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申请公布号CN102461730A43申请公布日20120523CN102461730ACN102461730A21申请号201010547479222申请日20101117A23K1/14200601A23K1/16200601A23K1/175200601C12N1/20200601C12N1/1620060171申请人安龙县康天生态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地址552400贵州省黔西南州安龙县畜牧兽医局品改站内72发明人岑加福54发明名称动物活性微生态发酵浓缩饲料和配合饲料的制作方法57摘要一种活性微生态发酵浓缩饲料的制作方法,其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为麦麸155,豆粕7090,棉粕35,菜饼
2、粕58,石粉36,磷酸氢钙235,食盐12,微量元素0307,复合维生素00501,土制蔗糖05,发酵促进剂02;制作步骤1活化菌种和制备消毒水;2将活化菌种、消毒水与上述组分搅拌混合后,装入发酵包装袋内热封合;3在315天常温发酵后即可使用。另外提供了活性微生态发酵配合饲料的制作方法,以及上述饲料制作所需要的发酵包装袋、发酵菌种和菌种促长剂的制作备方法。由于采用本发明技术,即集合发酵菌种、菌种促长剂、发酵包装袋以及饲料配方设计而形成的厌氧发酵和好氧发酵相结合的双向呼吸饲料包装发酵技术,上述饲料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保健效果显著,为无抗生素、激素等药物的新型安全饲料,饲喂动物效果好。51INT
3、CL权利要求书4页说明书14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4页说明书14页附图2页1/4页21一种用于制备动物活性微生态发酵浓缩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步骤如下一、制备发酵菌种1菌株分离纯化采集种源利用我国民间天然微生物饮品海宝菌菌液和菌膜作为采集种源材料。种源活化培养基组成发酵茶3G,蔗糖50G,酵母浸膏1G,KH2PO405G,NH42SO405G,洁净水1000ML。种源活化在备好的种源活化培养基中加入6ML的红茶菌液和15G湿重的菌膜,10层无菌纱布封口后,29静止培养;培养46D的发酵液用于分离酵母菌,培养810天的发酵液用于分离醋酸
4、菌。菌株分离、纯化将已活化的发酵液振荡摇匀,在无菌条件下,吸取10ML的菌液加入到90ML的无菌生理盐水中,充分振荡混匀后,吸取5ML放入到45ML的无菌生理盐水中,依次稀释到102、103、104、105、106的浓度。分别选择上述稀释梯度的菌液各01ML至不同的分离培养基的平板上,用玻璃涂布器将菌液涂布均匀后进行培养;醋酸菌30培养35天,酵母菌28培养23天。菌落数不超过10个的单菌落作为预选菌株。2菌种株扩培将分离得到的醋酸菌和酵母菌的菌株,分别接种到GYCA液体培养基和PDA液体培养基中,采用液体深层发酵方式,分别进行纯种扩培。醋酸菌在30下培养4872H,醋酸菌活菌在1108个/G
5、以上;酵母菌在28下培养2448H,酵母菌活菌在1106个/G以上。3菌种混培混培培养基组成、配比及杀菌原料为红糖,红茶,酵母浸膏,NH42SO2,KH2PO4,洁净水;配比为50301005005100,PH自然;置于培养罐内100杀菌30MIN。接种培养将扩培得到的醋酸菌种和酵母菌种,分别按照12V/V接种于培养基中,在29条件下,采用静止通气和间断强制通气相结合方式培养152天,醋酸菌活菌数量在1106个/G以上,酵母菌活菌数量在1104个/G以上,培养液PH值354,即制得饲料发酵菌剂。二、制备发酵菌种促长剂发酵菌种促长剂的组分和重量百分比为乳酸粉48酵母粉14磷酸氢铵14尿素2030
6、载体麦麸5575三、制作双向呼吸发酵包装袋该方法的要求和步骤如下1制袋材料及技术参数使用以聚乙烯、聚丙稀等作为基材采用拉伸成膜、分子成膜、相分离成膜、中空纤维成膜、化学发泡成膜以及物理机械穿孔成膜制备的塑料微孔膜,其技术参数如下厚度50150微米权利要求书CN102461730A2/4页3平均孔径0125微米孔隙率10802规格及要求长宽为7085厘米5054厘米,要求袋底热封线大于或等于3毫米。3制作方法利用上述材料,按照上述规格要求热封制作即得。四、活性微生态发酵浓缩饲料的制备1活性微生态发酵浓缩饲料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可包含其中的几种或全部种类麦麸155豆粕7090棉粕35菜饼粕58石粉
