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缸装置.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1004306 上传时间:2018-03-25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74749.7

申请日:

2009.09.17

公开号:

CN101676585A

公开日:

2010.03.2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16J 10/02申请日:20090917|||公开

IPC分类号:

F16J10/02; F16J15/32

主分类号:

F16J10/02

申请人:

日信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花冈光裕

地址:

日本长野县

优先权:

2008.9.19 JP 240536/08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王 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缸装置,其中,杯形密封件(21)包括基底部分(21a),其布置在密封槽的气缸膛开口部分侧上;内圆周唇部(21b),其从所述基底部分的内圆周侧朝向气缸膛的底部延伸并且具有能够滑动地抵靠活塞(柱塞)的外圆周表面的内圆周表面。在杯形密封件(21)被装入到所述密封槽中并且柱塞(19)被插入到气缸膛(12)中的状态下,抵靠柱塞(19)的抵接力在杯形密封件(21)的内圆周表面中变得最大之处的抵接力最大部分(21m)被设置在基底部分(21a)的内圆周表面部分的气缸膛的开口部分侧上的端部上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气缸装置,包含:
气缸主体,该气缸主体包含:
带有底部的气缸膛;以及
环形密封槽,该环形密封槽设置在所述气缸膛中;
杯形密封件,该杯形密封件被装入到所述密封槽中;以及
活塞,该活塞经由所述杯形密封件能够滑动地插入到所述气缸膛中,
其中所述密封槽包括:
密封槽底面,该密封槽底面沿着圆周方向延伸;
底部侧表面,该底部侧表面位于气缸膛底部侧上;
开口侧表面,该开口侧表面位于气缸膛开口部分侧上;以及
密封槽开口,该密封槽开口开口于活塞侧,
所述杯形密封件包括:
基底部分,该基底部分布置在所述密封槽的气缸膛开口部分侧上并且具有与所述密封槽的开口侧表面相对的基底端表面;
内圆周唇部,该内圆周唇部从所述基底部分的内圆周侧朝向所述气缸膛底部延伸并且具有能够滑动地抵靠所述活塞的外圆周表面的内圆周表面;以及
外圆周唇部,该外圆周唇部从所述基底部分的外圆周侧朝向所述气缸膛底部延伸并且具有抵靠所述密封槽底面的外圆周表面,以及
在所述杯形密封件被装入到所述密封槽且所述活塞被插入到所述气缸膛的状态下,在抵靠所述活塞的抵接力在所述杯形密封件的内圆周表面内变得最大的位置处,抵接力最大部分被设置在所述杯形密封件的内圆周表面中的基底部分侧上。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装置,其中所述抵接力最大部分被设置在所述基底部分的内圆周表面上。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装置,其中所述抵接力最大部分被设置在圆柱表面上,该圆柱表面平行于所述气缸膛的内圆周表面和所述活塞的外圆周表面中的至少一个。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缸装置,其中在比所述圆柱表面更接近所述气缸膛底部的位置处的杯形密封件的内圆周表面由圆锥表面形成,其中在所述杯形密封件的内圆周表面没有抵靠所述活塞的状态下所述圆锥表面的直径相对于设置有所述抵接力最大部分的圆柱表面朝向所述气缸膛底部逐渐减小。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装置,其中
在所述杯形密封件的基底部分的基底端表面上设置抵接部分,
所述抵接部分从所述杯形密封件的基底部分的基底端表面朝向所述气缸膛开口部分突出,以使其突出端和所述密封槽的开口侧表面抵接,
在比所述抵接部分更接近内圆周的位置处、在所述杯形密封件的基底部分的基底端表面上设置接触压力调节部分,
所述接触压力调节部分在所述气缸装置处于非运行状态的状态下与所述开口侧表面的内圆周侧不接触;以及
所述接触压力调节部分在所述气缸装置处于运行状态的状态下与所述开口侧表面的内圆周侧接触。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缸装置,其中
所述接触压力调节部分是圆锥表面,其中所述基底端表面和所述密封槽的开口侧表面之间的距离从所述抵接表面朝向所述内圆周逐渐变大,并且接触压力调节部分和所述气缸膛的圆柱面以锐角相交。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装置,其中
所述气缸装置是车辆的液压主缸。

