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千斤顶的托盘高度补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举升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卧式千斤顶的托盘高度补偿装置。
背景技术
如业界所知之理,卧式千斤顶的托盘是直接安装在托架上的,托架通过销轴与起重臂枢轴连接,由起重臂的升降带动托架携托盘升降,从而实现将车辆之类的重物举升。在通常情况下,已有技术中的卧式千斤顶能够满足使用要求,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不乏存在被举升的重物距地面的高度超越托盘的最大提升范围的情形,也就是说,托盘的有效举升范围小于被举升的重物距地坪的距离,从而无法对重物举升。原始的处置方式是在卧式千斤顶本体的底部填设板块或类似的物件藉以抬高千斤顶,但实践证明这种方式不仅会耽误操作时间,而且存在安全隐患,因为一旦填设物垮塌,被举升物即刻下砸,既会损及被举升物体如车辆,又会伤及修理人员。因此如何使卧式千斤顶的托盘的举升高度(又称升程或扬程)根据作业现场的具体情况依需补偿一直是业界关注的并且期取解决的问题。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1012899Y推荐有一种千斤顶托盘用调节机构,具体的方案是在托盘与托架之间设置一螺套,将螺套与托架通过定位销固定,并且在托盘的底部配设与螺套相适配的一调节螺杆(具体可参见该专利的说明书第1页第17至19行和说明书图1至图4)。该专利方案基本上能解决前述的技术问题,即能实现对托盘高度依需补偿。但是,方案存在顾此失彼的缺憾,所谓的顾此是指,能够对托盘作适应性调整,所谓的失彼即需要对千斤顶自身的结构加以改良,尤其还导致在任何情况下托盘需依赖于螺套,因为一旦撤去螺套,托盘便无法与托架相配合,从而限制了使用中的选择性。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1442822Y介绍有一种扬程高度可调整的双托盘千斤顶,该方案不仅需要托架改良,而且由于其扬程高度的调整是通过叠加托盘的数量来体现,因此至少存在以下三点欠缺:一是增加卧式千斤顶的制造难度;二是使千斤顶自身的成本不合理增大;三是稳定性差,存在安全隐患,因为叠置的托盘的数量愈多,晃摆的现象便越严重,乃至导致侧向膨塌。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本申请人认为仍有改进的必要,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既无需对托架改动又不必对托盘改造而藉以体现与托架及托盘良好适配的选择性好、结构简单和使用安全的卧式千斤顶的托盘高度补偿装置。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卧式千斤顶的托盘高度补偿装置,包括具有螺杆腔的一螺杆座,该螺杆座的底壁朝向外的底表面的中央构成有一托架配接轴头,在所述螺杆腔的腔壁的上部设有配接内螺纹;一调节螺杆,设在所述的螺杆腔内,并且与所述的配接内螺纹相配合,在调节螺杆的顶部构成有一顶板,顶板位于螺杆腔外并且与螺杆座地上沿相配合,在所述的顶板的中央开设有一托盘轴头孔。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螺杆座的侧壁上并且位于侧壁的下部开设有至少一个限定件导入孔,该限定件导入孔与所述的螺杆腔相通,螺杆腔的腔壁的上部向内收缩而构成有一用于使螺杆腔的上部的直径小于下部的直径的螺杆配接台阶体,该螺杆配接台阶体的底部构成有一限位件限定端面,所述的配接内螺纹设置在螺杆配接台阶体上,所述的调节螺杆与螺杆配接台阶体螺纹配合,并且在调节螺杆的下部的壁体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限定件孔,在限定件孔内设置有限定件,限定件与所述的限定件限定端面相配合。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限定件导入孔为圆形孔、椭圆形孔或矩形孔。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限定件为螺钉或螺栓。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限定件朝向外的端面具有限定件操作槽。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限定件操作槽为一字形槽或十字形槽。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底壁具有一直径大于所述螺杆座的外径的用于保障螺杆座的稳定性的扩展法兰边。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调节螺杆的中央构成有调节螺杆腔,所述的托盘轴头孔与调节螺杆腔相通。
