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网印刷用金属网织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丝网印刷用的金属网织物。更具体地说,涉及用于进行与电子设备有关联的高精度、高密度丝网印刷的丝网印刷用金属网织物。背景技术
为了由丝网印刷用网织物实现高精度、高密度印刷,有以下要求:伸长小、强度大、在高应力下能够绷纱;尺寸精度优异、即尺寸变化小而稳定;弹性回复力大、耐久性好;线径细且高密度网织物等。并且,就涉及低粘度油墨或膏状物等的印刷来说,要求线径细而开口大的网织物。
目前,广泛使用尼龙、聚酯等合成纤维制造的丝网印刷用网织物,但上述丝网印刷用网织物,由于伸长率大,强度和弹性率低,所以在尺寸精度上存在问题。并且这些合成纤维,由于强度低,使用细线径的线制造高密度网织物或大开口网织物是很困难的。
因此,在严格要求尺寸精确度的精密印刷中,使用软质不锈钢的网织物。但是,由于软质不锈钢的强度不够,弹性回复力差,所以在增加了印刷次数时,线材偏离使印刷精度变差,如果再施加超过其屈服强度的力,存在线条张开而无法回复的问题。为了提高印刷精度,曾有过将软质不锈钢网织物在绷纱后进行电镀的方法,但由于需要电镀工序和防止公害设备,所以价格很高,并且存在由电镀造成开口狭窄、网眼堵塞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反复研究对金属线材进行改良、并且强度大、能够细线化、使用尺寸精确度好、具有优异弹性回复力的线条的丝网印刷用网织物。使用非晶态合金线地丝网印刷用网织物,由于有强度但缺乏韧性难以织造,还没有实现实用化。特开平6-166925号公报所公开的使用在以铁为主要成分的珠光体钢上镀镍的线材制造的印刷用网织物具有优异的强度、尺寸精确度和弹性回复力,但没有解决由于生锈造成的线材老化问题,没有实现实用化。
使用硬质不锈钢制造的丝网印刷用网织物,尺寸精确度优异,但强度不够,在织造时、绷纱时或制版时,以及在以后的保管和印刷时存在容易断裂和破损的问题。
在经线和纬线都使用硬质不锈钢的情况下,在过去的织造技术中,由于经线的弯曲度比纬线的弯曲度大许多,网织物的纵向伸长率和横向的伸长率差别很大,印刷时的尺寸精确度在纵向和横向不同就成为问题。特别是在进行等离子显示板等大面积的印刷时,印刷时纵向和横向的尺寸精确度不同是非常大的问题。而作为织造时的问题,由于必须只能通过在织机上施加的负荷来调整经线和纬线弯曲度的不同,由于加载负荷过量使经线断裂或整体断裂等经线的缺点经常发生,不能有效地织造质量稳定的网织物成为问题。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低伸长率、尺寸精确度、弹性回复力和耐久性都优异的高密度网织物和大开口的丝网印刷用金属网织物。
本发明的另外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网织物的纵向和横向的伸长率差别小、使得纵向和横向的尺寸精确度一致、以良好的效率和稳定的质量织造的丝网印刷用网织物。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由强度为2600~3500N/mm2、断裂伸长率为1~5%、线材直径为10~30μm的极细奥氏体不锈钢丝的经线和纬线所构成,其网线数为70~180根/cm(180~460根/英寸)、表示网织物拉伸强度的系数[拉伸负荷(N/测定宽度)÷测定宽度(mm)÷网织物的厚度(mm)],在纵向和横向都是150~230。其特征还在于,使用单线拉伸强度是经线的78~97%的纬线,或者线径是经线的90~98%的纬线,以稳定的质量和良好的效率织造出经线和纬线伸长率差别小的丝网印刷用金属网织物。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为了得到丝网印刷用金属网织物,使用了奥氏体不锈钢丝(JIS标准SUS 304)。将奥氏体不锈钢丝在拉丝机上进行牵伸,然后进行固熔化热处理(退火),再在拉丝机上牵伸。多次反复操作以上工序,得到所需线径的极细奥氏体不锈钢丝。在固熔化热处理中,用通入惰性气体的连续退火炉将线材加热到1000~1150℃后,在氢气和氮气中急冷。此工序一般被称为‘光亮退火’,此时,使用氢气的原因是防止表面氧化,利用氢气的高热导率进行急冷。在最终的工序中不进行固熔化热处理(退火)。将最后得到的钢丝进行不会使其扭结等的矫直加工,得到极细的不锈钢丝。得到的极细不锈钢丝的特征是,强度为2600~3500N/mm2,伸长率为1~5%,线径为10~30μm。