说明书

气缸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缸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其中的活塞经由杯形密封件能活动地插入到气缸膛中的气缸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气缸装置中,已知环形密封槽形成在活塞能够活动地插入到其中的气缸膛的内圆周表面上,并且能够可滑动地密封所述气缸膛和所述活塞之间的部分的杯形密封件被装入到密封槽中。
一般地,如日本专利未经审查的公布第JP-A-2004-231093号中所述,所述密封槽包括:沿着圆周表面延伸的密封槽底面;气缸膛底部侧上的底部侧表面;气缸膛开口部分侧上的开口侧表面;以及开口于活塞的密封槽开口。而且,所述杯形密封件包括:基底部分,其布置在密封槽的气缸膛开口部分侧上;内圆周唇部,该内圆周唇部从基底部分的内圆周侧朝向所述气缸膛底部延伸并具有相对于所述活塞的外圆周表面滑动的内圆周表面;以及外圆周唇部,该外圆周唇部从基底部分的外圆周侧也朝向所述气缸膛底部延伸并且具有抵靠密封槽底面的外圆周表面。
作为具有该形状的杯形密封件中的密封结构,已知一种密封结构,其中所述内圆周唇部的端部侧朝向所述内圆周突出以使所述内圆周唇部的端部的内圆周表面抵靠所述活塞(例如,参见,国际专利未经审查的公布第WO 2004/094208号)。另外,还已知一种密封结构,其中所述内圆周唇部的内圆周表面被形成为平行于所述活塞的外圆周表面以使整个的内圆周表面抵靠所述活塞(例如,参见,日本专利未经审查的公布第JP-A-2005-186925号)。
如WO 2004/094208中所述,在所述杯形密封件中,其中密封是通过使所述内圆周唇部的端部抵靠所述活塞得以实现的,设置在所述活塞中的释放端口定位在邻近所述内圆周唇部的端部的部分处以便减小无效冲程。然而,液压流体的流动通道需要通过在活塞的非运行期间在活塞等的外圆周上提供一个用于维持液压室和蓄液器之间连通的减小直径的部分得以确保。因此,遇到使得气缸装置的结构变得复杂化的问题。
另外,如JP-A-2005-186925中所述,在杯形密封件中,其中使得内圆周唇部的整个内圆周表面抵靠所述活塞,用于确定在活塞开始运行时开始加压的点的密封位置变得不清楚,使得存在无效冲程进入不稳定的状态的情况。在此情况下,所述密封位置能通过增加内圆周唇部抵靠所述活塞的抵接力得以清楚化。然而,对活塞的滑动阻力增加,以使遇到运行感恶化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能够减小无效冲程并且结构简单以及能够提供非常好的运行感的气缸装置。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气缸装置,其包括:
气缸主体,其包括:
带有底部的气缸膛;以及
环形密封槽,其设置在所述气缸膛中;
杯形密封件,其被装入到所述密封槽中;以及
活塞,其经由所述杯形密封件能够滑动地插入到所述气缸膛中,
其中所述密封槽包括:
密封槽底面,其沿着圆周方向延伸;
底部侧表面,其位于气缸膛底部侧上;
开口侧表面,其位于气缸膛的开口部分侧上;以及
密封槽开口,其开口于活塞侧,
所述杯形密封件包括:
基底部分,其布置在所述密封槽的气缸膛开口部分侧上并且具有与所述密封槽的开口侧表面相对的基底端表面;
内圆周唇部,其从所述基底部分的内圆周侧朝向所述气缸膛底部延伸并且具有能够滑动地抵靠所述活塞的外圆周表面的内圆周表面;以及
外圆周唇部,其从所述基底部分的外圆周侧朝向所述气缸膛底部延伸并且具有抵靠所述密封槽底面的外圆周表面,以及
在所述杯形密封件被装入到所述密封槽以及所述活塞被插入到所述气缸膛的状态下,在抵靠所述活塞的抵接力在所述杯形密封件的内圆周表面内变得最大的位置处,抵接力最大部分被设置在所述杯形密封件的内圆周表面中的基底部分侧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其可改进成:
所述抵接力最大部分被设置在所述基底部分的内圆周表面上。
仍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其可改进成:
所述抵接力最大部分被设置在圆柱表面上,该圆柱表面被形成为平行于所述气缸膛的内圆周表面和所述活塞的外圆周表面中的至少一个。
仍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其可改进成:
杯形密封件的内圆周表面在比所述圆柱表面更接近所述气缸膛的底部的位置处由圆锥表面形成,其中在所述杯形密封件的内圆周表面没有抵靠所述活塞的状态下所述圆锥表面的直径相对于设置有所述抵接力最大部分的圆柱表面朝向所述气缸的底部逐渐减小。
仍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其可改进成:
抵接部分设置在所述杯形密封件的基底部分的基底端表面上,
所述抵接部分从所述杯形密封件的基底部分的基底端表面朝向所述气缸膛开口部分突出,以使其突出端和所述密封槽的开口侧表面抵接,
接触压力调节部分在比抵接部分更接近内圆周的位置处设置于杯形密封件的基底部分的基底端表面上,
所述接触压力调节部分在所述气缸装置处于非运行状态的状态下与所述开口侧表面的内圆周侧不接触;以及
所述接触压力调节部分在所述气缸装置处于运行状态的状态下接触所述开口侧表面的内圆周侧。
仍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其可改进成:
所述接触压力调节部分是圆锥表面,其中所述基底端部表面和所述密封槽的开口侧表面之间的距离从所述抵接表面朝向所述内圆周逐渐变大,并且接触压力调节部分以锐角与所述气缸膛的圆柱面相交。
仍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其可改进成:
所述气缸装置是车辆液压主缸。
根据本发明的气缸装置,通过在所述杯形密封件的内圆周表面中在基底部分侧上设置所述抵接力最大部分,能够可靠地设定所述活塞被启动以开始加压液压流体的点。特别地,由于通过在所述基底部分的内圆周表面上设置抵接力最大部分,在当设置在所述活塞中的连通端口穿过所述基底部分的内圆周表面时的点处开始加压所述液压流体,能够减小无效冲程。另外,当与整个内圆周表面的抵接力得以增加的情况相比,能够将整个杯形密封件对所述活塞的滑动阻力的增加抑制到最小并且获得很好的运行感。
特别地,通过将所述抵接力最大部分设置在与所述气缸膛的内圆周表面和所述活塞的外圆周表面中的至少一个平行的圆柱表面的范围内,通过与布置在径向中的基底部分协作能够实现抵接力的稳定,并且与较大的凹面和较大的凸面被设置在所述内圆周表面上的情况相比使所述内圆周唇部的形状简单化。
另外,通过将在比所述抵接力最大部分更接近气缸膛的底部的位置处的内圆周表面形成为直径朝向所述气缸膛的底部逐渐减小的圆锥表面,能够在液压升高的期间通过所述内圆周唇部的端部侧的弹性稳定地确保密封性能。
而且,所述接触压力调节部分优选为所述圆锥表面,在该圆锥表面中所述基底端部表面和所述密封槽的开口侧表面之间的距离从所述抵接表面朝向所述内圆周逐渐变大,并且所述接触压力调节部分和所述气缸膛的圆柱面以锐角相交。根据该结构,在液压升高期间能够以可靠性增加的方式使所述抵接力最大部分压靠所述活塞。
因此,由于可改进密封特性和无效冲程的稳定性,因此通过将本发明的气缸装置应用到例如具有制动控制机构的制动系统的车辆液压主缸,能够获得非常好的运行感并稳定地获得可靠的制动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用于本发明的气缸装置的杯形密封件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横截面图;