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托架配接轴头的直径是与卧式千斤顶的托架上的托盘轴孔的直径相适配的。
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托盘轴头孔的直径是与卧式千斤顶的托盘的托盘轴的直径相适配的。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当要对托盘的高度补偿时,只要将螺杆座携调节螺杆配置到卧式千斤顶的托盘与托架之间,将托架配接轴头置入卧式千斤顶的托架上的固有的托盘轴孔中,将托盘的托盘轴置入调节螺杆的顶板中央的托盘轴头孔中,使用完毕后将本发明结构撤离。因此,不存在对托架和托盘改造的情形,具有应用上的灵活选择性,并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在卧式千斤顶上的应用的应用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
实施例:
请见图1,给出了一具有螺杆腔11和底壁12的并且整体形状为圆筒体的螺杆座1,该螺杆座1也可简称为螺套,在底壁12的外表面的中央即底壁12朝向外的表面的中央延伸有一托架配接轴头121,并且底壁12还向外扩展有一形状犹如法兰的扩展法兰边122,扩展法兰边122有助于改善螺杆座11与由图2所示的卧式千斤顶3的托架31的配合效果,即,使螺杆座1具有理想的稳定性。在前述的螺杆腔11的上部构成有向内收缩的螺杆配接台阶体112,藉由该螺杆配接台阶体112使螺杆腔11的上部的直径比下部的直径小,在螺杆配接台阶体112的底部构成有优选为水平的限定件限定端面1121,在螺杆配接台阶体112的表面即朝向螺杆腔11的表面加工有配接内螺纹111。以及,在螺杆座1的下侧部开设有与螺杆腔11相通的限定件导入孔14。在本实施例中,虽然选择限定件导入孔14的数量为一个,但也可以是两个或三个,当两个或三个时,应保持彼此之间的间隔距相同,如以三个为例,则在螺杆座1的圆周方向以120°间隔。此外,限定件导入孔14的形状在本实施例中也不需要限定,它既可以是圆形孔,也可以是椭圆形孔(本例即是),还可以是矩形孔或正方形孔或异形孔,只要能够满足相应的工具如改锥探入即可。
继续见图1,一枚中央优选而构成为调节螺杆腔23的调节螺杆2的外壁无疑加工有外螺纹(外螺牙),外螺纹与前述构成于螺杆配接台阶体112上的配接内螺纹111配合。在调节螺杆2的顶部具有一顶板21,顶板21的直径明显大于调节螺杆2的外径,并且与前述的螺杆座1的上沿13相对应,当调节螺杆2在螺杆腔11内处于最低位置时,顶板21与上沿13相接触,反之亦然。在顶板21之中央开设有用于供由图2所示的卧式千斤顶3的托盘32的托盘轴头321置入的托盘轴头孔321。并且在调节螺杆2的下侧面的无螺纹区域的部位开设有限定件孔22,在限定件孔22内设置有限定件221。限定件孔22的数量在本实施例中虽然仅选择为一个,但可以依需增加。前述的限定件221既可以为螺钉也可以为螺栓,本实施例择用螺钉,并且在限定件221朝向所述限定件孔22外的尾端端面上构成有一字形的(也可以是十字形)限定件操作槽2211,以便供上面已经提及的改锥对准限定件导入孔14对其操作,具体是:将限定件221循着限定件导入孔14置入,并且旋及到限定件孔22中,直至及限定件221离开限定件导入孔14与前述的限定件限定端面1121相对应。毫无疑问,当限定件221触及限定件限定端面1121时,那么调节螺杆2向上调整的位置处于极限。
应用例:
请见图2,卧式千斤顶本身具有托架31,并且在托架31上本身加工有托盘轴头通孔311,因此前述的托架配接轴头121的直径应当满足到与托盘轴头通孔311的直径相吻合的要求,同例,卧式千斤顶的托盘32本身具有托盘轴头321,因此,前述的托盘轴头孔211的直径无疑必须满足与托盘轴头321的直径相适应的程度。当出现申请人在背景技术中所述的待举升的重物距地面的高度超越托盘32的最大提升(举升)范围的情形时,那么启用本发明的卧式千斤顶的托盘高度补偿装置,具体是:按图2示意,将托架配接轴头121置入托架31的托盘轴头通孔311内,对调节螺杆2进行调节,使调节螺杆2满足到探出螺杆座1所要求的程度,将托盘32的托盘轴头321插入托盘轴头孔211,然后按照公知的操作方式使托架31上升,由托架31带动本发明装置上升,从而由本发明装置携托盘32上升,使重物被顶起,使本来爱莫能顶(助)的情形变为可顶升的现实,使卧式千斤顶的适用范围得以扩展。使用完毕后即可撤离本发明装置,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