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台万向地板及其制作工艺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阳台万向地板,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阳台万向地板的制作工
艺。
背景技术
地板是一种用来装饰地面、方便人在地面行走的装饰材料,通常,地板都是通过混
凝土、石灰等砌在地面上。
由于地板是砌在地面,而常见的地板结构往往是一整块的结构,地板上面并没有
安装龙骨等连接部件,不同的地板之间无法相互连接。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阳台万向地板,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至少一个方面,此外,本
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阳台万向地板的制作工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阳台万向地板,包括多个面板和龙骨,面板呈
长方体形,龙骨设在面板的背面,龙骨将多个面板连接起来。
本发明中,由于面板的背面设置有龙骨,而龙骨可以将多个面板连接起来,因此,
可以将多个面板组成一个整体,同时,不同的龙骨之间也可以相互连接,也即是,不同的地
板可以通过龙骨相互连接,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利用不同数量和不同大小的本发明的地
板可以拼出不同的形状,更方便使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相邻的两个面板之间设有宽度为0.5mm的间隙。由此,由于面
板容易热胀冷缩,因此,预留0.5mm的间隙可以起到保护面板的作用,提高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面板有三个,龙骨包括四个呈正方形的连接块,连接块设在面
板的背面。由此,连接块可以与面板连接起来,而通过龙骨,可以将四个面板连接在一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块上设有螺纹通孔,面板背面上也设有螺纹通孔,连接块
通过螺纹通孔以及外部螺钉与面板相连。由此,外部螺钉可以依次穿过连接块上的螺纹通
孔以及面板背面上的螺纹通孔,从而可以将龙骨与面板连接起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龙骨上设有连接扣,连接扣用于将不同的龙骨连接起来。由
此,通过连接扣可以将不同的龙骨连接起来,从而不同的面板也可以连接起来,使用者可以
根据需要来改变(多个面板组成的)形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扣上包括子扣和母扣,子扣与母扣相配合,母扣形成有槽
体,子扣设有凸起,凸起用于插入母扣的槽体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阳台万向地板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
括以下步骤:S101:选取合格面板,将面板放入到四面刨中进行加工;S102:在加工过程中,
每加工30件面板即抽检一次;S103:对加工后的面板进行防腐蚀处理;S104:对面板进行打
磨,打磨后进行抽检;S105:利用细带锯对面板进行加工;S106:上漆,对面板上漆;S107:组
装,将龙骨组装在面板上。
本发明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制作出阳台万向地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107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S1071:拼装面板;S1072:安装龙骨;S1073:打螺钉,利用螺钉将面板和龙骨安装在
一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阳台万向地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阳台万向地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又一种实施方式的阳台万向地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图2或者图3中阳台万向地板的龙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龙骨沿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阳台万向地板的制作工艺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图4和图5示意性的显示了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阳台万向地板的结构。
图2、图4和图5示意性的显示了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阳台万向地板的结构。
图3、图4和图5示意性的显示了本发明又一种实施方式的阳台万向地板的结构。
如图1~图5所示,一种阳台万向地板,包括多个面板1和龙骨2,面板1呈长方体形,
龙骨2设在面板1的背面,龙骨2将多个面板1连接起来。
在图1所示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中,阳台万向地板的整体规格(型号)为300mm×
300mm,而图2示意的阳台万向地板的整体规格(型号)为300mm×600mm,图3示意的阳台万向
地板的整体规格(型号)为300mm×1200mm。上述三种具体实施例的整体规格(型号)不同,但
是在结构上基本相同。
