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称不平衡式静压力推进器.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1002440 上传时间:2018-03-24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537.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41108.4

申请日:

2009.07.14

公开号:

CN101956682A

公开日:

2011.01.2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F03G 7/10申请公布日:20110126|||公开

IPC分类号:

F03G7/10

主分类号:

F03G7/10

申请人:

李贵祥

发明人:

李贵祥

地址:

528325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街道祥和路嘉信城市花园18座8B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系统,特别是无需借助外来能源、外部动力,利用行星齿轮机构将静压力转换成机器直线运动的推力,其反作用力作用于地面或水面的静压力推进器。主要包括压力系统(1)、推杆(2)、行星齿轮机构(3)、齿轮(4)、联轴(5)、齿圈支杆(6)、行星架支杆(7)和压力调节器(8),压力系统通过推杆从行星齿轮机构的两侧输出大小不相等的静压力,静压力通过齿轮、联轴传递至行星齿轮机构,由齿圈(3.3)向齿圈支杆输送一对方向相反但大小不相等的推力,而行星架(3.2)作为力传递的支点,其支承力被分解成一对方向相反但大小不相等的力。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对称不平衡式静压力推进器, 主要包括压力系统 (1)、 推杆 (2)、 行星齿轮机构 (3)、 齿轮 (4)、 联轴 (5)、 齿圈支杆 (6)、 行星架支杆 (7) 和压力调节器 (8), 其特征是压力系 统通过推杆从行星齿轮机构的两侧向行星齿轮机构输出大小不相等、 方向相反的静压力, 静压力通过齿轮、 联轴传递至行星齿轮机构, 由齿圈 (3.3) 向齿圈支杆输送一对方向相反 的力, 而行星架 (3.2) 作为力传递的支点, 其支承力被分解成一对方向相反的力, 通过将行 星架的支承力或齿圈支杆的推力部份转移到地面或水面等介质或使之部份相互抵消, 使交 通工具获得前进的动力。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对称不平衡式静压力推进器, 其特征是压力系统从推进器推进 方向一侧向行星齿轮机构输送的静压力大于从另一侧输送的静压力。 3. 根据权利要求 1 和 2 所述对称不平衡式静压力推进器, 其特征是两组或两组以上的 静压力推进器设在车辆或船只上, 以获得更大、 更平稳的推进力。 4. 根据权利要求 1、 2 和 3 所述对称不平衡式静压力推进器, 其特征是推进杆为带齿的 推进杆或不带齿的推进杆, 与之相对应的是齿轮 (4) 为带齿的齿轮或齿轮用直杆替代。 5.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4 任一权利要求所述对称不平衡式静压力推进器, 其特征是所述 压力系统为液压系统或液气混压系统或气压系统或弹簧压力或磁力压力系统。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对称不平衡式静压力推进器, 其特征是压力系统设有压力调节 器或压力调节装置。 7.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6 任一权利要求所述对称不平衡式静压力推进器, 其特征是推进 器设有转向机构。
3: 3) 向齿圈支杆输送一对方向相反 的力, 而行星架 (3.2) 作为力传递的支点, 其支承力被分解成一对方向相反的力, 通过将行 星架的支承力或齿圈支杆的推力部份转移到地面或水面等介质或使之部份相互抵消, 使交 通工具获得前进的动力。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对称不平衡式静压力推进器, 其特征是压力系统从推进器推进 方向一侧向行星齿轮机构输送的静压力大于从另一侧输送的静压力。 3. 根据权利要求 1 和 2 所述对称不平衡式静压力推进器, 其特征是两组或两组以上的 静压力推进器设在车辆或船只上, 以获得更大、 更平稳的推进力。
4: 根据权利要求 1、 2 和 3 所述对称不平衡式静压力推进器, 其特征是推进杆为带齿的 推进杆或不带齿的推进杆, 与之相对应的是齿轮 (4) 为带齿的齿轮或齿轮用直杆替代。
5: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4 任一权利要求所述对称不平衡式静压力推进器, 其特征是所述 压力系统为液压系统或液气混压系统或气压系统或弹簧压力或磁力压力系统。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对称不平衡式静压力推进器, 其特征是压力系统设有压力调节 器或压力调节装置。
7: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6 任一权利要求所述对称不平衡式静压力推进器, 其特征是推进 器设有转向机构。