图2是所述杯形密封件的部分剖开的透视图;
图3是应用本发明的气缸装置的液压主缸的横截面视图;
图4是所述液压主缸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的横截面视图;
图5A到图5C是表示活塞开始运行时刻的状态的解释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到图5C表示将本发明的气缸装置应用到柱塞类型的车辆液压主缸的一个实施方式。
首先,如图3所示,在液压主缸10中,带有底部的气缸膛12形成在气缸主体11中。气缸主体11形成有沿着气缸膛12的气缸的轴向开口于中间部分的第一输出端口13以及开口于所述气缸膛12的底部侧上的第二输出端口14。另外,一对凸起部被设置成在气缸主体11的上部上突出。和气缸膛12连通的第一和第二流体通道孔15和16分别设置在两个凸起部11a和11a中。蓄液器18经由密封垫圈(grommet seal)17和17被连接到凸起部11a和11a。
在气缸膛12中,第一柱塞19(活塞)能够经由第一和第二杯形密封件20和21得以滑动地插入,第二柱塞22(活塞)经由第三和第四杯形密封件23和24得以滑动地插入。第一杯形密封件20被装入到在第一流体通道孔15的气缸膛开口部分侧上形成的第一密封槽25中。第二杯形密封件21被装入到在所述第一流体通道孔15的气缸膛的底部侧上形成的第二密封槽26中。第三杯形密封件23被装入到在所述第二流体通道孔16的气缸膛的开口部分侧上形成的第三密封槽27中。第四杯形密封件24被装入到在所述第二流体通道孔16的气缸膛的底部侧上形成的第四密封槽28中。
柱塞19和22分别在气缸膛的开口部分侧上形成有第一凹部19a和22a,并且在所述气缸膛的底部侧上分别形成有第二凹部19b和22b。推杆29被插入到第一柱塞19的第一凹部19a中。与沿着气缸的轴向方向设置在中间部分的第一输出端口13和第一流体通道孔15连通的第一液压室30被限定在第一柱塞19的第二凹部19b和所述第二柱塞22的第一凹部22a之间。与设置在气缸膛的底部侧的第二输出端口14和第二流体通道孔16连通的第二液压室31被限定在第二柱塞22的第二凹部22b和气缸膛12的底壁12a之间。
在第一柱塞19中,延伸过第一柱塞19的一个或多个小直径的连通端口19c在比处于非运行状态的第二杯形密封件21的位置更接近所述气缸膛开口部分的位置处沿着圆周方向被钻孔。同样在第二柱塞22中,延伸过第二柱塞22的一个或多个小直径的连通端口22c在比处于非运行状态的第四杯形密封件24的位置更接近所述气缸膛的开口部分的位置沿着所述圆周方向被钻孔。
在第一液压室30中,设置有第一弹簧机构36,该第一弹簧机构36包括:具有基本为圆柱形状的第一保持器32;第一导销33,其被插入到所述第一保持器32中并且具有被锁定在第一保持器32的端部的头部33a和连接到第一连接板34的底部;以及第一复位弹簧35,其将所述第一柱塞19朝向所述气缸膛的开口部分侧偏置。
另外,在第二液压室31中,与第一弹簧机构36相似,设置有第二弹簧机构41,该第二弹簧机构41包括:具有基本为圆柱形状的第二保持器37;第二导销38,其被插入到所述第二保持器37中并且具有被锁定在第二保持器37的端部的头部38a和连接到第二连接板39的底部;以及第二复位弹簧40,其将所述第二柱塞22朝向所述气缸膛的开口部分侧偏压。
在气缸膛12中,小直径的气缸部分12b和12c分别形成在第二和第四密封槽26和28的每个中的气缸膛的底部侧上。连通于第一流体通道孔15和所述连通端口19c的大直径的气缸部分12d和连通于第二流体通道孔16和所述连通端部22c的大直径的气缸部分12e分别形成在第二和第四密封槽26和28的每个的气缸膛的开口部分侧上。第一和第三密封槽25和27是众所周知的环形密封槽,所述第一和第三杯形密封件20和23是众所周知的杯形密封件。