7、36磷酸氢钙235食盐12微量元素0307复合维生素00501土制蔗糖05发酵促进剂022制备活性微生态发酵浓缩饲料的步骤活化菌种按照土制蔗糖5KG/吨干料和本发明发酵菌种24L/吨干料的标准,先将土制蔗糖放入30温水30KG/吨中搅拌溶解后,加入发酵菌种混匀,放置30MIN即可。制备消毒水采用臭氧消毒方法,按照200470L/吨干料的标准制备消毒水。活化菌种、消毒水与原料混合将上述活化菌种、消毒水投入到符合步骤一中的组分和重量百分比的浓缩料中搅拌混合均匀,并使半成品含水量达到以下要求春秋季35,夏季30,冬季40。包装发酵利用本发明双向呼吸发酵包装袋密封包装,在常温下堆积发酵;发酵时间要求如
8、下室温20以上时35天,室温在1520时69天,室温在1015时1015天。2一种用于制备动物活性微生态浓缩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步骤如下一、制备发酵菌种1菌株分离纯化采集种源利用我国民间天然微生物饮品海宝菌菌液和菌膜作为采集种源材料。种源活化培养基组成发酵茶3G,蔗糖50G,酵母浸膏1G,KH2PO405G,NH42SO405G,洁净水1000ML。种源活化在备好的种源活化培养基中加入6ML的红茶菌液和15G湿重的菌膜,10层无菌纱布封口后,29静止培养;培养46D的发酵液用于分离酵母菌,培养810权利要求书CN102461730A3/4页4天的发酵液用于分离醋酸菌。菌株分离、
9、纯化将已活化的发酵液振荡摇匀,在无菌条件下,吸取10ML的菌液加入到90ML的无菌生理盐水中,充分振荡混匀后,吸取5ML放入到45ML的无菌生理盐水中,依次稀释到102、103、104、105、106的浓度。分别选择上述稀释梯度的菌液各01ML至不同的分离培养基的平板上,用玻璃涂布器将菌液涂布均匀后进行培养;醋酸菌30培养35天,酵母菌28培养23天。菌落数不超过10个的单菌落作为预选菌株。2菌种株扩培将分离得到的醋酸菌和酵母菌的菌株,分别接种到GYCA液体培养基和PDA液体培养基中,采用液体深层发酵方式,分别进行纯种扩培。醋酸菌在30下培养4872H,醋酸菌活菌在1108个/G以上;酵母菌在
10、28下培养2448H,酵母菌活菌在1106个/G以上。3菌种混培混培培养基组成、配比及杀菌原料为红糖,红茶,酵母浸膏,NH42SO2,KH2PO4,洁净水;配比为50301005005100,PH自然;置于培养罐内100杀菌30MIN。接种培养将扩培得到的醋酸菌种和酵母菌种,分别按照12V/V接种于培养基中,在29条件下,采用静止通气和间断强制通气相结合方式培养152天,醋酸菌活菌数量在1106个/G以上,酵母菌活菌数量在1104个/G以上,培养液PH值354,即制得饲料发酵菌剂。二、制备发酵菌种促长剂发酵菌种促长剂的组分和重量百分比为乳酸粉48酵母粉14磷酸氢铵14尿素2030载体麦麸557
11、5三、制作双向呼吸发酵包装袋该方法的要求和步骤如下1制袋材料及技术参数使用以聚乙烯、聚丙稀等作为基材采用拉伸成膜、分子成膜、相分离成膜、中空纤维成膜、化学发泡成膜以及物理机械穿孔成膜制备的塑料微孔膜,其技术参数如下厚度50150微米平均孔径0125微米孔隙率10802规格及要求长宽为7085厘米5054厘米,要求袋底热封线大于或等于3毫米。3制作方法利用上述材料,按照上述规格要求热封制作即得。四、活性微生态发酵配合饲料的制备1活性微生态发酵配合饲料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可包含其中的几种或全部种类权利要求书CN102461730A4/4页5玉米6070麦麸510直出稻米糠510豆粕2030棉粕13
12、菜饼粕35石粉0515磷酸氢钙0309食盐0205微量元素0102复合维生素001003土制蔗糖03发酵促进剂022制备活性微生态发酵配合饲料的步骤活化菌种按照土制蔗糖5KG/吨干料和本发明发酵菌种24L/吨干料的标准,先将土制蔗糖放入30温水30KG/吨中搅拌溶解后,加入发酵菌种混匀,放置30MIN即可。制备消毒水采用臭氧消毒方法,按照200470L/吨干料的标准制备消毒水。活化菌种、消毒水与原料混合将上述活化菌种、消毒水投入到符合步骤二中的组分和重量百分比的浓缩料中搅拌混合均匀,并使半成品含水量达到以下要求春秋季30,夏季25,冬季35。包装发酵利用本发明双向呼吸发酵包装袋密封包装,在常温
13、下堆积发酵;发酵时间要求如下室温20以上时35天,室温在1520时69天,室温在1015时1015天。权利要求书CN102461730A1/14页6动物活性微生态发酵浓缩饲料和配合饲料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饲料及其制作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动物活性微生态发酵浓缩饲料和配合饲料及其制作方法,属于饲料微生物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我国饲料工业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兴起发展至今,经历了创业起步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整合提升阶段,获得了巨大的成就。从1980年到2007年,饲料产品产量由110万吨增加到12331万吨,27年增长了1121倍,年递增率为191;饲料工业产值从1990年的111