在本发明中,使用由上述得到的奥氏体不锈钢丝,以70~180根/cm(180~460根/英寸)的网线数织造,得到丝网印刷用金属网织物。得到的丝网印刷用金属网织物具有表示拉伸强度的系数[拉伸负荷(N/测定宽度)÷测定宽度(mm)÷网织物的厚度(mm)]在经线和纬线方向上都是150~230的特征。
由于在本发明的织造工序中使用单线拉伸强度比经线小的纬线,经线弯曲度和纬线弯曲度的差别很小。
现在详细说明经线弯曲度加大的原因。在织造时,在织机上一根经线往返做上下交互的运动。在经线上下时打开的卡口部分以直线的形式插入纬线,随后经线就上下交替进入相反的位置,由于形成了夹住以直线方式插入纬线的结构,所以经线的弯曲度就加大。在网线数越大,经线的线径越粗时,此经线的弯曲度就越大。这个现象,不限于由硬质不锈钢得到的网织物,由聚酯和尼龙等合成纤维制造的网织物或者由软质不锈钢等制造的网织物也是同样。
由于聚酯和尼龙等合成纤维具有热塑性,由这些合成纤维制造的网织物,在织造后进行后加工时进行拉伸或者收缩时,就补偿了经线和纬线弯曲度的差,用热定型能够把校正的弯曲机构固定下来。而在由软质不锈钢制造的金属网织物的情况下,由于线材是柔软的,纬线容易弯曲,不致形成太大的伸长率差。
在使用硬质不锈钢丝、非晶态钢丝、珠光体钢丝制造的金属网织物的情况下,线材是刚性的,纬线难以弯曲。因此,经线和纬线的弯曲度的差别就大。由于金属不具有热塑性,织造后不能进行热定型加以校正。
本发明的发明人对不使经线的弯曲度过分发展、由赋予纬线弯曲度使得经线和纬线的弯曲度没有差别、经线和纬线的伸长率差值减小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找到了如下的方法。
在织造工序中,由于使用了纬线拉伸强度比经线拉伸强度小的线材,经线的弯曲度和纬线弯曲度的差值减小。此时,可以使用纬线强度是经线强度78~97%的线材,或者使用纬线线径是经线线径90~98%的线材。这样一来,当织造的网织物的线径为10μm以上且不足21μm、网线数为70~180根/cm(180~460根/英寸)时,具有断裂伸长率在6.5%以下,而且纵向断裂伸长率减去横向断裂伸长率的值(伸长率差)在3.5%以内的特征。而当经线为21μm以上30μm以下、网线数为70~130根/cm(180~330根/英寸)时,具有断裂伸长率在8%以下,而且纵向断裂伸长率减去横向断裂伸长率的值(伸长率差)在4.5%以内的特征。
通过如上那样减小经线和纬线的弯曲度差值,网织物的纵向和横向的强度差就能够减小。硬质不锈钢丝、非晶态丝、珠光体钢丝等硬质金属丝具有通过赋予弯曲度而使强度降低的特性。也就是说,在由作为线材的硬质金属丝制造网织物时,弯曲度大的一方强度会降低。
如实施例的表1所示,在使用经线和纬线是同样强度的线材时,可以知道,由于经线的弯曲度大,纬线的弯曲度小,网织物的纵向强度比横向强度明显要小。
本发明中的通过使用的纬线的单线拉伸强度小于经线的单线拉伸强度的线材而造成经线的弯曲度和纬线的弯曲度差别小的网织物,不局限于在本发明中使用的奥氏体不锈钢丝,对于以非晶态丝、珠光体钢丝作为原料,由于弯曲而引起强度降低的硬质金属丝制造的网织物也是适用的。
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由于没有如上的必要在织机上施加负荷就能够进行织造,与过去的制造方法相比,经线断裂和整体断裂的缺点显著减轻,因此就能够以稳定的质量和良好的效率进行织造。
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由经线和纬线的组合、以及调整织机上负荷的两种方法来调整经线和纬线的弯曲度,与过去只用调整织机负荷的方法相比,就能够很容易调整厚度,特别是容易调整很薄的厚度。
