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假单胞菌及其制备方法、应用.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1007053 上传时间:2018-03-2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49.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3131944.0

申请日:

2003.06.20

公开号:

CN1460712A

公开日:

2003.12.1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C12N 1/20登记生效日:20170424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符昌锋变更后权利人:莲花水务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451200 河南省巩义市新兴路41号开普子弟学校变更后权利人: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东明路218号索克大厦7层6719房间|||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注销IPC(主分类):C12N 1/20授权公告日:20050223申请日:20030620登记号:2010990000764出质人:符昌锋质权人:镇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解除日:20170224|||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IPC(主分类):C12N 1/20登记号:2010990000764登记生效日:20100525出质人:符昌锋质权人:镇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发明名称:一种假单胞菌及其制备方法、应用申请日:20030620授权公告日:20050223|||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C12N1/20; C12N15/01; C12N13/00; C02F3/34

主分类号:

C12N1/20; C12N15/01; C12N13/00; C02F3/34

申请人:

符昌锋;

发明人:

符昌锋

地址:

451200河南省巩义市新兴路41号开普子弟学校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奚胜元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细菌类,具体说是一种假单胞菌(Pseudomonnas sp)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高浓度有机氮化合物废水治理中,特别在硝基、胺基类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一种假单胞菌Pseudomonnas sp FD126,其在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其保藏编号是:CGMCCNo.0914。本发明假单胞菌是从运行20多年来的生产装置中筛选出(初始菌种)22种具有不同程度降解有机氮化合物能力的好养菌,后经分离、诱导变异、分离纯化、驯化培育出来的假单胞菌株。在高浓度有机氮化合物废水治理中,特别在硝基、胺基类有机废水处理中应用,系统运行稳定,成本较低,处理后系统出水各项指标优于GB8978-96一级标准。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假单胞菌Pseudomonnas sp FD126,其在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 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其保藏编号是:CGMCC No.0914。
2: 一种假单胞菌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1)增菌培养 采用普通的细菌用肉汤培养基,加入含硝基苯、苯胺、硝基氯苯、氨基(硝 基)酚、2,4-二硝基氯苯多种有机氮化合物混分废水,按培养基∶废水=1∶ 4的比例混合制成增菌培养液,取假单胞菌的活性污泥(假单胞菌菌液),接 种于培养液的三角瓶中,于20℃-32℃下振荡培养16-26小时; (2)纯化分离 采用平板划线法,将纯化分离出来的单菌种,再进行增菌培养,经过反复 试验,取得对上述废水去除率较高的菌种,通过菌种形态观察与生化特性测定 (《常用的一般细菌常用鉴定方法》)可确定活菌种属假单胞菌属; (3)诱变处理,定向培育 菌溶液浓度10 7 个/ml,采用生理盐水,缓冲溶液培育,采用紫外线与亚硝 基胍先后替使用,取上述菌悬浮液放在培养皿中,放在装有紫外灯的暗室中, 在磁力搅拌器上边搅拌边照射100-140秒,后加入亚硝基胍处理20-35分钟, 经过多次反复处理,最终分离出一组上述有机物成分废水的高去除率、高活性 专一性菌种,即制成假单胞菌。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假单胞菌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含硝 基苯、苯胺、硝基氯苯、氨基(硝基)酚、2,4-二硝基氯苯多种有机氮化合 物混合废水收肉汤培养基,按废水∶培养液=8∶1的比例混合成增菌培养液, 加入5ml假单胞菌悬液与盛有195ml的培养液的三角瓶中,在28℃振荡培养24 小时,培养出优势高效假单胞菌菌种。
4: 一种假单胞菌,在处理高浓度有机氮化合物废水中应用。

说明书


一种假单胞菌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细菌类,具体说是一种假单胞菌(Pseudomonnas sp)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高浓度有机氮化合物废水治理中,特别在硝基、胺基类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背景技术

    国内外有关文献以往已有假单胞菌属(Pseudomonnas)在废水处理中有研究报道,2000年12月19日华中农业大学和浙江大学曾申请专利,名称为降解氯代芳香化合物和芳香化合物的假单胞菌GT241-1及用途。发明特征明确,该菌株可充分降解2,4-二氯酚,2,4-D,苯甲酸和水杨酸及其盐。但高浓度有机氮化合物废水处理高效菌尚无记载,特别是采用假单胞菌有效的处理染料及中间体类有机废水至今未见文献记载。