14、9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3335亿元。伴随着饲料工业的发展,饲料产品特别是我国饲料产品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已逐渐显现,并呈日愈严重之态势。长期以来,为加快畜禽生长速度、提高饲料利用效率和预防动物疫病的发生,我国饲料行业存在激素等违禁药物的擅自添加、抗生素和抗菌药物的滥用以及微量元素的超量使用等问题,从而导致产品安全药物残留、环境污染、养殖效益低下和公共卫生安全如超级细菌发生等突出问题,极大地制约了养殖业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因此,研制开发无抗生素、激素等药物的安全生态饲料已成为世界各国饲料工业研究的主攻方向。0003微生态饲料,是在饲料中添加或经过饲料加工调制如发酵增殖、转化产生微生态调节成分
15、如益生菌、低聚糖、有机酸、活性酶、活性多糖等,通过调整动物微生态平衡促进动物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和增强动物抗病能力,从而实现安全畜禽产品生产、减轻环境污染和提高养殖效益的一类新型安全生态饲料。目前,微生态饲料分为发酵型和非发酵型;发酵型微生态饲料在发酵类别上归属于强化微生物混合固态发酵发酵基质含水量在1280之间。发酵型又可细化为普通型和活性型。普通型采用“接种发酵好氧、厌氧干燥包装产品”工艺路线;我国早期大多采用这种工艺方式,影响最大的是20世纪90年代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郭维烈研究员发明的专利技术“粗淀粉料混菌固体发酵菌体蛋白饲料的方法”专利号CN1024468,以下简称专利技术1,率先在生
16、料发酵饲料方面取得突破,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影响,因工艺复杂需干燥环节、无活性微生物及热敏性活性成分已逐渐被淘汰。活性型则采用“接种包装发酵厌氧产品”的技术路线,由于工艺简单并含有活性微生物及其活性成分而具有独特优势,自本世纪初以来,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领域。0004活性发酵型微生态饲料因具有改善饲料适口性、提高饲料营养价值、生产成本较低和充分利用多种饲料资源等显著特点,研究开发潜力极大,是现在和未来安全饲料发展的重要方向。0005活性微生态发酵饲料生产技术涉及饲料原料、饲料配方和生产工艺等方面的技术,但关键技术是生产工艺特别是包含在其中的强化微生物混合固态饲料发酵技术;其饲料发酵技术涉及发酵方
17、式、发酵工艺容器、发酵菌种和菌种促长剂等方面。0006近几年来,活性微生态发酵饲料的研究应用,由于受到相关理论和技术的局限,均采用单纯的厌氧发酵方式;在采用该种发酵方式的前提下所作的相关研究确实获得了较大说明书CN102461730A2/14页7的进展。首先是在发酵工艺容器方面取得的突破。专利技术“动物发酵浓缩饲料和配合饲料及其制作方法和设备”申请号2006100023899,以下简称“专利技术2”,发明了一种融包装容器和发酵容器为一体的安装有硅胶排气阀的功能性包装袋,在简化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是我国现阶段产生较大影响的专利技术;与专利技术2类似,专利技术
18、“袋装饲料减压阀”申请号200720142179X发明了一种安装在包装上的减压阀。上述技术在生产、贮存、运输过程中,存在原料湿料易堵塞排气阀、排气集中等问题,易造成袋子破损,影响产品生产和销售流通;同时,包装袋上安装透气阀,包装成本偏高,影响生产效益。为了克服上述原料堵塞排气阀的问题,专利技术“厌氧发酵饲料、中药及添加剂的单向排气袋”申请号2009201005859,研制了一种通过热封压痕设置排气通道的单向排气袋,虽然排气效果有所改善但仍存在制袋复杂和成本偏高的问题。实质上,上述技术的最大局限仍是单纯的厌氧发酵,不能较大幅度提高真蛋白、活性肽和氨基酸含量,发酵产品生物活性如酶活较低,产生的B族