现在,在高精度、高密度的印刷中对薄膜(油墨的印刷膜的厚度很薄)印刷的要求加大,与此相应对减薄网织物厚度的要求也就加大。如果能够很容易地调整网织物的厚度,就能够满足薄膜印刷的要求。为了减薄厚度,有时要对网织物进行压延加工(对经线和纬线的交叉点进行加压使之熔融的加工方法),但存在由该加工使网织物强度降低的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求高强度的网织物。
本发明的丝网印刷用金属网织物可供丝网印刷中的绷纱工序使用,进行绷纱用的丝网框架可以使用木制的、金属制的和树脂制的。但由于金属网织物在高张力下是理想的,优选使用金属制的丝网框架。
本发明的丝网印刷用金属网织物,由于强度很大,与用软质不锈钢或者硬质不锈钢制造的网织物相比,能够进行高张力的绷纱。
本发明的丝网印刷用金属网织物,由于强度很大,与用软质不锈钢或者硬质不锈钢制造的网织物相比,在绷纱、制版和以后的保管和印刷时的断裂显著地减少。
经过绷纱工序的金属网织物,再经过脱脂工序,提供给涂布感光性或感热性树脂乳剂的工序,作为感光性或感热性树脂乳剂来说,通常所使用的都可以使用。比如,可以使用重铬酸铵盐等重铬酸盐类、各种重氮化合物、S.B.Q系感光剂、丙烯酸类单体感光剂等当中添加了明胶、阿拉伯树胶、聚乙烯醇、醋酸乙烯、丙烯酸类树脂等树脂组合物混合的物质。在这样的树脂组合物中,根据需要可以包含乳化剂和抗静电剂。
在金属网织物上乳剂的涂布厚度,根据作为目的的用途而异。在按照涂布量涂布了给定厚度的乳剂后,把干燥的金属网织物进行曝光或者加热加工。
图案的加热干燥,因所使用的乳剂不同而不同,通常使用高压水银灯、氙灯、卤化物灯等(4kw左右)光源,在1~1.5m左右的距离曝光1~5min。未感光部分,经喷水除去,干燥工序后,供印刷工序使用。
本发明的丝网印刷用网织物的伸长率小,强度大,尺寸精确度优异,弹性回复力大,耐久性优异,特别是细线径的高密度网织物和大开口的网织物,能够进行高精度、高密度的印刷。
【实施例】
表1、2、3的网织物物性测定的结果是按照JIS L 1096在下述条件下进行的测试结果。
拉伸伸长率的测定:
测定仪器:岛津制作所制造的Autograph AGS-500B
测定长度:200mm
拉伸速度:100mm/min
记录速度:100mm/min
厚度测定:
测定仪器:东京Process Service制造的デジマチツクMG4
表1实施例 网 线 数 线材条件 网织物物性的测定结果 强度 N/mm2 线径 μm 强度 N/mm2 厚度 mm 强度系数 断裂伸长率 %判断根/英寸经线纬线经线纬线 纵向 横向 纵向 横向 纵向 横向 1 200 3300 3300 20.0 20.0 308.9 348.5 0.040 154.4 174.2 3.7 2.4○ 2 230 3300 3300 25.0 25.0 474.1 542.5 0.055 172.4 197.3 8.1 3.2○ 3 250 3300 3300 20.0 20.0 345.3 418.0 0.042 160.0 194.4 4.6 2.9○ 4 290 3300 3300 20.0 20.0 363.3 464.6 0.045 161.5 206.5 6.6 2.6○ 5 325 3300 2700 20.0 20.0 389.2 418.4 0.044 176.9 190.2 6.0 2.7○ 6 360 3300 2700 16.0 16.0 303.0 287.6 0.033 183.6 174.3 4.2 2.3○ C1 250 1000 1000 30.0 30.0 329.5 340.3 0.062 106.2 109.7 14.7 19.2× C2 325 1000 1000 28.0 28.0 302.8 307.4 0.055 110.1 111.8 13.2 20.0× C3 230 2500 2500 25.0 25.0 379.5 442.8 0.055 138.0 161.0 8.1 3.3× C4 250 2500 2500 20.0 20.0 301.1 312.4 0.043 140.0 145.3 4.9 2.5× C5 290 2500 2500 20.0 20.0 300.1 368.7 0.046 130.5 160.3 6.7 2.8× C6 360 2500 2500 16.0 16.0 218.7 242.9 0.034 128.6 142.9 6.4 2.3×
