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影象减法装置的X线检查仪器.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1012641 上传时间:2018-03-25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646.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85101865

申请日:

1985.04.01

公开号:

CN85101865A

公开日:

1987.01.2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H05G1/00

主分类号:

H05G1/00

申请人:

菲利浦光灯制造厂

发明人:

詹森范本瑟姆

地址:

荷兰艾恩德霍芬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杨凯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带数字影象减法装置的X线检查仪器,在该仪器中从一系列有和没有对比解质的检查对象所成形的影象中,选择一些影象进行相减,以便产生将低动模糊度与适当的对比度结合在一起的最终的影象,在对比团块的至少一个边缘上也可形成影象,以便在每个位置上用一个对比团块能形成几幅对比图象。

权利要求书

1: 1、X线检查仪器,该仪器由X线源、X线影象检测装置、电视摄象装置和数字影象减法装置组成,数字影象减法装置包括模一数转换器、可读数字影象存储器和影象显示器,本发明的特征是为检查大于X线影象检测装置的输入荧光屏横向尺寸的检查对象,提供一种移动机构,使装在一边的X线源和X线影象检查装置与装在另一边的检查对象互相横向移动,而移动的方式与流过检查对象的对比解质的传输有关。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要求的X线检查仪器,本发明的特征是移动机构适用于精密地在多达
2: 5米左右的范围内确定横向位移。 3、如权利要求1或2中所要求的X线检查仪器,本发明的特征是移动机构设计成在1.5米左右的范围内近似地以5到10个步进作断续的横向位移。 4、如前面权利要求的任何一个中所要求的X线检查仪器,本发明的特征是横向位移在速度或者步进频率方面能够得到调节。 5、如前面权利要求的任何一个中所要求的X线检查仪器,本发明的特征是按照注入到被检查对象的对比解质的传输情况相关的方式予置移动机构。 6、如前面权利要求的任何一个中所要求的X线检查仪器,本发明的特征是形成影象的控制机构可以由影象处理装置共同控制。 7、如前面权利要求的任何一个中所要求的X线检查仪器,本发明的特征是X线影象检测装置包括一台X线增强管,该X线增强 管有至少30厘米左右直径的输入窗。 8、如前面权利要求的任何一个中所要求的X线检查仪器,本发明的特征是数字影象减法装置适用于至少大体上接连形成的影象的相减。 9、如前面权利要求的任何一个中所要求的X线检查仪器,本发明的特征是该仪器含有抗过辐射的滤波器,该抗过辐射滤波器适应被检查对象的形状,并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有各不相同的辐射吸收。 10、采用掩蔽影象和对比影象的数字相减的办法实现X线检查的方法,本发明的特征是为检查大于X线影象检测装置的输入荧光屏横向尺寸的检查对象,由影象形成系统相对于检查对象的位移实现,该位移与流过被检查对象的对比解质团块的传输有关,在每个位置上形成掩蔽影象和对比影象。 11、如权利要求10中所要求的方法,本发明的特征是掩蔽影象和/或对比影象是在对比团块集聚的边缘上形成的。 12、如权利要求11中所要求的方法,本发明的特征是在互对比浓度差大概是最大浓度的20~60%的情况下,在此互对比浓度差在团块最小横向距离上是明显的对比团块边缘上的位置上,形成掩蔽影象和对比影象。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中所要求的方法,本发明的特征是影象在对比团块前沿上以及在后沿上形成。 14、如权利要求10至13的任何一个中所要求的方法,本发明的特征是为了以最佳方式兼顾动模糊度和对比度,也选择至少基本上定向的次序形成的掩蔽影象和对比影象进行相减。

说明书


本发明论及X线检查仪器,该仪器由X线源、X线影象检测装置、电视摄象装置和数字影象减法装置组成,数字影象减法装置包括模-数转换器、可读数字影象存储器和影象显示器,本发明还论及采用这种仪器实现X线检查的方法。