19、维生素较少,基本上不能降解饲料毒素及抗营养成分,从而制约了发酵产品质量的全面提高。0007其次是在发酵菌种上取得的进步,主要表现在由传统的单一菌种株向具有一定功能组合效应的多菌种株发展。目前我国用于饲料强化混合发酵的微生物菌种菌剂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采用普通塑料袋、桶、缸或水泥池密封发酵而使用的通用性菌种,如EM、活力99等,主要是农村养殖专业户、小型养殖场自制发酵饲料时使用。另外一类是与具体的发酵工艺相配套使用的微生物菌种,如专利技术1使用由黑曲霉和白地霉两种株微生物组成的发酵菌种,专利技术2使用的主要由乳酸菌和酵母菌组成的发酵菌种。上述发酵菌种大多由光合细菌、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菌和丝状
20、真菌5大类微生物或其中的几类组成,绝大多数直接从自然环境或动物体内分离而得,极少数来源于传统育种自然选育、诱变选育和定向育种杂交育种、分子育种;这类菌种由于部分菌种如光合细菌、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等保存活性和发酵活性低,同时多数菌种协同作用关系一般,加之采用单纯的厌氧发酵方式,对饲料实际发挥发酵作用的主要是酵母菌,其他菌种发酵效果甚微。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活性固态发酵饲料均采用生料常温发酵,这就要求菌种协同关系显著,在常温下能快速生长繁殖。0008第三是发酵促进剂的创新。如专利技术2发明的由低聚果糖、乳酸、磷酸氢铵和微生物生长素组成的菌种促生长剂,对加快发酵、缩短发酵时间具有一定的效果。0009本
21、发明正是立足于以上背景及其产品技术现状而进行的。发明内容0010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动物活性微生态发酵浓缩饲料和配合饲料及其制作方法,力图突破现有技术以达到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采用本发明的集合双向透气发酵包装袋、发酵菌种及菌种促长剂而形成厌氧发酵和好氧发酵相结合的双向呼吸饲料包装发酵饲料技术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途径。应用本发明技术生产的饲料饲养畜禽,具有促进动物生长和增强抗病能力效果显著、饲料利用效率高以及减轻养殖环境污染等优异特点;饲养而得的畜禽产品,无抗生素、激素等药物残留,营养丰富且口味纯正天然。0011为达到此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备动物活性微生态浓缩饲料和配合饲
22、料的发酵菌种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的要求和步骤如下说明书CN102461730A3/14页80012一、菌株分离纯化00131、采集种源利用我国民间天然微生物饮品海宝菌菌液和菌膜作为采集种源材料,要求菌液黄褐色,PH值335,菌膜肥厚呈黄褐色或乳白色,具有酸甜味和醇香味,无杂菌感染。00142、制备种源活化培养基培养基组成为,发酵茶3G,蔗糖50G,酵母浸膏1G,KH2PO405G,NH42SO405G,洁净水1000ML;配制方法是,将沸水冷却至8590时,加入发酵茶,保温10MIN,滤去茶渣,然后在茶液中加入蔗糖、酵母浸膏、KH2PO4,NH42SO4后拌匀,分装到250ML三角瓶中,每瓶装液
23、量150ML,牛皮纸包扎后进行巴氏灭菌85/20MIN,冷却至室温备用。00153、种源活化在备好的种源活化培养基中加入6ML的红茶菌液和15G湿重的菌膜,10层无菌纱布封口后,29静止培养;培养46天的发酵液用于分离酵母菌,培养810天的发酵液用于分离醋酸菌。00164、菌株分离、纯化将已活化的发酵液振荡摇匀,在无菌条件下,吸取10ML的菌液加入到90ML的无菌生理盐水中,充分振荡混匀后,吸取5ML放入到45ML的无菌生理盐水中,依次稀释到102、103、104、105、106的浓度。分别选择上述稀释梯度的菌液各01ML至不同的分离培养基的平板上,用玻璃涂布器将菌液涂布均匀后进行培养;醋酸菌
24、30培养35天,酵母菌28培养23天。菌落数不超过10个的单菌落作为预选菌株。0017二、菌种株扩培0018将分离得到的醋酸菌和酵母菌的菌株,分别接种到GYCA液体培养基和PDA液体培养基中,采用液体深层发酵方式,分别进行纯种扩培。醋酸菌在30下培养4872H,醋酸菌活菌在1108个/ML以上;酵母菌在28下培养2448H,酵母菌活菌在1106个/ML以上。0019三、菌种混培00201、混培培养基组成、配比及杀菌原料为红糖,红茶,酵母浸膏,NH42SO2,KH2PO4,洁净水;配比为50301005005100,PH自然;置于培养罐内100杀菌30MIN。00212、接种培养将扩培得到的醋酸
