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玻璃用光致变色树脂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1005091 上传时间:2018-03-2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47.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80255.X

申请日:

2009.10.12

公开号:

CN101671467A

公开日:

2010.03.1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8L 29/14申请日:20091012|||公开|||地址不明的通知收件人:范洁玉文件名称:发明专利申请初步审查合格通知书

IPC分类号:

C08L29/14; C08F8/28

主分类号:

C08L29/14

申请人:

青岛昊成实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金伟; 张培华; 李克元; 张美玲; 陈照燕

地址:

266000山东省胶南市海滨工业园世纪大道1017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玻璃用光致变色树脂及其制备方法,该树脂是由原料聚乙烯醇、正丁醛、少量试剂级盐酸、变色剂、乙醇溶解反应而成,包括溶解、反应、洗涤、脱水和干燥工序。本发明在反应过程中加入乙醇和变色剂,实现了光致变色的作用,同时改进了树脂的特有属性,使该树脂具备了很高的清晰度、抗冲击强度、稳定性,同时具备了良好的光致变色性能;且采用少量的试剂级盐酸作催化剂,减少了洗涤次数,节省了大量的水资源,同时采用25℃的温度进行反应,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安全玻璃用光致变色树脂,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组成按重量比为:
聚乙烯醇      3-5份
正丁醛        1.5-2.5份
乙醇          0.15-0.25份
变色剂        0.015-0.025份
试剂级盐酸    0.3-0.5份
纯水          30-50份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安全玻璃用光致变色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溶解
向反应器中加入纯水,开动搅拌器,缓慢将聚乙烯醇投入到反应器中,开始加温到95-99℃,保温4-6小时,保证聚乙烯醇完全溶解;
(2)反应
将溶液温度降至50℃,向聚乙烯醇溶液中加入丁醛,搅拌60分钟;再将温度降至25℃,向溶液中加入试剂级盐酸催化剂,同时缓慢加入乙醇、变色剂,搅拌4小时,后升温至50℃,搅拌60分钟;
(3)洗涤
将温度降温至常温,用无离子水洗涤溶液,将其含有的少量酸洗涤干净;
(4)脱水
对溶液进行离心脱水,得到反应生成的树脂,并将其分离;
(5)干燥
对树脂进行干燥,使树脂中所含的水分达到0.1%,得到粉状的光致变色树脂产品。

