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410015741.3
2004.01.09
CN1641109A
2005.07.20
终止
无权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2B 3/12申请日:20040109授权公告日:20090225终止日期:20110109|||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E02B3/12
施民;
施民
200137上海市浦东新区高桥镇界浜路49弄12号
一种生态护岸属湖泊、河道、城市水景观等护岸设计和建造技术领域。是水土相连的开放式挡土抗波浪冲击护岸结构,水体部分的护坡,上面部分用挡土板构造成1至数层土壤平台阶梯形组成。护坡土壤固定在局部平坦的平台中不发生移动,而平坦的阶梯形土壤平台护坡,正好成为水生植物和小生物生长繁殖的环境场所,有利水体净化和物种得以生存与繁衍,使水体生态平衡,美化水环境。
1. 护岸结构由钢筋混凝土、石头构造的水土半封闭式挡土和抗波浪冲击结构,生态护岸的特征:是钢筋混凝土框架构造的水土相连开放式挡土抗波浪冲击结构。2. 护岸水体部分的护坡,由河边上面部分至河底下面部分二部分组成,上面部分用混凝土、石头以坡度的倾斜直线砌筑护坡,下面部分是土壤倾斜直线组成,生态护岸的特征:是水体部分的护坡,上面部分用挡土板构造成1至数层阶梯形土壤平台组成护坡。
一种生态护岸 一种生态护岸属湖泊、河道、城市水景观等护岸设计和建造技术领域。护岸一般有土岸、石驳岸和钢筋混凝土护岸,土岸护岸由1∶2比例的土壤坡度护坡组成,但是泥土容易坍塌,随着时间推移河底不断提高河床不断扩大,最终演变成洼地失去河流功能。所以现有技术是用石头或者钢筋混凝土建造护岸和护坡,解决泥土坍塌问题和抵挡波浪冲击,但是石头和混凝土封闭了护岸水体部分的护坡土壤,造成水生植物和小生物无法生存繁殖,水体中生态循环系统被破坏,水体自净功能消失,水质恶化。河床水体生态系统中存在着五种循环与作用,气候系统、水文循环、食物链、养分循环及能量交换。具体说,气候系统和水文循环为水生植物和生物群落提供了生存条件,水生植物和小生物不能生存,太阻能不能由水生植物光合作用转换为生物能和进行的能量交换作用,导致水体生态循环失衡,所以现有石驳岸和钢筋混凝土护岸不符合其生态规律。 本发明的目的是:适应生态规律和水与土的客观规律,设计建造一种固泥防坍塌抗波浪冲击地开放式生态护岸,使水体生态平衡,美化水环境。 方法是: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挡土板或者用木桩、木料建筑成水土相连的护岸结构,让水-陆两相和水-气两相的紧密关系,形成开放式的生境条件。地表水、雨积水能通过土壤渗透入河内,土壤由框架挡土板护围不会坍塌,水生植物和生物群落能生存。护岸水体部分的护坡土壤,受河水浸泡软化后,在引力和水文循环作用下,自然由高处向低处移动,直至平坦才停止移动。根据以上规律,在距离常水位1.5米,受波浪冲击和自然移动影响的水体护坡,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固定挡土板将上面部分水体护坡,构造成1至数层阶梯形土壤平台护坡,下面部分以直线土壤斜坡组成。(一般城市水景观设置1层,河道设置4层阶梯形土壤平台护坡)阶梯形土壤平台护坡,将护坡土壤固定在局部平坦的平台中不发生移动,而平坦的阶梯形土壤平台护坡,正好成为水生植物芦苇、荷花、金鱼草、苦草和小生物螺、虾、蟹等生长繁殖的环境场所。 生态护岸主要优点是:河床得到保护又为水生植物和生物群落提供了生存繁殖的场所,有利水体净化和物种得以生存与繁衍,施工方便,造价不高,适合规模生产和建造。 实施方式:首先在距离河边2.5米处,打钢筋混凝土框架桩,在常水位以下1.5米处埋桩,然后挖河道。护岸常水位以下护坡,挖成略小于1∶2标准坡度的倾斜直线。以河边与常水位交点处同埋桩顶部,两点成一线至河底。在桩内侧插入高0.5米,长1米,厚度0.06米的河底挡土板。护坡上每隔2米安置一根钢筋混凝土框架连接柱,两头通过钢筋混凝土现浇固梁连接桩基和压顶,中间固定四层阶梯形土壤平台挡土板。标准挡土板高0.5米,长1.8米,厚度0.06米,挡土板之间距离,即土壤平台宽度0.6米左右,具体视河道情况决定。四层阶梯形土壤挡土板高度设置,第一层常水位以下0.15米,第二层常水位以下0.5米,第三层常水位以下0.85米,第四层常水位以下1.2米,根据不同层次栽种挺水和沉水水生植物。护岸压顶用毛石砌筑或混凝土现浇。最后向阶梯形土壤挡土板内填满土,施入有机肥料,放水栽种水生植物。
《一种生态护岸.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生态护岸.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生态护岸属湖泊、河道、城市水景观等护岸设计和建造技术领域。是水土相连的开放式挡土抗波浪冲击护岸结构,水体部分的护坡,上面部分用挡土板构造成1至数层土壤平台阶梯形组成。护坡土壤固定在局部平坦的平台中不发生移动,而平坦的阶梯形土壤平台护坡,正好成为水生植物和小生物生长繁殖的环境场所,有利水体净化和物种得以生存与繁衍,使水体生态平衡,美化水环境。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