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用的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焊接用的管。
背景技术
目前管道的对接焊,特别是口径在φ100mm以上的管道对接焊几乎都是采用电弧焊的方法。弧焊方法过程控制比较复杂,对中精度要求也高,一般都存在背面成型不容易控制以及在熔滴过渡过程中会有各种缺陷发生的可能,而且焊接速度往往较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焊接过程控制较简单,焊接质量好、速度快的焊接用管。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焊接用的管,包括管体和两个端面,其中至少一个端面呈锥面,该面与管轴线之间有1~89度夹角(α1),最好为5~45度。
还可以将上述管体的端部外壁端面加工成锥面,该锥面与轴线之间有夹角A1,夹角A1为1~20度。
本发明的管和与之配套的具有外锥面型坡口的管焊接具有下述有益效果(1)采用这样一种管道的端部设计形式,可以方便的将钎焊及(液相)扩散焊技术管道应用到对接焊当中。与弧焊相比,一方面由于这些焊接方法形成的焊缝非常薄,所以基本不存在背面成型问题,另一方面由于不存在熔滴的过渡问题,焊接过程控制较简单,焊接质量和速度都可以得到提高。
(2)这样一种管道的端部设计形式,可以大大降低焊接时对管子形状误差(主要是管子的圆度以及壁厚均匀性)的要求,它可以在加工这种端口形状过程中自动减小甚至消除这些误差在焊接时的不良的影响。
(3)在两个这种管子进行套接装配时,这种锥形的端面形状具有使管子自动保持同轴的能力,降低了装配复杂度,使装配过程快捷准确。
(4)采用这样一种端头形式进行焊接时,由于焊接时的管道端部的径向变形,焊缝将处于压应力状态,可提高其力学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两根待焊管道端部的基本形状地示意图;
图2为修饰后的管道端部形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的基本形式如图1所示。图中1、2为两根待焊管道,其中1号管的待焊端设计成本发明的内锥面,如图中虚线所示,内锥面与管道轴线的夹角(锐角)为α1;2号管的待焊端采用图中虚线所示的外锥面形式,锥面与管道轴线的夹角(锐角)为α2。α1和α2两个夹角的范围是大于0度而小于90度,实际应用时一般不超出1度~89度的范围,常用的范围在5度~45度之间。
在焊接时,首先将焊料预置在两个锥面之间,保持1、2号管基本同轴,然后使两管沿轴向相向运动,使内外两个锥面相互挤压接触,采用火焰加热或者感应加热的方式进行焊接。该发明并不要求两个管道的壁厚、管径以及两个锥面的锥角必须相等。
在某些使用场合下,这种端头形式还需要在这种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修饰。如图2所示,在1号管子(内锥面型端头)的外壁及2号管子(外锥面型端头)的内壁分别按图中虚线所示加工出一个锥度很小的锥面,锥角为1~20度。这两个锥度很小的锥面可以减小或消除在焊接过程中出于轴向压力使管子变形后导致接头内外侧出现小的凸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