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高转差行星齿轮式差速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高转差行星齿轮式差速器.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38201A43申请公布日20120201CN102338201ACN102338201A21申请号201010238769922申请日20100727F16H48/06200601F16H57/04201001F16H57/0820060171申请人高兴龙地址518033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皇岗路福华新村东怡大厦18A申请人高屹72发明人高兴龙陈东时葛均师54发明名称汽车高转差行星齿轮式差速器57摘要一种汽车高转差行星齿轮式差速器,其特征是半轴齿轮轴与差速器壳体间设有润滑油道,半轴齿轮轴与行星齿轮轴采用碳化钨处理或加耐磨批覆层,半轴齿轮与差速器壳体间及行星齿轮与差速器。
2、壳体间采用高耐磨止推垫片。本发明彻底解决了汽车惯性滑行装置配置于差速器某端至驱动轮轴头上,在惯性滑行工况下,行星齿轮与行星齿轮轴、半轴齿轮轴与差速器壳体间转速差增大几十倍,造成磨损加剧、噪声大,行驶三到五万公里后须更换行星齿轮式差速器,导致的汽车使用成本增加、整车可靠性降低、汽车惯性滑行装置不能配置在滑行效果最佳的驱动桥上的问题,提供了汽车惯性利用效果最佳化的前提,适用于加装了惯性滑行装置的各种动力的汽车。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3页CN102338214A1/1页21一种汽车高转差行星齿轮式差速器,为提高行星齿轮式差速器的耐磨。
3、性能,其特征是在半轴齿轮轴4B、行星齿轮轴7的轴颈均设有润滑油道12、13,半轴齿轮4A与差速器壳体1间及行星齿轮5与差速器壳体1间采用高耐磨止推垫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高转差行星齿轮式差速器,润滑油道12、13也可以设在与半轴齿轮轴4B、行星齿轮轴7的轴颈配合的差速器壳体1、行星齿轮5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高转差行星齿轮式差速器,高耐磨止推垫片材料可以是不锈钢堆焊硬质合金或钨钴硬质合金或钢结硬质合金或铁氟龙或氮化硅或锡磷青铜或黄铜或紫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高转差行星齿轮式差速器,在半轴齿轮轴4B与其差速器壳体1间的轴颈处可加设有润滑油道的耐磨轴套或含油轴承。
4、2,耐磨轴套或含油轴承2跟差速器壳体1间采用静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高转差行星齿轮式差速器,驱动桥加装汽车惯性滑行装置时,差速器独立安装,用两个轴承支撑在主减速器壳的座孔中。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高转差行星齿轮式差速器,在差速器壳体1须要布置加强筋时,可在一侧壳体1A上设向另一侧壳体延伸的包容沉孔套9,包覆另一侧壳体1B并与之过盈配合,壳体1A和壳体1B靠接触面定位,靠包容沉孔套9定心。壳体1A和壳体1B外分设加强筋10和11,提高差速器壳体1整体强度。权利要求书CN102338201ACN102338214A1/3页3汽车高转差行星齿轮式差速器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
5、汽车驱动桥差速器技术领域,通过采用润滑油道、耐磨镀层、高耐磨材料,提高了行星齿轮式差速器在高转差条件下的使用寿命和性能,提供了将汽车惯性滑行装置置于差速器某端至驱动轮轴头上的前提,实现惯性利用效果最佳化。背景技术0002现有汽车行星齿轮式差速器因行驶中转速差小,磨损不严重,问题不突出,一般在壳体上开有供润滑油进出的窗口,半轴齿轮和差速器壳体间轴颈处加推力垫片,行星齿轮与差速器壳体间加球面垫片,行星齿轮轴上铣出一平面以保证轴颈之间的润滑,或半轴齿轮、行星齿轮齿间钻有油孔,有的技术方案中在半轴齿轮和差速器壳体间加衬套,或者将行星齿轮轴进行简单热处理,虽有提高,但也无法解决将汽车惯性滑行装置置于差速。
6、器某端至驱动轮轴头上产生的高转差磨损加剧问题,至今尚未发现汽车高转差行星齿轮式差速器。当在差速器某端至驱动轮轴头上配置惯性滑行装置后,在惯性滑行工况下,行星齿轮与行星齿轮轴、半轴齿轮轴与差速器壳体间转速差增大几十倍,磨损加剧,行星齿轮式差速器行驶三到五万公里后须更换,导致汽车使用成本增加、整车可靠性降低。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采取综合高耐磨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完全可以适应高转差工况的行星齿轮式差速器。适用于加装了惯性滑行装置的各种动力的汽车,实现汽车惯性利用效果最佳化。本案的汽车是指所有机动车,包括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无差速器的车辆除外。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0005在半轴齿轮轴、。
