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动轮系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传动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浮动轮系。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机械传动的轮系按照通行的教科书的分类方法共分为三类:定轴轮系、周转轮系、以及由定轴轮系和周转轮系组合而成的复合轮系。此三种轮系尽管结构各异,但在传动方面有一共同的特点——运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的相对位置是不变的。在机械传动中经常遇到输入端与输出端相对位置是变化的情况,在现有技术中,主要采用万向联轴器或类似技术解决,目前还没有采用轮系的解决方案。由于轮系在传动运动方面具有结构紧凑的特点,有必要研究一种能够在输入端和输出端有相对位置变化的情况下传递运动的轮系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实现运动输入端和输出端有相对位置变化的情况下传动的浮动轮系。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浮动轮系结构,包括齿轮轴a、齿轮轴b、齿轮轴c;安装在连板a上的相互啮合的齿轮轴a、齿轮轴b组成传动系统I,安装在连板b上的相互啮合的齿轮轴b、齿轮轴c组成传动系统II;传动系统I的连板a和传动系统II的连板b均以齿轮轴b为转轴形成不同的夹角,齿轮轴a和齿轮轴c实现不同的中心距。
所述的浮动轮系结构,所述齿轮轴a通过套装在相应轴段上的轴承安装在连板a一组轴承孔上、所述齿轮轴b通过套装在相应轴段上的轴承安装在连板a另一组轴承孔上,两轴上齿轮相啮合组成传动系统I,且连板a两组轴承孔的中心距等于齿轮轴a与齿轮轴b的啮合中心距。
所述的浮动轮系结构,所述齿轮轴b通过套装在相应轴段上的轴承安装在连板b一组轴承孔上,所述齿轮轴c通过套装在相应轴段上的轴承安装在连板b另一组轴承孔上,两轴上齿轮相啮合组成传动系统II,且连板b两组轴承孔的中心距等于齿轮轴c与齿轮轴b的啮合中心距。
所述的浮动轮系,所述齿轮轴a、齿轮轴c的轴端加工有键槽。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优越性:
1)、传动系统采用齿轮结构、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传动平稳。
2)、连板a和连板b以齿轮轴b为转轴形成不同的夹角,允许齿轮轴a和齿轮轴c实现不同的中心距,即实现了输入端和输出端较大的位置变化,与能实现类似功能的万向联轴器相比,其轴向尺寸较小,减小了设备占据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中:1-连板a;2-连板b;3-齿轮轴a;4-齿轮轴b;5-齿轮轴c;6-轴承;7-端盖;8-透盖;9-卡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解释,需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下述实施例,公开本发明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发明范围内的一切变化和改进。
图2中,齿轮轴a3、齿轮轴b4与齿轮轴c5均是中间为齿轮,两端为阶梯轴的对称结构,具体设置为:齿轮轴a3两端对称分布两个轴承位,齿轮轴b4两端对称分布四个轴承位,齿轮轴c5两端对称分布两个轴承位。轴承8分别套设在齿轮轴a3、齿轮轴b4与齿轮轴c5的轴承位上后,采用用卡簧9定位轴承内圈实现轴承在齿轮轴上的定位。
将齿轮轴a3安装在连板a1的一组轴承孔上,将齿轮轴b4安装在连板a1的另一组轴承孔上,齿轮轴a3、齿轮轴b4上齿轮相啮合,且连板a1两组轴承孔的中心距等于齿轮轴a3与齿轮轴b4的啮合中心距。
将齿轮轴b4安装在连板b2的一组轴承孔上,将齿轮轴c5安装在连板b2的另一组轴承孔上,齿轮轴b4、齿轮轴c5上齿轮相啮合,且连板b2两组轴承孔的中心距等于齿轮轴b4与齿轮轴c5地啮合中心距。
即实现齿轮轴a3的轴承位与齿轮轴b4的内轴承位对应,齿轮轴c5的轴承位与齿轮轴b4的外轴承位对应。
三个齿轮轴安装到位后,透盖8穿过齿轮轴a3轴段与连板a1固联用于定位轴承6外圈实现轴承6在连板a1上的定位;透盖8穿过齿轮轴b4轴段与连板a1固联用于定位轴承6外圈实现轴承6在连板a1上的定位;透盖8穿过齿轮轴c5轴段与连板b2固联用于定位轴承6外圈实现轴承6在连板b2上的定位;端盖7与连板b2固联用于定位轴承6外圈实现轴承6在连板b2上的定位。
如图1所示,连板a1和连板b2均以齿轮轴b4为转轴,可以形成不同的夹角,从而实现齿轮轴a3和齿轮轴c5中心距变化,但由于连板a1和连板b2限制作用,齿轮轴a3和齿轮轴b4的中心距始终不变,齿轮轴b4和齿轮轴c5的中心距始终不变,不影响传动关系。当以齿轮轴c5作为运动的输入端,以齿轮轴a3作为运动的输出端,齿轮轴c5总可以通过中间齿轮轴b4将运动传递到齿轮轴a3。齿轮轴a3和齿轮轴c5的轴端加工键槽,齿轮轴可以通过联轴器联接运动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