说明书


对称不平衡式静压力推进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系统, 特别是无需借助外来能源、 外部动力, 利用行星齿轮机 构将静压力转换成机器直线运动的推力, 其反作用力部份被抵消、 部份作用于地面或水面 的静压力推进器 .技术背景
     现有的推进器, 包括发动机、 光帆推进器等, 都是以石油、 光能、 电能等能源为动 力, 成本高及对环境污染严重。
     本人申请号为 200910039207.9 的静压力推进器, 是第一次将静压力转化为机器 无介质直线推进的偿试, 但由于当时对力的相互关系了理解得并不透彻, 所以并不成功。 本 人将静压力转化为动力的专利申请还有申请号为 200910038049.5 的原子运动仿真机、 申 请号为 200910039980.5 的静压力原动机、 申请号为 200910039353.1 的静压力旋转机和申 请号为 200910040568.5 的静压力原动机, 大都被自己试验证明并不可行, 但也因此对力的 相互作用关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为本发明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本发明利用行星齿轮机构可以将力的方向反转的特性, 成功地将静压力转化为直 线运动的推力, 其反作用力部份被抵消、 部份作用于地面或水面, 实现无需外来能源和外部 动力的机器直线推进, 特别是车辆和船只的推进。
     本发明是在本人申请号为 200910040980.7 一种静压力推进器发展而来, 之所以 要重新提出申请, 是因为前一个设计方案可能存在缺陷 : 对称性平衡。 发明内容 一种对称不平衡式静压力推进器, 主要包括压力系统 (1)、 推杆 (2)、 行星齿轮机 构 (3)、 齿轮 (4)、 联轴 (5)、 齿圈支杆 (6)、 行星架支杆 (7) 和压力调节器 (8), 其特征是压 力系统通过推杆从行星齿轮机构的两侧输出大小不相等、 方向相反的静压力, 从推进方向 的一侧输出的静压力大于相反的一侧, 静压力通过齿轮、 联轴传递至行星齿轮机构, 由齿圈 (3.3) 向齿圈支杆输送一对方向相反但大小不相等的推力, 而行星架 (3.2) 作为力传递的 支点, 其支承力被分解成一对方向相反但大小不相等的力, 行星架的支承力与齿圈的推力 相垂直或不平行。
     如附图 2 所示, 假设为一辆车, 行星架支杆有一个向下的支承力通过轮子作用在 地面上, 行星架支杆有一个向上的升力, 被车辆自身的重力所抵消, 而由于齿圈两侧的推力 不相等, 压力系统两侧的反推力也不相等, 车辆获得向前的推进力。此外, 只要将行星支架 和齿圈支架的角色调换, 也可以将齿圈支杆的力转移至地面。
     本发明利用了行星齿轮机构可以将力反转的特性, 制造了 “对称不平衡” 的条件, 借助物体自身的重力及地面或水面化解反作用力, 达到向前推进的目的。 “对称不平衡” 的 意思是 : 任何力的产生都是以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的对称方式发生, 但在空间上通过对力的 方向的设计, 使方向不同和力有机会传递给外界物质, 从而为打破平衡创造条件。
     如果车辆或船只上设置两组或两组以上的静压力推进器, 还可以获得更大及稳定 性更好的推进力。
     推杆有带齿条的推杆, 也有不带齿条的推杆。 带齿条的推杆给齿轮施加推力, 再由 轴将力传递给行星齿轮机构、 推进杆及行星架支杆, 两条推杆分设在齿轮的两边, 从相反的 方向给齿轮施加推力, 同时也对齿轮起支撑的作用。 当推杆不带齿条时, 相应的齿轮也用直 杆来取代, 此时推杆应另延伸一条支杆出来, 以对直杆和轴起支撑作用。 而且由于齿轮实际 上并不旋转, 所以齿轮的边缘不一定要全部带齿, 部份带齿也可以。
     齿圈支杆可以设一条或两条, 只设一条时, 有一个力经行星齿轮向行星架、 太阳轮 传递。
     所述压力系统为液压系统或液气混压系统或气压系统或弹簧压力系统。 无论有两 组或多少组行星齿轮力传递结构, 最好只用一个压力系统, 各压力输送管通过管道连接起 来, 以方便调节压力。 但在特殊的场合, 可以设两套压力系统, 其中一套作为后备系统, 以保 障机器的可靠性。
     液气混压系统是指压力系统内既有气体又有液压油, 液压油和气体混和在一起, 或者, 液压油和气体用气囊或活塞隔开。液气混压的好处是 : 液压油相对气体而言, 没那么 容易泄漏, 而气体的压缩弹性比液压油大, 两者混合使用, 可以使机器获得更加稳定的性能 和更具弹性和精确的调速度。 弹簧压力系统靠自力式压力调节装置调节压力, 无液体或气体泄漏的问题。
     此外还可以利用磁铁制造压力系统, 但磁力的强度比较小, 难以驱动车辆, 但磁力 压力系统安装及控制比较方便, 可以应用在玩具制造业及不需要较大动力的地方。
     压力系统设有压力调节器或压力调节装置, 通过调节压力系统的压力, 实现对机 器的开启、 关闭和速度控制。
     由于任何交通工具都需要对方向进行调节或校正, 所以推进器通常设有转向机 构。 当然转向机构还可以设在交通工具的其它位置, 不一定要与动力输出机构结合在一起。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 2 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 3 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 4 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 1, 一种对称不平衡式静压力推进器, 主要包括压力系统 (1)、 推杆 (2)、 行 星齿轮机构 (3)、 齿轮 (4)、 联轴 (5)、 齿圈支杆 (6)、 行星架支杆 (7)、 压力调节器 (8) 和支点 (9), 其特征是压力系统通过推杆从行星齿轮机构的两侧输出大小不相等、 方向相反的静压 力, 从推进方向的一侧输出的静压力大于相反的一侧, 静压力通过齿轮、 联轴传递至太阳轮 (3.1)、 行星齿轮 (3.4) 齿圈 (3.3) 和行星架 (3.2), 由齿圈向齿圈支杆输送一对方向相反 A力和 D 力, A 力大于 D 力, 而行星架 (3.2) 作为力传递的支点, 其支承力被分解成一对方向 相反的 B 力和 C 力, B 力大于 C 力, 行星架的支承力 (B 力和 C 力 ) 与齿圈的推力 (A 力和 D 力 ) 相垂直。E、 F、 G、 H 为推杆对压力系统的反推力, E+F 大于 G+H。
     第二实施例
     参见图 2, 本例从力的传递路线分析推进力产生的原因, 假设每条推杆输出的静压 力都为 10, 6 条推杆输出 60 的静压力, 则对齿圈支杆产生 60 的静压力, 假设两条齿圈支杆 分别得到 A = 40 和 D = 20 的力, 则两条行星架支杆分别得到 B = 80 和 C = 40 的力, 那么 车辆得到前后上下四个不同方向的力 : X1 = A+E+F = 80 ; X2 = D+G+H = 40 ; Y1 = B = 80 ; Y2 = C = 40。其中 Y1 在车辆的后面, Y1 经车轮被传递至地面, Y2 为升力, 被车辆本身的重 量所抵消, 侧车辆得到向前的推力 X1-X2 = 40。其余未述部分同第一实施例, 不再重复。
     第三实施例
     参见图 3, 本例推进器的推杆改为不带齿的推杆, 齿轮改为直杆, 推杆一侧延伸有 支杆。齿圈支杆也只有一条。其余未述部分同第一、 第二实施例, 不再重复。
     第四实施例
     参见图 4, 两组推进装置水平设置在同一车辆上, 其产生的反作用力除了作用于地 面外, 部份反作用力还相互抵消, 以获得更平稳、 效率更高的推进力。

