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交换器的防腐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热交换器的防腐方法,属于炼油化工行业防腐领域。
冷热交换器主要包括管束和管状壳体两部分,管束由许多金属管及支承金属管的支承盘构成,管束的一端连接管箱,另一端连接小风帽,管束插入壳体中,其连接小风帽的一端再用大风帽与壳体连接。
在炼油化工行业中,冷热交换器是其重要设备,不仅数量大,而且使用介质繁多、运行条件变化大,因而故障率较高。尤其近年来,原油的比重增大、质量变差、酸度增加,使得冷热交换器的管束内外壁腐蚀明显加剧,腐蚀穿孔、泄漏等情况时有发生。如更换冷热交换器的管束,不仅会造成原材料浪费,需投入大量资金,而且使生产周期缩短,影响正常的生产程序。
为解决此问题,曾有人提出建一厂房,内设行吊,将冷热交换器通过泵溶液槽和管线进行循环除锈、中和、磷化后,向冷热交换器中灌满涂料进行浸涂,而后再倾出剩余涂料,对冷热交换器进行烘干。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因为浸涂需要大量涂料,而涂装后倾出的多余涂料又无法保存,所以涂料浪费很大;涂装时间长;除锈磷化后的杂质附着在管束内壁上或外壁上会影响涂装质量。例如:防腐一个直径1.8米长6米的冷热交换器,其管束外壁面积达3300平方米,如用TH-901涂料防腐,需用5吨以上,每吨8万元,需花费40万元,并且还未计算除锈、磷化、人工等费用,单就涂料费一项,也大大超出了冷热交换器的制造费,因而很不经济。此外每涂装一次涂料,冷热交换器灌入和放出以及控干涂料需花费15个小时。
鉴于上述,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冷热交换器防腐方法,它可对冷热交换器管束的内外壁彻底清洗,保证涂料能牢固地涂覆在管壁上,并节约涂料、缩短涂装时间。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冷热交换器的防腐方法,其步骤如下:
1.将冷热交换器的管束从壳体中取出,置于托架上;
2.对管束内壁进行除锈作业;
3.将管束的管子分组,依次对每组管子内壁进行涂装涂料作业;
4.将管束装入防腐用的壳体内,并连接管箱、小风帽、大风帽;
5.将除锈液注入壳体内,对管束外壁进行除锈作业,然后放掉除锈液;
6.将磷化液注入壳体内,对管束外壁进行磷化作业,然后放掉磷化液;
7.卸去大风帽、小风帽、管箱,将管束从壳体中抽出后置于托架上,用高压水将管束外壁冲洗干净,再进行干燥;
8.将管束倾斜,在管束下方置一涂料槽,对管束外壁进行涂装涂料作业;
9.进行涂料固化作业。
本发明的优点是:由于所需防腐设备简单,因而防腐作业可在室内、室外甚至生产装置旁进行;由于对管束内壁采用分组涂装,对管束外壁采用分段涂装,不需一次使用大量涂料,因而作业时间短,节约涂料、节约劳力。
通常一个直径1米长6米地冷热交换器管束,造价约13-15万元,寿命约1年。使用本发明方法可延长管束使用寿命2-3倍,而进行一次防腐作业的花费仅为管束造价的三分之一,故有很大的经济效益。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采用以下步骤对冷热交换器进行防腐处理:
1.用手动葫芦将冷热交换器的管束从壳体中取出,置于由左右两个支架构成的托架上。
2.对管束内壁进行除锈作业。
对管束的每根金属管的内壁采用喷砂法除锈,也可采用化学除锈方法,若采用化学除锈,则先连接管箱和小风帽,将除锈液注入金属管内浸泡(或循环除锈),除锈完成后放掉除锈液,再注入磷化液浸泡(或循环磷化),磷化完成后放掉磷化液,再卸去管箱和小风帽,用水冲洗每根金属管的内壁,将附着在内壁上的杂质洗掉,待其干燥后进行下一步作业。
3.将管束的管子分组,依次对每组管子内壁进行涂装涂料作业。
将管束的一端用手动葫芦吊高30-40厘米,在管束两端下方分别放置接料槽,高端的接料槽设置挡板,以防止涂料外喷,两接料槽的底部用管道连通,用软管将低端接料槽的出口与齿轮泵的进口连接,齿轮泵的出口用软管连接一根或数根钢管(此处钢管的数量与分组后每组的管子数相同)。将此钢管插入管束管子低端的管口,依次对每组管子内壁喷涂涂料,喷涂时,待每组管子高端喷出涂料3-5秒钟后,再喷涂另一组管子。
管子内壁涂装完成后,将管束平放在托架上,转动管束一周不流挂涂料后,再进行涂料的常温固化或烘干固化。
4.将管束装入防腐用的壳体内,并连接管箱、小风帽、大风帽。
将水注入壳体内,用水试压,达到不漏,然后将水放掉。
5.将防锈液注入壳体内,对管束外壁进行除锈作业,然后放掉防锈液。
将除锈液装入除锈罐,用一根胶管将除锈罐底出口与耐酸泵进口连接,再用一根胶管与耐酸泵出口连接,用泵将除锈液从壳体底口打入壳体,直至壳体上出口向外流出除锈液为止,进行浸泡(或循环除锈)一定时间,将管束外壁上的锈除尽。之后将除锈液放回除锈罐,再用一水管与壳体底口连接,从壳体上口引一胶管至排水道,对管束外壁进行循环水洗,水洗过程中用PH试纸检查,直至呈中性为止再将水放掉。
6.将磷化液注入壳体内,对管束外壁进行磷化作业,然后放掉磷化液。
将磷化液装入磷化罐,用一根胶管将磷化罐底出口与泵进口连接,再用一根胶管与泵连接,用泵将磷化液从壳体底口打入壳体,直至壳体上出口向外流出磷化液为止,进行浸泡(或循环磷化)2小时,将管束外壁上的除锈液中和。之后将磷化液放回磷化罐,再用一水管与壳体底口连接,从壳体上口引一胶管至排水道,对管束外壁进行循环水洗,水洗过程中用PH试纸检查,至呈中性为止再将水放掉。
7.卸去大风帽、小风帽、管箱,将管束从壳体中抽出后置于托架上,用高压水将管束外壁冲洗干净,再进行干燥。
此步骤的目的是将附着在管束外壁上的杂质清除。
8.将管束倾斜,在管束下方置一涂料槽,对管束外壁进行涂装涂料作业。
将管束的一端用手动葫芦吊高30-40厘米,在管束下方置一V形倾料铁皮,再于V形铁皮下端放一涂料槽,分段从上往下对管束外壁浇涂涂料。多余的涂料将沿着倾斜的管束从管束下端滴入涂料槽内,使管束没有滴痕。
9.进行涂料固化作业。
采用常温固化或烘干固化的方法使管束外壁上的涂料固化。
本发明方法经过多次试验,结果表明:与浸涂相比,本发明方法在时间、涂料、劳力方面均节约60-70%,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