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发动机的储油水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摩托车发动机,尤其是与摩托车发动机润滑系统相连通的,用来专门储存机油,并帮助机油加快冷却的装置。
背景技术
机油在发动机内主要起润滑减磨和冷却降温的作用,发动机工作时,必须确保有足够的机油参与到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正常运转中。现有公知的摩托车发动机由于在设计之初出于功率大小及外形体积的考虑,在发动机曲轴箱里没有设置专门的用来储存机油的结构,机油储存在曲轴箱的底部空间,受曲轴箱内部空间制约,机油的储存量有限,发动机内的机油量偏少,随着目前摩托车发动机使用环境的改变,发动机在使用中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1、在供油系统高速工作的状态下,易出现发动机供油不足的现象,从而导致出现各种发动机故障;
2、因机油量少,冷却发动机的能力差,从发动机热机系统、摩擦系统等带走的能量受到制约,使机油温度高,造成机油变质,润滑效果变差;
若在现有摩托车发动机体积及内部空间结构不变的条件下,单独增大加入发动机的机油量,会造成发动机性能下降,因此需要在不改变发动机工作状况和性能的前提下对发动机箱体的结构进行一些调整。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提高发动机的机油储存量,并有助于使机油加快冷却的摩托车发动机的储油水冷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摩托车发动机的储油水冷装置包括有储油槽以及储油槽外周的水套,储油槽与摩托车发动机的机油润滑系统连通并进行机油循环,水套里通有冷却循环水。
本发明中的储油槽与发动机热机系统、传动系统保持相对隔离,储油槽里的机油量就是整个发动机增加的机油量,此增加的机油量不会改变曲轴箱体里的机油深度,从而不会影响曲轴箱体内传动部件功能的正常发挥。同时,储油槽外周的水套里通有冷却循环水,在发动机的行进中,冷却循环水对储油槽里的机油进行强制冷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储油槽和水套独立于摩托车发动机的曲轴箱体,储油槽通过管路与摩托车发动机的机油润滑系统相连通,水套的外周壁暴露在空气中。这样对现有摩托车发动机的曲轴箱体的改动小,便于加工、制造,降低成本,并可直接对现有的摩托车发动机进行改装。水套的外周壁暴露在空气中,利用风冷加快冷却循环水的散热。
水套与储油槽之间可以为整体式结构,也可以是分体式结构,整体式结构的密封性好,分体式结构便于加工制造,但需要增加密封措施。
水套的外周壁上最好成一体的设置有散热片,散热片增大了水套外周壁的表面积,提高水套里冷却循环水的散热速度,从而提高储油槽里机油的冷却效果。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不改变发动机性能和曲轴箱体内部空间结构的条件下,提高了发动机的机油储存量,并改善了机油的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放大),也是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放大),也是实施例2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A-A剖视图(放大),也是实施例3的示意图;
图5是图1的A-A剖视图(放大),也是实施例4地示意图;
图中:1.曲轴箱体;2.储油槽;3.水套;4.散热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摩托车发动机的储油水冷装置具有储油槽2以及储油槽2外周的水套3,储油槽2和水套3独立于摩托车发动机的曲轴箱体1,储油槽2通过管路5与摩托车发动机的机油润滑系统相连通,水套3里通有冷却循环水,水套3的外周壁暴露在空气中,水套3与储油槽2为整体式结构。
实施例2:如图1、图3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摩托车发动机的储油水冷装置具有储油槽2以及储油槽2外周的水套3,储油槽2和水套3独立于摩托车发动机的曲轴箱体1,储油槽2通过管路5与摩托车发动机的机油润滑系统相连通,水套3里通有冷却循环水,水套3的外周壁暴露在空气中,水套3与储油槽2为整体式结构,水套3的外周壁上成一体的设置有散热片4。
实施例3:如图1、图4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摩托车发动机的储油水冷装置具有储油槽2以及储油槽2外周的水套3,储油槽2和水套3独立于摩托车发动机的曲轴箱体1,储油槽2通过管路5与摩托车发动机的机油润滑系统相连通,水套3里通有冷却循环水,水套3的外周壁暴露在空气中,水套3与储油槽2为分体式组装结构。
实施例4:如图1、图5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摩托车发动机的储油水冷装置具有储油槽2以及储油槽2外周的水套3,储油槽2和水套3独立于摩托车发动机的曲轴箱体1,储油槽2通过管路5与摩托车发动机的机油润滑系统相连通,水套3里通有冷却循环水,水套3的外周壁暴露在空气中,水套3与储油槽2为分体式组装结构,水套3的外周壁上成一体的设置有散热片4。
上述四个实施例中,储油槽2与发动机热机系统、传动系统保持相对隔离,储油槽2里的机油量就是整个发动机增加的机油量,此增加的机油量不会改变曲轴箱体1里的机油深度,从而不会影响曲轴箱体1内传动部件功能的正常发挥。同时,储油槽2外周的水套3里通有冷却循环水,在发动机的行进中,冷却循环水对储油槽2里的机油进行强制冷却,再加上水套3的外周壁暴露在空气中,通过风冷加快了水套3里冷却循环水的散热,进而显著提高机油的冷却效果。
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的水套3与储油槽2之间采用整体式结构,水套3的密封性好。实施例2与实施例1比,更能发挥自然风对冷却循环水的冷却作用。
实施例3和实施例4中的水套3与储油槽2之间采用分体式组装结构,便于加工制造,但需要增加密封措施。实施例4与实施例3比,更能发挥自然风对冷却循环水的冷却作用。
水套3里的水循环方式可采用沸腾式循环,也可采用强制水冷循环。该水冷循环系统可单独运行,也可与现有发动机的水冷循环系统连成一体。
在储油槽2内腔的最低位置应设置放油螺孔,并在放油螺孔装上放油螺塞。
本发明中的储油槽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