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扩散式冷冻装置的浓氨水溶液槽结构.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1007614 上传时间:2018-03-25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70.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1118490.6

申请日:

2001.06.01

公开号:

CN1389685A

公开日:

2003.01.08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F25B 15/04申请日:20010601授权公告日:20050119|||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分类号:

F25B15/04

主分类号:

F25B15/04

申请人:

热能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白豪; 詹儒和; 郭晋宏

地址:

中国台湾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隆天国际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潘培坤;陈红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吸收扩散式冷冻装置的浓氨水溶液槽结构,其主要于该浓氨水溶液槽内置入一多孔洞的毛细结构,该毛细结构设有复数抗颠簸部,由此,利用该毛细结构所产生的阻力,以便抑制该浓氨水溶液槽内的液面因连续震动而液封中断槽内的气体管路,进而可应用于手提式冷冻装置。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吸收扩散式冷冻装置的浓氨水溶液槽结构,其特征在于,在 该浓氨水溶液槽内置入一多孔洞的毛细结构,且利用该毛细结构所产生的 阻力,以便抑制该浓氨水溶液槽的液面因连续震动而液封中断槽内的气体 管口,进而可应用于手提式冷冻装置。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扩散式冷冻装置的浓氨水溶液槽结构, 其特征在于,该毛细结构是设有复数抗颠簸部,这些抗颠簸部是分别对应 该浓氨水溶液槽内的管口,且其为金属编织网、海绵体、烧结粉末、多孔 陶瓷或多孔发泡金属。

说明书


吸收扩散式冷冻装置的浓氨水溶液槽结构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收扩散式冷冻装置的浓氨水溶液槽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于浓氨水溶液槽内置入一多孔洞的毛细结构,以便使该浓氨水溶液槽具有抗颠簸的创新结构。

    一般氨吸收式冷冻循环与压缩式冷冻循环的不同点在于其完成压缩的方式的不同,即于吸收式冷冻循环中,其低压氨蒸汽被水所吸收后,而以液压泵将此液体溶液泵至高压。如图1所示,其为氨吸收式冷冻循环的动作流程图,首先低压氨蒸汽离开蒸发器后而进入吸收器,且于其内被稀氨水溶液吸收,此过程是在温度略高于外界温度下进行,故其中必定有热传至外界;再者,将所得的浓氨水溶液用泵经过一热交换器,而泵至保持于高压高温下的发生器中,由此,于该发生器内的高温热源的传入热量,而使氨蒸汽由浓氨水溶液被蒸发出来,且流至凝结器中凝结形成液态氨,并进入蒸发器,另外由该发生器所产生的稀氨水溶液则经过热交换器再回到吸收器中,以完成一吸收式冷冻循环。

    另外,于一般冷冻循环中是设置有储液槽(图略),该储液槽是具有复数管口以连通各液、气体管路,且其槽内是盛装有液体及气体;但是,当该储液槽内的液体受到连续震动时,即使液面产生间歇性的波动,以致发生液封而中断该储液槽的气体管路,由此影响冷冻循环的制冷效果,因此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具有不便与存在缺陷,而亟待加以改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于吸收扩散式冷冻装置的浓氨水溶液槽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

    本发明的目地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吸收扩散式冷冻装置的浓氨水溶液槽结构,其关键在于,在该浓氨水溶液槽内置入一多孔洞的毛细结构,且利用该毛细结构所产生的阻力,以便抑制该浓氨水溶液槽的液面因连续震动而液封中断槽内的气体管口,进而可应用于手提式冷冻装置。

    所述的吸收扩散式冷冻装置的浓氨水溶液槽结构,其中该毛细结构是设有复数抗颠簸部,这些抗颠簸部是分别对应该浓氨水溶液槽内的管口,且其可为金属编织网、海绵体、烧结粉末、多孔陶瓷或多孔发泡金属。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然而所示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图1为公知氨吸收式冷冻循环的动作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吸收扩散式冷冻装置的动作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吸收扩散式冷冻装置的浓氨水溶液槽结构的侧面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吸收扩散式冷冻装置的浓氨水溶液槽结构的正面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毛细结构的立体外观图。