    这种类型的X线检查仪器由US4,204,225公开了。在那里所公开的数字血管造影仪器中,X线影象分别在没有对比解质和有对比解质的情况下记录下来,上述影象在数字化后相减,以便大体上形成对比解质的局部分布影象,例如,形成血管系统的影象。当检查不处于X线影象增强管一端的影象范围内的人体各部分时,则影象必需在许多位置上形成,会遇到许多问题。在静脉注入情况下,在各个不同位置上相应的成象所要求的对比解质的数量可能太大,并且为了形成总的影象而连接不同部位的影象往往会遇到许多问题。对于血管造影检查,包括血管系统分叉点和至少两腿的一部分的人体有关部分,是很重要的。

    本发明的目地是使人体的大部分也能进行数字减法检查,为此,根据本发明,在前面建立的这类X线检查仪器,其特点是为检查大于X线影象检测装置的输入荧光屏横向尺寸的检查对象,提供一种移动机构,使装在一边的X线源和X线影象检测装置与装在另一边的检查对象互相横向移动,而移动的方式与流过检查对象的对比解质的传输有关。

    因为在按照本发明的设备中,成象区域是可以移动的,例如以对比解质团块的移动速度移动,对比解质由一次注入,可以用于几次暴光。此外,就形成没有对比解质的影象(下面称为掩蔽影象)和有对比解质的影象(下面称为影象)的顺序来说,可以从各种不同的方法中进行选择。例如,首先拍摄人体受检的整个部位的一系列掩蔽影象,然后注入对比解质,在相应于掩蔽影象的部位,随着对比解质的行进形成一系列的影象。然后,以不连续的步进方式和连续的方式移动造影机构。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在掩蔽影象和影象之间有很长的休止期,以致由于病人的移动可能产生动态模糊。

    在最佳实施方案中,以单个影象系列的方式形成掩蔽影象和影象,使上述缺点得到缓和。也就是说,在对比团块的一个边缘上的每一部位,以较低浓度形成掩蔽影象而以较高浓度形成影象。在团块的沿上形成的掩蔽影象和离该部位的顶部较近的地方形成的影象情况下,仍然利用了几乎整个团块对比解质。这可能是个缺点,掩蔽影象和影象之间的时间间隔,现在完全由团块的流速来确定,对于给定的检查或给定的区域可能不是最佳的,事实上,时间间隔仍然太长,在记录影象以后,对下一个部位来说,团块进程太远。这个缺点可以采用在团块边缘最陡的部位,例如在该部位具有标准偏差的两个边上,以迅速的顺序形成掩蔽影象和影象来得到减轻。当影象大约以0.5秒的间隔拍摄时,大约对比解质最大浓度的四分之一将得到有效利用,足以产生一系列的影象,然后,在这一系列的影象中选择最佳的影象。还有一个优点是也可以在团块的后沿形成两个影象。当采用后一种方法时,不必对影象重新定位,至少是掩蔽影象不需要重新定位,因为,它们都是以单一系列的方式形成的。因为要互相相减的影象是定向或至少是基本上定向的次序拍摄的,避免了动态模糊这一缺点。

    最佳实施方案利用如US4,213,055中所描述的14吋X线影象增强管作为X线影象检测装置。因此,不仅得到较大的影象范围,而且由于在那里有良好的造影质量,可以用较少的对比解质进行测量。自动控制暴光的检测系统可以包含在电视通道中或包含在X线影象增强管和影象增强器的电视摄象管或电视通道之间的光传输通道中。

    对于实现本发明的一种非常合适的X线成象装置在GB2098440(菲利浦发明号-PHN10043)中描述了,在该装置中,由X线管和影象增强系统形成的系统,对病人来说,它以非常精密的步进或连续地迅速顺序地移动。如所期望的,在任何位置可以形成若干掩蔽的影象,特别是若干影象,以便为了诊断目的,对主要影象的质量可以择优。为了防止由于没有通过检查对象而到达X线影象增强器的输入荧光屏的辐射在影象上出现的过辐射,另一个最佳实施方案利用一个辐射滤波器,该滤波器已在与本申请同时提出的以申请人名义发表的专利申请PHN10883中公开。此滤波器在纵向和横向有不同的辐射吸收,防止经过两腿之间缝隙的过辐射。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按照本发明的几个最佳实施方案。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X线检查仪器;