7、行星齿轮轴的轴颈上分别设有润滑油道以改善两轴颈处的润滑条件;半轴齿轮与差速器壳体间及行星齿轮与差速器壳体间采用高耐磨止推垫片,高耐磨止推垫片材料可以是不锈钢堆焊硬质合金或钨钴硬质合金或钢结硬质合金或铁氟龙或氮化硅或锡磷青铜或黄铜或紫铜。0006润滑油道也可以设在与半轴齿轮轴、行星齿轮轴的轴颈配合的差速器壳体、行星齿轮上。0007将半轴齿轮、行星齿轮采用高合金工具钢或高速钢或进口耐磨钢或低碳合金渗碳钢或碳氮共渗钢或高耐磨冷作工具齿轮钢或专用汽车齿轮合金钢,可以是20CRNI3或18CR2NI4WA或30CRMNTI或38CRMOALA或22CRMOH或35CRMO或42CRMOA或30CRMOS。
8、IA或17CRNIMO6、20CRNI2MO或25CRMOS4H或34CRMOS4H或DC11或SCM822H及高碳高钒高速钢。0008半轴齿轮轴、行星齿轮轴采用的热处理可以是高能离子渗碳化钨处理或复合碳化硅镀层处理或TD处理或渗硼。0009或两轴表面加批覆层,可以是碳化钛或氮化钛。0010在半轴齿轮轴与其差速器壳体间的轴颈处可加设有润滑油道的耐磨轴套或含油轴承,耐磨轴套或含油轴承跟差速器壳体间采用静配合。说明书CN102338201ACN102338214A2/3页40011也可以在行星齿轮与行星齿轮轴轴颈间加耐磨轴套或含油轴承。0012差速器某端至驱动轮轴头上加装汽车惯性利用装置时,差速器。
9、独立安装,用两个轴承支撑在主减速器壳体的座孔中。0013在差速器壳体须要布置加强筋时,可在一侧壳体上设向另一侧壳体延伸的包容沉孔套,包覆另一侧壳体并与之过盈配合,两侧壳体靠接触面定位,靠包容沉孔套定心。两侧壳体外分设加强筋,提高差速器壳体整体强度。0014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详细技术内容和实施例,在此描述的实施例只是示意性的,而并非是对本发明各个方面的限制。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实质及权利要求书提出的保护范围,则本发明中有关部件之各种变形和/或重新组合均在本发明之列。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附图说明0015图1高转差差速器纵剖图0016图2行星齿轮轴轴颈处加耐磨轴套的高。
10、转差差速器纵剖图0017图3布置加强筋后的高转差差速器纵剖图0018图4布置加强筋后的高转差差速器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19在半轴齿轮轴4B、行星齿轮轴7的轴颈处分别设有螺旋润滑油道12、13以改善两轴颈处的润滑条件,半轴齿轮4A与差速器壳体1间及行星齿轮5与差速器壳体1间的高耐磨止推垫片3、8材料采用锡磷青铜。0020螺旋润滑油道12、13也可以设在与半轴齿轮轴4B、行星齿轮轴7的轴颈配合的差速器壳体1、行星齿轮5上。0021垫片3、8材料还可以是不锈钢堆焊硬质合金或钨钴硬质合金或钢结硬质合金或铁氟龙或氮化硅或黄铜或紫铜。0022将半轴齿轮4或行星齿轮5采用高耐磨冷作工具齿轮钢DC11。00。
11、23半轴齿轮4或行星齿轮5还可采用高合金工具钢、高速钢、进口耐磨钢、低碳合金渗碳钢或碳氮共渗钢或专用汽车齿轮合金钢,可以是20CRNI3或18CR2NI4WA或30CRMNTI或38CRMOALA或22CRMOH或35CRMO或42CRMOA或30CRMOSIA或17CRNIMO6、20CRNI2MO或25CRMOS4H或34CRMOS4H或SCM822H及高碳高钒高速钢。0024半轴齿轮轴4B外表面、行星齿轮5轴孔表面采用高能离子渗碳化钨处理以提高表面耐磨性能,也可以复合碳化硅镀层处理。0025半轴齿轮轴4B与其差速器壳体1间的轴颈处加耐磨轴套2,耐磨轴套2跟差速器壳体1间采用静配合。002。
12、6行星齿轮5与行星齿轮轴7的轴颈间也可以加耐磨轴套6。0027差速器某端至驱动轮轴头上加装惯性滑行器时,差速器独立安装,用两个圆锥滚子轴承支撑在主减速器壳体的座孔中。0028在差速器壳体1须要布置加强筋时,可在一侧壳体1A上设向另一侧壳体延伸的包容沉孔套9,包覆另一侧壳体1B并与之过盈配合,壳体1A和壳体1B靠接触面定位,靠包容说明书CN102338201ACN102338214A3/3页5沉孔套9定心。壳体1A和壳体1B外分设加强筋10和11,提高差速器壳体1整体强度。说明书CN102338201ACN102338214A1/3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2338201ACN102338214A2/3页7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2338201ACN102338214A3/3页8图4说明书附图CN10233820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