因为本发明被应用于装入第二密封槽26中的第二杯形密封件21和装入到第四密封槽28中的第四杯形密封件24,第二和第四杯形密封件21和24具有相同的结构,下面将参照图1、2、4和5描述第二密封槽26和第二杯形密封件21,省略了第四密封槽28和第四杯形密封件24的详细描述。
第二密封槽26是环形槽,其具有:沿着圆周方向延伸的密封槽底面26a;位于气缸膛的底部侧上的底部侧表面26b;位于气缸膛的开口部分侧上的开口侧表面26c;以及开口于第一柱塞19侧上的密封槽开口26d。底部侧表面26b是圆锥表面以使底部侧表面26b和开口侧表面26c之间的轴向长度朝向所述内圆周侧逐渐变大。另外,底部侧表面26b的圆锥表面的假设的顶部位于气缸底侧上。
第二杯形密封件21包括:布置在第二密封槽26的气缸膛的开口部分侧上的基底部分21a;内圆周唇部21b;以及外圆周唇部21c。
内圆周唇部21b从基底部分21a的内圆周侧朝向气缸膛12的底部延伸以使其端部抵靠底部侧表面26b从而挡住密封槽开口26d。另外,内圆周唇部21b具有内圆周表面,其能够滑动地接触于第一柱塞19的外圆周表面。
外圆周唇部21c从基底部分21a的外圆周侧朝向气缸膛12的底部延伸。外圆周唇部21c具有外圆周表面,其抵靠第二密封槽26的密封槽底面26a。
内圆周唇部21b的径向尺寸被做成大于外圆周唇部21c的径向尺寸。多个弹性突起件21d设置在内圆周唇部21b上以便从内圆周唇部21b的外圆周侧上的端部以规则间隔沿着径向朝所述气缸膛的底部突出。
另外,在与第二密封槽26的开口侧表面26c相对的基底部分的基底端表面21e中,沿着径向在外圆周侧上大约一半的基底端表面21e朝向气缸膛的开口部分侧突起。当第二杯形密封件21被装入到第二密封槽26中时,基底端表面21e用作抵接表面21f,该抵接表面21f与作为开口侧表面26c的外圆周侧的密封槽底面26a上的部分形成表面接触。
另一方面,作为基底端表面21e的内圆周侧的、沿着径向方向密封槽开口26d侧上的大约一半的基底端表面21e用作由圆锥表面形成的接触压力调节部分21g(接触压力调节表面)。接触压力调节表面21g的圆锥表面使得所述基底端表面21e和所述开口侧表面26c之间的距离从抵接表面21f朝向内圆周逐渐变大。接触压力调节表面21g的圆锥表面和气缸膛12的假设的圆柱面以锐角相交。
对于接触压力调节表面21g,当液压主缸10处于非运行状态时,内圆周侧上的开口侧表面26c的一半和内圆周侧(非接触状态)上的基底端表面21e的一半之间形成间隙。
另一方面,当液压主缸10处于运行状态时,通过由第一液压室30的液压升高引起的基底部分21a的变形,内圆周侧上的开口侧表面26c的一半和所述内圆周侧上的基底端表面21e的一半彼此压接触(压接触状态)。
用于使基底部分21a的内圆周侧和外圆周侧彼此连通的多个连通槽21h是从抵接表面21f到基底部分侧上的外圆周唇部21c的外圆周表面予以形成的。另外,从抵接表面21f到弹性突起件21d的每个的端部的长度被做成大于沿着第二密封槽26的轴向的长度。在当第二杯形密封件21装入到第二密封槽26时弹性突起件21d的每个的端部朝向所述柱塞侧弯曲的状态下,弹性突起件21d的每个的端部抵靠第二密封槽26的底部侧表面26b。
在第二杯形密封件21没有装入到第二密封槽26的状态下,第二杯形密封件21的内圆周表面的基底部分21a侧用作圆柱表面21i,该圆柱表面21i平行于气缸膛12的内圆周表面以及第一柱塞19的外圆周表面。在比圆柱表面21i更接近所述端部的位置处的内圆周表面(即,如图1所示,比在所述气缸膛的轴向上的中间部分的P点更接近气缸膛底部的位置处的内圆周表面)用作圆锥表面21j,该圆锥表面21j以相对于与圆柱表面21i正交的平面S的角度θ朝向气缸膛逐渐减小其直径。