    图2示出最佳暴光位置的对比团块实例。

    如图1中所示的X线检查仪器包括一个带阳极2、阴极4和出口窗6的X线管1,该X线管用来产生X线束8,借此,在位于检查对象台12上的检查对象10可以得到照射。在检查对象台远离X线源的一侧,X线影象增强管15安装在正携带影象信息的X线束14的范围中,由输入荧光屏16、输出荧光屏18组成的上述增强管和光电系统20使由X线束14从输入荧光屏的阴极释放的电子束22在输出荧光屏上成象。输出荧光屏18光学上耦合到电视摄象管25的输入荧光屏26,采用光纤系统或在目前情况,采用透镜系统24进行各种耦合。由光束27投射到电视摄象管的输入荧光屏上的影象用电子束28进行扫描,将影象转换成视频信号。X线管和检测系统29以及检查对象台12构成在GB2,098,440中公开的X线检查仪器的部件,其中带检测系统29的X线源1可以相对于检查对象台以描述过的方式移动。通过前置放大器30,将视频信号加到第一监视器32和模-数转换器34,在模-数转换器中,模拟视频信号转换成数字化的影象信号,送给数字影象记录器36,进行进一步处理。该数字影象记录器包括数字影象处理装置38和第一影象存储装置40,例如磁盘,以及第二存储器42例如数字光学存储器,影象信息可以寻址的方式可以长期存储在该存储器中。产生的数字影象,从存储器经过数-模转换器44,显示在电视监视器46上或通过硬拷贝单元48作为硬拷贝进行记录。中央控制单元50是为了在任何地方所需的控制、电视摄象管和X线管以及检查对象台,因此也是检查对象的位置的同步而设置。

    中央控制单元50与EEG(脑电图)记录和触发器单元相连接,借此,一方面记录受检病人的EEG,而另一方面,能指出控制注入对比解质的最佳瞬间。

    X线影象增强管15最好由US4,213,055中所描述的14吋高分辨率管子构成。应用这样的管子,在诊断上是重要的,由交叉点到脚所包括的受检病人依次相连的区域,例如用诊断上足够的影象互搭在8个依次相连的部位。为此,在对病人定位和调整后,可以形成一系列依次相连的掩蔽影象,此后,控制对比解质并随着对比团块的行进,形成一系列相应的影象。特别是在影象形成期间,在每一部位可以进行多次暴光,在每次暴光后,辐射检测系统前进一个位置。然而,可以交替地连续地进行等速或变速移动。然后,中央控制单元激活X线管,在掩蔽影象的形成期间,在由检查对象台的位置所确定的位置中,以脉冲方式进行激活。连续移动的优点是没有机械震动。该连续移动的方法还可以用于下文中要描述的实施方案,除STEP-TID方法外。所形成的每一影象可以直接显示在监视器上并且在那里由对比解质产生的对比度可以得到校验,以便得到合适的移动。采用常用技术实现由掩蔽影象和对比影象进一步形成局部的影象差。该影象差也可以显示在仪器内的监视器上或者进行存储,例如存储在“DOR”系统中,供以后的分析使用,或者进行记录,作为一个硬拷贝。

    这种测量方法的主要缺点是形成掩蔽影象和对比影象之间的休止期基本上不能小于10至20秒。病人的移动,还有内部的运动,通常会干扰成象。在这方面,是连续地还是间断地进行移动是没关系的。在连续移动情况下,当病人本身被移动时,可以避免病人内部像弹簧一样的运动。当应用这些方法时,很显然,病人的重新定位也是极精确的,因为掩蔽影象和对比影象之间的任何不重合,实质上以运动物体的形式出现在影象差中。采用STEP-TID测量方法,由于病人移动引起的影象失真,可以得到基本的改善。按照这种方法进行测量,以便在没有任何中间位移的情况下,在每个部位形成掩蔽影象和对比影象。虽然,为了简单起见,应用了掩蔽影象和对比影象这些术语,在每个位置上还可以形成若干掩蔽影象,特别是若干对比影象。在对病人定位和调整后,例如完成了对比解质的可控注入,当解质一流进测量区域,接着就形成掩蔽暴光,当对比解质渗入测量区域达到给定的程度时,形成对比影象。此后,成象系统移过一步,并在第二个部位进行相应的测量。因为在每一部位形成若干影象,在这种情况,如前所述,连续位移的方式是不恰当的。用公知的方法,对影象信息再进行存储、显示、处理和记录。

