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扫描仪分辨率的方法与装置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用于提高扫描仪分辨率的方法与装置,特别是指在不改变扫描仪硬件规格的情况下,仍得以提高扫描仪分辨率的方法与装置。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用于支持计算机系统的外部设备所能提供的功能和运行速度也不断地提高。就扫描仪而言,除了不断地提高扫描分辨率和色彩显示效果之外,目前的扫描仪也可以扫描操作完成后,以通过打印机打印扫描图像的方式来执行复制(Copy)操作、或是通过计算机系统将扫描图像以传真(Fax)的方式发送到所指定的目的地。此外,由于扫描仪的操作不断简化,所以信息家电市场也成为扫描仪制造商未来努力开拓的目标。
为了降低扫描仪的成本,制造厂商大多以较低端的组件来组装扫描仪,所以扫描仪的硬件,例如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往往只能处理16KB甚至更少地数据量,而目前的扫描仪可提供不同程度分辨率来进行图像扫描,因而在处理具有较高分辨率的扫描图像时,所需处理的数据量(例如所需处理的像素数量)往往超过扫描仪硬件所能处理的最大限度。举例来说,当使用者对图1A所示的扫描文件进行扫描时,如果扫描文件的数据量将要超过扫描仪硬件所能处理的最大限度时,则扫描仪便在预扫描程序执行完毕后,在操作界面上显示如图1B或图1C的画面,供使用者作扫描区域与分辨率的选择。明显的,因为在图1B中扫描文件右侧区域104A与104B未被显示,所以在视觉上的不连续感会对使用者的后续操作造成困扰。为了克服上述的问题,在公知的扫描仪,尤其是一些低端的扫描仪中,其往往要求使用者将扫描文件放置在扫描仪透明窗的中央或特定区域内,用于获得可接受的扫描图像。因此亟需一种在不改变扫描仪硬件规格的情况下,仍可提供使用者对扫描文件的所有区域进行扫描区域与分辨率选取的方法与装置,用于克服公知技术所面临的难题。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在不改变扫描仪硬件规格情况下,仍可依据使用者所选取的扫描区域和分辨率进行扫描操作的方法与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方法是:在预先扫描程序之后,由使用者选取所需的扫描范围与分辨率。当所选取的扫描范围与分辨率所需的数据处理量未超过扫描仪硬件所能处理的最大限度时,则扫描仪将依据使用者所选取的分辨率与扫描范围,对扫描文件执行扫描操作,并将扫描图像显示供使用者观看;若所选取的扫描范围与分辨率所需的数据处理量超过扫描仪硬件所能处理的最大限度时,则以扫描仪硬件所能支持的最高分辨率,对所选取的扫描范围执行扫描操作;接下来再利用内插运算以提高扫描图像的分辨率,最后再将经内插运算的扫描图像显示供使用者观看。
本发明所述的装置是:包含一个扫描仪常驻模块,用于提供程序代码供计算机主机处理器执行,其中计算机主机与扫描仪经由一连线产生电性耦合。扫描仪常驻模块主要包含内插运算控制码模块、一个处理数据量判断模块、以及一个使用者界面资源码模块。其中内插运算控制码模块包含执行内插运算所需的程序代码;数据处理量判断模块则储存用于判断所需的数据处理量大小的程序代码,其是依据使用者所输入的分辨率与扫描范围所需的数据处理量进行判断;使用者界面资源码模块则储存显示供使用者观看的相关操作界面所需的图形、图标、或其它显示资源的程序代码。而计算机主机的处理器可执行上述模块所提供的控制码,用于执行本发明所需的功能操作、以及显示相关界面供使用者观看或进行扫描范围与分辨率的选取等操作。
采用本发明后,在不改变扫描仪硬件规格的情况下,即可实现扫描分辨率的提高,有效提高了扫描仪的性能价格比。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A是一份扫描文件示意图;
图1B为图1A的扫描文件超过公知扫描仪硬件所能处理数据量时,显示在操作界面上的第一种情形示意图;
图1C为图1A的扫描文件超过公知扫描仪硬件所能处理数据量时,显示于操作界面上的第二种情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操作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结构方框图;
图4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软件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2、104A、104B:扫描文件未显示的区域;