下面以图1为例进行具体的说明: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面板1之间设有宽度为0.5mm的间隙,当然
该间隙也可以是0.6mm等。由于面板1容易热胀冷缩,因此,预留0.5mm的间隙可以起到保护
面板1的作用,提高使用寿命。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面板1有三个,龙骨2包括四个呈正方形的连接块21,也
即是四个连接块21组成一个龙骨2,连接块21固定在面板1的背面。连接块21可以与面板1连
接起来,而通过龙骨2,可以将三个面板1连接在一起。
如图1所示,为了将连接块21(龙骨2)与面板1固定连接在一起,可以在连接块21上
成型螺纹通孔,面板1背面上也成型螺纹通孔,连接块21通过螺纹通孔以及外部螺钉与面板
1相连。也即是:可以将外部螺钉依次穿过连接块21上的螺纹通孔以及龙骨2背面上的螺纹
通孔,从而将龙骨2与面板1连接起来。
如图1所示,龙骨2(连接块21)上设有连接扣,连接扣用于将不同的龙骨2连接起
来。通过连接扣可以将不同的龙骨2连接起来,从而不同的面板1也可以连接起来,使用者可
以根据需要来改变(多个面板1组成的)形状。
连接扣的具体形状如下:如图4和图5所示,连接扣包括子扣211和母扣212,子扣
211与母扣212相配合,母扣212形成有槽体,子扣211设有凸起,凸起用于插入母扣212的槽
体中。
而如图4和图5所示,由于每一个龙骨2包括四个连接块21,四个连接块21上均设有
子扣211或母扣212。而且每一个连接块21上仅仅设有一个子扣211和/或一个母扣212,每个
龙骨2的四个连接块21上的子扣211和母扣212交错设置,也即是如图5所示,从左往右,第一
个连接扣的左端设有母扣212,下端设有子扣211,第二个连接扣设有母扣212,第三个连接
扣设有子扣211,第四个连接扣的下端设有母扣212,右端设有子扣211,而如图1~图3所示,
龙骨2上有子扣211和母扣212的一侧靠近面板1的边缘,即图1中,左端的龙骨2具有子扣211
和母扣212的一侧在图1所示的左端,右端的龙骨2具有子扣211和母扣212的一侧在图1所示
的右端(图1中被隐藏)。
具体而言,可以按照如下的方式将两个地板连接起来,即:当需要将两个相同规格
的地板连接起来时,以图1所示,假设有两个与图1相同位置摆放的地板,只需要其中一个地
板的左侧与另一个前侧相连(另一个地板前侧左端的子扣211插入到其中一个地板左侧前
端的母扣212中,另一个地板前侧右端的母扣212插入到其中一个地板左侧后端的母扣212
中)这样就可以完成两个相同规格地板的连接,同理,不同规格的地板之间的连接可以如
下:即将长度较短的地板上的子扣211插入到长度较长的地板上母扣212中即可。
因此,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来利用不同规格的地板,从而可以拼出不同的图形。
本发明中,由于面板1的背面设置有龙骨2,而龙骨2可以将多个面板1连接起来,因
此,可以将多个面板1组成一个整体,同时,不同的龙骨2之间也可以相互连接,也即是,不同
的地板可以通过龙骨2相互连接,两个或者多个面板1的安装仅仅只需要利用到龙骨2(即两
个面板1通过面板1上的龙骨2相互连接),不需要用到螺钉(螺丝),安装方便,不需要利用到
工具(如:起子、扳手等),徒手就可以进行安装(仅需要将龙骨2上的子扣211扣合到其他龙
骨2的母扣212上即可),提升阳台的清洁卫生。
当然,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利用不同数量和不同大小的本发明的地板可以拼出
不同的形状,更方便使用。
如图6所示,本发明的一种阳台万向地板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01:按图纸要求将四面刨调到符合要求状态,四面刨的下刀开防滑槽(1#定型
刀),上刀开防裂槽(线切割刀),侧面按图纸要求开通槽;
在加工过程中应对原材料或上工序的来料进行检查,对薄厚不均,宽窄不一、凹凸
缺损的不良面板要挑选出来,避免不良件的深加工,减少刀具损伤。将面板放入到四面刨中
进行加工,将面板放入四面刨时应选择材料符合加工品质要求,具体要求参考《四面刨加工
品质标准》。
S102:操作过程中,每加工30件左右抽检一次,如出现与品质要求异常情况,及时
停机调整刀具,确认无误后方可继续加工;
S103:对加工后的面板进行防腐蚀处理;
S104:对面板进行打磨,打磨后进行抽检;打磨前应测试材料含水率,要求含水率
不能高于18,机器调好后应先用次品或废品材料试机以减少损失,在加工过程中应对原材
料或上工序的来料进行外观检查,对薄厚不均,宽窄不一、凹凸缺损的不良件挑选出来,避
免不良件的深工,确保板材表象好的面向下,保障拉防滑槽一面表象良好。在操作过程中,
每加工30件左右抽检一次。
S105:利用细带锯对面板进行加工;
在加工前应对上工序的来料进行外观检查,将模板放面板材料上,一次画一块,预
留锯位3mm,画线人应保证线路清晰明了,多余或错线应有明确的标识。
S106:上漆,对面板上漆;根据要求选择正确的油漆颜色,检查油漆状态是否正常,
调整喷漆状态,保障各角度喷油合理性,检查首件是否达到品质要求,不达标继续调整喷枪
状态。
S107:组装,将龙骨组装在面板上。
S1071:拼装面板;将检查过符合要求的面板料依次摆放在事先准备好的模型上,
依次将事先加工好的小垫方放在两板之间,间距为5mm,根据模型调整面板使其到达合适位
置,小垫方放在面板的两端头。
S1072:安装龙骨;将标准的塑胶龙骨按照加工要求放在标准位置,检查龙骨是否
存在变形,断裂等不良现象,检查龙骨位置及面板位置是否合乎要求。
S1073:打螺钉,利用螺钉将面板和龙骨安装在一起。用M4*30的不锈钢平头螺丝将
龙骨和面板固定好,打螺丝时应注意力度,标准为螺丝头应与板面齐平,每块板应保证有两
条螺丝着力。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
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
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