    假单胞菌的应用,以往只是在生化处理系统中发现有假单胞菌属存在,但不是单一的培养、驯化并应用。目前已有个别假单胞菌株应用于氯化芳香化合物、含硫化合物脱硫、甲醇废水处理中。但其应用范围比较窄,专一性强,而在高浓度有机氮化合物(染料及中间体)废水治理中,特别在硝基、胺基类有机废水处理中,应用高效专一性菌株在该废水处理领域内应用尚属空白。

    国内外废水处理专用菌种的生产应用、废水处理用菌种,国内外有几家公司出售,经查实,都没有有机氮化合物产品废水处理高效专用菌一假单胞菌属的产品。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假单胞菌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本发明是从运行20多年来的生产装置中筛选出(初始菌种)22种具有不同程度降解有机氮化合物能力的好养菌,后经分离、诱导变异、分离纯化、驯化培育出来的假单胞菌株。

    经降解有机氮化合物能力的测试实验,获得一株降解能力较高菌种为假单胞菌,命名为FD126,24小时内对苯胺、硝基苯、硝基酚、硝基氯苯,2,4-二硝基氯苯等多种含氮系列有机物去除率达64%~71%,工程应用中,以上各种有机氮化合物去除率达99.9%,出水都优于GB8978-1996一级标准。

    细胞特征:细胞呈杆状,革兰氏阴性,具有一根极性鞭毛能运动,最适生长的温度为30~35℃,3℃和41℃时代谢活动较弱,47~50℃不生长,最适生长PH6.5~9.0,PH4以下不能生长。

    在肉汤培养基平板中,16小时后可见不规则灰状白色菌落,24小时后菌落大小为0.2×0.5----1cm,该菌种细胞单个,细杆状,有时近似球形,革兰氏染色呈阴性,具有一根鞭毛,能运动。

    目前该假单胞菌菌种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本保藏中心登记入册编号是:CGMCC No.0914,菌种的拉丁学名是:Pseudomonas sp,参据的微生物(株):FD126,保藏日期是2003年3月27日。

    一种假单胞菌制备方法:

    1、增菌培养

    采用普通的细菌用肉汤培养基:

    加入一定量的经含硝基苯、苯胺、硝基氯苯、氨基(硝基)酚、2,4二硝基氯苯等多种有机氮化合物混分废水,按培养基∶废水=1∶4的比例混合制成增菌培养液,取假单胞菌的活性污泥(假单胞菌菌液),接种于盛培养液的三角瓶中,于20℃-32℃下振荡培养16-26小时。

    2、纯化分离

    采用平板划线法,将纯化分离出来的单菌种,再进行增菌培养,经过反复试验,取得对上述废水去除率较高的菌种,通过菌种形态观察与生化特性测定(《常用的一般细菌常用鉴定方法》)可确定活菌种属假单胞菌属。

    3、诱变处理,定向培育

    菌溶液浓度107个/ml,采用生理盐水,缓冲溶液培育。

    采用紫外线与亚硝基胍先后替使用进行诱变。取上述菌悬浮液15ml放在90ml培养皿中,放在装有紫外灯的暗室中,在磁力搅拌器上边搅拌边照射100-140秒,后加入亚硝基胍(NTG)处理20-35分钟,经过多次反复处理,最终分离出一组上述有机物成分废水的高去除率、高活性专一性菌种,即制成假单胞菌。

    4、优势高效菌种的培养

    采用上述混合废水收肉汤培养基,按废水∶培养液=8∶1的比例混合成增菌培养液,加入5ml专性菌(假单胞菌)悬液与盛有195ml的培养液的三角瓶中,在28℃振荡培养24小时。

    5、菌种生产及应用

    50L的间歇式菌种培养反应器

    100L地间歇式菌种培养反应器投加聚合氧化铝和50%容器体积的原系统中的活性污泥,投加废水CODer1500mg/L培养36小时,沉降分离。

    培养条件:

    接种量0.1~5.0%(体积)

    种龄24~36小时

    通气0.3~1.5体积/体积.分

    搅拌从0到650转/分

    温度26~28℃

    PH6.5~8.5增菌培养基(牛肉汤、蛋白胨、NaPO40.75%(NH4)SO4,0.3%)∶废水(有机氮化合物)=1∶8

    在工程应用中,应针对不同水质成分调整上述配比,更有利于菌种对特种废水的去除率的提高。

    本发明的突出优点:

    本发明与该领域内现有技术相比,具有:

    1、该菌种对有机物去除率高,达99.9%,降解彻底。

    2、易于培养,可长期使用,不易退化。

    3、处理效率高,投资省。

    4、使用范围广,广泛使用于有机氮化物废水领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假单胞菌制备方法:

    1、菌培养

    采用普通的细菌用肉汤培养基:

    牛肉膏0.5%,蛋白胨10%,Nacl0.5%,PH6.5~9.0,加入一定量的含硝基苯、苯胺、硝基氯苯、氨基(硝基)酚、2,4-二硝基氯苯等多种有机氮化合物混合废水(CODcr为1500mg/L左右),有机物含量合计560mg/L左右,按培养基废水=1∶4的比例混合制成增菌培养液,取假单胞菌的活性污泥(假单胞菌菌液)10ml,接种于盛90ml的培养液的三角瓶中,于28℃下振荡培养24小时。

    2、纯化分离

    采用平板划线法,将纯化分离出来的单菌种,再进行增菌培养,经过反复试验,取得对上述废水去除率较高的菌种,通过菌种形态观察与生化特性测定(《常用的一般细菌常用鉴定方法》)可确定活菌种属假单胞菌属。

    3、诱变处理,定向培育

    菌溶液浓度107个/ml(生理盐水,缓冲液)

    采用紫外线与亚硝基胍先后替使用。取上述菌悬浮液15ml放在90ml培养皿中,放在装有15瓦紫外灯的暗室中,距灯管30cm处,在磁力搅拌器上边搅拌边照射120秒,后加入NTG(亚硝基胍)1000μg/ml处理30分钟,经过多次反复处理,最终分离出一组上述有机物成分废水的高去除率、高活性专一性菌种,即制成假单胞菌。

    4、优势高效菌种的培养

    采用上述含硝基苯、苯胺、硝基氯苯、氨基(硝基)酚、2,4-二硝基氯苯多种有机氮化合物混合废水收肉汤培养基,按废水∶培养液=8∶1的比例混合成增菌培养液,加入5ml假单胞菌悬液与盛有195ml的培养液的三角瓶中,在28℃振荡培养24小时,培养出优势高效假单胞菌菌种。

    5、菌种生产及应用

    50L的间歇式菌种培养反应器

    100L的间歇式菌种培养反应器投加聚合氧化铝和50%容器体积的原系统中的活性污泥,投加废水CODer1500mg/L培养36小时,沉降分离。

    培养条件:

    接种量0.1~5.0%(体积)

    种龄24~36小时

    通气0.3~1.5体积/体积.分

    搅拌从0到650转/分

    温度26~28℃

    PH6.5~8.5增菌培养基(牛肉汤、蛋白胨、NaPO40.75%(NH4)SO4,0.3%)∶废水(有机氮化合物)=1∶8。

    在工程应用中,应针对不同水质成分调整上述配比,更有利于菌种对特种废水的去除率的提高。

    应用实例

    目前,该发明假单胞菌已试应用于硝基类、胺类、氨基类废水治理工程中,处理装置运行稳定,处理后废水优于国标一级标准要求。以下是假单胞菌种应用实例:

    一、河南省某市染化一厂

    该厂主产2,4-二硝基氯苯,属有机染料中间体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每日水洗工艺排放300吨浓度含氮有机废水,废酸浓缩工艺排放250吨同种废水,混合后,处理难度相当大。该厂采用本发明,建成一套生化处理装置并投入试运行,系统运行稳定,成本较低,处理后系统出水优于GB8978-96一级标准。

    二、河南省某石油化工厂

    该厂主产对、邻氨基苯甲醚,属有机氨染料中间体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每日水洗工艺排放100吨高浓度含氮有机废水,该废水含盐浓度高,有机成分多而杂,处理难度相当大。该厂采用本发明,建成一套采用本发明假单胞菌生化处理装置并投入试运行,系统运行稳定,成本较低,处理后系统出水各项指标优于GB8978-96一级标准。

    三、江苏省某市某公司

    该公司(外资公司)采用本发明建成一套采用本发明假单胞菌,日处理200吨含硝基苯、苯胺等有机化合物废水处理装置,经试运行,系统运行稳定,成本较低,处理后系统出水各项指标优于GB8978-96一级标准。

    本发明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取得比较好的效果,本发明假单胞菌在处理高浓度有机氮化合物废水中应用,前景广阔,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十分显著。

一种假单胞菌及其制备方法、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假单胞菌及其制备方法、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假单胞菌及其制备方法、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假单胞菌及其制备方法、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假单胞菌及其制备方法、应用.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属细菌类,具体说是一种假单胞菌(Pseudomonnas sp)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高浓度有机氮化合物废水治理中,特别在硝基、胺基类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一种假单胞菌Pseudomonnas sp FD126,其在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其保藏编号是:CGMCCNo.0914。本发明假单胞菌是从运行20多年来的生产装置中筛选出(初始菌种)22种具有不同程度降解有机氮化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生物化学;啤酒;烈性酒;果汁酒;醋;微生物学;酶学;突变或遗传工程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