,在形成有地址电极22的背面板玻璃21的整个表面上,涂敷感应体玻璃膏,对其进行烧成,因此按照在20~30μm的范围内的厚度,形成背侧感应体层23。
之后,采用后面将要描述的喷砂法等,形成隔壁30。
另外,在隔壁30之间的间隙中,通过丝网印刷法,涂敷红色,绿色,蓝色的相应颜色的荧光体膏,通过在空气中对其进行烧成,形成相应颜色的荧光体层40,由此,制成背面基板20。
此外,在荧光体层40的形成中,除了丝网印刷以外,也可通过下述方法形成,该方法指在从喷嘴喷射荧光体墨的同时进行扫描的方法,或贴附包含各种颜色的荧光体材料的感光性树脂片,通过照相平版法,制作图案,实现显影的方法。
密封步骤,真空排气和放电气体封入步骤:
在按照上述方式制作的前面面板10和背面面板20中的任何一者或两者的外周部上,涂敷密封材料(密封用玻璃料膏),形成密封材料层,前面面板10的显示电极12与背面面板20的地址电极22按照垂直相对的方式重合,对其进行加热,使密封材料软化,由此,实现密封。
在按照上述方式密封后,在对密封后的面板的内部空间进行真空排气的同时,对面板进行烧成(在350℃下3个小时)。此后,按照规定压力,将放电气体封入,由此制成等离子显示器。
(采用喷砂法的隔壁形成步骤)
图3(a)~(d)为说明采用喷砂法的隔壁形成步骤。
该隔壁的形成由下述步骤组成,该步骤包括:图3(a)所示的第1步骤(隔壁膜涂敷形成步骤),图3(b)所示的第2步骤(感光性覆盖膜图案形成步骤),图3(c)所示的第3步骤(喷砂加工步骤),图3(d)所示的第4步骤(覆盖膜剥离步骤),以及第5步骤(隔壁烧成步骤)。下面对各步骤进行描述。
隔壁膜形成步骤(a)
将高分子树脂乙基纤维素与下述有机溶剂混合,制成展色料,该有机溶剂是按照50∶50的重量比,将α萜品醋与二甘醇单正丁基醚(BCA)混合而形成的。
将与用于感应体膏的材料相同的铅系玻璃(PbO—B2O3—SiO2—CaO)粉末,由铝形成的体质颜料粉末(骨材),氧化钛(TiO2)形成的颜料粉末,按照80∶10∶10的重量比混合,制作隔壁材料混合物。之后,在该隔壁材料混合物中,混合上述展色料,制成隔壁用膏。
在背侧感应体层23上的整个中间部(相当于图象显示区域的区域),采用丝网印刷法,均匀地印刷隔壁用膏,对其进行燥,反复进行此过程,形成厚度约为150μm的隔壁膜300。
感光性覆盖膜图案形成步骤(b)
在按照上述方式形成的隔壁膜300上,通过感光性材料形成覆盖膜310。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厚度为50μm的感光性干燥薄膜保护层(下面称为DFR),对该DRF进行叠置,形成覆盖膜310。
接着,在该覆盖膜310上,设置仅仅覆盖相当于隔壁30的图案(参照图2)的部分的光掩模,照射紫外线光(UV光),进行曝光处理。在这里,由于适合的曝光量对应于光掩模的图案宽度和间距而变化,故考虑这些因素而设定上述曝光量。
然后,采用1%的碳酸钠水溶液的显影液,进行显影处理,在显影后,马上用水进行清洗。由此,在覆盖膜310上,形成条带状的槽311(开口部)。该槽311相当于图2中的主隔壁部31之间的槽33,典型的槽的尺寸是这样的,槽顶部的开口宽度为80μm,间距为360μm。
喷砂加工步骤(c)
在按照上述方式,制造覆盖膜310的图案后,对隔壁膜300进行喷砂加工。
具体来说,在Air流量为1500NL/min,研磨材料供给量为1500g/min的条件下,从喷嘴400,喷射研磨材料(比如,玻璃空心粒料)401,同时,如图3中的空白箭头所示,使喷砂嘴400沿覆盖膜310的整个表面,进行扫描。
在这里,作为喷砂嘴400,也可采用其长度与槽33相等(Y方向的长度)的类型,使其沿X方向进行扫描,作为喷砂嘴400,还可采用长度较小的类型,在使其沿Y方向进行扫描的同时,沿X方向进行扫描。
按照上述方式,对覆盖膜310的整个表面,吹拂研磨材料401,由此,在隔壁膜300中,仅仅对从槽311中露出的部分进行喷砂加,形成槽301(开口部)。
还有,对于此喷砂加工的程度,作为典型方式,进行该加工,直至通过喷砂方式将相当于隔壁膜300中的槽301的部分完全去除。
覆盖膜剥离步骤(d)
将按照上述方式在隔壁膜300中形成槽301后的背面玻璃基板21浸泡于剥离液(比如,5%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由此,将覆盖膜310剥离掉。图4(a)表示按照上述方式形成的烧成前隔壁302的局部放大图。