说明书

安全玻璃用光致变色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玻璃用树脂,具体涉及一种安全玻璃用变色树脂。
背景技术
当前安全玻璃市场所产的安全玻璃,80%以上是透明安全玻璃,带色安全玻璃约占不到20%,在制作安全玻璃时,如果采用两片变色玻璃加膜片制成的安全玻璃,在遇到强光时会产生玻璃变色不同,产生色泽的差异,光亮恢复后玻璃恢复透明的效果差,很难达到透明,影响使用效果。因此市场上的安全玻璃想达到变色的条件,但没有相应的技术来解决相应的光致变色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针对为现有变色玻璃存在的变色效果差等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变色效果好,清晰度、抗冲击强度、稳定性高的安全玻璃用光致变色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安全玻璃用光致变色树脂,其原料组成按重量比为:
聚乙烯醇3-5份
正丁醛1.5-2.5份
乙醇0.15-0.25份
变色剂0.015-0.025份
试剂级盐酸0.3-0.5份
纯水30-50份
上述安全玻璃用光致变色树脂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溶解
向反应器中加入纯水,开动搅拌器,缓慢将聚乙烯醇投入到反应器中,开始加温到95-99℃,保温4-6小时,保证聚乙烯醇完全溶解;
(2)反应
将溶液温度降至50℃,向聚乙烯醇溶液中加入丁醛,搅拌60分钟;再将温度降至25℃,向溶液中加入试剂级盐酸催化剂,同时缓慢加入乙醇、变色剂,搅拌4小时,后升温至50℃,搅拌60分钟;
(3)洗涤
将温度降温至常温,用无离子水洗涤溶液,将其含有的少量酸洗涤干净;
(4)脱水
对溶液进行离心脱水,得到反应生成的树脂,并将其分离;
(5)干燥
对树脂进行干燥,使树脂中所含的水分达到0.1%,得到粉状的光致变色树脂产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在反应过程中加入乙醇和变色剂,实现了光致变色的作用,同时改进了树脂的特有属性,使该树脂具备了很高的清晰度、抗冲击强度、稳定性,同时具备了良好的光致变色性能;且采用少量的试剂级盐酸作催化剂,减少了洗涤次数,节省了大量的水资源,同时采用25℃的温度进行反应,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本发明制成的光致变色安全玻璃可广泛的应用于汽车、火车和飞机的窗用玻璃,高档建筑、商业和金融系统的橱窗以及防弹玻璃,它在无日光或无灯光照射下是无色透明薄膜,当光照射时,立即变色(蓝色、紫色、红色等)遮蔽日光或灯光,使驾驶员和乘客的视觉不受光线干扰,看清方向,保证安全;当无日光或灯光照射时,又恢复到无色透明状态;同时还可以起到调节车内温度的作用;用做房间玻璃,在日光特别强的夏天,受日光照射时变成有色玻璃,其作用是遮蔽阳光,调节屋内温度,不受日光照射时,又恢复到无色透明状态,性能优于单纯的有色玻璃,且具有较强的安全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例一:一种安全玻璃用光致变色树脂,其原料组成按重量比为:聚乙烯醇3份、正丁醛1.5份、乙醇0.15份、变色剂0.015份、试剂级盐酸0.3份、纯水30。
其具体制备方法的步骤为:
(1)溶解
向反应器中加入纯水30份,开动搅拌器,缓慢将3份聚乙烯醇投入到反应器中,开始加温到95-99℃,保温4-6小时,保证聚乙烯醇完全溶解;
(2)反应
将溶液温度降至50℃,在50℃的温度条件下,向聚乙烯醇溶液中加入1.5份丁醛,搅拌60分钟;再将温度降至25℃,向溶液中加入0.3份试剂级盐酸催化剂,同时缓慢加入0.15份乙醇、0.015份变色剂,搅拌4小时,后升温至50℃,搅拌60分钟;
(3)洗涤
将温度降温至常温,将降温至常温后的溶液用无离子水洗涤,将其含有的少量酸洗涤干净;
(4)脱水
对溶液进行离心脱水,得到反应生成的树脂,并将其分离;
(5)干燥
将树脂在55-70℃的温度下进行干燥,将树脂中所含的水分脱去,使水分达到0.1%,得到粉状的光致变色树脂产品。
具体实施例二:一种安全玻璃用光致变色树脂,其原料组成按重量比为:聚乙烯醇4份、正丁醛2份、乙醇0.2份、变色剂0.02份、试剂级盐酸0.4份、纯水40。
其具体制备方法的步骤为:
(1)溶解
向反应器中加入纯水40份,开动搅拌器,缓慢将4份聚乙烯醇投入到反应器中,开始加温到95-99℃,保温4-6小时,保证聚乙烯醇完全溶解;
(2)反应
将溶液温度降至50℃,在50℃的温度条件下,向聚乙烯醇溶液中加入2份丁醛,搅拌60分钟;再将温度降至25℃,向溶液中加入0.4份试剂级盐酸催化剂,同时缓慢加入0.2份乙醇、0.02份变色剂,搅拌4小时,后升温至50℃,搅拌60分钟;
(3)洗涤
将温度降温至常温,将降温至常温后的溶液用无离子水洗涤,将其含有的少量酸洗涤干净;
(4)脱水
对溶液进行离心脱水,得到反应生成的树脂,并将其分离;
(5)干燥
将树脂在55-70℃的温度下进行干燥,将树脂中所含的水分脱去,使水分达到0.1%,得到粉状的光致变色树脂产品。
具体实施例三:一种安全玻璃用光致变色树脂,其原料组成按重量比为:聚乙烯醇5份、正丁醛2.5份、乙醇0.25份、变色剂0.025份、试剂级盐酸0.5份、纯水50。
其具体制备方法的步骤为:
(1)溶解
向反应器中加入纯水50份,开动搅拌器,缓慢将5份聚乙烯醇投入到反应器中,开始加温到95-99℃,保温4-6小时,保证聚乙烯醇完全溶解;
(2)反应
将溶液温度降至50℃,在50℃的温度条件下,向聚乙烯醇溶液中加入2.5份丁醛,搅拌60分钟;再将温度降至25℃,向溶液中加入0.5份试剂级盐酸催化剂,同时缓慢加入0.25份乙醇、0.025份变色剂,搅拌4小时,后升温至50℃,搅拌60分钟;
(3)洗涤
将温度降温至常温,将降温至常温后的溶液用无离子水洗涤,将其含有的少量酸洗涤干净;
(4)脱水
对溶液进行离心脱水,得到反应生成的树脂,并将其分离;
(5)干燥
将树脂在55-70℃的温度下进行干燥,将树脂中所含的水分脱去,使水分达到0.1%,得到粉状的光致变色树脂产品。

安全玻璃用光致变色树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安全玻璃用光致变色树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安全玻璃用光致变色树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玻璃用光致变色树脂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玻璃用光致变色树脂及其制备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玻璃用光致变色树脂及其制备方法,该树脂是由原料聚乙烯醇、正丁醛、少量试剂级盐酸、变色剂、乙醇溶解反应而成,包括溶解、反应、洗涤、脱水和干燥工序。本发明在反应过程中加入乙醇和变色剂,实现了光致变色的作用,同时改进了树脂的特有属性,使该树脂具备了很高的清晰度、抗冲击强度、稳定性,同时具备了良好的光致变色性能;且采用少量的试剂级盐酸作催化剂,减少了洗涤次数,节省了大量的水资源,同时采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制备或化学加工;以其为基料的组合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