圆锥表面21j被形成为以使圆锥表面21j的端部抵靠第一柱塞19的外圆周表面以便使内圆周唇部21b的端部侧朝向外圆周方向产生稍微的弹性变形。因此,当第二杯形密封件21被装入到第二密封槽26以及第一柱塞19被插入到气缸膛12时,通过内圆周唇部21b的恢复力,圆锥表面21j的端部可靠地抵靠第一柱塞19的外圆周表面。另外,用于减小第一柱塞19的滑动阻力的多个环形槽21k彼此平行地沿着圆周方向设置在圆锥表面21j的基底部分21a侧上。
另外,抵接力最大部分21m被设置在基底部分21a的内圆周表面部分的气缸膛开口部分侧上以及圆柱表面21i的基底部分侧上的端部处。
在抵接力最大部分21m处,当第二杯形密封件21被装入到第二密封槽26以及第一柱塞19被插入到气缸膛12时通过使用基底部分21a抑制朝向外圆周侧的变形来使得抵靠第一柱塞19的外圆周表面的抵接力在第二杯形密封件21的内圆周表面内变得最大。
当上述液压主缸10处于非运行状态时,通过第一和第二复位弹簧35和40的弹性力,第一和第二柱塞19和22被布置在如图3所示的位置处。因此,允许液压流体经由第一流体通道孔15、大直径的气缸部分12d以及连通端口19c在蓄液器18和第一液压室30之间流动,并且允许液压流体经由第二流体通道孔16、大直径的气缸部分12e以及连通端口22c在蓄液器18和第二液压室31之间流动。
另外,第二和第四密封槽26和28之间的距离,第一柱塞19的连通端口19c和第二柱塞22的连通端口22c之间的距离被设定成彼此相等。另外,所述接触压力调节表面21g与内圆周侧上的开口侧表面26c的一半分开。
另一方面,当液压主缸10处于运行状态时,当推杆29将第一柱塞19推向气缸膛的底部侧时,第一柱塞19在气缸膛12中向前朝向所述底部移动,并在第一液压室30中压缩第一复位弹簧35,同时,第二柱塞22开始向前朝向气缸膛底部移动。
而且,在第一液压室30的一侧上,第一柱塞19从所述非运行状态向前移动,气缸膛的开口部分侧上的连通端口19c的端部穿过气缸膛开口部分侧上的第二杯形密封件21的内圆周表面的端部,且所述第一液压室30和蓄液器18之间的连通被关闭。然后,开始在第一液压室30内产生液压,并且加压的液压流体经由第一输出端口13被供给到一个制动系统(参见图5A)。
此时,由于抵接力最大部分21m被设置在气缸膛的开口部分侧上的第二杯形密封件21的内圆周表面部分的端部,在当气缸膛开口部分侧上的连通部分19c的端部穿过抵接力最大部分21m时的点处,抵接力最大部分21m可靠地抵靠第一柱塞19的外圆周表面以便可靠地阻挡第一液压室30和蓄液器18之间的连通。结果,能够在该点可靠地产生所述液压。
而且,当在第一液压室30中开始产生液压时,在第二杯形密封件21中,沿着第二杯形密封件21的基底部分21a、内圆周唇部21b以及外圆周唇部21c从所述内部被推动和打开的方向所产生的液压施加力。然后,基底部分21a、内圆周唇部21b以及外圆周唇部21c分别被压靠开口侧表面26c、第一柱塞19的外圆周表面以及密封槽底面26a。
因此,基底部分21a的外圆周部分的抵接表面21f与所述开口侧表面26c有力地压接触,基底部分21a的内圆周部分被变形以便填入所述接触压力调节表面21g和开口侧表面26c之间的间隙,并且接触压力调节表面21g与开口侧表面26c形成压接触。此时,基底部分21a的内圆周部分被变形以便将基底部分21a的内圆周表面压向第一柱塞19的外圆周表面(参见图5B)。
在当在第一液压室30中开始产生液压的点处,接触压力调节表面21g没有接触开口侧表面26c以使在表面21g和26c之间没有产生接触压力。此后,通过由第一液压室30中的液压升高引起的基底部分21a的内圆周部分的弹性形变,接触压力调节表面21g压接触于开口侧表面26c以使在表面21g和26c之间产生接触压力。
因为表面21g和26c之间的接触压力小于抵接表面21f(即使在产生液压之前,其已经与开口侧表面26c抵接)和开口侧表面26c之间的接触压力,所以由通过液压彼此形成压接触的表面21g和26c之间产生的压接触而使表面21g和26c之间产生的滑动阻力可以减小。因此,基底部分21a的内圆周部分沿着径向延伸的上述变形没有受到表面21g和26c之间的滑动阻力所损害。