该烧成前隔壁302的图案与图2所示的隔壁30的图案相同,其由副隔壁部304(相当于图2中的标号32)形成,该副隔壁部304按照将沿V方向延伸的主隔壁部303(相当于图2中的标号31)的端部303a之间连接的方式,沿X方向延伸。
隔壁烧成步骤:
将覆盖膜剥离后的背面玻璃基板21放入下述烧成炉中,进行加热,该烧成炉是按照温度比隔壁材料的软化温度高一定程度的方式,通过靠模加工(profile)形成的。由此,对烧成前的隔壁302的隔壁材料烧结,形成隔壁30。在此烧成时,由于按照上述方式,在各主隔壁部303的端部303a,形成副隔壁部304,故如下面所描述的那样,防止在主隔壁部的端部,产生隆起。
另外,由于隔壁30的端部隆起程度减小,故难于在隔壁30与前面面板10之间,产生间隙,于是,可防止在等离子显示器的驱动时,产生误放电或异常放电,另外,可防止前面面板10产生振动。
(关于副隔壁部的隆起起的防止效果)
下面对副隔壁部的隆起的防止效果进行具体描述。
图4(b)为表示已有实例的条带状的烧成前隔壁500的图,其形状与在上述已有技术中所描述的等离子显示器的隔壁130的相同。
一般在隔壁烧成时,烧成前的隔壁图案将会收缩,在图4(a)的烧成前隔壁302和图4(b)的烧成前隔壁500中的任何一个中,均沿主隔壁的延伸方向(图4的上下方向)作用有拉力。
在这里,主隔壁部303的中间部303b(除了主隔壁部303的端部303a以外的部分),以及在烧成前隔壁500的中间部500b(除了烧成前隔壁500中的端部500a以外的部分),如空白箭头A所示,均沿主隔壁的延伸方向(图4的上下方向),处于朝向相反方向的拉伸状态。
与此相对,如空白箭头B所示,朝向隔壁中间(图4的上方),对主隔壁部303的端部303a和烧成前隔壁500的端部拉伸,但是,不朝向与上述方向相反的方向,对上述端部拉伸。
于是,便认为在烧成前隔壁500的端部500a,由于在其烧成时朝向中间部的拉伸力(空白箭头B)的作用,该端部500a的表面附近的隔壁材料移动。特别是,终端附近的隔壁材料靠近中间移动,隔壁材料集中于端部中的较窄的区域,由此产生隆起。
对于烧成前隔壁302中的主隔壁部303的端部303a,作用有在烧成时朝向隔壁中间的拉伸力(空白箭头B)的方面是相同的,但是由于在端部303a,副隔壁部304沿与主隔壁部303相垂直的方向延伸,故作用于端部的拉伸力也分散于副隔壁部304处。由此,隔壁材料难于移动。另外,由于即使在端部303a的终端附近的隔壁材料朝向主隔壁部303的中间部303b移动的情况下,其仍分散于副隔壁部304中,故难于产生隆起。
此外,随着副隔壁部304沿其延伸方向(主隔壁部303的宽度方向)收缩,在端部303a,沿.此方向作用有拉力(空白箭头C)。可认为,这样的拉力作用于端部303a上的情况也会获得使端部303a的高度减小的效果。
还有,由于副隔壁部304的宽度越大,在烧成时,作用于端部303a上的拉力越大,故为了减小烧成后的端部31a和副隔壁部32的高度,最好副隔壁部304的宽度大于主隔壁部303的宽度(在1.5~2倍的范围内)。
虽然也依赖于烧成时的条件等,但是由于按照上述方式,通过增加副隔壁部304的宽度,或使副隔壁部304延伸较大尺寸,在烧成时,对副隔壁部304的延伸方向(主隔壁部303的宽度方向)施加较大的拉力,故如图5所示,也可使端部31a和副隔壁部32的高度小于主隔壁部31的中间部31b的高度。
按照上述方式,如果副隔壁部32的高度小于主隔壁部31的中间部31b,如图6所示,在密封步骤中,当将前面面板10与背面面板20重合时,在副隔壁部32和前面面板110之间,确保间隙34。于是,在密封步骤后的排气步骤和放电电气体封入步骤中,由于副隔壁部32的内侧的空间(槽33)与外侧的空间(副隔壁部32与密封材料)处于通过间隙34连通的状态,故获得在不受到副隔壁部32的妨碍的情况下,实现排气和放电气体封入的效果。
但是,按照本实施例,在使副隔壁部304沿X方向延伸较大尺寸,通过副隔壁部304,连接所有多个主隔壁部303的端部303a的场合,由于即使在副隔壁部304的宽度小于主隔壁部303的宽度的情况下,在烧成时,仍沿副隔壁部304的延伸方向,作用有足够大的拉力,故可使端部31a与副隔壁部32的高度,与主隔壁部31的中间部31b的高度相等。