注:C1、C2、C3、C4、C5、C6分别是实施例1、2、3、4、5、6的比较例。
在表1所示的网线数和线材条件下,织造实施例1~6的网织物,测定这些网织物的物理性能,测定的结果如在表1所述。测定与该表1所示的网线数和线材条件相同的市售网织物的物理性能,作为比较例1~6(C1~C6),在表1上列出了测定结果。实施例1、3~6的线材的伸长率是2.5%,实施例2线材的伸长率是3.0%。
用强度系数[拉伸负荷(N/测定宽度)÷测定宽度(mm)÷网织物的厚度(mm)]进行判断,其在纵横方向的数值在150~230的范围内为○,在此范围外为×。
所谓强度大是指具有优异弹性回复力和耐久性、从织造到印刷的各个工序中不断裂、能够减少破损的织物。特别是细线径的高密度和大开口织物是必要的条件。
由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6在纵横方向的拉伸强度系数[拉伸负荷(N/测定宽度)÷测定宽度(mm)÷网织物的厚度(mm)]都在150~230的范围内,与比较例1(C1)~6(C6)相比大得多。
表2是改变纬线的线材条件进行织造网线数为114根/cm(290根/英寸)的网织物、并测试所得到的网织物物理性能的结果。实施例7~10是改变了纬线的强度条件,实施例11~16是改变了纬线线径条件的线材。所谓伸长率差是由纵向断裂伸长率减掉横向断裂伸长率得出的数值。
强度系数的判断与表1相同,在纵横方向的强度系数[拉伸负荷(N/测定宽度)÷测定宽度(mm)÷网织物的厚度(mm)]在150~230范围内的是○,在范围外的是×。
表2实施例 线材条件 网织物物性的测定结果 强度 N/mm2 线径 μm 强度 N/mm2 厚度 mm 强度系数判断 断裂伸 长率%纵横伸长率差 %判断经线纬线 经线 纬线 纵向 横向 纵向 横向纵向横向 4 3300 3300 20.0 20.0 363.3 464.6 0.045 161.5 206.5 ○ 6.6 2.6 4.0 × 7 3300 3200 20.0 20.0 373.6 431.5 0.044 169.8 196.1 ○ 6.2 2.8 3.4 ○ 8 3300 3000 20.0 20.0 381.4 411.8 0.044 173.4 187.2 ○ 6.0 2.9 3.1 ○ 9 3300 2700 20.0 20.0 386.7 401.9 0.043 179.9 186.9 ○ 5.8 2.9 2.9 ○ 10 3300 2600 20.0 20.0 393.5 397.6 0.043 183.0 184.9 ○ 5.7 2.9 2.8 ○ 11 3300 3300 20.0 19.8 369.2 447.2 0.045 164.0 198.8 ○ 6.4 2.6 3.8 × 12 3300 3300 20.0 19.6 372.5 429.5 0.044 169.3 195.2 ○ 6.1 2.7 3.4 ○ 13 3300 3300 20.0 19.0 377.6 424.1 0.043 175.6 197.3 ○ 5.9 2.8 3.1 ○ 14 3300 3300 20.0 18.5 382.8 396.4 0.042 182.3 188.8 ○ 5.8 2.9 2.9 ○ 15 3300 3300 20.0 18.2 390.3 376.6 0.041 190.4 183.7 ○ 5.7 2.9 2.8 ○ 16 3300 3300 20.0 18.0 393.2 360.8 0.040 196.6 180.4 ○ 5.7 2.9 2.8 ○
注:网线数都是290根/英寸
伸长率的判断是,纵向和横向的断裂伸长率在6.5%以内,而且伸长率差在3.5%以内是○,断裂伸长率大于6.5%,伸长率差大于3.5%的是×。
‘断裂伸长率在6.5%以内’表示网织物不易伸长、印刷尺寸精确度优异。‘伸长率差在3.5%以内’表示在纵向和横向尺寸精确度一致。