25、菌种和酵母菌种,分别按照12V/V接种于培养基中,在29条件下,采用静止通气和间断强制通气相结合方式培养152天,醋酸菌活菌数量在1106个/ML以上,酵母菌活菌数量在1104个/ML以上,培养液PH值354。在消毒条件下,按照1000ML/瓶规格装瓶,即制得饲料发酵菌剂。0022本发明提供的发酵菌种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菌株为醋酸菌、酵母菌的一种或几种。0023为达到此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备动物活性微生态浓缩饲料和配合饲料的发酵菌种促长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的要求和步骤如下0024一、菌种促生长剂组分及重量百分比0025乳酸粉480026酵母粉140027磷酸氢铵140028尿素2030
26、说明书CN102461730A4/14页90029载体麦麸55750030三、制备方法0031将上述组分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粉碎后包装即得,包装规格2KG/袋。0032为达到此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备动物活性微生态浓缩饲料和配合饲料的双向透气发酵包装袋的制作方法,该方法的要求和步骤如下0033一、制袋材料及技术参数0034使用以聚乙烯、聚丙稀等作为基材采用拉伸成膜、分子成膜、相分离成膜、中空纤维成膜、化学发泡成膜以及物理机械穿孔成膜制备的塑料微孔膜,其技术参数如下0035厚度50150微米0036平均孔径0125微米0037孔隙率10800038二、规格及要求0039长宽为7085厘米50
27、54厘米,要求袋底热封线大于或等于3毫米。0040三、制作方法0041利用上述材料,按照上述规格要求热封制作即得。0042为达到此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物活性微生态发酵浓缩饲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的要求和步骤如下0043一、动物活性微生态发酵浓缩饲料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可包含其中的几种或全部种类0044麦麸1550045豆粕70900046棉粕350047菜饼粕580048石粉360049磷酸氢钙2350050食盐120051微量元素03070052复合维生素005010053土制蔗糖050054本发明发酵促进剂020055二、制备方法00561、活化菌种按照土制蔗糖5KG/吨干料和本发明发酵
28、菌种24L/吨干料的标准,先将土制蔗糖放入30温水30KG/吨中搅拌溶解后,加入发酵菌种混匀,放置30MIN即可。00572、制备消毒水采用臭氧消毒方法,按照255470L/吨干料的标准制备消毒水。00583、原料混合将上述豆粕、棉粕、菜饼粕、石粉、磷酸氢钙、食盐、微量元素、复合维生素和发酵促进剂混匀。00594、菌种、消毒水与原料混合料混匀先将活化菌种与原料混合料混匀,再加入消毒水并混匀,使半成品含水量达到下列要求春秋季35,夏季30,冬季40。说明书CN102461730A5/14页1000605、包装发酵利用本发明双向透气发酵包装袋密封包装,在常温下堆积发酵;发酵时间要求如下室温20以上
29、时35天,室温在1520时69天,室温在1015时1015天。0061为达到此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物活性微生态发酵配合饲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的要求和步骤如下0062一、动物活性微生态发酵配合饲料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可包含其中的几种或全部种类0063玉米60700064麦麸5100065直出稻米糠5100066豆粕20300067棉粕130068菜饼粕350069石粉05150070磷酸氢钙03090071食盐02050072微量元素01020073复合维生素0010030074土制蔗糖030075本发明发酵促进剂020076二、制备方法00771、活化菌种按照土制蔗糖3KG/吨干料和本发明
30、发酵菌种24L/吨干料的标准,先将土制蔗糖放入30温水30KG/吨中搅拌溶解后,加入发酵菌种混匀,放置30MIN即可。00782、制备消毒水采用臭氧消毒方法,按照200400KL/吨干料的标准制备消毒水。00793、原料混合将上述玉米、麦麸、直出稻米糠、豆粕、棉粕、菜饼粕、石粉、磷酸氢钙、食盐、微量元素、复合维生素和发酵促进剂混匀。00804、菌种、消毒水与原料混合料混匀先将活化菌种与原料混合料混匀,再加入消毒水并混匀,使半成品含水量达到下列要求春秋季30,夏季25,冬季35。00815、包装发酵利用本发明双向透气发酵包装袋密封包装,在常温下堆积发酵;发酵时间要求如下室温20以上时35天,室温