(隔壁图案的变换实例等)
在上面的描述中,如图1,图2所示,针对在主隔壁部31延伸的方向(Y方向)的两端侧,相邻的主隔壁部31的端部之间通过副隔壁部32全部连接的情况进行了描述,但是,如果主隔壁部31的端部的宽度大于中间部的宽度,则可认为通过同样的作用,获得抑制隆起的效果的情况。
作为隔壁30的变换实例,例举图7(a)~(d)所示的形式。这些隔壁30均包括条带状的主隔壁部31,在各主隔壁部31的端部,形成副隔壁部32,此方面是共同的,但是副隔壁部32的形状分别是不同的。
其中,在图7(a),图7(b)中,按照线对称的方式形成副隔壁部32。即,在主隔壁31的两端部(图7的上下两端部),并且在第n个主隔壁31与第(n+1)个(但是,n为奇数)的主隔壁31的端部之间,形成连接有副隔壁部32,在第m个主隔壁31与第(m+1)个(但是,m为偶数)的主隔壁31的端部之间,未形成副隔壁部。
在图7(a)的场合,由于在奇数位的槽33的两端,按照封闭的方式,形成有副隔壁部32,故与上述图2的场合相同,为了顺利地进行密封步骤后的排气步骤和放电气体封入步骤,最好使副隔壁部32的高度低于主隔壁部31的中间部31b。
在图7(b)所示的形式中,副隔壁部32不保持线对称,其整体按照呈连续状的隔壁图案的方式形成。即,在主隔壁部31的一端侧(图中底侧),第n个主隔壁部31与第(n+1)个(但是,n为奇数)的主隔壁部31的端部之间通过副隔壁部32连接,在主隔壁部31的另一端侧(图中顶侧),第m个主隔壁部31与第(m+1)个(但是,m为偶数)的主隔壁部31的端部之间通过副隔壁部32连接,
在图7(b)的图案的场合,由于在全部的槽33中,仅仅在任何一个的端部,具有副隔壁部32,故即使在副隔壁部32的高度与主隔壁部31的高度31b的相同的情况下,仍可顺利地进行密封步骤后的排气步骤和放电气体封入步骤。
再有,在图7(c),(d)所示的形式中,在各隔壁部31的两个端部,形成副隔壁部32,但是主隔壁部31的端部之间不连接。
在图7(c)的形式中,在各主隔壁部31的两端部,按照沿宽度朝向两个方向扩大的方式(沿图7的左右两个方向),形成副隔壁部32,该两端部呈T字形。
在图7(d)的形式中,在各主隔壁部31的两端部,按照沿其中1个宽度方向(图7的右方向)扩大的方式,形成副隔壁部32,该两端部呈L字形。
在这样的图7(c),(d)的图案的场合,由于槽33的两端部未为副隔壁部32封闭,故即使在副隔壁部32的高度等于主隔壁部31的中间部31b的高度的情况下,仍可顺利地进行密封步骤后的排气步骤和放电气体封入步骤。
另外,在图7(a)~(d)所示的任何一种形式中,与上述图2的场合相同,为了使主隔壁部31的端部31a和副隔壁部32的高度小于中间部31b的高度,最好使副隔壁部32的宽度为主隔壁部31的宽度的1.5~2倍,但是根据情况,也可使副隔壁部304的宽度小于主隔壁部303的宽度,还可考虑使端部31a和副隔壁部32的高度等于主隔壁部31的中间部31b的高度。
(其它的变换实例)
在本实施例中,针对主隔壁部31与地址电极相并排,沿直线延伸的场合进行了描述,但是该主隔壁部31也可不必为直线状。
比如,即使在于波浪形延伸的同时,并排设置地址电极的情况下,或在主隔壁部31之间的间隙(槽33)上,设置辅助隔壁的情况下同样可进行实施,获得同样的效果。
此外,即使在主隔壁部31沿与地址电极相垂直的方向延伸的情况下,同样可进行实施,获得同样的效果。
(第2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器与整体结构有关,与上述第1实施例相同。
另外,在本实施例等离子显示器中,隔壁的形状呈与在已有技术中所描述的等离子显示器的隔壁130相同的条带状,但是对烧成后的隔壁端部,局部地进行隔壁材料的软化点以上的加热处理,使隔壁端部的隆起减少。
该等离子显示器的制作方法在整体上与在第1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相同,而不同的是隔壁形成步骤。
下面对该隔壁形成步骤进行描述。
在本实施例的隔壁形成步骤中,首先,与在第1实施例中通过图3所描述的相同,进行第1步骤(隔壁膜涂敷形成步骤),第2步骤(感光性覆盖膜图案形成步骤),第3步骤(喷砂加工步骤),第4步骤(覆盖膜剥离步骤),第5步骤(隔壁烧成步骤),由此,形成条带状的隔壁。