对称不平衡式静压力推进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对称不平衡式静压力推进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对称不平衡式静压力推进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称不平衡式静压力推进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称不平衡式静压力推进器.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56682A43申请公布日20110126CN101956682ACN101956682A21申请号200910041108422申请日20090714F03G7/1020060171申请人李贵祥地址528325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街道祥和路嘉信城市花园18座8B72发明人李贵祥54发明名称对称不平衡式静压力推进器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系统,特别是无需借助外来能源、外部动力,利用行星齿轮机构将静压力转换成机器直线运动的推力,其反作用力作用于地面或水面的静压力推进器。主要包括压力系统1、推杆2、行星齿轮机构3、齿轮4、联轴5、齿圈支杆6、行星架支杆7和压力调节器8。

2、,压力系统通过推杆从行星齿轮机构的两侧输出大小不相等的静压力,静压力通过齿轮、联轴传递至行星齿轮机构,由齿圈33向齿圈支杆输送一对方向相反但大小不相等的推力,而行星架32作为力传递的支点,其支承力被分解成一对方向相反但大小不相等的力。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4页CN101956682A1/1页21一种对称不平衡式静压力推进器,主要包括压力系统1、推杆2、行星齿轮机构3、齿轮4、联轴5、齿圈支杆6、行星架支杆7和压力调节器8,其特征是压力系统通过推杆从行星齿轮机构的两侧向行星齿轮机构输出大小不相等、方向相反的静压力,静压力通过齿轮。