因此,从当第一柱塞19向前运动以关闭连通端口19c以及液压流体开始被加压时的点起,能够使设置在基底部分21a的内圆周表面上的抵接力最大部分21m平顺地压靠第一柱塞19的相对的外圆周表面,以便使第二杯形密封件21和第一柱塞19之间的接触压力最优化以及稳定地获得可靠的密封力。因此,即使当第一柱塞19的向前运动的速度较慢时也能够防止无效冲程的增加,以及获得很好的运行感。另外,由于随着由第一柱塞19的向前运动而引起第一液压室30中的液压升高,设置在内圆周唇部21b的端部侧上的圆锥表面21j也压靠第一柱塞19的外圆周表面。因此,能够充分地确保由第二杯形密封件21提供的密封性能(参见图5C)。
另外,在弹性突起件21d的端部朝向第一柱塞19弯曲的状态下,形成在第二杯形密封件21中的弹性突起件21d的端部抵靠第二密封槽26的底部侧表面26b。因此,第二杯形密封件21沿着气缸轴向的移动得以调节以使无效冲程中的增加和变化得以抑制。
此外,由于在弹性突起件21d朝向所述第一柱塞的状态下内圆周唇部21b被装入到第二密封槽26中,因此内圆周唇部21b通过对所述弯曲的反作用力朝向所述第一柱塞被恒定地偏压,使得能够确保内圆周唇部21b和第一柱塞19之间的密封特性。
另外,由于内圆周唇部21b的径向尺寸被做成大于外圆周唇部21c的径向尺寸,且弹性突起件21d在外圆周侧上从内圆周唇部21b的端部突出,因此当与外圆周唇部21c具有基本等于内圆周唇部21b的厚度的正常厚度的情况相比时,其能够改进内部圆周唇部21b的刚性,确保密封性能稳定以及获得较大空间,用于弹性突起件21d弯向所述第一柱塞。
而且,第二密封槽26的底部侧表面26b形成为圆锥表面形状,该圆锥表面形状在轴向上从所述开口侧表面26c的长度尺寸朝向内圆周侧逐渐变大。因此,在弹性突起件21d弯曲的反作用力中的在内圆周方向施加的分力得以增加。因此能够在可靠性提高的情况下使所述内圆周唇部21b朝向所述第一柱塞偏压。而且,由于第二密封槽26被形成密封槽开口26d被加宽的形状,因此能够改进杯形密封件21装入到第二密封槽26的配合性能并且容易将弹性突起件21d的端部朝向所述第一柱塞弯曲。
另外,当第一柱塞19退回到初始位置时,由于弹性突起件21d被以规则间隔设置并且在邻近的弹性突起件21d之间形成间隙,因此液压流体可经由所述间隙和连通槽21h从蓄液器18侧满意地流入第一液压室30中以使第二杯形密封件21没有被强制变形。
另外,由于在非运行期间连通端口19c的位置被设置在比第二杯形密封件21的基底部分21a更接近所述气缸膛开口部分的位置处,因此能够使液压流体平顺地流过所述连通端口19c。例如,当本发明的气缸装置被应用于具有制动控制机构的制动系统的车辆液压主缸时,由制动控制机构的运行引起的液压流体的流动没有受到妨碍。
另外,由于当与内圆周唇部21b的整个内圆周表面有力地压靠所述第一柱塞侧的部分的情况下相比,整个杯形密封件中的滑动阻力的增加能被抑制到最小值,因此能够获得很好的运行感。
抵接力最大部分21m可以形成为具有任意结构的任意形状,并且所述抵接力最大部分可以通过例如在内圆周唇部21b的圆周方向形成适当的凸凹形状得以获得。然而,为了在非运行期间减小无效冲程和改进连通端口的流体流动,优选在所述杯形密封件的内圆周表面中的基底部分侧上设置凸凹形状。
另外,通过在具有较大径向尺寸的基底部分21a的内圆周表面部分上设置凸凹形状能够容易地形成所述抵接力最大部分21m,并且通过将基本平行于气缸膛12的内圆周表面和活塞的外圆周表面(第一柱塞19、第二柱塞22)的圆柱形表面21i采用为设置有抵接力最大部分21m的部分,能够简化杯形密封件21和24的形状。
另外,内圆周唇部21b的端部的内圆周表面可以形成类似于所述抵接力最大部分的圆柱表面。然而,通过采用如上所述的圆锥表面21j,当所述液压室中的液压升高时能够提高密封性能。