31、在1520时69天,室温在1015时1015天。0082本发明的动物活性微生态发酵浓缩饲料和配合饲料及其制作方法的特点是0083一、动物活性微生态发酵浓缩饲料和配合饲料的特点00841、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富含未知促长因子和活性成分0085本发明产品经过一定时间315天发酵后,淀粉、粗蛋白、粗纤维等大分子物质和植酸、单宁、抗胰蛋白酶、硫代葡萄糖苷、游离棉酚等抗营养成分得到一定程度的降解和转化,富含菌体蛋白、活性肽、多种氨基酸、B族维生素、维生素C和多种有机酸等营养成分;矿物质酸解或有机化,吸收利用率大为提高;还含有较高活性的丰富的淀粉酶、蛋白说明书CN102461730A106/14页11酶
32、、纤维素酶和植酸酶以及多种活性成分和未知生长因子,营养价值得到显著提高。同时,发酵后的产品呈酸甜味,含有多种酯类香气物质,畜禽喜食,适口性极好。00862、调整动物微生态平衡、促进畜禽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和增强畜禽抗病力0087近十年来的研究试验表明,通过直接添加微生态制剂而得的微生态饲料,存在成本较高、效果不显著并且不稳定等问题。通过发酵过程而实现益生菌自我增殖并转化产生微生态调节因子益生因子的活性微生态发酵饲料,受到了业界的高度重视。目前活性微生态发酵饲料的研究,似乎走入了一个误区,把技术重点放在了有益菌的增殖数量上,而忽视了饲料的发酵效果和益生因子的产生情况。有关研究指出,以相对种类和数
33、量微少的35种,106108个/G的益生菌去影响种类繁多2008年,新一代DNA测序技术证明人体肠道中存在3000到5000种细菌、数量庞大1081011个/G并具有系统稳定性的肠道微生物群体,其效果甚微,意义不大;其次,要保证发酵后的饲料中含有106108个/G的益生菌,并且能通过胃部胃酸和小肠前段胆汁的考验进入小肠和大肠,也是一个比较困难的技术问题;再者,活性菌体特别是外源活性菌体,对动物而言均为抗原,大量108个/克以上抗原长期刺激动物免疫系统,是否造成能量和蛋白质的无效损耗,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发明突破了现行技术路线,集合发酵菌种、菌种促长剂、发酵包装袋和饲料配方进行综合配套设计
34、而形成的双向呼吸饲料包装发酵工艺技术,主要则重于饲料的发酵过程和益生因子菌体自溶物质和代谢产物的产生效果,在调整动物微生态平衡方面达到了效果显著并且稳定的目的,进而达到了提高产品生产饲用性能的目的。0088本发明产品,通过部分养殖场户使用,在生长育肥猪阶段2090KG,促长及保健效果显著,饲料利用率高,饲养效果等同于或优于同等粗蛋白含量的普通药物饲料。00893、安全性高、减轻环境污染0090首先,本技术使用菌种为醋酸菌和酵母菌两大类微生物,均分离来源于我国传统的天然微生物饮品,人类长期饮用无毒无害,并对生态环境不会构成危害,具有极高的安全性。0091其次,本发明产品不使用抗生素、激素、兴奋剂
35、、镇静剂等药物饲料添加剂和防霉剂、防腐剂、抗氧化剂、色素、香精等一般性饲料添加剂,产品安全性极高;在不使用上述对环境有害的物质的同时,微量元素的添加参照国家饲养标准执行,不采用高铜、高锌饲料配方技术,加之产品消化、吸收效率高,动物排泄物N素、P素、微量元素以及有毒有害物质含量降低,利于生态环境保护。0092二、工艺技术的特点0093本发明中的发酵菌种,为分离自天然产品的醋酸菌ACETOBACTERXYLINUM等和酵母菌SACCHAROMYCESCEREVICIAE等两大类微生物,包括好氧菌和兼性厌氧菌,为天然微生物菌种株组合,相互间具有非常密切的协同作用关系,对环境适应性强,生长增殖适温范围
36、为542,为常温下生料发酵的理想菌种。0094饲料的发酵存在一个“适度”的问题,发酵微弱则达不到预期效果,发酵强烈则导致能量物质损失和营养不平衡,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技术关键是微生物的发酵方式好氧发酵和厌氧发酵相互结合的发酵方式。普通发酵饲料可采用先好氧发酵或先好氧发酵再厌氧发酵,最后烘干包装的工艺技术,其最大优点是发酵充分和发酵转化率高,但存在工艺复杂、成本偏高以及活性成分较少和能量物质损失较多等问题;为保证一定的活菌数量,说明书CN102461730A117/14页12避免营养物质及活性成分的损失,控制杂菌污染,以及现行工艺技术的局限,目前的活性微生态发酵饲料大都采用单纯厌氧发酵的工艺技术,因