3、、联轴传递至行星齿轮机构,由齿圈33向齿圈支杆输送一对方向相反的力,而行星架32作为力传递的支点,其支承力被分解成一对方向相反的力,通过将行星架的支承力或齿圈支杆的推力部份转移到地面或水面等介质或使之部份相互抵消,使交通工具获得前进的动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对称不平衡式静压力推进器,其特征是压力系统从推进器推进方向一侧向行星齿轮机构输送的静压力大于从另一侧输送的静压力。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对称不平衡式静压力推进器,其特征是两组或两组以上的静压力推进器设在车辆或船只上,以获得更大、更平稳的推进力。4根据权利要求1、2和3所述对称不平衡式静压力推进器,其特征是推进杆为带齿的推进杆或不带齿的推。

4、进杆,与之相对应的是齿轮4为带齿的齿轮或齿轮用直杆替代。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对称不平衡式静压力推进器,其特征是所述压力系统为液压系统或液气混压系统或气压系统或弹簧压力或磁力压力系统。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对称不平衡式静压力推进器,其特征是压力系统设有压力调节器或压力调节装置。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对称不平衡式静压力推进器,其特征是推进器设有转向机构。权利要求书CN101956682A1/3页3对称不平衡式静压力推进器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系统,特别是无需借助外来能源、外部动力,利用行星齿轮机构将静压力转换成机器直线运动的推力,其反作用力部份被抵消、部份作。

5、用于地面或水面的静压力推进器技术背景0002现有的推进器,包括发动机、光帆推进器等,都是以石油、光能、电能等能源为动力,成本高及对环境污染严重。0003本人申请号为2009100392079的静压力推进器,是第一次将静压力转化为机器无介质直线推进的偿试,但由于当时对力的相互关系了理解得并不透彻,所以并不成功。本人将静压力转化为动力的专利申请还有申请号为2009100380495的原子运动仿真机、申请号为2009100399805的静压力原动机、申请号为2009100393531的静压力旋转机和申请号为2009100405685的静压力原动机,大都被自己试验证明并不可行,但也因此对力的相互作用关。

6、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本发明的出现奠定了基础。0004本发明利用行星齿轮机构可以将力的方向反转的特性,成功地将静压力转化为直线运动的推力,其反作用力部份被抵消、部份作用于地面或水面,实现无需外来能源和外部动力的机器直线推进,特别是车辆和船只的推进。0005本发明是在本人申请号为2009100409807一种静压力推进器发展而来,之所以要重新提出申请,是因为前一个设计方案可能存在缺陷对称性平衡。发明内容0006一种对称不平衡式静压力推进器,主要包括压力系统1、推杆2、行星齿轮机构3、齿轮4、联轴5、齿圈支杆6、行星架支杆7和压力调节器8,其特征是压力系统通过推杆从行星齿轮机构的两侧输出大小不相等。

7、、方向相反的静压力,从推进方向的一侧输出的静压力大于相反的一侧,静压力通过齿轮、联轴传递至行星齿轮机构,由齿圈33向齿圈支杆输送一对方向相反但大小不相等的推力,而行星架32作为力传递的支点,其支承力被分解成一对方向相反但大小不相等的力,行星架的支承力与齿圈的推力相垂直或不平行。0007如附图2所示,假设为一辆车,行星架支杆有一个向下的支承力通过轮子作用在地面上,行星架支杆有一个向上的升力,被车辆自身的重力所抵消,而由于齿圈两侧的推力不相等,压力系统两侧的反推力也不相等,车辆获得向前的推进力。此外,只要将行星支架和齿圈支架的角色调换,也可以将齿圈支杆的力转移至地面。0008本发明利用了行星齿轮机。

8、构可以将力反转的特性,制造了“对称不平衡”的条件,借助物体自身的重力及地面或水面化解反作用力,达到向前推进的目的。“对称不平衡”的意思是任何力的产生都是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对称方式发生,但在空间上通过对力的方向的设计,使方向不同和力有机会传递给外界物质,从而为打破平衡创造条件。说明书CN101956682A2/3页40009如果车辆或船只上设置两组或两组以上的静压力推进器,还可以获得更大及稳定性更好的推进力。0010推杆有带齿条的推杆,也有不带齿条的推杆。带齿条的推杆给齿轮施加推力,再由轴将力传递给行星齿轮机构、推进杆及行星架支杆,两条推杆分设在齿轮的两边,从相反的方向给齿轮施加推力,同时也。