    当前一个掩蔽影象已经形成时,会进行向下一个部位移动,这是个问题。因此,对比解质渗入下一个部位的测量区域,可能不会太远。就这种情况而论,在病人体内的对比解质的流速和团块的长度是有的。这个问题可以用对每一部位注入新鲜对比解质来解决。然而,这是一个缺点,像通常的DVI检查这样的大区域,对比解质的量就要超过施加的上限。对于不是非常大的区域,可以用14吋影象增强管实现这一方法。

    为了减轻用大剂量的对比解质这一缺点,根据本发明,这个方法的最佳方案涉及到在每个顺次部位用一个和同样的对比解质团块形成掩蔽影象和对比影象。然而,对于掩蔽影象,其位置选择在团块边缘部分的侧面上,那里浓度变化较大,而不是选择在浓度十分低的位置。在图2中,用标号60表示感兴趣的位置,也就是说,用在Y方向标出的浓度度量,其范围大约在边缘上的反向点62以前的10%至20%。当在另一侧面的部位64,离反向点62大约相同的距离,形成对比影象时,在掩蔽影象和对比影象之间的对比解质浓度的差是最大浓度的20%至40%。在这样的对比浓度差的情况下,根据依次的影象之间的时间差形成可用的影象差。因为,当前,掩蔽影象和对比影象之间的时间差仅占0.25-1秒左右,基本上消除了动态模糊。当掩蔽影象和对比影象已经形成时,可以在下一个测量部位重复影象形成的过程。位于影象范围的检查对象部分已经含有某种对比解质的情况是允许的。在部位60附近,相应于大约最高浓度的三分之一处,再形成第一幅掩蔽影象。因此,团块继续通过受检区域。在解质团块通常的流速情况,例如在每个测量位置可以形成四幅影象,各影象之间保留供位移用的足够的时间。应该注意,对于这些影象,不需要准确确定有关团块的位置。在边缘上的一个给定的移动是完全允许的,这种给定的移动造成不大于较小的对比解质差并不引起其它的影象缺陷。

    将掩蔽影象和对比影象之间顺序反过来,可以在团块的后部66形成同样系列的影象。因此,或者给出不同的指示,例如,从在测量范围内的浓度开始下降的瞬间开始及通过峰值的指示,或者,获得附加的影象。

    借助这种注入法,为了简化或改善给定的检查,还可以采用团块形状的差异来实现。

    另外,如果希望的话,可以用前沿影象和后沿影象补偿通过影象区的对比差。为此,由两个边缘得到的相应的影象可以相加,此后,把它们用作要相减的影象。显然,这种补偿还可以用于以前描述过的方法。当许多影象在一个边缘上形成时,有一种自由选择,即用上升沿的第一幅影象还是用下降沿的最后一幅影象或总是用倒数第二幅影象作为掩蔽影象。用倒数第二幅影象,不仅引起较小的对比浓度差,而且造成各次暴光之间的较小时间差。事实上,根据后一种方法,把掩蔽影象和对比影象之间原有的差减小了。

    为了防止影象过辐射,最好在仪器中采用滤波器52。尽管轻度的过辐射由于影象依次相减,没有严重的影响,仍然应该限制这种过辐射。因为过辐射在确定每幅子影象的最佳性能方面,例如,它们的最佳暴光,可能有显著的有害影响。

    

带影象减法装置的X线检查仪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带影象减法装置的X线检查仪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带影象减法装置的X线检查仪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带影象减法装置的X线检查仪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带影象减法装置的X线检查仪器.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带数字影象减法装置的X线检查仪器,在该仪器中从一系列有和没有对比解质的检查对象所成形的影象中,选择一些影象进行相减,以便产生将低动模糊度与适当的对比度结合在一起的最终的影象,在对比团块的至少一个边缘上也可形成影象,以便在每个位置上用一个对比团块能形成几幅对比图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其他类目不包含的电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