32:扫描仪;
322:扫描单元;
34:计算机主机;
342:处理器;
344:扫描仪常驻模块;
346:内存;
36:连线;
38:显示器;
402:内插运算控制码模块;
404:数据处理量判断模块;
406:使用者界面资源码模块。
首先请参阅图2。首先,当扫描仪对扫描文件执行预扫描程序(pre-scan)以取得扫描文件的范围与大小后,预扫描的图像将被显示在一个操作界面上以供使用者进行扫描范围与分辨率的选取(步骤202),其中的操作界面是显示在与扫描仪相耦合的计算机显示器上。接下来将判断使用者所选择的扫描范围与分辨率所需的数据处理量(例如像素数量),是否超过扫描仪硬件(例如ASIC)的最大处理限度(步骤204)。当所需处理的数据量超过扫描仪硬件所能处理的最大限度时,则以扫描仪硬件所支持的最高分辨率对所选取的扫描范围,用于对扫描文件进行扫描操作(步骤206),随后再对所产生的扫描图像进行内插运算(Interpolation),以提高扫描图像的分辨率(步骤208),最后再显示内插运算后所产生的图像供使用者观看(步骤210)。另一方面,当所需的数据量未超过扫描仪硬件的最大限度时,则以使用者所选取的扫描范围与分辨率对扫描文件进行扫描操作且产生扫描图像(步骤212),接着再显示所产生的扫描图像供使用者观看(步骤210)。
应注意的是,在步骤202中显示供使用者选择的是扫描文件的全部范围,并非象公知技术一样,只显示如图1B或图1C的部分图像供选取。此外,步骤204中所进行的数据处理量的判断,是依据扫描仪图像摄取装置(例如CCD、CIS、或CMOS sensor)所能处理的最大分辨率(例如300、600、1200、或2400dpi(Dot-per-inch))、搭配每个像素(Pixel)包含的色彩字节数量(例如RGB系统)、以及使用者所选择的扫描区域(其将决定图像大小),用于计算出所需处理的数据量。至于步骤208中所使用的内插法则可以bilinear、bicubic或任何中用于图像内插运算的演算法,熟悉本技术的可依据实际需求加以选择。
接下来请参阅图3,其结构主要包括扫描仪32与计算机主机34两部分,二者经由一连线36以产生电性耦合,以于彼此间传输数据使用。例如,由扫描仪32传送扫描图像至计算机主机34、或由计算机主机34侦测扫描仪32的状态(例如扫描仪32是否正常运作等)。此外,计算机主机34也与显示器38耦合,用于显示操作界面以及扫描图像供使用者观看。扫描仪32主要包括一个用于执行扫描(包含预扫描)操作的扫描单元322,其可进一步包括图像感测装置,诸如电荷耦合装置(Charge coupled device,CCD)、密接型图像传感器(Contact image sensor,CIS)、或CMOS传感器(CMOS sensor);用于处理光—电转换和产生扫描图像的硬件(例如ASIC)、以及内存等装置与系统。至于计算机主机34则主要包括处理器342、扫描仪常驻模块344、以及内存346,其中处理器342(可包含至少一个处理器)是执行扫描仪常驻模块344所提供的程序代码,用于执行数据处理量的判断、内插运算、以及显示操作界面筀等操作;而内存346则储存处理器342所产生的瞬时数据,诸如显示给使用者的光讯号(随后即送往显示器38显示)等数据。
扫描仪常驻模块344的软件模块结构图请参照图4,其主要包含内插运算控制码模块402、数据处理量判断模块404、以及使用者界面资源码模块406等模块。内插运算控制码模块402是储存供处理器执行内插运算的控制码;数据处理量判断模块404则储存目前所需处理的扫描数据量是否超过扫描硬件所能处理控制码,其是依据使用者所选定的扫描分辨率与扫描范围来进行判定。至于使用者界面资源码模块406则储存显示供使用者观看的操作界面所需的图形(Graphic)、图标(Icon)、或其它用于显示的资源程序码的模块。于是,处理器342可执行上述模块所提供的控制码或资源码,用于执行本发明所需的功能操作、以及显示相关界面供使用者观看或进行扫描范围与分辨率的选取等操作。应注意的是,扫描仪常驻模块344所包含的程序代码则可储存于任何可供计算机读取的储存媒介,例如光盘(CD)、磁盘(Floppy disk)、或是MO(Magnetic optical)片等便携式储存媒介中,或是当扫描仪34的驱动程序被加载计算机主机34后而被储存在计算机主机34的硬盘中,熟悉本技术的可视实际应用情况加以选择。
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是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在本发明构思范围内的改动,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