实施例7、8、9、10,纵向和横向的断裂伸长率都在6.5%以内,伸长率差都在3.5%以内。此时纬线的单线拉伸强度是经线的单线拉伸强度的78~97%。
实施例12~16的纵向和横向的断裂伸长率也都在6.5%以内,伸长率差在3.5%以内。此时纬线的线径是经线线径的90~98%,而纬线的单线拉伸强度是经线的单线拉伸强度的80~97%。
表3是改变纬线的线材条件进行织造网线数为90根/cm(230根/英寸)的网织物、并测试所得到的网织物物理性能的结果。实施例17~20是改变纬线的强度条件,实施例21~26是改变纬线的线径条件所测量的结果。
强度系数的判断与表1相同,强度系数[拉伸负荷(N/测定宽度)÷测定宽度(mm)÷网织物的厚度(mm)]在纵横方向上都在150~230的范围内是○,在范围外是×。
伸长率的判断是,纵横方向上伸长率都在8%以内,而且伸长率差都在4.5以内是○,断裂伸长率大于8%,而伸长率差比4.5%大的是×。
‘断裂伸长率在8%以内’表示网织物难以伸长,尺寸精确度优异。‘伸长率差在4.5%以内’表示伸长率差小,在纵向和横向的尺寸精确度一致。
实施例17、18、19、20的纵横方向断裂伸长率都在8%以内,而且伸长率差都在4.5%以内,此时纬线的单线拉伸强度是经线的单线拉伸强度的78~97%。
实施例22~26在纵横方向的断裂伸长率也都在8%以内,而且伸长率差都在4.5%以内。此时,纬线的线径的经线的90~98%,而纬线的单线拉伸强度是经线单线拉伸强度的80~97%。
表3实施例 线材条件 网织物物性的测定结果 强度 N/mm2 线径 μm 强度 N/mm2 厚度 mm 强度系数 判 断 断裂伸 长率%纵横伸长率差 %判断经线纬线经线纬线 纵向横向纵向横向纵向横向 23300 3300 25.0 25.0 474.1 542.5 0.055 172.4 197.3 ○ 8.1 3.2 4.9 × 173300 3200 25.0 25.0 487.6 523.6 0.054 180.6 193.9 ○ 7.7 3.4 4.3 ○ 183300 3000 25.0 25.0 497.3 508.9 0.053 187.7 192.0 ○ 7.4 3.5 3.9 ○ 193300 2700 25.0 25.0 504.4 487.4 0.053 190.3 183.9 ○ 7.3 3.5 3.8 ○ 203300 2600 25.0 25.0 512.3 464.4 0.052 197.0 178.6 ○ 7.2 3.4 3.8 ○ 213300 3300 25.0 24.8 481.8 546.7 0.054 178.4 202.5 ○ 8.0 3.3 4.7 × 223300 3300 25.0 24.5 493.1 522.8 0.054 182.6 193.6 ○ 7.8 3.5 4.3 ○ 233300 3300 25.0 24.0 501.4 511.2 0.053 189.1 192.9 ○ 7.6 3.6 4.0 ○ 243300 3300 25.0 23.5 509.7 498.3 0.052 186.0 191.7 ○ 7.4 3.6 3.8 ○ 253300 3300 25.0 22.8 515.0 475.5 0.050 198.1 190.2 ○ 7.3 3.5 3.8 ○ 263300 3300 25.0 22.5 520.2 459.8 0.049 212.3 187.7 ○ 7.1 3.5 3.6 ○
注:网线数为230根/英寸
表4表示的是线材条件和不同织造负荷的织造状态。织造的网织物的网线数为114根/cm(290根/英寸)。织造负荷的数值以相对于实施例4的百分率表示,数值越小则表示织机的负荷越轻,而数值越大表示织机的负荷越重。经线断裂次数和整体断裂次数记载了相对于织造的长度(m)各种缺陷发生的次数,数值越小表示缺陷的次数少,织造状态越好。
为了将只是由织机上的负荷来调整经线的弯曲度的情况与实施例4、8、13的线材条件相比较,在实施例4中用强制性地施加了织机负荷的比较例7的4个条件对织造状态进行了比较。实施例4、8、13分别表示织造200m的结果。比较例7织造困难,在织造了30m的阶段就停止了,所以是表示织造30m的结果。