另外,抵接表面21f和接触压力调节表面21g之间的边界的位置被设定在沿径向方向比内圆周唇部21b的延伸的基底端部更接近外圆周的位置(即,比内圆周唇部21b的外圆周侧上的表面延伸和相交于基底端表面21e的位置更接近于外圆周的位置)。因此,与所述边界被定位在接近所述基底部分的内圆周的位置处的情况相比,能够充分地确保基底部分21a的变形量和朝向第一柱塞19的压力。
另外,优选将边界的位置设定在比外圆周唇部21c的延伸的基底端部更接近内圆周的位置(即,比外圆周唇部21c的内圆周侧上的表面延伸和交叉于基底端表面21e的位置更接近内圆周的位置)。当所述边界被定位在邻近所述基底部分的外圆周的位置处时,可能所述基底部分21a的变形量会过大而损害稳定性。
另外,接触压力调节表面21g的形状不限于上述的圆锥形状,并且所述接触压力调节表面21g还可形成为球面形。
而且,在第二液压室31侧上,与第一液压室30侧上的相似,在当第二柱塞22从所述非运行状态向前运动时的点处,所述气缸膛的开口部分侧上的连通端口22c的端部穿过第四杯形密封件24的基底部分24a。因此,第二液压室31和蓄液器18之间的连通通过抵接力最大部分关闭,开始在第二液压室31中产生液压,并且加压的液压流体经由第二输出端口14被供给到其他制动系统。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通过将所述气缸膛的底部侧上的内圆周表面形成为所述圆锥表面,在液压升高期间所述密封性能得以改进。然而,所述气缸膛的底部侧上的内圆周表面也可以形成为圆柱表面或凹凸表面。另外,虽然通过设置所述接触压力调节部分,所述抵接力最大部分能以可靠性提高的方式压靠所述活塞,但是可以不设置所述接触压力调节部分。
尽管已经结合示例性的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对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明显的是,在不背离本发明的情况下可以在其中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因此,其目的在于将落入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改变和修改涵盖在附属的权利要求中。

气缸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气缸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气缸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气缸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缸装置.pdf(2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缸装置,其中,杯形密封件(21)包括基底部分(21a),其布置在密封槽的气缸膛开口部分侧上;内圆周唇部(21b),其从所述基底部分的内圆周侧朝向气缸膛的底部延伸并且具有能够滑动地抵靠活塞(柱塞)的外圆周表面的内圆周表面。在杯形密封件(21)被装入到所述密封槽中并且柱塞(19)被插入到气缸膛(12)中的状态下,抵靠柱塞(19)的抵接力在杯形密封件(21)的内圆周表面中变得最大之处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工程元件或部件;为产生和保持机器或设备的有效运行的一般措施;一般绝热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