9、对齿轮起支撑的作用。当推杆不带齿条时,相应的齿轮也用直杆来取代,此时推杆应另延伸一条支杆出来,以对直杆和轴起支撑作用。而且由于齿轮实际上并不旋转,所以齿轮的边缘不一定要全部带齿,部份带齿也可以。0011齿圈支杆可以设一条或两条,只设一条时,有一个力经行星齿轮向行星架、太阳轮传递。0012所述压力系统为液压系统或液气混压系统或气压系统或弹簧压力系统。无论有两组或多少组行星齿轮力传递结构,最好只用一个压力系统,各压力输送管通过管道连接起来,以方便调节压力。但在特殊的场合,可以设两套压力系统,其中一套作为后备系统,以保障机器的可靠性。0013液气混压系统是指压力系统内既有气体又有液压油,液压油和气体。

10、混和在一起,或者,液压油和气体用气囊或活塞隔开。液气混压的好处是液压油相对气体而言,没那么容易泄漏,而气体的压缩弹性比液压油大,两者混合使用,可以使机器获得更加稳定的性能和更具弹性和精确的调速度。0014弹簧压力系统靠自力式压力调节装置调节压力,无液体或气体泄漏的问题。0015此外还可以利用磁铁制造压力系统,但磁力的强度比较小,难以驱动车辆,但磁力压力系统安装及控制比较方便,可以应用在玩具制造业及不需要较大动力的地方。0016压力系统设有压力调节器或压力调节装置,通过调节压力系统的压力,实现对机器的开启、关闭和速度控制。0017由于任何交通工具都需要对方向进行调节或校正,所以推进器通常设有转向。

11、机构。当然转向机构还可以设在交通工具的其它位置,不一定要与动力输出机构结合在一起。附图说明0018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0019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0020图3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0021图4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22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0023第一实施例0024参见图1,一种对称不平衡式静压力推进器,主要包括压力系统1、推杆2、行星齿轮机构3、齿轮4、联轴5、齿圈支杆6、行星架支杆7、压力调节器8和支点9,其特征是压力系统通过推杆从行星齿轮机构的两侧输出大小不相等、方向相反的静压力,从推进方向的一侧输出的静压力。

12、大于相反的一侧,静压力通过齿轮、联轴传递至太阳轮31、行星齿轮34齿圈33和行星架32,由齿圈向齿圈支杆输送一对方向相反A说明书CN101956682A3/3页5力和D力,A力大于D力,而行星架32作为力传递的支点,其支承力被分解成一对方向相反的B力和C力,B力大于C力,行星架的支承力B力和C力与齿圈的推力A力和D力相垂直。E、F、G、H为推杆对压力系统的反推力,EF大于GH。0025第二实施例0026参见图2,本例从力的传递路线分析推进力产生的原因,假设每条推杆输出的静压力都为10,6条推杆输出60的静压力,则对齿圈支杆产生60的静压力,假设两条齿圈支杆分别得到A40和D20的力,则两条行星。

13、架支杆分别得到B80和C40的力,那么车辆得到前后上下四个不同方向的力X1AEF80;X2DGH40;Y1B80;Y2C40。其中Y1在车辆的后面,Y1经车轮被传递至地面,Y2为升力,被车辆本身的重量所抵消,侧车辆得到向前的推力X1X240。其余未述部分同第一实施例,不再重复。0027第三实施例0028参见图3,本例推进器的推杆改为不带齿的推杆,齿轮改为直杆,推杆一侧延伸有支杆。齿圈支杆也只有一条。其余未述部分同第一、第二实施例,不再重复。0029第四实施例0030参见图4,两组推进装置水平设置在同一车辆上,其产生的反作用力除了作用于地面外,部份反作用力还相互抵消,以获得更平稳、效率更高的推进力。说明书CN101956682A1/4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1956682A2/4页7图2说明书附图CN101956682A3/4页8图3说明书附图CN101956682A4/4页9图4说明书附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液力机械或液力发动机;风力、弹力或重力发动机;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产生机械动力或反推力的发动机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