37、此发酵效果均不太理想。根据本发明中发酵菌种的特性,本发明集合双向透气发酵包装袋、发酵菌种、菌种促长剂和饲料配方创新设计而形成厌氧发酵和好氧发酵相结合的双向呼吸饲料包装发酵技术,巧妙地解决了这一多年来困扰我国该类产品升级换代的技术难题。本发明可实现首先好氧发酵,然后厌氧发酵,逐步过渡到好氧发酵和厌氧发酵同步进行并以厌氧发酵为主导、好氧发酵为辅助的理想的饲料发酵方式。0095利用发酵菌种接种于添加了菌种促长剂的饲料原料并利用双向透气发酵包装袋密封包装后,饲料发酵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酵母菌利用袋内残留的及袋外缓慢进入的氧气进行较为强烈的增殖活动,迅速扩大菌群数量,发酵产生的CO2等气体和外部O
38、2自膜上微孔呈反向扩散粘性流动扩散,即袋内CO2缓慢排出,袋外O2缓慢进入;此阶段,袋内气压外部大气压。待袋内氧气耗尽并因袋内CO2增多产生膨压阻止外部O2进入时,进入第二个发酵阶段;酵母菌进行强烈的厌氧发酵,在缓慢增殖的同时,发酵原料产生一定量的乙醇、单糖、氨基酸、维生素等物质;在此阶段,袋内气压外部大气压。在第三阶段,酵母菌厌氧活动逐渐减弱,袋内气压逐步降低,醋酸菌利用自微孔进入的氧气氧化酵母菌代谢产生的乙醇、葡萄糖产生乙酸和葡萄糖酸,而获得能量进行增殖;由于降低了酵母代谢产物乙醇的浓度,在醋酸菌缓慢增殖的同时,又促进了酵母菌的生长繁殖主要是厌氧发酵,两类菌间构建了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协同
39、作用关系;在此阶段,袋内气压袋外气压,延续时间较长。值得指出的是,醋酸菌中的部分菌株还具有分解乙酸为CO2和水的能力,也就是说,当发酵原料中的乙酸浓度较高而制约醋酸菌的生存时,醋酸菌能自行降解,因此,在第三阶段这两类微生物间的协同作用关系是长期的和稳定的,并表现出酵母菌厌氧发酵为主、醋酸菌酵母菌好氧发酵为辅的特点。其次,尽管发酵后期物料存在较微弱的好氧发酵,由于菌种发酵产生一定数量的乙醇、醋酸、“嗜杀因子”和较高浓度的CO2,加之发酵菌种一直处于优势地位,可有效抑制有害细菌和霉菌的生长繁殖,控制杂菌的污染,保证产品的安全性。0096本工艺技术具有以下显著特点0097第一,在常温下特别是在较低温
40、度下,可快速取动发酵,发酵周期短,提高饲料生产率。0098第二,工艺技术创新新颖先进,产品质量及安全水平高。0099第三,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效益提高。附图说明0100图1为本发明用于制备活性微生态发酵浓缩饲料或配合饲料的发酵包装袋主视图;0101图2为本发明用于制备活性微生态发酵浓缩饲料或配合饲料的发酵包装袋侧视图;0102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说明书CN102461730A128/14页130103实施例1010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制备动物活性微生态浓缩饲料和配合饲料的发酵菌种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的步骤如下0105本发明的饲料产品所使用的菌种主要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
41、SCEREVICIAE、溧酒裂殖酵母SCHIZOSACCHARMYCESPOMBELINDER、克鲁斯假丝酵母CANDIDAKRUSEI、拜尔接合酵母ZYGOSACCHAROMYCESBAILII等酵母菌和木醋杆菌ACETOBACTERXYLINUM、拟木醋杆菌ACETOBACTERXYLINOIDES、葡萄糖酸杆菌BACTERIUMGLUCONICUM、产酮醋杆菌ACETOBACTERKETOGENUM、弱氧化醋酸菌ACETOBACTERSUBOXYDANS等醋酸菌。本发明所述的发酵菌种为上述微生物的一种或几种,需通过采种、分离、纯化、扩培、混合和装瓶等过程制备,现以酵母菌为例,就分离、纯化
42、和扩培过予以说明01061配制PDF固体培养基0107A、培养基组成0108马铃薯20G,葡萄糖2G,琼脂152G,水100ML,自然PH。0109上述组分中不加琼脂即PDF液体培养基。0110B、配制方法0111B1、取去皮马铃薯200G,切成小块,加水1000ML;80浸泡1H,用纱布过滤,然后补足失水至所需体积;100PA灭菌20MIN,即得20马铃薯浸汁,贮存备用。0112B2、配制时,按每100ML马铃薯浸汁加入2G葡萄糖,加热煮沸后加入2G琼脂,继续加热融化并补足失水。0113B3、分装、加塞、包扎。0114B4、高压蒸汽灭菌,100PA灭菌20MIN。01152菌株分离、纯化将已
43、活化的海宝菌发酵液振荡摇匀,在无菌条件下,吸取10ML的菌液放入90ML的无菌生理盐水中,充分振荡混匀后,吸取5ML放入到45ML的无菌生理盐水中,依次稀释到102、103、104、105、106的浓度。分别选择上述稀释梯度的菌液各01ML至PDF固体培养基的平板上,用玻璃涂布器将菌液涂布均匀后进行培养23天;菌落数不超过10个的单菌落作为预选菌株。01163菌种扩培0117将分离得到的酵母菌菌株,接种到PDA液体培养基中,采用液体深层发酵方式,分别进行纯种扩培。在28下培养2448H,酵母菌活菌在1106个/G以上。0118目前用于微生态饲料发酵的微生物主要是芽孢杆菌、乳酸杆菌和酵母菌三大类