织造状态的判断是:缺陷少,织造性能优异的是○;缺陷稍多,但没有对质量和织造性能产生影响的是△;缺陷多,质量和织造性能恶化的是×。
表4 线材条件 织造状态结果 强度N/mm2 线径μm织机负 荷% 经线断 裂次数 整体断 裂次数 判 断 经线 纬线 经线 纬线 实施例4 3300 3300 20.0 20.0 100 15/200m 1/200m △ 实施例8 3300 3000 20.0 20.0 85 8/200m 0/200m ○ 实施例13 3300 3300 20.0 19.0 85 7/200m 0/200m ○ 比较例7 3300 3300 20.0 20.0 120 12/30m 2/30m ×
注:比较例7是实施例4织机负荷过大的情况
由表4的结果可以看出,在织造工序中由于使用了纬线的单线拉伸强度比经线的单线拉伸强度小的线材,在纬线的弯曲度和经线弯曲度差别小的情况下,可以减少在织机上对经线所施加的负荷,由于经线上施加的负荷减小,所以经线断裂和整体断裂的缺陷都减少了。
表5表示使用被称为‘绷直’的将丝网印刷用网织物用直接牵伸机牵拉粘接固定在纱网框架上的方法进行绷纱的结果。使用实施例3和比较例1、4的网织物进行测试。使用的牵伸机是MINO Group制造的,拉伸定位框是东京Process Service制造的,绷纱框架是12英寸铝模铸框。表示设定值的数值越小就越能够以高的张力进行绷纱。并且,显示出拉力下降(设定值和断裂后数值之差)越小,回复力越大,同时尺寸变化越小,尺寸精确度越优异。
表5使用的网织物品名 网线数 绷直时的绷纱张力 根/cm 根/英寸 设定值 断裂后 实施例3 250-20 100 250 0.70 0.72 0.60 0.61 比较例1市售软质不锈钢 网织物250-30 100 250 在0.70断裂 0.80 0.87 比较例4市售硬质不锈钢 网织物250-20 100 250 在0.80断裂
由表5的结果可以看出,作为本发明产品的实施例3,其可以以比比较例3、4高得多的张力进行绷直的绷纱,而且断裂后张力的变化小。由于可以进行高张力的绷纱,在绷纱时网织物断裂的情况可以显著减少,同时由于张力下降小,就能够显著提高印刷时的尺寸精确度。
表6表示进行网点印刷和线/间隔印刷时的结果。在印刷时使用的网织物是实施例3和比较例1的网织物。使用网织物的物性和版张力如表6所示。
印刷实验按如下条件进行。
印刷机:プライス制造的MC-212
浆料:田中贵金属制造的银浆料MH-193A
框架:12英寸铝模铸制
绷纱方法:绷直·偏角22.5°
乳剂:重氮树脂类
膜厚:14μm
表6 使 用 的 网 织 物 品名 网织物物性 版 张 力 网点印刷结果 线/间隔 印刷结果 网 线 数 线 径 开 口 开 口 率 A B 线的 印刷 宽度 μm间隔宽度μm 根/英寸 μmμm % mm印刷直径μm 印 刷 数 印刷 直径 μm 印 刷 数实施例3 250-20 250 20 82 64.5 0.72 60~80 56/56 95~115 25/2590~11090~110比较例1 250-30 250 30 72 49.7 0.87 25~70 51/56 70~100 25/2520~13070~80
注:比较例是市售软质不锈钢网织物。
网点印刷结果A…图案网点的直径:70μm
图案网点的个数:56个
网点印刷结果B…图案网点的直径:100μm
图案网点的个数:25个
线/间隔印刷结果…图案线宽:100μm
图案间隔宽:100μm
网点印刷使用网点直径为70μm×56个的图案和网点直径为100μm×25个的图案这两种图案所制成的版进行印刷。网点印刷结果的印刷直径是印刷出来的点的测定结果。表示在图案的直径和印刷的点的直径相等时,误差越小再现性就越好,印刷精度越高。印刷数是印刷的网点形成网点形状的计数结果。显示出相对于图案的个数、印刷数越小就越不能形成网点,印刷的再现性差,是精度不佳的印刷。
线/间隔印刷,使用线宽100μm、间隔宽100μm的图案制版进行印刷。印刷结果的线印刷宽度是测定印刷出来的线的宽度所得到的结果。间隔宽度是测量印刷出来的线与线之间间隔所得到的结果。显示出图案宽度与印刷出来的线宽和间隔宽相等,误差越小,再现性越优异,印刷精度越高。