    本发明是为一种吸收扩散式冷冻装置的浓氨水溶液槽结构,其中,该吸收扩散式冷冻装置(如图2所示)是包括一浓氨水溶液槽1、一发生器2、一汽液分离装置3、一凝结器4、一蒸发器5、一吸收器6,以及必要的管路与控制装置(图略)等构件所组成。

    该冷冻装置是以氨作为冷媒剂,且按氨水的浓度可区分为浓氨水溶液及稀氨水溶液,该冷冻装置的冷却动作说明如下:首先,自该浓氨水溶液槽1流出的浓氨水溶液70通过该发生器2而予以加热,且随着温度的升高,使该浓氨水溶液70开始汽化而产生汽泡71,并分离出稀氨水溶液72及氨蒸汽73;其中,该氨蒸汽73则进入该凝结器4而予以冷凝,以便使该氨蒸汽73凝结出氨液体74,而后该氨液体74即进入该蒸发器5,而使该氨液体74被蒸发成氨气75,且该氨气75是与自该吸收器6流出的氢气76混合,以便形成混合氨气与氢气77而流回至该浓氨水溶液槽1。

    另外,上述发生器2所分离的稀氨水溶液72即进入该吸收器6,而后于该吸收器6内的稀氨水溶液72则与通过该吸收器6的混合氨气与氢气77进行相互吸收反应,以便使该稀氨水溶液72被吸收渐成浓氨水溶液70而流回该浓氨水溶液槽1,另通过该吸收器6的混合氨气与氢气77也被吸收渐成氢气76而进入该蒸发器5,借以完成一吸收扩散式冷冻循环的动作流程。

    据此,本发明主要针对上述吸收扩散式冷冻装置的浓氨水溶液槽1加以设计;请同时参阅图3、图4及图5所示,其中,该浓氨水溶液槽1内具有一使该浓氨水溶液70流出的第一管口11、一使该混合氨气与氢气77流进的第二管口12及一使该混合氨气与氢气77流出的第三管口13,且于该浓氨水溶液槽1内设置有一多孔洞的毛细结构10,该毛细结构10设有对应该第一管口11的第一抗颠簸部100、对应该第二管口12的第二抗颠簸部101及对应该第三管口13的第三抗颠簸部102,也就是说,该第一抗颠簸部100是呈弧面状而罩覆于该第一管口11,借以形成一适当空间,而使该浓氨水溶液70易于流出,且具有逆止的功用,再者,该第二抗颠簸部101是以适当距离罩覆于该第二管口12,以便抑制该浓氨水溶液槽1内的液面因连续震动而液封该第二管口12,另外,该第三抗颠簸部102是以适当距离罩覆于该第三管口13,以便抑制该浓氨水溶液槽1内的液面因连续震动而液封该第三管口13,并且,这些抗颠簸部100、101、102是可为金属编织网、海绵体、烧结粉未、多孔陶瓷或多孔发泡金属等所形成。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公开的浓氨水溶液槽结构,其主要利用多孔洞的毛细结构,即可达到抗颠簸的目的。

    但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因此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所以凡是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进行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合予陈明。

吸收扩散式冷冻装置的浓氨水溶液槽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吸收扩散式冷冻装置的浓氨水溶液槽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吸收扩散式冷冻装置的浓氨水溶液槽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吸收扩散式冷冻装置的浓氨水溶液槽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吸收扩散式冷冻装置的浓氨水溶液槽结构.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吸收扩散式冷冻装置的浓氨水溶液槽结构,其主要于该浓氨水溶液槽内置入一多孔洞的毛细结构,该毛细结构设有复数抗颠簸部,由此,利用该毛细结构所产生的阻力,以便抑制该浓氨水溶液槽内的液面因连续震动而液封中断槽内的气体管路,进而可应用于手提式冷冻装置。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制冷或冷却;加热和制冷的联合系统;热泵系统;冰的制造或储存;气体的液化或固化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