但是,在第5步骤结束的阶段,与图11所示的隔壁130相同,由于有在隔壁端部产生隆起的倾向,故在第5步骤后,作为第6步骤,还对隔壁端部照射激光,局部地对其进行加热处理,通过该处理,按照减小隔壁端部的隆起的方式进行形状加工。
下面对该第6步骤(局部加热步骤)进行具体描述。
图8为表示相对进行完第5步骤的背面玻璃基板21上的隔壁230的端部,照射激光的状况的图。
作为激光照射装置410,比如,也可采用输出功率为30W的YAG型激光器,还可采用碳酸气体(CO2)的激光器。图8表示相对激光照射装置410,在使基板21沿空白箭头方向移动的同时,照射激光,由此对多个隔壁230依次进行端部加热处理的状况。
图9为表示对隔壁230的端部230a,照射激光411的状况。
在进行完第5步骤的阶段,在背面玻璃基板21上,形成地址电极22和背侧感应体层23,在该背侧感应体层23上,形成条带状的隔壁230。在图9中,隔壁230的端部230a隆起,比中间部230,高出10~20%。
在该隔壁230的两端部,采用激光照射装置410,照射激光411,由此,将隔壁230的两端部,局部地加热到隔壁材料的软化点以上的温度(550℃或此温度以上)。
这里所述的“局部地加热端部”指仅仅将隔壁230的端部230a加热到软化温度以上,隔壁230的中间部230b(端部230a以外的地方)按照保持在软化点以下的温度的方式加热,通过该局部的加热,仅仅将产生隆起的部位和其附近软化。
按照上述方式,在端部230a的隆起部分和其周边软化后,如果其再次固化,则端部230a的形状变化,隆起减小。人们认为,这样的形状变化是这样产生的,即由于在隔壁材料软化的部分,作用有表面张力,如图9中的空白箭头所示,隆起的部分的隔壁材料分散于周边区域。
此外,在按照上述方式,对端部230a,进行局部加热处理时,还可通过调整其条件,按照端部230a的高度与中间部230b的高度相等的方式,使端部230a的形状变化,还可按照端部230a的高度低于中间部230b的高度的方式,使端部230a的形状变化。
还有,为了获得这样的隆起减小效果,也可不必将整个端部230a加热到软化点以上的温度,不将端部230a的深层部加热到软化温度,仅仅将端部230a的表层部加热到软化温度以上。
按照上述方式,在本实施例中,在隔壁烧成步骤后,通过设置局部地加热隔壁端部的步骤,可减小在烧成时所产生的隔壁端部的隆起。因此,按照本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器的制造方法,可容易制造可以高品质进行图像显示的等离子显示器。
再有,在本实施例中,给出的是对隔壁端部进行局部加热是通过从隔壁的表面侧,照射激光的方式进行的实例,但是作为局部加热的方法,除了激光照射以外,还可考虑通过相对隔壁端部,照射电子束,或吹拂高温的空气,与高温加热的部件相接触的方法,来实施。另外,也可不必从隔壁的表面侧进行加热,比如,还可考虑通过比如,从背面玻璃基板21的背面侧,进行加热的方法来实施。
另外,与第1实施例相同,隔壁230也可不必为直线状,即使在沿与地址电极相垂直的方向延伸的情况下,可同样地实施,获得同样的效果。
(第1,2实施例的变化实例)
在上述第1,2实施例中,以在隔壁形成步骤中,形成隔壁图案采用喷砂法进行的场合为实例进行描述的,但是,即使在采用比如,通过丝网印刷法按照图案印刷隔壁用膏的印刷法,在整个表面涂敷感光性的隔壁用膏,之后,通过照相法,去除不要部分的感光性膏(photo paste)法的情况下,同样可进行实施,获得同样的效果。
在上述第1,2实施例中,针对在背面面板侧形成隔壁的场合进行了描述,但是即使在前面panel侧形成隔壁的情况下,同样可进行实施,获得同样的效果。
在上述第1,2实施例中,以交流面放电型等离子显示器为实例进行了描述,但是,同样对于对向放电型的等离子显示器,或DC型的等离子显示器,同样可进行实施,获得同样的效果。
虽然通过参照附图的实例对本发明进行了全面描述,但是应注意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各种变化和改进是显然的。于是,如果这些变化和改进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它们应按照包含于本发明内的方式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