由表6的印刷结果可以看出,作为本发明产品的实施例3比比较例1有高得多的再现性,能够进行高精度的印刷。
表7表示进行细线印刷所得到的结果。印刷中所使用的网织物就是实施例4和比较例2的网织物。所使用的网织物的物性和版张力如表7所示。图案的线宽为40μm。
表7使用的网织物品名 网织物的物理性能 版张 力 细线印刷结果 网线数线径开口开口率 图案线宽 40μm 根/cm 根/英寸 μm μm % mm 实施例 4 290-20 114 290 20 68 59.5 1.00无断线能够印出40μm宽的线 比较例2 市售软 质不锈 钢网织 物 325-28 128 325 20 50 41.2 1.00 发生碎点和断线不能印出40μm的线
印刷试验在如下条件下进行。
印刷机:New Long制LS-15GX
浆料:Du Pont公司制银浆液
框架:12英寸铝模铸制
绷纱方法:网目混合绷纱·偏角22.5°
乳剂:重氮树脂类
在以高密度进行高精度印刷时,能够印刷40μm宽的极细线的网织物是必要的。
由表7的印刷结果可以看出,作为本发明产品的实施例4的网织物能够稳定地印刷40μm宽的线,能够进行高精度、高密度的印刷。
表8 使用 网织物 品名 网线数印刷次数最大伸长度 (μm)最小伸长度 (μm) 平均值(μm) 根 /cm 根/ 英寸 纵向 横向 纵向 横向 纵向 横向 实施例4 290-20 114 290 100 10 19 0 1 4 10 200 19 21 0 1 10 10 500 33 23 1 0 16 7 1000 45 20 8 1 23 8 2000 46 27 4 0 22 12 3000 45 28 2 0 22 10实施例8290-20 114 290 100 10 18 0 1 4 10 200 15 22 0 1 8 11 500 27 24 1 1 14 11 1000 35 25 5 0 19 10 2000 38 29 5 1 19 12 3000 37 29 3 1 18 13比较例1市售软质不锈 钢325-28 128 325 100 27 22 0 2 14 12 200 40 24 8 1 24 15 500 59 25 25 6 44 17 1000 76 44 33 17 55 31 2000 84 47 40 15 61 32 3000 91 62 43 16 69 40比较例4市售硬质不锈 钢290-20 114 290 100 21 22 0 2 10 11 200 30 26 4 2 18 11 500 45 29 11 7 24 16 1000 52 43 19 1 35 19 2000 64 44 25 3 45 23 3000 67 46 29 2 47 22
表8是印刷尺寸精确度的测定结果。在印刷中使用的网织物是实施例4、8和比较例2、5的网织物。使用的图案是格状图案,交叉点25个,尺寸是纵×横=350mm×250mm。
印刷试验在如下条件下进行。
印刷机:New Long制LS-34GX
框架:750mm×750mm不锈钢制造
绷纱方法:网目混合绷纱·正交绷纱
版张力:1.10mm
乳剂:重氮树脂类
印刷方向:经线方向
印刷尺寸精确度的测量是在测长机上求出版上格子的25个交点和印刷品上格子的25个交点之间的偏移值。最大伸长率是在25个点中最大偏移的数值,最小伸长率是在25个点中最小偏移的数值,平均值是25个点偏移的平均值。版和印刷品的偏移数值越小表示印刷的尺寸精确度越好。印刷次数增加时尺寸变化越小,表示印刷尺寸精确度、弹性回复力和耐久性就越好。
由表8可以看出,作为本发明产品的实施例4、8,其网织物比比较例2、5的网织物的尺寸变化小得多,随着印刷次数增多,尺寸变化小。可以认为其尺寸精确度、弹性回复力和耐久性都极好。而用实施例4的网织物和实施例8的网织物进行比较时,认为纵向和横向伸长率差小的实施例8的网织物,其尺寸精确度更好。
本发明的产品强度大、伸长率小、尺寸精确度、弹性回复力和耐久性都优异,完全符合丝网印刷用网织物的要求,能够进行高精度、高密度的印刷。而且,通过缩小纵向和横向的伸长度差,能够以稳定的质量、以良好的效率提供纵向和横向印刷尺寸精确度一致的丝网印刷用网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