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长寿,高气密性活塞环及用其所制造的内燃机。 本发明属机械技术。
内燃机气缸的气密性严重影响其工作性能,传统的活塞环的设计思想造成了其漏气的必然性,不断增大的开口间隙是造成气体泄漏的主要因素,气密性的恶化使得发动机油耗增加,动力性变坏,串机油等,活塞环的更换过程也就意味着发动机性能不断恶化的循环周期。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已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较大的提高活塞环寿命的同时,从本质上克服了活塞环的漏气缺陷,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发动机的性能。
本发明地特点在于,气缸的气密性几乎不随环的磨损而改变,气环一直保持最佳的气密状态,环的寿命可延长2倍以上。
本发明的技术关键为,利用环的错口组合及气密气密托环,经合理的设计及配合后,彻底解决了气环开口的漏气问题。
以下就几个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一)A型长寿,高气密性活塞环结构示意图
(图二)B型组合式,高气密性活塞环结构示意图
(图三)C型组合式,高气密性活塞环结构示意图
(图四)D型组合式,高气密性活塞环结构示意图
(图五)E型组合式,高气密性活塞环结构示意图
如(图一)所示:环(3)的开口两端加工有突柱(1)及能容纳突柱(1)的缺槽(2)。当环(3)放入气缸后,环开口两端的突柱(1)嵌入对侧的缺槽(2)缺槽内的剖面(10)可以是任意曲面,由于环的侧壁(4)与活塞环槽侧壁(5)的气密作用,因而磨损后环开口间隙的增大几乎不会影响气密性。
如(图二)所示:由主环(6)及副环(7)构成的组合环,在主环(6)的单侧或双侧开有缺槽(8),副环(7)嵌入缺槽中,各环的开口可相互错开。主环,副环用于同一活塞环槽中。
如(图三)所示:在活塞环槽中的设置有横向排列的2个或2个以上的,相互错开的,开有径向搭接接口(9)的子环(18)。径向搽接接口是指搭接面(搭接接触面)(11)的边线〔30〕在子环(10)的两侧壁(12)上。(也可以是一个边线在侧壁上)
如(图四)所示:子环(13)的开口相互错开,子环可以是2个或2个以上,气密托环(14)的开口也与子环错开。气密托环与子环的接触面紧密配合,这不同于传统概念上的衬环,组合后具有气密性。子环与气密托环放置在同一活塞环槽中。
如(图五)所示:该组合气环,由顶环(15)及气密托环(16)组成,顶环(15)开有轴向搭接接口,顶环与气密托环的开口相互错开,接触面具有气密性。
以上活塞环及组合环又在其内侧由加以弹性衬环,用来增加其气密性。
附注说明:
1、[图一]中的剖面(10)指的是指图中环的开口缺槽中的阴影部分。
2、[图二]中的缺槽指的是主环(3)上所开的能容纳副环(7)的槽体部分的空间。
3、活塞环槽的侧壁指的是,在活塞上所加工的能与活塞环的两个侧面接触到的部分(也就是通常所指的“边间隙”内的两个相对表面),活塞环槽的侧壁与环的侧面配合密闭的程度也是气缸体气密性的重要组成。
4、本发明也给出了一种活塞环的托环密封法,所给的气密托环,与传统的(弹力)衬环,无论在外形及功能都有差异,气密托环,不但能提供一定的弹性力,更重要的是起到了至少密封子环(图四)及顶环(图五)的开口的间隙部分。这就要求气密托环与外侧环之间有良好的配合表面,尤其在各环的开口部分要求接触面能紧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