44、微生物。有关研究表明,乳酸杆菌在饲料中不太稳定,在以厌氧代谢为主的饲料发酵过程中,芽孢杆菌发挥的作用也很微弱,起主要作用的仅为酵母菌一类菌。在常温生料发酵条件下,要加强酵母菌的发酵作用,途径可能有两种,一是寻找能协同酵母菌发挥作用的天然微生物组合,二是根据酵母菌为兼性微生物这一特点,设计独特的发酵工艺。本发明从天然微生物产物中筛选的具有显著协同作用关系的醋酸菌和酵母菌菌种株组合,比较圆满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为国内独创。0119实施例20120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制备动物活性微生态浓缩饲料和配合饲料的发酵菌种促说明书CN102461730A139/14页14长剂的制备方法,其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为下
45、列方案之一01211乳酸粉50122酵母粉20123磷酸氢铵20124尿素250125载体麦麸6601262乳酸粉40127酵母粉30128磷酸氢铵20129尿素250130载体麦麸6601313乳酸粉60132酵母粉20133磷酸氢铵30134尿素240135载体麦麸6501364乳酸粉50137酵母粉40138磷酸氢铵30139尿素280140载体麦麸6001415乳酸粉70142酵母粉30143磷酸氢铵20144尿素260145载体麦麸620146实施例3014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备动物活性微生态浓缩饲料和配合饲料的双向透气发酵包装袋的制作方法,参见附图1附图3,包括筒袋2,筒袋2一
46、端设有袋口热合封口1,筒袋2另一端为袋底热合封口线3,筒袋膜上均匀分布有大量微孔4;其中包含使用以PE为基材采用拉伸成孔制备的塑料微孔膜制作的双向透气发酵包装袋,该发酵包装袋制作的步骤如下0148一、PE微孔膜的制作方法0149将聚乙烯与选自以CACO3、SIO2、粘土、TIO2中的一种或多种无机化合物混合,然后通过拉伸加工制得。0150二、PE微孔膜技术参数0151其微孔膜技术参数为下列各方案之一0152A厚度80微米0153平均孔径03微米说明书CN102461730A1410/14页150154孔隙率300155B厚度90微米0156平均孔径04微米0157孔隙率350158C厚度100
47、微米0159平均孔径05微米0160孔隙率400161D厚度110微米0162平均孔径06微米0163孔隙率500164二、规格及要求0165长宽比为75厘米52厘米,要求袋底热封线4的宽度大于或等于3毫米。0166三、制作方法0167利用上述符合技术参数方案之一的材料,按照上述规格要求热封制作即得。0168本发明研制的发酵包装袋,是为了提高产品质量水平,结合发酵菌种特点和发酵工艺要求专门设计的。本发明研制的发酵菌种,发挥发酵作用的主要是酵母菌,其中的醋酸菌是为酵母菌创造良好环境条件而发挥辅助作用的。国内现行的功能性包装袋,虽具有外排CO2的作用,但基本上阻隔外面O2的进入,在饲料发酵中后期,
48、酵母菌不能进行好氧增殖,以补给菌种而实现厌氧发酵的持续进行。通过试验研究,本发明优化了包装袋制作工艺参数,膜微孔孔径在011微米,孔隙率在3070的范围内,包装袋既可外排发酵产生的CO2,又可保证微量氧气的进入,从而使好氧发酵与厌氧发酵相结合并以厌氧发酵为主导的发酵工艺技术得以实现。本发明研制的双向呼吸发酵包装袋,目前在国内外未见到相关报道。0169实施例40170本发明提供的活性微生态发酵浓缩饲料和配合饲料的制作方法,其步骤如下0171一、活性微生态发酵饲料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0172活性微生态发酵浓缩饲料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为下列方案之一0173A麦麸2640174豆粕890175石粉360176磷酸氢钙220177食盐130178微量元素050179复合维生素0060180土制蔗糖050181发酵促进剂020182B麦麸4640183豆粕860184石粉48说明书CN102461730A1511/14页160185磷酸氢钙150186食盐170187微量元素060188复合维生素0060189土制蔗糖050190发酵促进剂020191C麦麸2140192豆粕880193石粉360194磷酸氢钙320195食盐17019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